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经》讲义
《孝经》第一讲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注解】孔老夫子休闲的时候,弟子曾参在一旁伺候。

孔子说:“古代明君有最高的德能和重要的方法,来治理天下,百姓因此和睦相处,相互都没有怨恨。

你知道是什么吗?
【讲解】学习经典重要的是领会精神,切忌咬文嚼字,一定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样大家才容易懂,容易做。

曾参(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被后人称为宗圣,儒家重要典籍《大学》的作者,在孔老夫子的弟子中以孝著称,所以孔老夫子就选择了曾参来共同演绎《孝经》。

关于曾子在《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曾子山上采药,不巧有朋友来家里拜访,曾子的母亲很着急,怎么把这个消息通知曾子呢?
情急之下曾母就咬自己的手指,这时远在山上的曾子就感到自己的手指莫名地一阵剧痛,他第一感觉就是母亲受伤了,急忙赶回家里。

可见曾子之孝已经达到了至诚感通的境界,被后世传为佳话。

儒家文化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种:父子关系,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兄弟关系,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关系,朋友有信,相互信任;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君义臣忠;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夫唱妇随。

古人讲话比较简约,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伦没有说到的姐妹、兄妹、姐弟关系等同于兄弟关系。

另外,孔老夫子与曾子是什么关系呢?师生关系,儒家的五伦怎么就没讲到师生关系呢?别忘了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所以,师生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父子有亲,师生也是有亲,因为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只有生命没有慧命的人,跟动物没有区别。

所以,孝道与师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师生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这一点来看,师道跟孝道是一不是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也是学生一生一世的父母。

所以,孔老夫子闲居的时候,曾子也寸步不离,在旁边伺候。

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做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跟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

为什么今天师生关系会变成知识的买卖关系呢?因
为孝道隐没了,学生不亲近老师;师道隐没了,老师不慈爱学生。

孝道、师道隐没了,人类也就找不到心灵的归属了。

孔老夫子这里说的“先王”指的是古代明君:尧、舜、禹、汤、周公,都是明了宇宙人生大道的得道明君、圣人、觉者,都有着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样的人在印度称为“佛陀”,中国成为“圣人”,孔老夫子称他们为“先王”。

我们怎么知道孔老夫子说的“先王”也是圣人呢?孔老夫子在《论语》里给了我们答案:“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孔老夫子一生所讲的都是在重复“先王”们的内容,所以叫“述而不作”。

孔老夫子讲述先王们的话都能成为圣人,“先王”们怎么可能不是圣人呢?
“至德”是至高无上的德能。

“要道”是重要的方法。

要搞懂什么是德,先要搞懂什么是道。

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是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真理。

既然是客观规律,规律只能是发现,不能发明。

我们按照道来做人、做事就称为德。

德与道是体用关系,道为体,德为用。

道与德都是形而上的概念,我们还是不好理解。

借用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理解就会容易一些。

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敬也,智不违也,信无欺也。

五常是人性的本善,德与五常也是体用关系,德为体,五常为用。

德在心为仁,在行为义,在相为礼,在决为智,在交为信。

那五常与五伦有关系吗?有,还是体用关系,五常为体讲的是天性,五伦为用讲的是关系。

父子有亲源于仁,长幼有序源于礼,朋友有信源于信,君臣有义源于义,夫妇有别源于智。

儒家的五伦、五常不是孔老夫子的发明创造,孔老夫子只是转述和总结了先王们发现的伦常大道。

五伦、五常跟阴阳五行、易经八卦还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思是: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阴阳。

两仪生三才:天、地、人。

三才生宇宙万物。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比较简约,其实还可以把五行加上:三才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宇宙万物。

五行与五常有没有关系?有: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那五常跟释家的五戒有没有关系?也有: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饮酒就是智,不妄语就是信。

这样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也就一脉相承了。

“以顺天下”,用来治理天下。

关键在一个“顺”字,“顺”就是“和顺”,“和”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儒家的“戒律”《弟子规》中随处可见:“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凡取予,贵分晓;予宜多,取宜少。

”以及孔夫子在《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给全世界带去的都是文明与和平。

“顺”集中表现在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无为”就是“无违”,不违背自然与人性,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性本善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和万事兴,家放大了就是国和万事兴,国放大了就是天下和万事兴。

“天下”二字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始终倡导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给世界带来和平的重要文化基因。

“民用和睦”,“民”指的是百姓。

“用”指遵照。

用先王倡导的至德要道就可以让百姓和睦相处。

“上下无怨”指的是社会各个阶层,都没有埋怨、报怨和怨恨。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一个国家总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统治阶层的一条政令下来,有人获得利益,也会有人遭受损失。

要让各阶层的人都没有意见,要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自觉自愿,政令就必须符合天道、地道与人道。

先王们如果不是通达宇宙、人生的圣人,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天道、地道、人道,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汝知之乎”“汝”就是你,指曾子,“知”指知道,“之”指先王的“至德要道”,“乎”指语助词吗。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曾参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
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经》第二讲
【原文】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注解】曾子站起来说:“弟子不够聪明,怎么会知道呢?”孔老夫子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育也因之而产生。

你坐下来,我跟你讲。

”【讲解】“避席”,就是起身,这是弟子对老师的尊重,春秋那个时代不像我们现在坐凳子、坐沙发,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避席只是直起身来长跪而已。

我们学到这种礼仪,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在今天老师和家长问学生或孩子问题,学生或孩子是应该站起来应答,这就是现代礼仪。

所以,作为家长现在就必须教会子女并严格要求让他养成习惯,否则长大了踏入社会,别人就会笑他没有家教。

“参不敏”“参”指的就是曾子自己,“不敏”是曾子谦称自己不够聪明。

曾子真的不够聪明吗?作为孔老夫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得意门生,怎么可能不够聪明?曾子是在给我们示现学生对老师的诚敬。

印光老和尚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我们看一看曾子写的《大学》就知道曾子的智慧那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可比。

曾子的谦徳可以说是我们做学生的楷模,曾子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宗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他的谦徳是分不开的。

“何足以知之?”,怎么能够知道呢?曾子真的不知道吗?知道,曾子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他的谦徳,正如《弟子规》里说的“尊长前,莫见能。

”二是给我们有机会来聆听孔老夫子的开示,如果曾子毫不客气地说:“我知道”,那我们今天还有机会看到这部儒家文化之根的《孝经》吗?
“夫孝”,“夫”是语助词,“孝”,就是孝道。

既然是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中国的汉字是智慧的符号,一个“孝”字,至少有四层含义。

第一、“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就是在告诉我们:老与子是一体的,人性的本善是相同的,老与子是一不是二,今天所谓的代沟,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孝道文明的教化。

第二、“老”在上,“子”在下,是上一辈把人类的文明通过教化传承给下一代。

第三、是告诉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的事情我们要放在首位,孩子的事情放在其次。

第四、“老”上面还有“老”,叫祖先,“子”下面还有“子”,叫后代。

从一个“孝”字,我们就能够看到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

今天,年轻一代不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是中华民族巨大的损失。

出现的种种乱相,天灾人祸频繁,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为什么孝道会是德行的根本呢?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真正含义是:人如果不把人道做好,天地不容。

在人道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因为孝道与师道所代表的文明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所以,孝道是德行的根本。

“教之所由生也。

”与孝对应的是慈,叫父慈子孝,那为什么孔老夫子不讲《慈经》而要讲《孝经》呢?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长善救失。

慈也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父母爱护子女的天性一直保存得很好,而子女孝顺父母的天性,却因为各种社会不良习气的染污,逐渐迷失了,所以孔老夫子要特别强调孝道文明的教化。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德是人性的本善,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本。

但人除了天性之外还有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人的天性是一样的,所以叫“性相近”。

习性的染着有深有浅,所以叫“习相远”。

如果缺失了孝道文明的教化,天性就会向习性转化,所以叫“性乃迁”。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把我们的习性转化为天性,我们的天性就是五常、就是德,而孝道正是德的根本。

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孝道文明的教化和传承,我们只有先学会如何做人,做出来的事才叫人事。

所以,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一个人从小到大,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是很难生存的,年迈的父母如果没有子女的照顾生活也会出现困难。

可以这样说:没有慈道就没有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而慈道与孝道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天下子女都不孝顺父母,请问:养儿育女还有意义么?
一个人可以不会做事,但不能不会做人,做人出现问题,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

而做人的根本就是:知恩、感恩和报恩。

连动物都会知恩、感恩和报恩,人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岂不是禽兽不如?所以,百善孝为先,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人做人,其次才是教人做事,做人都不
会,做的事就不一定是人事了。

那些生产毒奶粉、地沟油、黑心棉的都是很会做事的人,没本事他还生产不出来。

不会做人,越会做事对社会、对人类的危害就越大,人生第一要务是学会做人,做人的第一要务是知恩、感恩和报恩,知恩、感恩和报恩离不开孝道文明的教化。

所以,教育一定是从孝道文明的教化开始,“教之所由生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复坐,吾语汝”,这是孔老夫子对曾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第三个孩子,汉文帝刘恒,以仁爱、孝顺,闻名于天下。

母亲生病卧床三年,他常常夜不闭目,衣不解带地伺候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经》第三讲
【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注解】“我们的身体乃至于头发、肌肤,都来自于父母,不敢毁坏、损伤,这是子女尽孝的开始。

为人处世践行孝道,做后代子孙的榜样,给父母脸上争光,这是尽孝道的圆满。

【讲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

人为万灵之长,也是自然界需要养育时间最长的动物,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父母,成长离不开父母,我们能够做一个人,那是父母天大的恩赐,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作为父母,宁愿代子女生病,宁愿替子女受伤,甚至为了子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的关爱远远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

所以,为人子女不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当然就是不孝。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就是对父母尽孝的开始。

今天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健康不以为然,喜欢穿那些暴露的奇装异服,赶时髦,不知道身体上那些重要的穴位暴露在外面,长期经受风寒,必然落下病根,不孝;生活没有规律,熬夜、上网、赌博、宵夜,生活随心所欲、毫无节制,都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不孝;饮酒无
度,说什么“宁愿伤身体,不能伤感情”,你伤的哪里只是自己的身体,伤的是父母的心啊!大不孝。

一个人不孝,就违背了身为人子之道,违背了身为人子之道就违背了人道、违背了人道就违背了地道、违背了地道就违背了天道、违背了天道就违背了规律、违背了规律就违背了自然。

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很多人抱怨自己命不好,诸事不顺,同一件事,别人干就是成功的经验,轮到他就成了失败的教训,为什么?多半亏在孝道!
“立身”,就是做人,讲的就是为人处世;“行道”,“行”是践行,“道”是孝道。

孝道是德行的根本,德行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人一旦失去了仁爱之心,仗义之行,做人规矩,对自己的诚实,对别人的诚信,就是《左传》里说的“人弃常则妖兴”,哪里来的妖?是我们自己变成了妖魔鬼怪。

只有把践行孝道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根本,那我们就是后代子孙做人的楷模。

这是从好听的地方去说,如果说不好听一点,我们践行孝道也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因为我们今天孝顺父母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教育子女,做他们的好榜样,等到我们老啦,他们才会像我们孝顺父母一样地来孝顺我们,如果我们不孝,我们的子女也会让我们品尝到不孝的后果,这也是传承啊。

很多人跑来我面前诉说他的孩子如何如何地不孝顺,问我:“有没有办法?”倾诉完了,我只问他一句话:“那你孝不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呢?”对方就无言了。

儒家文化里最经典的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两千多年前圣贤开的“药方”,现代人服用一样管用。

“以显父母”,就是给父母脸上争光,坦率地说作为父母不求这个,他们只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好好做人,平平安安就是他们最大安慰。

以显父母,其实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激励。

人一旦有了不给祖宗丢脸,不给父母脸上抹黑的这一念,自然就会检点自己的言行,求上进、做好人,这正是孔夫子在《论语》里说的“知耻近乎勇”的真实含义。

“孝之终也”,“终”在这里不是终止的意思,而是指圆满。

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世,上无愧于父母、祖先,下作为子孙后代的好榜样,这就是圆满的孝道,美满的人生。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
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孝经》第四讲
【原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解】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推广到工作当中辅佐领导,最终成为我们的人格。

《诗经·大雅》中说:“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的祖先并追述和践行他们留传下来的美德。


【讲解】“夫孝,始于事亲”,孝道一定是从侍奉父母开始,古语云“三岁看八十”,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根本性格,竟然是在一个人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难怪古人非常重视胎教。

一个三岁的小孩,他不会分析、判断,但他会听、会看,他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在潜意识中形成的习惯和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谁是他第一任老师?父母。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看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大概就可以知道父母是什么样子,这也可以称为“遗传”。

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一个人一生的成就离不开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根本。

一个在家里连父母都不会关爱的人,踏入社会也肯定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他能给社会贡献的就是负能量。

所以,古人求忠臣于孝子之门,那是大智慧。

明白了这个道理,孝道,始于事亲,谁得利益?子女。

“中于事君”,在家学会了怎么侍奉父母,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才知道怎么辅佐领导,侍奉父母与辅佐领导的方式、方法或许有不同,但心态是一样的。

我们看到很多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赞叹此人情商很高,情商从哪里来的?装是装不出来的,那是家庭教育的成果。

这些人的父母不一定有很高的学历,但一定有很高的学问,而且一定是非常重视家教的人。

一个人能在家里用心侍奉父母,工作当中才可能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的上级领导。

君,并非专指皇帝、国王,在这里泛指我们的领导。

大家知
道,一个连近处都到不了的人,他能到达远处,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情,也不合逻辑。

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恩重如山,如果对这样的恩人都不能够去报答,却能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的上级领导,如果真有这种事,此人一定要注意,这种人不是别有所求就是别有用心,谁敢重用,他就是谁的掘墓人。

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他所有出色的表现都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手中有了权力,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有子在《论语》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什么意思?一个明白并能践行孝道和悌道之人,到了学校和工作单位他会顶撞老师和领导,这样的人很少。

连顶撞老师和领导都不会的人,他会造反,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见过。

一个人的孝道和悌道来自哪里?家庭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是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一旦失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就很难挽回。

“终于立身”,成就在最后的为人处世,形成自己的人格,成为后世的楷模,至此人生才算没有白来世间。

正如曾子在《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什么意思?世间最大的学问就是:闻道、行道、得道的过程。

世间最大的、最根本的道就是孝道,“明明德”就是“始于事亲”,通过侍奉父母明白什么是孝道;“亲民”就是“中于事君”,辅佐自己的领导就是践行孝道;而“止于至善”就是“终于立身”,从孝道明白人道,从人道明白地道,从地道明白天道,从天道明白规律,从规律明白自然,回归自性。

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今天我们无论是做领导还是当老板,想要提拔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仅仅看他在单位上、在我们面前的表现,一定要去看看他的父母,走访一下他的亲朋好友、街坊领居,看这个人是不是个孝子,是孝子又有能力,提拨不会有错,如果是个不孝之子,能力再强也不可委以重任。

所以,侍奉父母,努力工作,最终的受益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通过践行孝道,给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就是“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是《诗经·大雅》中的一段话,“无”是无论何时何地,“念”是怀念、念念不忘,“尔祖”是你的祖先,“聿”是追述,“修”是践行,“厥”是流传,“德”是美德。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信仰,就是信仰自己的祖先,传承祖先的美德。

过去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供奉列祖列宗,一个家族最隆重的事情就是祭祖。

现在祠堂没了,家谱没了,中华民族成了没有信仰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

现在很多人只信仰金钱和权力,所以当官就贪腐,经商就造假。

根本问题出在哪里?文化,因为全民拜金的文化土壤滋生的就是贪腐与造假。

文化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

《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我们对祖宗的教育不以为然,搞“建国军民,赚钱为先。

”结果就是今天的现状。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孝经》第五讲天子章第二
【原文】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注解】孔子说:“亲爱父母的人,不敢厌恶别人;尊敬父母的人,不敢怠慢别人。

【讲解】这一章叫《天子章》,讲的是身为天子,也就是今天的国家领导人,如何践行孝道。

孔老夫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国”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指的是诸侯的封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我们今天讲的国家,那时候叫做“天下”。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爱”是真爱,“亲”指父母,“恶”指厌恶。

一个人的觉悟是修正习性回归本性的过程,可分为:欲、情、爱、博爱、慈悲、大慈大悲,六个不同的层次。

欲,就是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自私自利,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情,比欲上升了一个层次,是情爱,需要有回报的爱,还是没有超越自私自利。

爱,比情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真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但还局限在血缘关系;博爱,再上升一个层次,达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境界;慈悲,再上一个层次,慈是救助,悲是拔苦,但还是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