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本节课同学们要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知道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
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关键:学会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若干张、一个大信封、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师:(课件出示三个角)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看看它们是谁?(锐角、直角、钝角)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是直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什么样的角是锐角吗?(学生一一作答)
2)师(依次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再看,这几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师:你能说一说这几个三角形中的每个角都是什么角吗?(能)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㈠出示主题图1、导入师(出示由三角形组成的轮船图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
请同学们再看,它像什么图案?(轮船)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三角形)师:那么,这些三角形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角的大小不同,边的长短不同)师:你们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生: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研究分类标准①师:刚才我们将教室里的这些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生1、可以根据这些三角形角的特点来分类。
生2:也可以根据边的特点给这些三角形分类。
㈡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师: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观点,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按角的特点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好吗?(好)师:我们再来看这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角都有什么特点?生1:第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生2:第二个三角形中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板书:有一个角是钝角)生3:第三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板书:有一
个角是直角)师:那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艘大船中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角都分别具有哪种特征呢?你们能给它们快速分类吗?(能)师:提出学习要求⑴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 给一号信封中的三角形分类。
学生合作学习后汇报。
2、学生汇报,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对这些三角形分类的?生:我们是这样分的,我们把3、4、5、6、7 分为一类。
(生说师摆)师:为什么这样分?生:这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师:同意吗?(同意)生:把1、2 分为一类。
(生说师摆)师:为什么把1、2 分在一起?生:因为它们的角都是由一个角是直角和两个锐角组成的。
师:同意吗?(同意)生:把8、9、10、11、12 分为一类。
(生说师摆)师:这又是为什么?生:因为这几个三角形中都有一个角是钝角。
(板书角)师:同意吗?(同意)师:和他们小组分法相同的举手。
师巡视后表扬,给小组加分。
师:那么这些不同类的三角形都叫什么名字呢?先看第一类。
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板书锐角三角形)跟读两遍。
师:同学们,你能试着为其余两类三角形取个名字吗?生:第二类叫直角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生:第三类叫钝角三角形。
(板书钝角三角形)
师再次提问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指名回答)师:再仔细看看每类三角形中最大的角跟这类三角形的名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它就是什么三角形)3、小练习:游戏(一):猜一猜我是谁?师:
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看你能不能猜出信封后面是什么三角形。
((25 页练一练)老师演示,学生回答,并适时提问:为什么?游戏(二):找朋友师:愿意和老师再玩个游戏吗?(愿意)出示十二个三角形,师生共同完成游戏,让每一小组都获得一个三角形。
4.按边分类。
师:把你刚刚拿到手里的三角形,在小组里合作测量一下它的每条边的长度,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测量,后汇报)生;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板书:两条边相等)生:这个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
(板书:三条边相等)生:这个三角形中的三条边都不相等。
(板书:三条边都不相等) 师:你们的发现真多呀。
那么下面我们就按照三角形这些边的特点再来给三角形分类,好吗?(好) 师:提出学习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 给二号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分类。
小组长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表(二)上。
5.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生说师摆)师:为什么1、3、7 分一类?生:三条边都不相等。
师:2、4、6 呢?生:有两条边相等。
师:5 呢?生:三条边都相等。
师:同学们同意他们小组的分法吗?(同意)师:让我们也来给这几类不同的三角形取上名字,好吗?(好)师: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板书等腰三角形)其中把这相同的两条边叫做腰。
(板书:腰)师:你能试一试为其余的两种三角形取名字吗?生: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板书:等边三角形)生:把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不等边三角形。
(板书:不等边三角形)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什么是不等边三角形?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同桌交流,后汇报)归纳:(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6.小结:师:也就是说,根据三角形边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为三类,分别是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7.练一练:书中25 页的“填一填”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一)剪一剪书中26 页第三题适时给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画三角形在点子图上画出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后展览、评优。
四、全课总结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
谁再来说说怎样对三角形分类?生: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师:其实,只要找到了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生活中很多事物进行分类。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多尝试尝试。
你就会得到更多不同的发现哦。
加油吧~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所以,我把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正确识别一个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是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是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突破教学重难点:一、通过质疑培养探索精神(1)在观察所给的三角形,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给这些三角形分类比较好呢?(2)在学生找到了很多的发现时,我们现在需要把这些发现进行分类,怎
么分比较好?为什么要这样分?(3)当学生分好类时,老师再次质疑,师问:我们给这些分类起个名字,好吗?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权交给学生!…… 通过一系列的“质疑”,让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
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一味地模仿教师,结果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不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尝试,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悟,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特点。
这堂课中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
学生分类的方法有许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在这时并不急于评价,而是充分让学生交流,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系统。
如:按角的不同将三角形分类、命名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的不同,明确什么叫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知识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突出。
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
在这一
节课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学生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