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的教育目的观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前1000题(8)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8)答案

教育学考前 1000 题( 8)1. 《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体现了(C)。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2.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

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孔子的观点反映了(C)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3.“教育: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 D )的典型观点。

A. 成人教育B. 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4. 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C)A.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B.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C)A.《学记》B.《大学》6.“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一致的 --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学和历史性7.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8.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D )A.卢梭B.夸美纽斯9.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思想,下列选项中表达了这一思想的是( B )A. 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B.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发然后禁 , 则扞格而不胜D.道而弗牵 , 强而弗抑 , 开而弗达10. 主持“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15 年之久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C)A. 凯洛夫B. 巴班斯基C.赞可夫D.卡普捷列夫11.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B)A. 康德B. 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12. 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D)A. 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13.. 下列不符合教育原理的选项是(B)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 D )A.20%~ 30%B.50%~ 60%C.60%~ 70%D.80%~ 90%15. 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A)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 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教育史(一)

教育史(一)

教育史(一)六、颜元的教育思想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宋明理学教育,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

1)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2)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3)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学校为“人才之本”1)“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也”2)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包括通才和专门人才二种类型。

3、“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1)借古:周孔时代的学术即六府、三事、三物。

其核心是六艺教育2)托今:体现在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的教育内容上。

(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4、“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第八章近代教育第一节洋务与维新教育改革一、洋务教育的改革1、创立新式学校创办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文和西世为主。

1)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3)技术实业学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2、举办留学教育1)幼童留学美国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

2)派遣留欧学生二、洋务教育宗旨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容《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

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招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

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西政指西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

”在《循序》篇中论证了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和导向作用。

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会通》篇中论证了二者的结合和共存:“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教育学考前1000题(8)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8)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8)1.《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体现了( C )。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2.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

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孔子的观点反映了( C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3.“教育: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D)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B.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4.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 C )A.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B.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C )A.《学记》B.《大学》6.“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B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学和历史性7.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B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8.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A.卢梭B.夸美纽斯9.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思想,下列选项中表达了这一思想的是(B)A.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15年之久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C )10.主持“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A.凯洛夫B.巴班斯基C.赞可夫D.卡普捷列夫11.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B )A.康德B.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D )12.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 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13..下列不符合教育原理的选项是( B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D)A.20%~30%B.50%~60%C.60%~70%D.80%~90%15.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A )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浅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摘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这部哲学史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也处处体现出作者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时代精神。

不过同时,由于该书的一些疏漏,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梁启超的一些批评与争论。

时隔近一个世纪重读这本著作,应该能引起我们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评价与争论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52-02一、《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写作背景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自小接受旧式教育。

1902年去往上海求学,接触维新改良、革命派和西方的新思想,接受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

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批留学生,出国留学。

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美国著名的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攻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哲学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中论及的“孔子的逻辑”、“墨翟和后期墨家的逻辑”,“进化论和逻辑”等,是后来《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基础。

胡适的《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大量学者认同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哲学”一词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多人在哲学一词传入我国后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材料极为杂乱,把经学、史学、文学材料一锅煮。

当时人分不清楚哲学和哲学史的分别,对于哲学的认知也是较为模糊的。

当时梁启超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胡适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将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七个时代。

胡适自传中说:“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学术史’的见解。

”但梁启超在论其中的“全盛时代”时,把诸家学说的本论并没有详细阐述,因此胡适想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这便是胡适著《大纲》的初衷。

教育学题库

教育学题库

1.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 动物的本能活动b. 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c. 儿童对成人的模仿d.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正确答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选择一项:a. 民族性b. 阶级性c. 历史性d. 生产性正确答案是:生产性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老子正确答案是:孟子4.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

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持这种观点的学说属于( )选择一项: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 教育的神学起源说c.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d.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正确答案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5.作为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选择一项:a. 教育影响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手段正确答案是:教育影响6.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选择一项:a.《学记》b.《中庸》c.《论语》d.《大学》正确答案是:《论语》7.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选择一项:a. 《中庸》b. 《论语》c. 《孟子》d. 《学记》正确答案是:《学记》8.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出版了()选择一项:a. 《普通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爱弥儿》正确答案是:《普通教育学》9.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选择一项:a. 加里宁b. 涂尔干c. 杜威d. 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是:杜威1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一种固定资本。

这说明他认定教育具有( )选择一项:a. 育人功能b. 经济功能c. 文化功能d. 政治功能正确答案是:经济功能14.认为“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应该在学校之外寻找教育的出路”的教育家是( )选择一项:a. 杜威b. 卢梭c. 伊里奇d. 尼尔正确答案是:伊里奇15.“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根据是()选择一项:a. 一般发展理论b. 最近发展区理论c. 心理发生论d. 全面发展理论正确答案是:最近发展区理论16.在我国,最早规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选择一项: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葵丑学制d. 壬戌学制正确答案是:壬子葵丑学制17.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变迁

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变迁

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变迁教育从人类诞生之初便以其最本质的形式伴随左右,从教授单纯的采食技能到刀耕火种,再到文明诞生后的知识传递,教育跨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年头。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实用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生本教育。

一、实用主义教育——在做中学在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传入之前,中国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是指五四以前的教育,以儒家为主。

在明清以前,传统教育的应试弊端并不明显,儒家崇尚道德、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统为教育注入了持续的活力,为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

早期儒家沿袭的西周传统,讲究“君子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更是素质教育最初的形态,文武兼备、知能兼求。

但随着明清科举取士的分量越来越重,考试的范围越来越窄,写作的束缚越来越多,传统教育逐渐走向了偏狭的一面。

到晚清阶段,传统教育已经成为读书人的沉重负担。

许多书生不仅书越读越死,还越发地柔弱起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活生生成为社会的米虫。

五四时期,教育成为这一文化运动的重头戏。

众多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中国,希望通过它们来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人才。

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即是在这个时候,经由杜威的高徒一一胡适传入中国。

杜威教育理论区别于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这三个新论点。

杜威认为,现代教育的新趋势是注重个人本能,而非传统教育的机械记诵。

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1]。

儿童真实的需要不被考虑,只是强制性地被迫以成人标准进行学习和吸收。

这一教育模式极其严重地抹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

儿童才应该是教育的起点,教师的职责在于辅助儿童进行活动,获取经验,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3)

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3)

选择题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p11 (一)1.生物起源论(法国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2.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3.劳动起源论(苏联康斯坦丁诺夫,凯洛夫与我国教育学者曹孚,王天一)教育的发展阶段1. 非形式化教育阶段2. 形式化教育阶段3. 制度化教育4. 未来的教育教育的本质p231.工具论,本质论2.平等论,成层论西方教育学的发展p29 选1.孕育期(柏拉图《理想国》)2.诞生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本人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P3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的理论流派: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元教育学。

P34教育与发展的若干理论P42(选择题)(二)①教育万能论-柏拉图(溯源)、洛克(英国,白板论)、爱尔维修观点:1.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人成长的决定性因素②教育独立论-蔡元培、胡适观点:以谋求教育从制度上、思想上摆脱政治行为或政治信仰的干预为主要诉求。

蔡元培-1.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完全人格”2.教育由教育家办3.教育要摆脱政党控制4.教育要超脱教会影响胡适-他认为教育应占有崇高的独立的地位。

1.独立的教育经费来源 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和宗教3.教育应有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③人力资本论--费雪、沃尔什(美国)、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观点:1.人口质量胜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是基本出发点,也是核心。

2.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3.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标准。

④筛选假设理论-迈克尔-斯宾塞、罗伯特-索洛⑤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皮奥里、多林格、爱德华兹、卡诺伊(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并称为第二代资本人力理论)人的发展基本含义P83 (三)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发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

第4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

教育独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陶行知B.梁漱溟 C。

蔡元培 D。

胡适2.教育独立论的主要观点不包括( )A.教育要独立于政党B.教育要独立于宗教C。

教育要独立于社会 D。

教育经费要独立3。

过分夸大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A.爱尔维修B.迈克尔·史潘斯 C。

陶行知 D。

爱德华兹4.过分夸大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的作用的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 )A. 爱尔维修B.莱布尼茨C.康德 D。

迈克尔·史潘斯5。

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 B。

迈克尔·史潘斯 C.皮奥里 D。

爱德华兹6.第一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纯福利性观念的是()A。

教育独立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

教育万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7.用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教育事业收益率的是()A。

筛选假设理论 B。

劳动力市场理论 C.教育万能论 D.人力资本理论8.筛选假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舒尔茨B. 迈克尔·史潘斯C.皮奥里D.爱德华兹9.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是( ) A。

人力资本理论 B.筛选假设理论 C。

教育万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10.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戈登 B。

迈克尔·史潘斯 C. 皮奥里 D.舒尔茨11。

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结构的是()A。

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

人力资本1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

科学技术13.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的是()A。

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14。

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比例的因素是()A.人口的年龄结构B.人口的性别结构C。

人口的阶级构成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 雄
( 长沙学院,湖 南 长沙 4 0 0、 10 3 )
[ 内容提要 ] 以实现社会 的现代化 为 目标 ,以社会有机体论 、“ 能的个性 ”理论、 自由主义 民主 政治观等 智 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 ,胡适 论证 提出 了自由思想 、 立人格的教育 目的观 。胡适的教育 目的观具有现代 意义。 独 [ 关键词] 胡适 ; 自由思想 ;独 立人格 [ 中图分类号】 G 00 4 -2 [ 文献标识码】 A 作 为救亡道 路的一种探索 , 教育救 国论在 中国近现代蔚 然成潮 ,胡适 的教育救国思想是其 中较 为典 型的代表 。 胡适 提 出了培养 自由思想 、独 立人格 国民的教育 目的观 。 自由人格与社会进步——胡适教 育 目的观的理论动


胡适认 为具备独立人 格, 充分发展 的个人 乃是社会 国家 向前发展 的最可靠 的动力 。 他引用易 卜 的话表达 了自己的 生 观点 :“ 时候,我感到好象整 个世界沉 了船 ,最 要紧的是 有 救 出你 自己 。只有 把 自己铸 造 成器 ,才 能真 正 有益 于 社 会” 1 。[。而 “ 出 自己 ”的关键在于养成 自由思想 、独立 、 1 救 宽容的人格,充分发展 自由的个 性,使各人 自己充分发展 , 多 “ 出” 救 一个人便 是多备下一个改造社会 的分 子。 进化论 , 杜威 的 “ 智能的个 性 ”理论 ,自由主义 民主政治观等形 形色 色 的 自由主义学说 , 以及 反封建 教育的现实需求是 胡适 教育 思想及 其教育 目的观 的理论基础 。 胡适借此论证 了 自由人格 对 于社会进 步的重要意义 。 胡适 是社会 进化论 的笃信 者。他说 ,“ 的身体里全靠 人 血里面有无量数 的 白血轮时时刻刻与人 身的病菌 作战…… , 社会 国家 的健康 也全 靠社会中有许多永不知足 ,永不满意 , 时 时刻 刻与罪 恶分子 宣战 的 白血 轮 ,方才有 改 良进步 的希 望 。 [改 良主义者胡适看来 ,社会进化论所 主张的个人是 ” 2 】 组成社会 的细胞 的观 点既是个 体 自由的根据之所在 , 也是教 育启蒙 的根据所在 。 内在逻辑是 :既然社会 由作为个体 的 其 细胞组成,理性发展、文化 自觉 、精神健全 的个体 是 自由和 健康 的社会得 以建立和存在 的基础 ,那么 , 通过教育 启蒙开 启和培养作为社会细胞 的个体 的个 性和 理性 自觉 , 就是创造 新的 自由社会和 国家 的 “ 造因 ” 。即使对于不熟识社会 有机 体论 的人 来说,它也隐喻 ,通过教育塑造个 性,发掘理性 , 培养 具有 自由独立 人格的 国民, 使个 体得 以舒展和获得 自由 而充分焕 发活 力, 最终使得作 为整 体的社会也因此而获得不 竭 的活力 ,从 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有机 体论朴素 、 简约地解释 了胡适教育救 国思想 的 内在理据 , 也为其 自由独 立的教育 目的观加上 了注脚 。 杜威 的 “ 智能 的个 性”对于胡适 的独立人格 观有更为直 接的启示 。 胡适 曾把杜威 的新教育理论概括为 : 千言万语 , “ 只是要打破 从前 的阶级教 育归到平 民教育 的两大 条件 ,即 ( 甲)须养成智能 的个性 ,( 乙)须养成共 同活动 的观念和 习 惯。 3 ”【杜威所谓 的智 能的个性是 :“ 】 独立 思想 ,独立观察 , 独立评判 ,把经验得到 的意 思和观念 一个 一个地实地试验 , 对 于一切 制度和习俗都有一个疑 问的态度 , 不要把人家 的思
第3卷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 5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r lo u iTV n ve st o na fH Be U i riy
V 1 , . o . No 5 31
M a . 01 , 3 ̄ 0 y 2 1 07 74
2 1 年 5月 01
论胡适的教育 目的观
民主 政 治观 密 不 可 分 。 自由主 义 认 为 , 自 由为 “ 立 ,无 阻 独 碍 ”之 意, 自由主义包括 尊重个体 自由、思想 宽容 、有 高尚 的修养等 。自由主义除信奉 自由为一种 社会理想之外 , 还兼 有个人伦理道 德的价值 , 其核心是 宽容与思想 自由。自由主 义有一系列 的主 张,包括经济上 的放任 主义 , 政治上 的有 限 政治与法 治, 社会伦 理观上 的个体本位主义等 等。 被誉 为“ 中 国 自由主义之父 ”的胡适 ,秉承 了 自由主义 的基本精神 。他 认为人 的 自由发展 既是社会 发展 、民主政 治建设 的必要手 段 ,又是 目的。他放言 :“ 归根只有一句 话,就是人人各有 其价值 ,人人都可 以 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 。 [胡适把个人 ” 5 】 生活方式的 自由发展 看成~个 民主社 会存 在 的条件 ,“自治 社会 ,共和 的问题 ,只有要个人有 自由选择 权,个 人生活方 式 的根本 在于独立 人格 ,这是 一个 民主 社会 公民 的起 码素 质, ”嘲同时 , 生活方式 的 自由发 展是 民主社会 的根本 目的, 民主政 治实 现的价值不在制度本 身, 而在于个人价值得 到承

[ 文章编 号] 10 —4 7 (0 1 50 7 —2 0 87 2 2 1)0 —0 30 想胡里 胡涂认作 自己的思想 ” 4 威认为 ,近代 西方社会 。[杜 】 进步和科学革命所 取得的重大成果 , 近代 科学所包含 的观察 和想象 自由精神都 是长期奋斗 、抗争得来 的,许多奋斗 、抗 争者为此而蒙受苦难 ,甚 至付 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 ,自由 人格 的不息抗 争 已使社 会逐渐 对个人对 社会 家庭 习俗 的反 叛持容忍 、接纳 、或欢迎 的态度 。因此 ,发现 、研究新的 问
[ 稿 日期] 0 1 32 收 2 1. .3 0 作 者 系长 沙 学院教 务 处讲 师 ,在读 博士 。
题 和发 明等创造性行为 或者为社会所接受 , 或者成 为社会的 新 风 尚。正是这种 自由人格对传统 习俗 、 观念 的背离和批判 精 神, 推动 了社会 的进 步和发展 。 杜威 的 “ 智能 的个性理论 ” 以西方历 史发展 为例论 证 了 自由人格 于社会进 步的积极 意 义 ,胡适 的 自由、 立人格观也受 到了杜威 的这一影响 , 独 成 为他教 育 目的观的重要 内核 。 胡适 主张培养具有 自由人格 的国 民, 还与其 自由主义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