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辨别能力的研究
颜色视觉辨别特性及色差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颜色视觉辨别特性及色差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颜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视觉中,颜色是表现物体本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颜色的鲜艳度和亮度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官体验,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工业生产中,颜色的一致性对于同一批次产品的品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颜色视觉的辨别特性和色差评价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
对于人类视觉系统而言,不同观察者的差异,观察条件的差异以及颜色的感知特性都会影响到颜色的辨别和评价。
因此,对于颜色视觉辨别特性和色差评价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颜色视觉辨别特性和色差评价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方法,并且针对工业生产中的颜色控制问题,提出有效的颜色控制方法。
三、研究内容1. 颜色视觉辨别特性的研究:通过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和感知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颜色视觉辨别特性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2. 色差评价的研究:通过对色彩空间和色差公式的分析,探究不同色差评价方法的优劣和适用范围,并且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相应的色差评价方法。
3. 颜色控制技术的研究:针对工业领域中的颜色控制问题,提出适合不同产品和生产过程的颜色控制技术,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颜色样本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颜色视觉辨别能力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并且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色差评价模拟和颜色控制模拟。
五、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为颜色视觉辨别特性和色差评价评价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本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也将为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眼睛辨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原理。
2. 探究不同波长光对人类视觉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色盲现象的存在及其类型。
4. 提高对色彩科学和视觉生理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人眼对颜色的感知依赖于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敏感。
当光线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介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视锥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
色盲是指部分或全部丧失对某些颜色的感知能力。
根据丧失颜色的种类,色盲可分为红绿色盲、蓝黄色盲等。
其中,红绿色盲最为常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色盲测试图、白纸、铅笔、计时器。
2. 实验药品:无。
四、实验步骤1. 参与者坐在距离色盲测试图30厘米处,仔细观察图中的颜色图案。
2. 在计时器开始计时的情况下,参与者尽快辨别出图案中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记录下每次辨别所用的时间。
4. 比较不同参与者的辨别结果和时间,分析色盲现象的存在及其类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人眼对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强,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出图案中的颜色。
2. 部分参与者存在色盲现象,无法辨别出某些颜色,如红绿色盲患者无法区分红色和绿色。
3. 色盲现象存在的时间差异较大,部分参与者辨别速度较快,部分参与者辨别速度较慢。
六、实验结论1. 人眼对颜色的感知依赖于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敏感。
2. 色盲现象的存在表明,部分人眼对某些颜色的感知能力存在缺陷。
3. 通过色盲测试,可以初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色盲现象及其类型。
七、实验讨论1. 色盲现象的成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2. 色盲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和关爱。
3. 本实验有助于提高对色彩科学和视觉生理学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八、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参与者的反应,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针对不同类型的色盲,可设计更具体的实验方案,以提高实验效果。
cie2000色差原理

cie2000色差原理CIE2000色差原理CIE2000色差是一种用于描述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的国际标准。
它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2000年提出的,是对CIE1976色差公式的改进和完善。
CIE2000色差考虑了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并能更准确地描述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
CIE2000色差的计算涉及到颜色的三个属性:亮度(L), 红绿色度(a)和黄蓝色度(b)。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颜色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CIELAB颜色空间。
CIELAB颜色空间是一种基于人眼感知的颜色空间,它将颜色表示为L、a和b三个值,其中L表示亮度,a表示红绿色度,b表示黄蓝色度。
在CIE2000色差计算中,首先需要计算出两个颜色点的CIELAB值,然后计算亮度差异(ΔL),饱和度差异(ΔC),色调差异(ΔH)和彩色差异(ΔE)。
其中,亮度差异考虑了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差异考虑了颜色的鲜艳程度,色调差异考虑了颜色的色相差异,彩色差异则综合考虑了以上三个因素。
通过计算这些差异值,可以得到两个颜色之间的CIE2000色差值。
CIE2000色差的计算公式相对复杂,包括了很多中间变量和参数。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或者色差仪来自动计算CIE2000色差,而不需要手动进行计算。
色差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颜色差异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光电转换和色彩分析技术,快速准确地测量出两个颜色之间的CIE2000色差。
CIE2000色差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印刷和纺织工业中,色差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批次的产品可能存在颜色差异,而CIE2000色差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这种差异。
在显示器和电视领域,CIE2000色差可以用来衡量屏幕显示的准确度和色彩还原能力。
在医学领域,CIE2000色差可以用来评估皮肤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CIE2000色差是一种用于描述不同颜色之间差异的国际标准。
它通过考虑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
颜色视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颜色视觉实验,探讨人眼对不同颜色感知的特性,以及不同颜色空间在视觉感知中的应用效果。
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色觉感知、颜色空间转换、色彩饱和度与亮度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软件:Adobe Photoshop、ImageJ等。
2. 实验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鼠标等。
3. 实验样本:不同颜色空间下的图像、标准色卡等。
三、实验方法1. 色觉感知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在相同背景下的视觉效果,分析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
2. 颜色空间转换实验:将图像在不同颜色空间(如RGB、CMYK、Lab等)之间进行转换,观察视觉感知的变化。
3. 色彩饱和度与亮度实验:调整图像的饱和度和亮度,分析色彩变化对视觉感知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色觉感知实验(1)准备实验样本:选取一组不同颜色的图像,确保图像在亮度和对比度上保持一致。
(2)设置实验环境:调整显示器亮度,确保图像在屏幕上显示清晰。
(3)观察并记录:观察不同颜色在相同背景下的视觉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结果:分析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探讨颜色感知的主观因素。
2. 颜色空间转换实验(1)选择实验图像:选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如风景、人物等。
(2)转换颜色空间: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CMYK、Lab等颜色空间。
(3)观察并记录:观察图像在不同颜色空间下的视觉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结果:分析不同颜色空间对视觉感知的影响,探讨颜色空间转换的优缺点。
3. 色彩饱和度与亮度实验(1)调整图像饱和度:分别调整图像的饱和度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调整图像亮度:分别调整图像的亮度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观察并记录:观察图像在不同饱和度和亮度下的视觉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4)分析结果:分析色彩饱和度和亮度对视觉感知的影响,探讨色彩调整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觉感知实验结果显示,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人眼识别色差范围

人眼识别色差范围以人眼识别色差范围为题,我们将探讨人眼的色差感知能力以及色差的范围。
人眼是非常敏感的感知器官,可以感知到广泛的色彩范围。
然而,人眼对色差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
色差是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同一颜色在不同观察条件下的差异。
人眼对色差的感知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观察距离等。
颜色的亮度对色差的感知有很大影响。
较暗的颜色相对于较亮的颜色来说,色差会被感知得更不明显。
这是因为在较暗的环境下,人眼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较弱,色差也就不容易被察觉到。
饱和度也会影响人眼对色差的感知范围。
颜色的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即颜色中所含的白色成分的少与多。
饱和度越高的颜色,色差的感知范围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容易引起人眼的注意,所以即使色差很小,人眼也能够辨别出来。
对比度也会影响人眼对色差的感知。
对比度是指颜色之间的明暗差异。
对比度越高,色差的感知范围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对比度高的颜色更容易引起人眼的注意,所以即使色差很小,人眼也能够辨别出来。
观察距离也会对人眼对色差的感知产生影响。
观察距离越远,色差的感知范围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观察距离越远,人眼所接收到的信息量就会减少,所以对于较小的色差也能够感知到。
人眼对色差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受到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以及观察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色差是否在人眼的可感知范围内。
这对于颜色匹配、色彩设计以及色彩校正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眼对色差的感知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色彩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色彩的质量和可靠性。
浅析人眼在不同明度下对彩色灰度变化的识别

浅析人眼在不同明度下对彩色灰度变化的识别作者:许志强赵秀萍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0期[摘要]本文选取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在不同明度值下做梯尺,梯度两端均出现并级。
随机选取20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在D65光源下直接用眼睛观察梯尺中相邻色块的灰度变化,将每种颜色中能够识别出的色块数记录到观察表,通过分析,得出人眼对非彩色灰度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于对彩色灰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关键词]颜色;敏感度;明度;灰度;梯尺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29-021 前言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
非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其他颜色均为彩色。
一直以来,人们通常认为人眼较易识别彩色,对其彩色灰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然而,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有时反而感到更加易于分辨非彩色的灰度变化。
人眼究竟对彩色和非彩色那一种更为敏感呢?本文采用比较法,选取红(R)、绿(G)、蓝(B)、黄(Y)、品(M)、青(C)、黑(K)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在80%、90%和100%三种明度值下做梯尺,随机选取20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直接用眼睛观察梯尺中相邻色块的灰度变化,将能够区分出灰度变化的色块数统计到观察表中,通过分析判断人眼对颜色的敏感度。
2 实验及分析2.1 实验过程2.1.1 选用PS软件,新建图片文件,设置背景为白色。
选择矩形工具画色块,颜色选用HSB值模式,红色R的H值为0度,B值为80%时,画S值由大到小的灰梯尺,相邻色块S 值相差为2%。
然后画绿色(G,H=120)、蓝色(B,H=240)、黄色(Y,H=60)、品红色(M,H=300)、青色(C,H=180)、黑色(K),B值和灰度变化值与画红色色块时相同。
2.1.2 方法同2.1.1,绘制B值为90%和100%时七种颜色的梯尺。
2.1.3 将三张图片打印到像纸上,随即选取20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在D65光源下对三个明度值的六彩色和一非彩色梯度进行观察并总结能够识别出的梯级数,汇总结果判断不同明度值下人眼对彩色及非彩色的敏感度。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敏感度不同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敏感度不同人眼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感知器官,它可以感知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
我们知道,光线是由不同颜色的光子组成的,而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敏感度是有差异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敏感度不同的原因以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机制。
人眼中有两种主要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要负责彩色视觉,分为三种类型:红色、蓝色和绿色。
而视杆细胞主要负责在低光环境下的黑白视觉。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敏感度差异主要是由于视锥细胞的不同反应特性所致。
每种颜色的光线都会与相应的视锥细胞反应,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进行处理。
以红色光作为例子,红色光线主要与红色感光细胞反应,而对绿色和蓝色感光细胞的反应较弱。
因此,人眼对红色光线的敏感度相对较高。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人眼的敏感度有所不同。
根据实验数据,人眼最敏感的光线波长约为555纳米,对位于光谱两端的红色和蓝色光线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注意到黄色和绿色的光线,而对红色和蓝色的光线相对不敏感。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敏感度差异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首先,这种差异在颜色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眼对绿色光线的敏感度较高,所以绿色信号常常被用作交通信号的颜色。
在道路上,红色和绿色的交通灯符号可以清晰地指示车辆和行人何时停下或行进。
此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显示器和电视上,绿色背景往往被认为是对眼睛较为友好的选择。
此外,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敏感度差异也在图像处理和美学方面发挥着作用。
我们会发现,很多照片和图像编辑工具都提供了对颜色的调整选项。
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强弱在照片中可能会引起不同的视觉效果。
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我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效果。
此外,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敏感度差异还影响到我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视觉舒适度。
例如,在夜间,我们通常会选择较暗的环境来休息。
目视比色法原理

目视比色法原理目视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颜色比较方法,通过直接观察两种颜色的差异来判断它们的相对深浅或色调。
这种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印刷、染料、油漆等颜色相关行业。
目视比色法的原理主要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和比较能力,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目视比色法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了解目视比色法的原理,就需要了解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机制。
人眼中的视网膜包含了感光细胞,其中的视锥细胞可以感知颜色。
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是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基本色的光线进行感知和比较来实现的。
当两种颜色同时出现在人眼中时,这三种视锥细胞会对两种颜色的光线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对这两种颜色的深浅或色调的感知。
在实际应用中,目视比色法主要通过比较两种颜色的明暗程度和色调来判断它们的差异。
在印刷行业,比色法常常用于检验印刷品的颜色准确度。
在染料行业,比色法可以用来调配颜料,确保颜色的一致性。
在油漆行业,比色法可以用来检验油漆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无论在哪个行业,目视比色法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颜色比较方法。
然而,目视比色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是受到环境光线和个体差异的影响的,因此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人们对颜色的感知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次,由于人眼的疲劳和适应性,长时间的比色工作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从而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目视比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光线条件和控制比色时间,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目视比色法的准确性,现代科技也提供了一些辅助工具,比如色彩计算仪和色差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数值化的方式来准确地测量颜色的深浅和色调,避免了人眼感知的局限性,提高了比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对颜色要求较高的行业中,这些仪器已经成为了必备的检测设备。
总的来说,目视比色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颜色比较方法,其原理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和比较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目视比色法来判断两种颜色的差异,但需要注意环境光线和个体差异对颜色感知的影响,以及长时间比色可能导致的视觉疲劳。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色差视觉表现探讨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色差视觉表现探讨色差视觉表现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色彩的选择、搭配、搭配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本文将从色差的概念、作用和视觉表现探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色差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色差的概念色差是指两种颜色的视觉上的差异,通常包括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色差是通过比较两种颜色的视觉效果来观察他们的不同之处。
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色差是通过颜色的差异来产生对比和引起视觉刺激的一种手段。
艺术家常常利用色差来表现作品的层次、距离、重量、形状等要素,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二、色差的作用色差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设计者产生对比、平衡和协调的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加吸引人并具有美感。
具体来说,色差可以帮助设计者调整作品的层次和距离感,使画面更加立体和有趣。
色差还可以帮助设计者表现光影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
色差还可以帮助设计者表现情感和情绪,通过对冷暖色差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状态。
色差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产生对比、平衡和协调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视觉表现探讨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通过色差的运用来实现视觉表现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
设计者通过对明度、色调和饱和度的差异来产生对比、平衡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差来表现画面的远近和立体感;在服装设计中,通过冷暖色差的搭配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在室内设计中,通过明度的对比来调整空间的明暗效果。
色差是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实现视觉表现上的丰富和多样。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注意色差的运用要符合整体的风格和主题,避免过度的对比和不协调的搭配。
设计者应该注重色差与色彩心理学的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设计者还应该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从实际的作品中摸索出更加适合的色差运用方法。
色差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实现对比、平衡和协调的效果,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人因工程报告-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辨别能力的研究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辨别能力的研究人因工程实践报告1.题目来源近日,一个名为《找出图片中所有色块里颜色不同的一个,你在第几张阵亡了?》的游戏在社交网络上大受追捧,大家纷纷多次尝试该游戏并分享到朋友圈,那么这样一个游戏为何不同的人玩会有不同的结果?哪些颜色容易看出不同?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有无差别?除了人身体的限制外其他条件(如屏幕大小、周围环境亮度等)对游戏结果有无影响?为探究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我们对其他条件进行控制变量,在同一亮度同一LED显示屏下进行研究。
2.选题背景前人学者发表《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辨别能力的研究》,其中提到: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与辨别能力存在差异,容易导致观察到的画面中不同颜色亮色度均匀性效果不理想。
该文针对人眼对不同颜色亮度色度差异的敏感性顺序设计实验进行定量分析,并与通过CIE2000色差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人眼对不同颜色亮度色度差异的敏感性顺序,从而可以将其应用到LED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以及校正处理中,提高显示图像的质量。
《基于不同颜色背景的人眼辨色阈值特性研究》为了研究不同颜色背景对人眼辨色阈值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辨色阈值椭圆的详细分析表明,同一颜色中心的辨色阈值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局部视觉均匀性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同颜色中心的色度椭圆其长短半轴之比与背景颜色的色调角之间存在着一致的趋势。
当背景颜色与中心颜色相同时,视觉辨色灵敏度最高,存在明显的Crispening效应。
对于红色和蓝色中心以及黄色和蓝色背景,人眼的视觉辨色特性在红-绿方向受到的影响均小于黄-蓝方向。
3.选题意义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广泛应用于体育、广告、教育等行业。
同时,随着多媒体的广泛普及,图片视频形式的应用逐渐代替文字进行传播。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LED显示屏显示画面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亮色度均匀性是衡量显示屏颜色质量的重要指标。
色差目视判定标准

色差目视判定标准色差是指样本与标准色之间的色彩差异。
在各种行业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色差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人眼是最常用的检测工具。
下面将探讨色差目视判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色差的定义色差是指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
它是表现为相对色度的差异,并以色度坐标的差异表示。
色差的大小表示为Delta E值(ΔE),其中E表示“error"(误差),“Delta”表示“变化”。
2. 色差分类色差可以被分类为以下三种:(1)色调差色调差是指两种颜色的色相不同,但它们的亮度和饱和度是相等的。
(2)亮度差亮度差是指两种颜色的亮度不同,但色相和饱和度是相等的。
(3)饱和度差饱和度差是指两种颜色的饱和度不同,但色相和亮度是相等的。
3. 色差的测量测量色彩的最常见方法是使用光谱分析仪。
光谱分析仪可以分析样品的反射光谱和贯穿光谱。
通过比较样品的光谱与标准的光谱,可以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色差值。
4. 色差目视判定标准色彩差异通常使用色差计来测量和表达。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眼是最常用的判定工具。
因此,为了使人眼对色差有一个准确的评估,需要一个明确的色差目视判定标准。
国际色彩联合会(CIE)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分别提供了两个主要的色差目视判定标准:(1)CIE标准CIE判定标准是使用物理测量和目视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颜色的明度级别和饱和度级别定义的。
根据国际标准CIE 1976 L*a*b*的方法,色差指标ΔE*表示两个颜色之间的色差,其中L*表示样品的明度,a*表示红/绿的色相,b*表示黄/蓝的色相。
标准规定ΔE*大于1.0是可以察觉的,大于2.0是明显的,大于10.0是不可接受的。
在颜色管理中,最常用的ΔE* 阈值是2.3。
(2)ANSI标准国家标准协会(ANSI)颜色差标准使用“极限视差”来确定可接受的色差范围。
它包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评估颜色差异,以确定是否符合可接受的差异范围。
三种不同色差公式加权系数和可接受阈值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种不同色差公式加权系数和可接受阈值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色差公式:CIEDE2000、CIELAB 和CIELUV,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以及确定可接受的色差阈值。
通过对这些公式和参数的比较,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指导。
1. 研究背景:色差是指人眼对两个颜色之间的差异度量,通常用于评估颜色精度和一致性。
不同颜色空间和不同的色差公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选择正确的参数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色差公式(CIEDE2000、CIELAB 和CIELUV)在不同颜色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和可接受的色差阈值,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指导。
3. 研究方法:本文将比较三种不同的色差公式:CIEDE2000、CIELAB 和CIELUV,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
使用模拟数据来计算三种不同色差公式的色差值。
同时,通过人眼主观评估的方式,确定可接受的色差阈值。
4. 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指导。
例如,在颜色匹配领域,CIEDE2000公式在LAB空间中使用球形权值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在颜色显示领域,CIELUV公式在UV空间中使用ellipsoid权值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5. 研究结论: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色差公式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和可接受的色差阈值,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从计算角度来看,CIEDE2000公式比CIELAB公式和CIELUV公式更准确。
- 不同应用领域需要使用不同的加权系数和色差阈值。
- 人眼主观评估和模拟计算得到的颜色差异结果一致。
6. 研究局限: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模拟数据和人眼的主观评估。
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更多实验来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关键词:色差公式,加权系数,颜色空间,可接受阈值。
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视觉特性的测量及其模型研究

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视觉特性的测量及其模型研究姚军财【摘要】为了探讨人眼对比度敏感视觉特性,利用显示器显示11种空间频率、平均亮度为10、60和90 cd/m2的目标光栅,设计实验测量了120名青年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度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拟合,提出了一种多项式调制下的指数形式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视觉特性的数学模型,且与国内外典型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间频率f的增加,人眼对比敏感度先增加后减小,当f在3 cpd~4 cpd(周/度)时,人眼最为敏感,其与目前典型的视觉模型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提出的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视觉模型计算复杂度低,在实际应用中优于典型的测量方法和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using the liquid-crystal display to display the target grating with 11 kinds of spatial frequencies and 3 average brightnesses for 10 cd/m2, 60 cd/m2 and 90 cd/m2, the experiments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data of the luminance and color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HVS of 120 youths.After the data was analyzed and fitte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 mathematics model mixed with polynomial and exponentia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HVS.And the model was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an visual contrast sensitivity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atial frequency, and when the f is 3 cpd~4 cpd, HVS is the most sensitiv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ypicalvisual models.These show the proposed measur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he proposed visual model is scientific.Furthermore, the operation of this measurement method is easy, the calculation complexity of visual model is relatively smaller.They are superior to the typic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visual model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hich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value.【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7页(P880-886)【关键词】视觉模型;对比敏感度;亮度;空间频率【作者】姚军财【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2;TN919.81人眼对比敏感度视觉特性及其数学模型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础之一,特别是在光学成像技术、目标跟踪与识别、图像和视频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有人看见3种颜色,有人看见17种,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为何会不同

有人看见3种颜色,有人看见17种,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为何会不同相信很多男性读者都曾经有过一个困扰,那就是女人眼中色彩缤纷的口红色号,看起来很多都是相同的颜色。
实际上,对于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感受,并不只有这一个案例。
不只是男女之间存在着对色彩分辨能力的差别,相同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这张图是网友发布在推特上的一张图片,包含着许多不同但相对比较接近的颜色。
请仔细看,你到底能看到图中的几个颜色呢?令人惊讶的是,网友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而且相差甚远。
图片的发布者本人说自己只看到了3种颜色,而评论区中甚至有人说看见了17种颜色,差了近6倍!这样大相径庭的答案,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没有人知道答案,因此也为了图中真正的颜色个数而争辩不已。
作为科普作者,我当然不会花大量的篇幅和大家讨论这种趣味测试的问题。
不过,这里涉及到了许多人体的小知识,咱们可以借机科普一下。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有科学家对相关的问题非常好奇了,比如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
马赫在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后世甚至用马赫数来代表音速。
不仅如此,马赫的爱好非常广泛,他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同样的,在人体视觉方面,马赫也非常有兴趣,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说起来也不算跨行,他本来就研究过光学。
关于视觉,有一个现象非常吸引他:对于两个非常接近的颜色,如果将它们分开,人们是很难区分彼此之间的差异的;如果把这些颜色放在一起,那么区分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1865年,马赫对这个神奇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仔细思考之后,马赫提出了他的猜想。
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眼睛内部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尤其是构成视网膜的感光组织。
为了纪念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贡献,后人甚至将颜色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命名为马赫带。
(图片说明:马赫带)随着人类的医学和人体学理论越来越完善,科学家们惊讶地感慨:尽管没有今天的技术,但马赫的推测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如今,凭借着更加先进的技术,科学家们在马赫描述的基础之上,更加系统和具体地进行了阐述。
色彩分辨视野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色彩分辨视野实验是心理学视觉感知领域的一个重要实验,旨在探究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颜色视野范围的感知能力。
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个体在视觉感知过程中的差异,以及色彩对视野范围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测定受试者对不同颜色视野范围的感知能力。
2. 分析受试者在色彩分辨视野方面的个体差异。
3. 探讨色彩对视野范围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1. 视野计:用于测定受试者的视野范围。
2. 彩色铅笔: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3. 视野图纸:用于记录受试者的视野范围。
四、实验方法1. 受试者选择:选择20名年龄在18-25岁、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症状的受试者。
2. 实验步骤:a. 受试者佩戴单眼罩,只测试一只眼睛。
b. 受试者坐在视野计前,保持头部位置不变,注视正前方的白光点。
c. 主试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刺激点依次投射在视野计弧轨上,距离受试者眼睛10cm。
d. 主试将刺激点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移动,直到受试者看不到刺激点为止,记录刺激点所在位置的角度。
e. 重复步骤d,记录刺激点从外向内或从内向外移动到受试者刚刚看到刺激点为止的角度。
f. 取两次记录的平均值,在视野图纸上记录受试者的视野范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受试者对不同颜色视野范围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
2. 红色视野范围最小,绿色视野范围最大。
3. 受试者在色彩分辨视野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
六、实验结论1. 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颜色视野范围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红色视野范围最小,绿色视野范围最大。
2. 色彩对视野范围有显著影响,红色视野范围受影响最大。
3. 受试者在色彩分辨视野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与个体视觉感知能力、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证实了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颜色视野范围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
2. 实验结果提示,在视觉感知过程中,色彩对视野范围有显著影响,红色视野范围受影响最大。
3.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色彩分辨视野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与个体视觉感知能力、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人类视觉对不同色光的响应差异研究

人类视觉对不同色光的响应差异研究自古以来,人类的视觉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而色彩在视觉中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许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但是人类对于不同色光的响应是存在差异的。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来对人类视觉对不同色光的响应差异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类视觉。
人类视觉是人类通过眼睛感知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过程。
人类的视觉是基于三种锥形细胞的分析,即红色、绿色和蓝色。
这三种锥形细胞分别对应于我们所说的“三原色”,也就是红、绿、蓝。
当光线穿过我们的眼球时,与它相互作用的光敏染色体就会受到刺激并释放化学能,继而激活神经元,并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中的眼区,最终形成视觉信息。
然而,人类对于不同色光的响应并非完全一致。
研究表明,人类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敏感度。
一般来说,人类对于黄色和绿色的光比较敏感,对于紫色和青色的光比较不敏感。
尤其是在低照度条件下,人类的视觉对于绿色的光线相对更加敏感。
这是因为黄绿色光的波长处于红、绿两种锥形细胞对应的峰值处,所以对人类视觉的刺激程度比较高。
除了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敏感度外,人类对于光强度也有着不同的响应。
研究表明,人类视觉的响应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当光线达到一定强度时,人类的视觉响应将非常迅速地达到饱和状态。
而光线的强度越低,人类的视觉响应就越慢,同时也会更容易受到光线特性的影响。
在研究人类视觉对不同色光的响应时,还需要考虑到光的亮度和饱和度等因素。
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亮度和饱和度也会影响人类视觉的响应。
例如,如果两种光的颜色相同但亮度不同,那么较亮的光将会更容易引起人类视觉的注意。
同样地,如果两种光的颜色相同但饱和度不同,那么更饱和的光也容易引起人类视觉的注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视觉对于不同色光的响应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研究人类视觉对不同色光的响应差异,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于人类视觉机制的认识,也可以为相关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艾尔文产品色差分析报告

艾尔文产品色差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色差是指人眼对色彩的感知差异。
对于商品制造商来说,理想情况下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应当保持色彩的一致性,不论是同一批次的产品还是不同批次的产品。
而对于销售商和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产品在颜色上的一致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艾尔文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生产家用电器的公司,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也面临着色差的问题。
本报告将对艾尔文公司某一款产品的色差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实验目的通过对艾尔文公司的某一款产品进行色差测试,分析产品在不同批次之间存在的色差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3. 实验方法3.1 选取样本从艾尔文公司仓库中随机选取了10个同款产品作为样本。
3.2 色差计算使用色差计算仪器对每个样本的颜色进行测量,并记录得到的数据。
3.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4. 结果分析通过对样本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样本编号色差数值1 3.52 4.23 2.84 3.95 4.66 2.17 3.78 4.09 4.810 4.4通过计算可得,这批样本的平均色差为3.9,标准差为0.7。
5. 结果讨论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这批样本的色差较小,整体上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但是,还是有几个样本的色差较大,说明在某些批次的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材料的不一致、生产设备的误差等。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艾尔文公司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确保原材料的一致性。
2. 定期维护和校准生产设备,降低生产设备带来的误差。
3.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研发更先进的色差检测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监控的精度和效率。
6. 结论通过对艾尔文公司某一款产品的色差分析,我们发现这批样本整体色差较小,但仍存在个别样本的色差较大问题。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艾尔文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原材料选择和采购过程、定期维护和校准生产设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研发更先进的色差检测技术。
分析影响人眼视觉对颜色观察的影响

2020/3/4
颜色测量仪器
现在常用的测色仪器有目视色度计、光电色度计、分 光光度计、分光计、光谱光度计、光谱辐射计等。
2020/3/4
产生色觉的三要素关系图
2020/3/4
色觉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
球) →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 中枢(形成视觉)
2020/3/4
三种椎体细胞
• 在人眼视网膜中有 三种对颜色敏感的 椎体细胞,它们分 别对红、绿、蓝3种 颜色最敏感。
• -第一种椎体细胞专 门感受红光
• -第二种椎体细胞专 门感受绿光
• -第三种椎体细胞专 门感受蓝光
• -三者共同作用,使 人们产生了不同的色
感觉
2020/3/4
眼球
绿色椎体细胞 红色椎体细胞 蓝色椎体细胞
颜色是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的。不同颜色所发出的光的波长不 同,当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 样,因此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 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 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 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 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以凉爽的感觉.
(由德国TECHKON公司制造)
2020/3/4
‣ 测量功能:XYZ、xyY、Lab、Luv,∆E*ab、 ∆E*uv,∆E*94、条件配色,CIE白度等,嵌 入式滤光器及密度测量 ‣ 光 源:充气钨灯
人眼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

人眼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
首先,人眼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不
同人的视网膜中所含的视锥细胞数量和类型不同,这会导致每个人
对颜色饱和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对颜色的微小
变化更加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颜色的变化不太敏感。
其次,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人眼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
比如,光线的强弱、颜色的对比度、背景色等都会对人眼对饱和度的感知
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颜色饱和度的辨别能力可
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个人的视力状况也会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产生影响。
视力较好的人可能更容易区分颜色的饱和度变化,而视力较差的人
可能需要更大的饱和度差异才能感知到颜色的变化。
总的来说,人眼对饱和度级数的辨别能力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
影响的。
通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眼对颜
色饱和度变化的感知规律,这对于颜色设计、视觉艺术和视觉心理
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不同颜色背景的人眼辨色阈值特性研究

第31卷 第1期光 学 学 报Vo l.31,N o.12011年1月ACTA O PT ICA SINICAJanuary,2011基于不同颜色背景的人眼辨色阈值特性研究曾 旺1 徐海松1 汪哲弘2 M.Ronnier Luo31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浙江杭州3100373Department of Color Science,U niv ersity of L eeds,L eeds L S29JT ,U K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颜色背景对人眼辨色阈值特性的影响,在CIE1976L *a *b *平面上,基于心理物理学的交叉阶梯法测得国际照明委员会(CI E)推荐的5个基本颜色中心分别在该五个颜色背景下的辨色阈值。
通过对辨色阈值椭圆的详细分析表明,同一颜色中心的辨色阈值在不同颜色背景下的局部视觉均匀性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同颜色中心的色度椭圆其长短半轴之比与背景颜色的色调角之间存在着一致的趋势。
当背景颜色与中心颜色相同时,视觉辨色灵敏度最高,存在明显的Cr ispening 效应。
对于红色和蓝色中心以及黄色和蓝色背景,人眼的视觉辨色特性在红-绿方向受到的影响均小于黄-蓝方向。
关键词 视觉光学;视觉与色彩;辨色阈值;背景颜色;色度椭圆;交叉阶梯法中图分类号 T N942.1 文献标识码 A do i :10.3788/AO S 201131.0133001Investigation of Color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sUnder Diffe re nt Chromatic BackgroundsZeng Wang 1 Xu Haisong 1 Wang Zheho ng 2 M.Ronnier Luo 31Sta te Key Labora tory of Moder n Optical Inst rum en tation ,Zhejian g Univer sity ,Ha ngzhou ,Zhejiang 310027,China2College of P r int En gin eer in g ,Han gzhou Dian zi Univ er sity ,Ha ngzhou ,Zhejian g 310037,China3Depar tm en t of Color S cience ,Univ er sity of Leeds ,L eeds L S 29J T ,UKAb 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romatic bac kgrounds on the c olor discr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interleaved staircase m ethod is c arried out on the CI E 1976L *a *b *plane to obtain the color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at the five CIE color centers under these five different background colors respectively.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fitted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ellipses indicates that the loc al visua l uniformity,a s a whole,is stable at the sa me c olor c entre under different bac kground c olors,and the semi axis ratios of individual chromatic ellipses at different color c enters shows similar trends against the hues of background colors.The color discrimination sensitivity is highest when the c olors of the c enter and the background are the same,which implies evidently the crispening effect.For the cases of red and blue centers or of yellow and blue bac kgrounds,the human c olor discr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 re less affected at the red green direction than the yellow blue direction.Key words visual optic s;vision and color;color disc rimination threshold;background color;chromatic ellipse;interleaved staircase m ethodOCIS codes 330.1720;330.6130;330.7310;330.7320收稿日期:2010 04 21;收到修改稿日期:2010 06 08基金项目: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辨别能力的研究赵小明1,滕鹏超1,宗靖国2(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2.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与辨别能力存在差异,容易导致观察到的画面中不同颜色亮色度均匀性效果不理想。
本文针对人眼对不同颜色亮色度差异的敏感性顺序设计实验进行定量分析,并与通过CIE2000色差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人眼对不同颜色亮色度差异的敏感性顺序。
从而可以将其应用到LED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以及校正处理中,提高显示图像的质量。
关键词: LED显示屏颜色视觉辨别特性色差Study of human eye visual discrimination to color-differenceZhao Xiaoming1,Teng Pengchao2(1.S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China;2.Xi’an NovaStar Tech Co., LTD,Xi’an 710075 China)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olors in perception and discrimination,it is easy to cause the color-difference uniformity unsatisfactory of the observed images between different colors.In this paper,we conduct an experimen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eye sensitivity to color-difference, compare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calculated from CIE2000 color-difference formula, then sum up the human eye sensitivity to color-difference. Thus,we can apply it to the production of LED display and correction processing for the sak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mages.Keywords: LED display color discr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color-difference1.引言LED 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广泛应用于体育、广告、教育等行业,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LED 显示屏显示画面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亮色度均匀性是衡量显示屏颜色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LED 显示屏制作工艺水平有限、器件老化程度不一致等客观原因容易导致其显示图像色度和亮度的不均匀。
另外人眼作为画面的接受终端是一个非常精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对不同颜色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会在客观原因的基础上加剧感知画面亮色度的不均匀性。
由此可见,人眼对图像的评价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得到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的响应差异,本文从实验与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人眼对不同颜色色差的敏感性顺序,为LED 灯点的生产、选型、显示屏非均匀性校正等处理环节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实验支持,进行客观预处理,减轻人眼对图像中不同颜色亮色度差异视觉特性的不一致性,进一步提高LED 显示屏显示画面的均匀性。
2理论分析人眼是图像的接受终端,人眼视觉系统特性是图像显示、处理、理解等技术的理论基础,所以在评价图像色差时应考虑人类视觉系统特性【1】。
在理想的情况下,颜色应当用符合人眼颜色视觉特性的均匀颜色空间来表示,相同的视觉间隔代表了相同的颜色差异。
这种定量地表示两个刺激色样之间颜色差异程度的量值称为色差,而用以描述色差的评价模型即为色差公式【1】。
理想的色差公式应当建立在均匀颜色空间上,以确保其预测色差与目视测量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分析所选用的色差公式是与人眼颜色视觉判别特性较相符的CIE1976-LAB 色差公式和CIE2000('L ∆,'C ∆,'H ∆)色差公式【4】。
CIE1976 Lab 均匀颜色空间是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的非线性变换,它将XYZ 直角坐标颜色空间转换为柱面极坐标,将三刺激值XYZ 转换成与眼睛视觉相一致的明度L 和色度a 、b 。
CIE1976 Lab 均匀颜色空间表示颜色的方式,较好地模拟了人眼对颜色的感觉【4】。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与人眼视觉的相关性较好,对大色差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且计算公式较简单,因此在现今工业生产中仍被广泛应用。
CIE1976-LAB 色差公式如下:1E ∆= (1)其中,L ∆为明度差,a ∆为红绿色品差,b ∆为黄蓝色品差;由于CIE1976 Lab 均匀颜色空间和色差公式仍然存在缺陷【5】,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色差与视觉色差间的一致性,国际照明委员会经过对现有色差模型和视觉评价数据的分析和测试,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色差评价公式CIE2000('L ∆,'C ∆,'H ∆)色差公式,通常简称为CIEDE2000。
该公式相对于先前的公式要复杂许多,但是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CIE-DE2000色差公式如下:)')('()'()'()'(222HH C C T H H C C L L S k H S k C R S k H S k C S k L E ∆∆+∆+∆+∆=∆ (2)'''12L L L ∆=- (3)'C ∆=(4)'H ∆=(5)其中, 'L ∆为明度差,'C ∆为彩度差,'H ∆为色调差,L S 、C S 和H S 分别为其加权函数,L k 、C k 和H k 分别为其实验条件校正项,T R 为色调差与彩度差的交叉项修正系数;本文以CIE-LAB 色彩空间为标准两批次LED 光功率相等,波长偏差5nm ,通过计算得到红R 、绿G 、蓝B 、白W 、青C 、黄Y 、紫P 等不同颜色感知差异E ∆,通过比较不同颜色色差值的大小确定人眼对不同颜色亮色度敏感性顺序。
表1 两批次波长,光功率,半高宽值根据上表的峰值波长及半高宽拟合LED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计算如下:⎥⎥⎦⎤⎢⎢⎣⎡∆--∆=22)(2ln 4exp 2ln 2)(λλλλπλp S (6)其中,pλ为峰值波长,λ∆为光谱半高宽;根据LED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计算三刺激值,如下[3]:⎪⎪⎪⎩⎪⎪⎪⎨⎧===⎰⎰⎰λλλλλλϕλλλϕλλλϕd z k Z d y k Y d x k X )()()()()()( (7) 其中,λ为可见光波长(380nm~780nm);k 为归一化系数,若Y 需要用绝对光度量表示则k =683lm/W ;否则一般将光源Y 值调整到100,计算式如下:⎰=λλλλd y S k )()(100 (8))(λS 为LED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λϕ为LED 颜色刺激函数,对于自发光物体来说,)(λϕ为发光物体辐射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计算式如下:)()(λλϕS =;而)(λx 、)(λy 和)(λz 为CIE 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查表可得);以LAB 色彩空间为基准,将XYZ 值转换为LAB 值如下式【2】:⎪⎩⎪⎨⎧-=-=-=)]/()/([200)]/()/([50016)/(11600000Z Z f Y Y f b Y Y f X X f a Y Y f L (9)联合公式(6)、(7)、(8)、(9)计算得到不同颜色的L,a,b 值。
根据公式(1)可以直接计算CIE1976-LAB 色差值;再根据公式(2) 、(3)、(4)、(5)可计算出CIE-DE2000色差值;表 2 两批次不同颜色XYZ 值、LAB 值计算结果表3 两批次不同颜色色差计算结果白W、青C、黄Y和紫P四色的三刺激值为红绿蓝累和;理论结果分析: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可以分析得知不同颜色亮色度差异敏感顺序为紫P< 黄Y < 红R < 绿G < 蓝B < 青C < 白W;在单色中红色最不敏感,蓝色最敏感;复合色的色差可能小于单色。
3实验研究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得知,人眼对不同颜色的亮色度变化敏感性不一。
影响该敏感性顺序的因素主要是亮度和色度,这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为了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下面仅基于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设计了人眼对不同颜色亮度敏感性顺序分析的实验,用以验证是否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
2.1实验过程:测试人员:5位显示行业人员实验设备:某品牌分辨率为768×512的LED显示屏实验环境:暗室实验步骤:调整LED显示屏左右两部分的灰度值,使之产生差异;通过测试人员的观察,不断增大灰度差异,确定不同颜色恰能引起人眼产生视觉差异的亮度阈值;实验中选用不同的亮度基准值调节其差异,有利于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2.2实验数据:表4 人眼在灯板亮度为30 cd/m2时不同颜色亮度敏感性顺序实验数据表5 人眼在灯板亮度为150 cd/m2时不同颜色亮度敏感性顺序实验数据2.3实验结论:显示屏左右两部分恰能引起人眼产生视觉差异的亮度阈值越大则人眼对该颜色亮色度变化越不敏感。
通过表4与表5数据可知,人眼在不同亮度下观察到的亮度敏感性顺序略有差别,但整体趋于一致,呈现出的敏感性顺序大致为:白>黄>蓝>紫>青>绿>红;4结果分析与探讨对比实验与理论的结果可以发现两者不完全相同,造成该现象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1)显示屏的面积有限,人眼视觉的亮度精度会有所降低,所以在实验中尽量使用较大的显示屏;(2)环境背景光微弱变化的影响;(3)人眼视场角较小,不容易捕获亮度差异;(4)不同观察者的主观判断存在误差与区别。
由于实验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总的结论以理论分析的结果为主,实验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能更好地验证该理论分析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色差可以表示成不同的色度参数,各个参数共同作用影响人眼的视觉效果;在单色中,不同颜色人眼亮色度敏感性顺序为蓝>绿>红;复色中,白色的亮色度敏感性最强,并且复色的色差可能小于单色;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知:由于蓝色的人眼敏感性更强,在生产LED显示屏时,在同一屏体内蓝色灯点的精度要求最高,绿色次之,红色的精度要求最低;在校正处理时也要对蓝色灯点的控制更加严格,红色较为宽松,绿色介于两者之间,这样才能满足人眼对不同颜色的亮色度敏感性顺序,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