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推荐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一)cAMP-蛋白激酶A途径
述:该途径以靶细胞内cAMP浓度改变和激活蛋白激酶A(PKA)为主要特征,是激素调节物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1.cAMP的合成与分解
⑴引起cAMP水平增高的胞外信号分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加压素等。
α-GDP-βγ(Gs蛋白)
激素+受体→激素-受体→↓
α-GTP + βγ
↓
AC激活
↓
ATP →cAMP
述:当信号分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而激活受体。
活化
的受体可催化Gs的GDP与GTP交换,导致Gs的α亚基与βγ解离,
蛋白释放出αs-GTP。
αs-GTP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化成
cAMP,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
过去认为G蛋白中只有α亚基发
挥作用,现知βγ复合体也可独立地作用于相应的效应物,与α亚基拮
抗。
腺苷酸环化酶分布广泛,除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的细胞质膜上。
cAMP经磷酸二酯酶(PDE)降解成5'-AMP而失活。
cAMP是分布广泛而重要的第二信使。
2AC活性的抑制与cAMP浓度降低
◇Gα-GTP结合AC并使之激活后,同时激活自身的GTP酶活性,Gα-GTP→ Gα-GDP,Gs、AC均失活。
从而在细
胞对cAMP浓度升高作出应答后AC活性迅速逆转。
⑶少数激素,如生长激素抑制素、胰岛素和抗血管紧张素II
等,它们活化受体后可催化抑制性G蛋白解离,导致细胞内AC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
⑷正常细胞内cAMP的平均浓度为10-6mol/L。
cAMP在细
胞中的浓度除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关外,还与磷酸二酯
酶的活性有关。
举例如下:
①一些激素如胰岛素,能激活磷酸二酯酶,加速cAMP降解;
②某些药物如茶碱,则抑制磷酸二酯酶,促使细胞内cAMP
浓度升高。
2.cAMP的作用机制――cAMP激活PKA(幻灯64)
⑴cAMP对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或称蛋白激酶A (PKA)系统来实现的。
⑵PKA的结构
2C(催化亚基):蛋白丝/苏氨酸磷酸化酶活性四聚体蛋白
变构酶
2R(调节亚基):各有2个cAMP结合位点述:催化亚基有催化底物蛋白质某些特定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的功能。
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相结合时,PKA呈无活性状态。
当4分子cAMP与2个调节亚基结合后,调节亚基
脱落,游离的催化亚基具有蛋白激酶活性。
PKA的激活过程需要Mg2+。
3.PKA的作用:PKA被cAMP激活后,能在ATP存在的情况下使许多蛋白质特定的丝氨酸残基和(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
调节细胞的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
*cAMP反应元件(CRE):受cAMP、蛋白激酶A调节的基因转录调
控区存在一个由8个碱基对构成的共同DNA
序列:TGACGTCA 。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能与CRE结合的蛋白质
述:当PKA的催化亚基进人细胞核后,可催化反式作用因子-CREB中特定的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磷酸化的CREB形成同源二聚体,与DNA上的CRE结合,从而激活受CRE调控的基因转录。
述: PKA还可使细胞核内的组蛋白、酸性蛋白以及胞浆内的核蛋白体蛋白、膜蛋白、微管蛋白及受体蛋白等磷酸化,从而影响这些蛋白质的功能。
(二)cGMP-PKG信号途径
1.cGMP信号的产生与灭活
述:cGMP广泛存在于动物各组织中,其含量约为cAMP的1/10-1/100。
它由GTP在鸟苷酸环化酶(GC)的催化下经环化而生成;经磷酸二酯酶催化而降解。
(课本P141底)
2. 鸟苷酸环化酶(GC)类型:
①脑、肺、肝、肾细胞胞浆(可溶性酶);
②心血管组织、小肠、精子、视网膜杆状细胞细胞膜(结合型酶)单一肽
链糖蛋白,一次跨膜。
N-端胞外,结合配体。
C端胞内,有2个GC催化域。
哺乳类膜GC分A、B、C三个亚类。
3.心钠素(ANP)的作用机理
述:ANP是心房分泌的肽类激素,ANP受体的胞区内有鸟苷酸
环化酶活性域。
⑴例:ANP与肾集合管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后,即能激活鸟苷酸
环化酶,后者再催化GTP转变成cGMP。
cGMP能激活
依赖性cGMP蛋白激酶(PKG),磷酸化靶蛋白引起促进
肾排泄Na+、H2O和血管扩张等生物效应。
⑵PKG的结构与蛋白激酶A完全不同,它为一单体酶,分子中
有一个cGMP结合位点。
NO是新发现的神经递质和信息物质。
NO在平滑肌细胞中可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生成增加,
激活蛋白激酶G,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
临床上常用的硝酸甘
油等血管扩张剂就是因为它们能自发产生NO,从而通过上述
途径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
(三)肌醇磷脂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体内的跨膜信息传递方式中还有一种以三磷酸肌醇(肌醇-1,4,5三磷酸,IP3)和二脂酸甘油
(DAG)为第二信使的双信号途径。
该系统可以单独调节
细胞内的许多反应,又可以与cAMP蛋白激酶系统及酪氨
酸蛋白激酶系统相偶联,组成复杂的网络,共同调节细胞
的代谢和基因表达。
1.IP3和DAG的生物合成和功能
述: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抗利尿激素等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后,通过特定的G蛋白(Gp)激
活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PI-PLC则水解
膜组分-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而生成DAG和IP3。
2.PKC的激活
过程:IP3扩散→内质网(肌浆网)膜IP3敏感性钙通道→ Ca2+释放→胞浆
「Ca2+」↑→Ca2+结合胞浆PKC并聚结于质膜,在DAG、磷脂酰
丝氨酸作用下PKC激活。
无活性的PKC →有活性的PKC
DAG、Ca2+、磷脂酰丝氨酸结合调节域,PKC变构,
活性中心暴露
述:PKC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含一个催化结构域和一个调节结构域。
调节结构域常与催化结构域的活性中心部分贴近或嵌合,一旦PKC的调节结构域与DAG、磷脂酰丝氨酸和Ca2+结合,PKC即发生构象改变而暴露出活性中心。
3.PKC的生理功能
述:PKC属于Ser/Thr(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地存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内,激活后可引起一系列靶蛋白的Ser/Thr残基磷酸化。
它们对机体的代谢、基因表达、细胞分化和增殖起作用。
阅读:
l)对代谢的调节作用:PKC被激活后可引起一系列靶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和(或)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反应。
靶蛋白包括质膜受体、膜蛋白和多种酶。
PKC能催化质膜的Ca2+通道磷酸化,促进Ca2+流人胞内,提高胞浆Ca2+浓度,PKC也能催化肌浆网的Ca2+-ATP酶磷酸化,使钙进人肌浆网,降低胞浆的Ca2+浓度。
由此可见,PKC 能调节多种生理活动,使之处于动态平衡。
总之,PKC通过对靶蛋白的磷酸化反应而改变功能蛋白的活性和性质,影响细胞内信息的传递,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2)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PKC对基因的活化过程可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两个阶段。
PKC能使立早基因的反式作用因子磷酸化,加速立早基因的表达。
立早基因多数为细胞原癌基因,它们表达的蛋白质寿命短暂(半寿期为1-2小时)具有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因此称为第三信使。
第三信使受磷酸化修饰后,最终活化晚期反应基因并导致细胞增生或核型变化。
促癌剂-佛波酯正是作为PKC的强激活剂而
引起细胞持续增生,诱导癌变。
(四)Ca2+-钙调蛋白依赖性途径(Ca2+-CaM激酶途径)
1.钙调蛋白
①钙调蛋白(CaM)是一种钙结合蛋白,由一条多肽链组成,
4个Ca2+结合位点。
②当胞浆Ca2+浓度≥10-2mmol/L时,Ca2+与CaM结合,
CaM构象改变即可激活其靶蛋白。
2. CaM作用机制
述:当Ca2+增加时,CaM迅速与Ca2+结合为Ca2+-CaM复
合物,Ca2+-CaM复合物又激活CaM激酶(CaM激酶的底物
谱非常广,可以磷酸化许多蛋白质的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残基,
使之激活或失活,属于Ser/Thr蛋白激酶),使靶蛋白质磷酸化
引起各种生物效应。
(五)酪氨酸蛋白激酶(TPK)途径
述:TPK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
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细胞中的TPK包括
两大类,第一类位于细胞质膜上称为受体型TPK,如胰岛素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某些原癌基因编码的受体,它们
均属于催化型受体;第二类位于胞浆中,称为非受体型TPK,如底物酶JAK(另一类激酶)和某些原癌基因编码的TPK,
但它们常与非催化型受体偶联而发挥作用。
1.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
⑴当表皮生长因子与催化型受体结合后,受体多形成二聚体,发生自身磷酸
化而被激活,进而激活Ras蛋白。
(Ras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单体蛋白,
由原癌基因ras编码而得名。
)
⑵活化的Ras蛋白可进一步活化Raf蛋白。
Raf蛋白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
白激酶活性,它可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系统。
述:MAPK系统是一组酶兼底物的蛋白分子。
其中MAPK更具有广泛的催化活性,它除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和细胞微管形成之外,更重要的
是可催化细胞核内许多反式作用因子(如转录因子)的Ser/Thr残基磷
酸化,导致基因转录或关闭。
受体型TPK活化后还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多种磷脂酶(如PI-PLC、磷脂酶A和鞘磷脂酶)等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2.JAKs-STAT途径
述:一部分生长因子、大部分细胞因子和激素,生长激素(GH)、干扰素(IFN)、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一
些白细胞介素(IL- 2,IL-6)等,其受体分子缺乏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但它们能借助细胞内的一类具有激酶结构的连接蛋白JAKs完成信息转导。
JAKs再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动子(STAT)而最终影响
到基因的转录调节。
故将此途径又称为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由
于在JAK -STAT通路中,激活后的受体可与不同的JAKs和不同的
STAT相结合,因此该途径传递信号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
该途径最先在干扰素信号传递研究中发现,它与Ras通路相互独立,但表皮生长因
子等却可通过这两条途径来发挥其作用。
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1.目前已知通过细胞内受体调节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
质激素、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T3及T4)
等。
(上述激素除甲状腺素外均为类固醇化合物)
2.传递途径:以上激素通过简单扩散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介导信号传递。
3.细胞内受体的分类
⑴核内受体:如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和甲状腺素受体
⑵胞浆内受体:如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4.作用机制
⑴类固醇激素与核内受体结合后,可使受体的构象发生改变,
暴露出DNA结合区。
在胞浆中形成的类固醇激素-受体复合
物以二聚体形式穿过核孔进人核内。
在核内,激素-受体复
合物作为转录因子与DNA特异基因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
从而使特异基因易于(或难于)转录。
⑵甲状腺素进人靶细胞后,能与胞内的核受体结合,甲状腺素
-受体复合物可与DNA上的甲状腺素反应元件(TRE)结合,
调节许多基因的表达。
此外,在肾、肝、心及肌肉的线粒体
内膜上也存在甲状腺素受体,结合后能促进线粒体某些基因
的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素能加速氧化磷酸化有关。
小结:
本节着重介绍了PKA、PKC和TPK,强调了蛋白质的磷酸
化作用,但必须牢记下列两个基本概念:
①蛋白质并非磷酸化就一定被激活,而去磷酸化则被灭活。
众
所周知,磷酸化的糖原合成酶是无活性的,而去磷酸化的糖
原合成酶则是有活性的。
②与蛋白激酶相对应,细胞中也存在专一性的蛋白磷酸酶,特异性地催化丝
/苏氨酸磷酸化磷蛋白和酪氨酸磷酸化磷蛋白脱磷酸化。
蛋白质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是细胞内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细胞内蛋白质存在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两种构象的互变,说明细胞内既有激活机制,又有抑制机制,是细胞内调节生理效应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现已发现数百种蛋白激酶和1000多种磷酸酶,行使调节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分裂和分化甚至癌
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