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顶级医学杂志发表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有统计学意义 , S M D =1 . 1 0 . , 9 5 %C I ( 0 . 3 1 , 1 . 8 9 ) , P=0 . 0 0 7 。
结论 : 针 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有效 , 在治愈率 、 患者脱痂 时
间, 以及 疼 痛 改 善 方 面 要 优 于 对 照 组 ; 但 由于 本 研 究 所 纳 入
不伸 。焯 刺 者 , 刺 寒 急也 , 热则 筋 纵不 收 , 无 用 燔
床 借鉴 推广 。
参 考文 献 :
[ 1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中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M] . 南京 :
南 京 大学 出版 社 , 1 9 9 4 : 2 0 1 .
针。 ” 皆说 明火 针 适 合 治 疗 寒 湿 腰 痛 。《 针灸大成》
日: “ 灯上 烧 令 通 红 , 用方有功 , 若 不红 , 不 能去病, 反损 于人 …… 一 针 之 后 , 速 便 出针 , 不 可 久 留。 ” 故
临床 强调 火针 操作 时要 稳 、 准、 快, 速进 速 出 , 通 过火
[ 2 ] 王 明佳 , 翟秀玲 , 李 红. 隔姜 灸治疗 寒湿 腰痛 3 2例 [ J ] .

( R C T ) 和临床 对照 试 验 ( C C T) 文献 , 对 其 进 行 质 量
评价 及 Me t a分析 , 以评 价针 灸治疗 急性 期 带状 疱 疹 的疗 效 , 为针 灸治疗 带状 疱疹 提供 参考依 据 。
1 资料 和方 法
1 . 1 纳 入 标 准
2 . 0 6 ) , P= 0 . 0 0 0 3 ; 治疗 前 后 V A S差 值 两 组 间 对 比 , 差 别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h e p a t i t i s C v i us r g e n t y p e s i n p a t i e n t s o n h e —
m o d i a l y s i s a n d k i d n e y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 [ J ] . J M e d
g e n o t y p e s 2 a a n d 2 b [ J ] . A m J G a s t r o e n e r o l , 2 0 0 3 , 9 8 ( 6 ) :
1 37 7—1 38 3.
[ 1 0 ] D i a g o M, H a s s a n e i n T, R o d e S J , e t a 1 . O p t i m i z e d v i r o l o g a c
[ 7 ] Md h u t c h i s o n J G, G o r d o n S C, S c h i fE R, e t a 1 . I n t e r f e r o n a l —
f a . 2 b a l o n e o r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ib r a v i i r n a s i n i t i a l t r e a t . me n t f o r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C. He p a t i t i s i n t e r v e r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显示 : 针 灸治疗急性 胃炎总有效 率优 于对照 组 [ O R: 6 . 4 2 , ( 9 5 %C I = 4 . 3 8 , 9 . 4 1 ) ] , P< 0 . 0 0 0 0 1 ; 显 效 率优 于 对照 组 [ O R=1 . 9 3 , ( 9 5 %C I =1 . 5 0 , 2 . 4 9 ) ] , P< 0 . 0 0 0 0 1 ; 临床 治 愈 率 2组 间 比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意 义 [ O R=1 2 . 2 7 , ( 9 5 %C I = 6 . 5 2 , 2 4 . 8 4 ) ] , P < O . 0 0 0 0 1 ; 治疗后 复 发 率 2组 间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意 义 [ O R= 0 . 4 4, ( 9 5 %C I = 0 . 1 8 , 1 . 0 5 ) ] , P= 0 . 0 6 。结论 针 灸疗法 治疗急 性 胃炎和其 他 疗 法比较 有 一定 的优 势 , 尤 其是 在

针刺随机对照试验常见安慰组设置

针刺随机对照试验常见安慰组设置

针刺随机对照试验常见安慰组设置宋裕如;徐媛;高旸【摘要】目的现阶段很多研究者质疑针灸疗效是否等同于安慰剂效应,因此我们希望在针灸RCT中找到客观,且无特异性作用的安慰组设计方案,为证明针灸特异性疗效不同于安慰剂效应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帮助.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5年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205篇,提取每篇文献的安慰组设计方案,设盲情况,安慰组与试验组、空白组(基线)结果差异,总结常用安慰组设计方案.结果针对于不同的针刺类型共总结出19种设盲成功率较高的常见安慰组设计方案,安慰组与试验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性的文献数量占76.6%,安慰组与空白组(基线)有差异的文献占9.6%.结论现阶段常用的安慰针设计方案可以证明针刺特异性的存在,但安慰针也会产生一定的针刺作用.【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8页(P480-487)【关键词】针灸疗法;随机对照试验;安慰针;针刺特异性【作者】宋裕如;徐媛;高旸【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从13世纪一位西方医生第一次将针灸介绍到西方,到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发表对针灸治疗一系列疾病有效的声明,再到2003年,WHO已报道针灸可治疗疾病种类上升到202个[1],一系列实践活动表明针灸正在逐渐被世界医学领域所接受,与此同时有关针灸真实疗效的争论也从未平息。

有研究者认为针灸治疗疾病包含两大要素即针灸的特异性治疗作用与非特异性的安慰剂效应[2]。

安慰剂效应与特异性效应如影随形,怎样以一种客观的方式评价针灸疗法,已成为研究者的困扰[3]。

【海外中医】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

【海外中医】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

【海外中医】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魏辉(全美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CEO,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CEO,主持人):各位专家老师同道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19年7月6日星期六,美国东部时间晚8时,欢迎大家参加由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联合组织的学术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起因于王伊明老师的博文《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里面引用了李永明老师的“气球理论”、潘卫星老师的“针疗作用的三个基本特点”、朱兵老师的著作《系统针灸学》。

今晚的这场讨论,题目是: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

我们邀请到针灸界海内外领军人物一起来探讨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我是魏辉,今晚很荣幸的和全美中医药学会的副会长、美国中医学院巩昌镇院长一起主持今晚的讨论。

针灸医学正在从以经验为基础的(实践)医学向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医学转变,哪些基础研究可以转化成临床实践,哪些临床试验研究可以转化成临床指南,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

影响临床效果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如何帮助构造针灸理论模型和针灸临床试验研究?今天晚上,我们邀请到来自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一线专家,来共同讨论这些既影响到我们针灸医生的每日临床,也影响到针灸医学发展普遍而深刻的问题。

巩昌镇(美国中医学院院长,美国明尼苏达中医协会会长,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讨论是从王伊明老师写的一篇博文引发的。

我们先请王老师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王伊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中医针灸诊所):这篇文章是讨论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

我开一个头,然后把文章分享给大家。

“科研质疑针灸的价值”“针灸对膝关节痛无效”“针灸只是高级安慰剂”等等,“科学研究”对针灸的否定接踵而来,令几千年针灸理论与技术遇到现代科学强有力挑战。

而临床针灸师面对的却是针灸治愈的普通病症与疑难杂症屡见不鲜,效案奇案天天发生,针灸师们的“生意”节节升高;同时民众对针灸的评价也远远高于“科研”的评价,寻求针灸的热度仍在不断持续升温。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
2 0 1 3年 1 2月 第2 5卷 上半月 第 2 3 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De c , 2 0 1 3 Vo 】 . 2 5 F HM No . 2 3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v l a u a t e c l i n i c l a e f f e c t s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s o m n i a . Me t h o d s : T h r o u g h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
【 综
述】
针 灸 治 疗 失 眠 症 的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评 价
刘 永 刚
( 荣成 市中医院, 山东 荣成 2 6 4 3 0 0 )
【 摘要】 目的: 对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 果进行 评价。方法: 通过文献检 索分析研究的 方法, 检索到2 0 0 9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2 月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c u p u n c t u r e g r o u p a n d d r u g g r o u p a n d c o m p a r e d .T h e r a t i o( O R )w a s 3 . 2 5 , 9 5 %c o n f i d e n c e i n t e r v l a w a s[ 2 . 5 0 , 5 . 0 5 ] , a n d P < 0 . 0 0 0 1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a n d h a d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 C o n c l u s i o n s : A c u p u n c t u r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解释性试验比较严格限制纳入标准 , 尽可能纳入同质人群, 如同一诊断的 、同一病情的 、同一年龄范围的人群。尽可 能减少有影响的变量 ,排除接受了其他治疗的人群 ,排除伴 有并发症的人群 ,尽可能保障受试者的依从性, 允许推论来 自小样本。
实用性试验则尽可能反映出临床实际中有变化的异质性人群, 有较少的排除标准。纳入对象时常为临床实际所对应的真实 的广谱人群, 包括依从性不好的人群 、合并症患者或者使用 过其他药物的研究对象。
通常依据随机化原则确定哪一阶段应用何种措施,通过比 较分析不同阶段的结果,获得相应结论。
设计模式:第二阶段
(三)交叉试验 1.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随机分配的称为随机交叉试验, 另一种则是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交叉试验。主要区别在于 是否采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分配,前者可以减少人为的偏倚 以及措施带来的顺序效应。不过无论哪种分组方法,每位 研究对象都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且都经过两个 通常是相等的治疗期。
2.引言 背景:科学背景和原理的解释 3.方法 受试者:受试者的适合标准以及资料收集的环境和地点 4.干预:各组干预措施的准确资料以及实际实施的方法和时间 5.目的:特殊的目的和假设 6.结果:明确定义主要和次要结果的测量方法如果可行的话说明用
于提高测量质量的方法如多重观察评估人员的培训等 7.样本量: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如果可行的话解释任何期间分析和
(一)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1.设计模式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点:是按照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 (包括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至 各组,试验组接受试验性措施,对照组接受对照措施。这类 研究采用盲法,观察的效应期相同,并对相应的结果记录进 行统计分析。
(二)前—后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概述

随机对照试验概述
随机对照试验概述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随机对照试验
试验性研究
交叉试验
人为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人为控制试验条件,分组 方法、干预措施方案、对 照设置、结局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研究
病例 -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的基本原理是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又称为描述流行病 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 前后对照试验 以现已确诊患有某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以没有 学(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是流行病学研究 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 同个体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before-after study incontrolled the same 随机交叉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ross-over 患该病的患者或健康人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 方法中最基本的类型,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 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 Individuals) 系指同一组患者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以 trial) 属于前瞻性研究,是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 检查或复查病例档案,收集既往危险因素的暴露史, 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设, 关联及关联大小。 其中一种治疗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治疗结果的差别,以确定所 处理措施,然后互相交换处理措施,最后将结果进行对照 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 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考核药物的疗效的一种设计方案。 比较的设计方法。 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则可认为该 还可以用来确定高危人群,评价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 自然条件下进行: 队列研究 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等。 不能人为控制试验条 件,自然形成分组、 尽可能控制非研究因 观察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素对结果的影响

针刺操作细节对针刺临床疗效评价客观性影响分析——以四大顶级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的针灸临床试验论文-吴晓

针刺操作细节对针刺临床疗效评价客观性影响分析——以四大顶级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的针灸临床试验论文-吴晓

117第19卷 第1期 2017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1 Jan .,2017针灸疗法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针灸作为有效的补充替代医学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很多欧美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均立法保护针灸的合法地位,将针灸治疗纳入国家医保范畴并确立了针灸专业医师的准入资格。

同时,随之而来的针灸研究热潮也悄然而至。

以“acupuncture”作为主题词和自由词在PubMed 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从1921年第一篇关于针灸的文章被收录,到2008年已总共收录1003篇[1],再到2014年已总共收录1775篇,表明国际学术界对针灸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这也将使针灸的发展迈入更科学的领域。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柳叶刀》(The Lancet)和《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是高影响因子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源刊,在国际医学杂志中有“The Top Four”之称,是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杂志。

毫无疑问,在四大顶尖医学杂志发表针刺临床试验论文是检验针灸临床研究水平的重要标杆,这些论文的发表也将直接影响到针刺疗法的国际评价和推广运用。

但令人关注和不安的是,近年来这四大杂志相继发表的一些针刺临床研究论文对针灸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比如,JAMA 杂志先后发表了《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caine Addi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针刺操作细节对针刺临床疗效评价客观性影响分析——以四大顶级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的针灸临床试验论文为例吴晓1,2,刘旭光1(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四川 泸州 640000)摘 要:以“acupuncture”为主题词及自由词在PubMed 数据库对《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The Lancet》和《British Medicine Journal》进行检索。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分析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分析

近 年 来 , 统 医学 得 到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 , 疗 效 也 需 要 更 多 传 其 的证 据来 支持 , 根 据 循 证 医学 的原 则 , 样 本 的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而 大 ( C 或 通 过 分 析 多 个 R T 得 出 结 论 的 系 统 评 价 是 指 导 临 床 R T) C 实践 最 可 靠 的依 据 , 此 , 于传 统 医 学 尤 其 是 备 受 国 际 关 注 的 因 关
Hu , n CHEN n. u u cu ea d Mo iu to p rme t Ch n d ie st f Tr d to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 n s d— i LJYi g, Mi Ac p n t r n x b sinDe a t n , e g uUn v riyo a iin lC ieeMe
RC rm 0 2 t 0 6t a r m 4 (o n aino h o nr )t 0 2 u h u lt f h trt rsn e u t e Tsfo 2 0 o 2 0 h nfo 1 9 f u d to ftec u ty o 2 0 。b t eq aiyo el eau e e df rh r 9 t t i
ii c ne, Che ngdu 61 075, 0 Chi a n
Ab ta t C n o mi g t M rn i l s o i r t r p r ia ,s a c n p r i e 1 e a u e f 2 0 o 2 0 h o g sr c : o f r n o EB p i cp e f l e a u e a p as l e r h a d a p a s i r t r s o 0 2 t 0 6 t r u h t t

中医类(含针灸)SCI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中医类(含针灸)SCI论文投稿的心得及指南
1你的实验设计是不是真的严格?!如是不是符合随机,对照等一样性原那么?
2你的结果是不是很有说服力?
3你可否将文章的确切含义表达出来,英语足够好!
咱们接触过大量中医针灸类论文,普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因此,只要从这三个方面源头抓起,发表SCI杂志上有可能的。
下面介绍一些与中医中药和针灸相关的SCI杂志:
图1
2000-2009年世界和我国针灸学研究SCI论文情况
2000—2020年间世界和我国发表针灸学文献期刊散布2000~2020年间,630个SCI期刊刊登了针灸学术文献,我国的304篇文献别离发表于其中的115种期刊。表一、表2别离列出了刊登针灸学术文0-10-8 22:28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如上
planta medica
也发表植物单体研究的文章
另外,若是针灸类文章,能够往神经科学领域的杂志投谢,如Brain Research, Pain等杂志,接弄量还能够。
从SCI-E文献分析世界针灸学研究现状
1研究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式所有数据都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提供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XPANDED)数据库。以落款中含有“Acupuncture”为检索条件,在该数据库内,检索2000~2020年间相关文献题录数据,并单独列出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套用部份字段用于分析。
Acupunct Electrother Res (ACUPUNCTURE & ELECTRO-THERAPEUTICS RESEARCH)
1.期刊的网址
邮寄投稿地址:
Editor-in-Chief: Yoshiaki Omura, ., .,800 Riverside Drive, Suite 8-I,New York,NY10032,USA. Tel: (212)781-6262, Fax: (212) 923-2279.

国外SCI研究针刺的两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特点分析及评价

国外SCI研究针刺的两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特点分析及评价

国外SCI研究针刺的两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特点分析及评价项燕;李瑞【摘要】Objective :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know the current state of foreign acupuncture through literatures collected by SCI, including methords they us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we could provide domestic research workers with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acupuncture research. Methods :In Web of Science and PubMed database,taking "trials and acupuncture" , "RCT and acupuncture" as title, we finally got 1581 literatures related to acupuncture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Periodicals.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CTs involved in the literatures and assess on them. Results Explanato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used in most literatures. But the result of this kind of RCTs presented poor acupuncture outcome,with a view that acupuncture was not superior to sham acupuncture. While more and more western researchers affirmed that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more suitable for acupuncture with complex interventions as its feature. The poor outcome that acupuncture was not superior to sham acupuncture had been the result of most SCI clinical studies. While the using of technique of fMRI which presents different mechanisms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sham acupuncture was a new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trials protocol, which without any doubt was good news for those promoters.Conclus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foreign technicians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acupuncture with" smoothing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and adjusting qi and blood" as its main effect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wh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SCI clinical trials is not ideal. For the internal researches, we suggest that ensuring wheth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r the comparison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other therap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future studies. So the most appropriate trial protocol for clinical acupuncture study is available.%目的:为了解国外SCI针刺的发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国内针灸学术界及时掌握国际上高水准的针刺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两大数据库近5年来以“trials and acupuncture”、“RCT and acupuncture”为标题的所有被SCI收录的论文共1581篇,对其内容进行提取并分析试验设计特点和试验质量.结果:国外SCI大部分临床试验采用的是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然其对于解释针刺组疗效优于假针对照组疗效并不理想,也不利国外针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在方法学上更适合于复杂干预的针刺临床研究.对于国外SCI的针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疗效与假针疗效无差异.结论: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国外针刺临床研究中操作者未得针刺“通经络、调气血”之真义才是导致临床研究中针刺疗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所在.对于国内研究者来说,今后在选择临床试验设计方案时,应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无论是选择哪种研究方法,ERCT还是PRCT作为设计方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的作用机制或针刺特异性还是研究针刺与其他疗法的疗效对比,从而选择最恰当的研究方案.【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9【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SCI;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作者】项燕;李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0针刺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

国内针刺随机临床试验文献中对照类型的分析

国内针刺随机临床试验文献中对照类型的分析

国内针刺随机临床试验文献中对照类型的分析王禹毅;王丽琼;柴倩云;梁宁;刘建平【摘要】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ntrol intervention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s) of acupuncture published in mainland Chinese journals,an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e of control design based on clinical epidemiology principle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CTs design of acupuncture.Methods:We searched four main Chinese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 CNKI ) ,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Database ( VIP ) , Wanfang Database ( Wanfang ) , and Sinomed for RCTs of acupunc-ture.Epidata was applied for data extraction,and SPSS 21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7 085 RCTs were included by the end of 2012,among which,6 241 RCTs had on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blank(0.7%),placebo(0.9%),Chinese medicine (46.0%),and conventional medicine(39.4%).Besides,844 RCTs of acupuncture had more than two control groups.Among those trials using placebo controls,only 19 RCTs reported blinding.Conclusion:Almost half of RCTs of acupuncture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 used Chinese medicine as control intervention.However,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due to inappropriate design for comparison.We suggest that RCTs of acupuncture in the future should design controls based on specific study aim.%目的:分析目前中国大陆医学期刊发表的针刺随机临床试验的对照设置,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评价对照设置的合理性,为提高国内针刺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依据。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有:
1.可比性好:由于采用了随机分组和同期对照,故可以消除、控制
或平衡许多已知或未知的偏倚,使试验组与对照组除了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非处理因素基本一致或接近,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2.试验对象诊断明确:对被研究的对象,有明确的诊断,有严格的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有利于重复验证。

3.收集详细信息:可以收集研究对象在基线时和观察结局时的详细
信息。

4.试验结果客观、真实:由于使用了盲法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比
较客观和真实。

随机对照试验名词解释

随机对照试验名词解释

随机对照试验名词解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是一种在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证据范式。

它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特定干预措施下的效果,以评估该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研究设计:研究者首先确定研究的目的和假设,并设计一个合适的试验方案。

这可能包括确定研究对象的特征,定义干预措施和测量指标,以及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大小。

2. 随机分组:研究对象根据一定的随机化方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个随机过程可以确保两组在基线特征上的均衡,减少了与盲目性的偏倚。

3. 干预措施实施:研究人员对实验组施加预定的干预措施,例如给予特定的药物、教育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等;对照组则接受操作上看似相同但实则不包含核心干预内容的虚假干预或常规治疗。

4. 数据收集:在干预措施开始之前、期间和之后,研究人员收集各种相关的数据和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患者的生理参数、疾病进展情况、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等。

5. 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确定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解读: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结果来解释实验的结果。

他们可以确认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其安全性,也可以检验研究的假设是否有效。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倚,并提供较强的因果关系证据。

但是,随机对照试验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限制,例如难以完全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况、存在患者选择性退出实验等。

总的来说,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有力的研究设计,能够为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它在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在疾病治疗、药物研发、教育介入等领域。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论文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中医学、针灸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大都附有由论文标题构成的英文目录。

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和便于检索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原作者和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 标题的语言特点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

例1 :Effectiv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 (AJA) 1993;21 (3)∶205 例2:Using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cupuncture and Holistic Medicine : Case Studies 33 .标题一般由一个名词或若干并列的名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没有谓语成分。

但个别情况因表述的需要也可例外亦可使用疑问句。

例3 :Can the Addition of Moxibustion During Acupuncture Therapy Improve Recovery from Bell′s Palsy ? AJA 1998 ;26332 标题的写作要求211 主题突出,简短明了标题字数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最多以不超过15个词或两行为宜。

例4 :Conservative Therapy with Acupuncture for Injury to the Sciatic Nerve Resulting from Intramuscular Drug Injection 副标题往往用以突出论文其中一方面如病例数、研究方法、重点内容或连载论文各分篇等。

所以若表述需要致使标题较长可以副标题的形式处理。

例5 : The Demystification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An Overview of the Valida2 tions, Holograms and Systematics for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212 避免冗余的谦虚套语中医论文的标题常带有表示谦虚意味的词。

简述随机对照实验的优缺点

简述随机对照实验的优缺点

简述随机对照实验的优缺点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一种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它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比较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从而评估某种干预措施的疗效或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如下:
- 优点:
- 提供高质量的证据: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控制混杂因素:随机分配可以有效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提高研究效率:随机对照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 缺点:
- 伦理问题:随机对照试验需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中,这可能会涉及到伦理问题,例如可能会对某些研究对象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或损失。

- 外部真实性问题:随机对照试验通常在特定的人群和环境中进行,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人群或环境中。

- 实施难度较大:随机对照试验需要严格的设计和实施,包括随机分组、盲法、标准化干预措施等,实施难度较大。

- 费用较高:随机对照试验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费用较高。

综上所述,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研究方法,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在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加以考虑。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与应用在医学研究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 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疗效。

统计分析是RCT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供科学、客观的结论,并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作出准确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通过随机分组研究结果的方法,以比较不同治疗手段的效果。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然而,单纯的随机分组并不能直接反映治疗效果,还需要通过统计分析来解读数据。

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生存分析等。

描述统计是对试验结果进行客观的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测量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两个方面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中心趋势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的平均水平;变异程度则包括标准差、方差和四分位数等,可用于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描述统计,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组的分布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的解读。

推断统计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

它常用的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等。

在RCT中,t检验常用于比较两组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则用于比较多组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卡方检验则用于比较两组分类数据的差异;回归分析则用于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推断统计,我们可以判断不同治疗手段之间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水平,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生存分析是针对时间至事件(如死亡、复发等)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它常用的方法包括生存曲线绘制、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

生存曲线绘制可将不同治疗手段下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帮助医生评估不同的治疗策略对生存时间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则可计算不同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和生存率,评估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则可用于评估多个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并计算不同因素的相对风险。

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设计,用于评估某一干预措施对疾病或健康结果的影响。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从总体中随机选择的一部分个体。

然后,这些个体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

干预组接受干预措施,比如接受特定的药物治疗或行为干预,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干预,继续接受常规治疗或不做任何特殊处理。

通过将个体随机分配到两组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线差异。

这样,两组个体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分布差异将是无偏的,有助于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随机对照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消除干预效果和其他因素之间的混杂。

通过将个体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中,研究者可以更加可靠地判断干预措施对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其他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

此外,随机对照研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证据来支持因果关系的推断。

这是因为随机分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因素的作用,使得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更有可能是由干预措施引起的。

然而,随机对照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是主动参与的,可能存在自愿参与者的选择偏倚。

此外,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也值得关注,因为随机对照研究通常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所以研究结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推广性可能有限。

总之,随机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设计,用于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或健康结果的影响。

它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能够减少基线差异,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提供可靠的证据来支持干预的效果评估。

然而,研究者还应该关注研究的可靠性和外部有效性的问题,以更好地应用研究结果。

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谱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谱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谱研究毛强健;迟振海;贺新兰;王洪辉;张凤婷;廖慧慧;王瑶;钟根平【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7(048)007【摘要】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腧穴谱,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四大数据库,以手工翻检的方式作为辅助,筛选出符合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将年度分布、留针时间、对照模式、选穴频次、腧穴归经、腧穴属性、腧穴类型、取穴部位、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等信息录入《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随机对照试验信息采集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篇合格文献,留针时间大部分集中在30min,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廉泉穴、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结论:选取穴位和经脉频率前三位的分别是廉泉(45,93.8%)、风池(31,64.6%)、金津玉液(23,47.9%)、翳风(23,47.9%)和足少阳胆经(7,17.1%)、任脉(6,14.6%)、足阳明胃经(5,12.3%),特定穴中络穴应用最广,3条经脉均经过头颈部,其中以廉泉、风池为主穴,配合金津玉液、吞咽等穴对症治疗.【总页数】4页(P51-54)【作者】毛强健;迟振海;贺新兰;王洪辉;张凤婷;廖慧慧;王瑶;钟根平【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相关文献】1.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概况2.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3.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4.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腧穴谱研究5.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腧穴谱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四大医学杂志上针灸临床类 文章的特点, 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随机对照 试验在所有临床试验中证据强度最高, 因此, 笔者纳 入的是这 4 本杂志中所有可以获得全文的针灸随机 对照试验, 其他临床试验如半随机对照试验( quas-i randomised cont ro lled t rials) 、非同 期随 机 对照 试 验、个案报道等, 本文将不进行分析。 11 2 提取文献信息 本文从作者信息、发表年份、质量评估、试验完 成国家、疾病名称、干预措施、样本量、随机方法、随 机隐藏情况、盲法使用及盲法测试情况、对照措施、 随访情况、阴性/ 阳性结果等方面提取相关的文献信 息。质量评估情况将采用国际通用的 Jadad 评分方 法, 由独立的 评分员完 成。根 据 Cochrane 工作 手 册, 质量评价应采用描述性评估的方法, 然而, 考虑 到数字能提供比较直观的、易于判断的质量评价结 果, 因此采用评 分法进行质量 评估。Jadad 量 表主 要对随机方法、盲法使用、随访情况 3 个方面进行评 估, 具体方法如下: ¹ 试验是否使用随机分配: 是, 得 1 分; 否, 得 0 分。 º 试验是否实施双盲: 是, 得1 分; 否, 得 0 分; » 试验是否对脱失病例进行说明: 是, 得 1 分; 否, 得 0 分。补充说明: 若问题 ¹ 中说 明使用 随机分配的方法, 且措施得当( 使用随机数字表, 计 算机生成随机数字) , 则额外加 1 分, 反之( 患者随意 分配或根据出生日期等方法分配) , 则减去1 分; 若问
题 º 中说明盲法的实施方法, 且方法得当( 使用相同 的安慰剂等) , 则额外加 1 分, 反之, 则扣掉 1 分。0~ 2 分为低质量研究, 3 分及 3 分以上为高质量研究。 2 结果 21 1 文章检索情况
共检索到文章 222 篇, 按文章类型分为论著类 和通讯类两种。其中, 论著类( art icle) 为 111 篇, 通 讯类( let t er) 为 111 篇, 各占一半。本文只对论著类 文章进行分析, 通讯类文章由于影响力和意义有限, 在此不做相关分析。在论著类文章中, 排除一些非 针灸相关的文章如替代医学疗法等, 针灸相关的论 著文章有 105 篇。接着排除社评类( edito rial) 文章、 综述类文章、实验相关类文章, 针灸临床类文章共有 33 篇, 占针灸相关的论著类文章的 311 43% 。其中 随机对照试验 ( RCT ) 有 26 篇, 占针灸 临床类文章 的 781 79% ; 非随机对照试验有 2 篇, 占 61 06% ; 病 例个案报道有 5 篇, 占 151 15% 。由于 RCT 在证据 等级分级中强度很高, 可信度很强, 因此本文只纳入 RCT 做特点分析。 21 2 纳入文章特点
ZH E N G H ui , LI A N G Fan-r ong , L I Ying ( A cupuncture and M assag e Co llege, Chengdu U niver sity of T CM , Chengdu 610075, China) ABSTRACT A PubM ed sea rch is car ried out using the key wo rd / acupuncture0 fro m in t he to p four journals: N ew Eng land J our nal of M edicine ( N EJ M ) , T he J our nal of A mer ican M edical A ssociation ( J A M A ) , T he Lancet, and Br itish M ed ical J o ur nal ( BM J ) . T he pa pers with full tex ts o n rando mized contro lled trials ( R CT s) of acupuncture ar e included up t ill July 2009, and the cor respo nding tr ial design and tr ial quality in t hese papers ar e ex tracted and analyzed. T he r esults rev eal that paper s published in these fo ur journals are mostly on rando mized co ntr olled trials w ith go od desig n, hig h quality and la rge sample size. T herefo re, if Chinese r esear cher s publish paper s in these jour nals, appr opriate tria l design adhering to the character istics o f acupunctur e sho uld be used; the r esults should be report ed according to CON SOR T statement and ST RICT A r eco mmendatio ns. M or eover , obtaining assistance fro m foreign research team is also impor tant. KEY WORDS A cupunctur e- M ox ibustion; Journals; Clinical T rials; R esear ch Characterist ics
中国针灸 2010 年 8 月第 30 卷第 8 期 Chinese A cup uncture & Mox ibustion, Aug. 2010, Vo1l 30 No1 8
# 679 #
文章编号: 0255- 2930( 2010) 08-0679- 04 中图分类号: R 246 文献标志码: A
在我国, 针灸自古以来就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重要手段, 近 20 年来, 世界范围内逐渐刮起一股针 灸热潮, 古老的针灸疗法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欧 美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均立法保护针灸的合 法地位及确立针灸医生的准入资格。针灸临床疗法 在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 针灸的研究热潮也悄悄到 来。以 / acupuncture 0 作 为 主 题 词 和 自 由 词 在 PubM ed 数据 库中 进行 搜索 可以 发现, 1921 年 第 1 篇关于针灸的文章被收录, 而这一年也仅 收录了 这 1 篇文章。作为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 2008 年间, 关于针灸的文章共有 1 003 篇。与 86 年前相比, 针
# 680 #
中国针灸 2010 年 8 月第 30 卷第 8 期 Chinese A cup uncture & Moxibustion, Aug. 2010, Vol1 30 No1 8
( Br it ish M edi cal J our nal , BM J ) 在国际医学 杂志 中有/ T he T op F our0之称, 是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杂 志。这 4 本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具 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因此, 检索这 4 本杂志发 表的针灸试验报告, 对这些试验的设计特点进行分 析, 对提升我们的研究设计水平并力争在这些杂志 发表我国的研究结果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方法 11 1 文献检索
思路与方法
四大顶级医学杂志发表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 特点分析X
郑 晖 梁繁荣 李 瑛
(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 610075)
[ 摘 要] 以/ acupuncture0为主题词及自由词在 P ubM ed 数据库对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65美国医学 会杂志65柳叶刀6和5英国医学杂志6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从创刊到 2009 年 7 月, 纳入所有可以获 得全文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对试验设计和试验质量等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大 医学杂志上的大部分文章具有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设计合理、质量高以及样本量大等特点。我国 针灸研究人员要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文章, 需要运用合理的临床设计结合针灸特色来设计试验以及 按照国际规范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标准( CONSORT ) 和针灸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 ST RICT A) 推荐的要求报道试验。此外, 获得国际针灸研究团队的帮助也很重要。 [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期刊; 临床试验; 研究特点 Features of acupunctu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published in the top four journals
在 26 篇 RCT 的文章中, 有 5 篇由于年代久远, 无法索取全文, 因此, 最后纳入 21 篇[ 1-21] RCT 做特 点分析。在 21 篇文献报道中, 有 2 个 RCT 分别报 道了各自的试验结果[ 17, 21] 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12, 20] , 因此, 实际上 21 篇文献报道了 19 个试验。19 个试 验中, 只有 1 个试验[ 1] 在中国完成, 占总试验数的 51 26% 。余下试验中, 有 4 个试验[ 6, 9, 11, 19] 在德国完 成, 占 211 05% ; 有 6 个试验[ 5, 7-8, 10, 13-14] 在美国完成, 占 311 58% ; 有 4 个 试 验[ 3, 15, 17, 21] 在 英 国 完 成, 占 211 05% ; 法国、西班牙、新西兰、瑞士各完成 1 个试 验[ 2 , 4, 16, 18] 。19 个试验中, 报道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 的有 12 个试验[ 4-6, 8-9, 11, 14-17, 19, 21] , 占 631 16% 。其中, 头痛和骨关节炎占 4 个[ 5, 9, 16, 19] , 下腰痛占 1 个[ 21] , 其余 的 疼 痛 性 疾 患 有 臂 痛、骨 盆 疼 痛、颈 痛 等 等[ 4 , 6, 8, 11, 14-15, 17] 。治 疗 成 瘾 性 疾 患 的 试 验 有 2 个[ 2 , 10] , 分 别 针 对 可 卡 因 成 瘾 和 吸 烟 成 瘾, 占 101 53% 。治疗胃肠 疾患的试验有 4 个[ 3, 7, 13, 18] , 占 211 05% , 分别针对术后恶心呕吐、化疗后呕吐及肠 易激综合征。辅助生殖 的试验 1 个[ 1] , 占 51 26% , 采用艾灸调整臀先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