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大健康服务。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需求,推进医疗模式由重治轻防向防治并重转变,打造预防为主、科学干预、经济可行、高效便捷、惠及大众的健康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生物前沿科技成果广泛应用,有效促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四)战略定位。
生物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充分对接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及生命科学研究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医学中心,着力探索建立与大科学、大数据相适应的科研教育机构,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完善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生物产业增加值达800亿元,形成显着的引领示范效应。
——建立全球最大的基因诊断平台、生物样品和细胞库;集聚10家以上高水平医学机构、3家以上特色学院,新建3家以上国家级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中国生物科技联合高等研究院。
——初步形成系列化、可推广的新一代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与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具有每年生物科技及相关领域百名博士、千名硕士的培养能力,在站博士后400名以上,吸引若干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团队落户,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5.创新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30多年来,深圳出台了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人才引进、创业投资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政策法规体系。率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了覆盖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融合,营造了激发创新活力的生态环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从模仿追随向源头引领攀升,知识及技术创新从分离式向聚合式迈进,产学研联盟促进创新从单兵式向协同式转变。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1%,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40.3%,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4.开放合作空间广阔。
香港生物和医学教育资源丰富,基础科研条件优良,自由港政策有利于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深港生物领域合作密切、发展迅速,两地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领域深度合作、互动发展。深圳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一批生命科学创新载体,吸引了一批海外高水平生物技术人才。同时,深圳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在生物科技领域形成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拥有2000多个国际合作伙伴,与海外着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累计开展合作项目近万项,汇聚了全球生物产业创新资源。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众生命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生命健康服务市场需求与供给缺口巨大,为深圳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宜居生态城区新标杆。
(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谷科研、教育、产业、生活等软硬件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命科学研究突破不断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
有利于打造国际科技经济合作大平台,丰富国家开放型经济体系新内涵。深化科技、产业领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实现资本、技术、标准、品牌等双向输出,是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利用深圳国际生物谷搭建全球性的生命科学合作平台,推进科研强强合作、人才联合培养、产业互惠共赢,培育国际知名的区域性生物产业集聚中心,有利于深圳继续为国家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探索经验,推动国家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生物产业高端发展先导区。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促进政产学研资介紧密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企业,推动前沿科学发现和核心技术突破,以信息技术促进生物产业融合式、聚变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生物产业高端发展先导区。
医疗健康管理创新试验区。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稳步开展先行先试,营造符合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良好环境,推动生命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应用,加快形成集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和参与式于一体的医疗模式,构建可负担、广覆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全国医疗和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径。
坚持大科学引领。大科学工程是实现宏伟科技创新目标的有效组织形式,具有跨学科、多资源、大平台、广合作的突出特征,曾实现众多领域的重大科学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是生命科学领域实践大科学工程的经典案例。深圳国际生物谷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国国情优势和深圳先行优势,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实施具有我国特色的生命健康大科学计划,推动健康、工业、农业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实现科技突破和产业发展。
2.生物产业发展全国居前。
深圳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以来,生物产业年均增长超过30%,高于GDP增速近2倍,产业发展领跑全国,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细分领域。高端生物医学工程国内领先,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已成为大型精密影像设备和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出口基地,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疗设备产业集聚地。生物医药领域诞生了世界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基因治疗新药和国内首个生物工程Ⅰ类新药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疫苗、基因药物、血液制品、多肽药物等特色突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公布了第一个人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评价数据,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库标准获美国血库协会采用,遗传病筛查等示范应用稳步推进。在现代农业分子育种领域,先后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的完整产业链。
3.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全球重要产业基地的地位日益巩固,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11831亿元,占全国七分之一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世界领先,2012年产业规模7285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通信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建成具备超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存储和分析能力全国居前。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大型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生命信息的采集和深度挖掘,以大数据为导向的基因科技和生命信息产业实现连锁突破,驱动交叉学科和新型产业模式不断涌现,助推深圳在基因科技领域跨入领先行列。
有利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为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生物科技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产业是我国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深圳国际生物谷以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为核心,大力发展相关前沿技术和产业,是落实国家生物科技及产业规划的重要载体。探索以科学发现为引导、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支撑的生物科技创新模式,推动形成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的生物科技创新体系,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促进民生幸福与生态文明,为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探索新路径。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突破,为人类面临的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问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大科学、大数据等方式,使我国出生缺陷减少30%、主要粮食品种增产9%、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延缓衰老10年等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加快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开发应用生物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控制若干重大疾病,推出农业新品种,培育生态新产品,对于促进我国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意义重大。
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前言
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生物经济加速成长,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把握机遇、瞄准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以前沿科学发现为引领,发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优势,积极发展生物产业,有利于深圳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对建设生物科技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坚持大数据支撑。随着高通量测序、超级计算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生命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及运用成本急剧下降,推动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一批生命科学研究计划顺利实施,产生和积累了海量的生命信息数据资源。深圳国际生物谷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深圳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的领先优势,广泛整合多层次、多渠道生命健康信息,支撑和推动生命科学前沿探索,推进生物产业加速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年)》。
(三)指导思想。
按照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深度融合,坚持大科学引领、大数据支撑、大产业发展、大健康服务的理念,创新发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生物环保与制造等重点领域,促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普惠民生的协同联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体系,把深圳国际生物谷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
坚持大产业发展。突出以科学发现驱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依托深圳在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领域的基础科研优势,发挥国家基因库、干细胞库等平台的支撑作用,加速推动优质生命信息资源向优势生物产业转化,大力拓展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农业、工业、能源、环保、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努力培育生物产业大集群、新业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体系。
深圳国际生物谷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本规划是指导深圳国际生物谷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通过实施本规划,将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向生态、生命、生物科技和产业与城市相融合的世界级滨海旅游区迈进,推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总体思路
(一)重要意义。
有利于抢占全球生物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参与全球竞争新优势。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生物科技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领域。必须抓住深圳在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领域稍纵即逝的领先优势,率先在生物科技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实现医疗模式从治疗为主到预防为主的转变,在临床诊疗、新型健康、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体系,使深圳国际生物谷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
有利于培育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新引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抓住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产业层级从低端向高端的跃升,率先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当前,深圳要突破土地、资源、环境等紧约束,必须继续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充分把握生物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深圳国际生物谷建设,形成“西有前海、东有坝光”的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实现深圳经济特区以质取胜、赢得未来。
(二)发展基础。
1.基因科技水平全球领先。
深圳基因科技研究基础雄厚,建成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中心和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分析能力世界第一。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加快推进,可溯源生物实验样本存储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在基因组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图谱、第一个水稻序列图谱、“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亚洲部分,构建了肠道菌群参考基因集,发现了癌症单细胞研究新方法,在《自然》、《科学》、《细胞》等杂志发表论文超过80篇,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200件。华大基因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与科技服务机构,王俊被《自然》杂志评为2012年影响世界科技进展的十大人物,赵柏闻入选《科技商评》杂志2013年度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