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第二课时)教案5(人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说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的

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思考、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老的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创新训练: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实践训练:当地传统聚落的保存现状

主要教法:分析法、比较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比较,然后归纳。

板书设计

气候湿润

资源丰富

二、聚落与环境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聚落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的问题你们知道答案了吗?那么,让我们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找一找吧。

方法设计:设置问题,带着悬念,进入新课。

新授:

二、聚落与环境

多媒体显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说一说: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

便利。

小结: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

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选择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

多媒体显示图片:观察几幅图片的景观一样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各异。方法设计: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在不断增加,由此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设计如下:

(1)指导学生读图 4.23、图4.24,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建筑特点

我国黄土高原窑洞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方法设计:分组交流,完成表格。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阅读课文,结合所见所闻,讲一讲: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归纳: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来多,道路越来越完善,但也留有遗憾。

思考:留有什么遗憾呢?

学生回答: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从而加深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问题如下:

1、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2、关于北京城市建设中四合院的问题,有几种观点和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不仅是保护老房子,

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干脆拆掉。

(3)开发者可以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归纳: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

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将导致

无法挽回损失。

方法设计: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拓展思维。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本节练习题目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传统聚落不仅是古老建筑,同时也是

一种优秀文化传统。要给予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