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景观分类与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形式
HI=V · O · R
式中,HI为系统健康指数,为可持续性的一个度量;V为系统活 力,是系统活力、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主要标准;O为系统组 织指数,包括多样性和相关性;R为弹性指数。 理论上,据上述指标综合运算即可确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但实际 操作却很复杂的。因为: ①每个生态系统有许多组分、结构和功能,均有一套独自的系 统,许多功能、指标都难匹配; ②系统是动态的,在变化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敏感物种能动 性发生相应变化; ③度量因人而异。
3)Z. Naveh的总人类生态系统
Z. Naveh(1993)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涵盖了生 物圈;将最小景观单元称为生态小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 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 贯穿地理圈、生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 分为: 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和 农业景观); 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景 观); 文化景观。 上述景观输入能源、物质和信息不同,构成不同性质 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
三. 景观生态分类的方法
1. 概述
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特征及指标选取、 分类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功能与结构双 系列制(傅伯杰等,2002)。
1).功能性分类:根据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 特征,即生态功能属性来划分归并单元类 群,同时考虑体现人的主导和应用方向的意 义。 包括两方面内容:a. 类型单元间的空间 关联与耦合机制,组合成更高层次地域综合 体的整体性特征;b. 系统单元针对人类社会 的服务能力。
2).监测指标
①某些绿色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减少; ②物种生态对策改变和多样性下降; ③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下降; ④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微生物的减少,对生物生长不利的微生物增多; ⑤外来种的入侵,造成系统波动及稳定性的变化; ⑥污染物排放:湖泊富营养化,海洋赤潮等; ⑦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物流失量增加; ⑧植物体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有明显增加; ⑨系统内产品转化率低和分解速率增加,枯枝落叶层积累明显下降; ⑩系统中水和营养物质的瓶颈效应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劣、生 态平衡失调。
3. 土地分类
科学的土地分类始于20世纪30年代。 当时德、苏、英、美等国开展较广泛的土 地和景观研究。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土地分类内容不 断扩展,方法层出不穷,现存的各种土地 分类中,就其对土地内在属性认识的差 异,选择分类的指标和要素不同,大致可 以划分为发生法、景观法和景观生态法3种。
1). 发生法:着眼于土地形成过程,以发生关联与相似性 为依据进行分类。大尺度考虑气候和地质构造,小尺度选择 地貌、水文状况。 2).景观法:通过土地空间形态相似相异性的识别进行土 地分类的方法。 3).景观生态分类:在景观法中叠加发生法的优点,旨在 得到一种更为综合和实用的土地分类。确定景观单元以功能 关联为基础;归并类群以空间形态作为主要依据。
第二节. 景观评价
一. 景观评价的概念 1 . 评价: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将 其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亦 即明确价值的过程。 2. 景观评价
应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属一个系统分析的过程,即必 须进行事实判断;对景观功能价值进行判断。 ∴景观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 用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旨在全面认识景观现状、景 观及其组成要素敏感性、干扰状况等级、景观抗性阈值及 其等级分布、景观功能大小和景观格局等,为景观规划、 景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B.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分类结果, 逻辑序化分类体系。
C. 据类型单元指标,经由判别分析,确定 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实 际上,前两步是结构性分类,第三步属功能性分 类。 初始分类的主要指标:地貌形态及其界线; 地表覆被状况,包括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第七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科学认识景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景观资源,需要对景观资源进行生态分类和 评价,这是景观规划的基础。
本章介绍景观分类原则和方法、景观评价的基 本内涵、内容、指标体系、一般工作步骤与方法, 概要介绍景观生产力、景观生境适宜性、景观生态 服务和景观风景美学评价的要点。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二. 景观评价的内容
1.景观质量现状评价:包括景观自然属性、人文 属性(美学质量)的评价; 2.景观开发利用评价或适宜性评价:基于景观 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析,结合景观功能需 求,提出不同规划与利用方案优劣的评价过程; 3.景观功能价值评价:评估景观功能价值,甚 至将景观功能货币化。
三.景观评价的程序
3. 景观美学评价
1)景观正向美学特征
①合适的空间尺度;②景现结构的适量有序化; ③多样性和变化性;④清洁性; ⑤安静性;⑥运动性; ⑦持续和自然性。
二.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区域综合体,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 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因而分类应体现综 合特征: 空间形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和生态功能 等4个方面属性特征。 2. 主导因子原则 景观形成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因子的作用 不等。∴选取指标应有直观性、代表性和分类结果的可靠 性。
1)景观生态分类的目的和特点 在于综合反映景观的形态和发生两 方面特征。 一般地,在单元确定中,以功能关 系为基础;在类群归并中,以空间来自百度文库态 作指标。
2)景观生态分类的内容
对单元空间范围的界定和等级水平的确 定,是景观生态分类的主要部分。 在个体单元确定的基础上,依据一定 的发生特征及其指标,对所及层次单元进 行类群归并,是景观生态分类的另一重要 部分。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景观生态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基础和景
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的前提;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纽
带。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 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 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
分类的实质: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所 反映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的群落尽量相 似,不同组的群落尽量相异。通过分类研究,加深 认识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间的相互关 系。 景观生态分类实质: 从功能着眼,从结构着手, 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类型。通过建立分类系统,全面 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 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 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Z. Naveh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
4)Westhoff按照自然度划分的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自然度为100%; 亚自然景观:自然度损失<1%; 半自然景观:自然度损失1~5%; 农业景观:自然度损失6%。
5)按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 (Forman & Godron,1986)
自然景观:没有明显得人类影响,如赤道地区的原始 热带雨林景观。即人类的干扰未改变自然景观的性 质; 经营景观:人类可收获的林地和草地; 耕作景观:种植的农田及与之相伴的村庄、树篱、道 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 城郊景观:城镇和乡村地区,并交错分布有住宅区、 商业中心、农田、人工植被和自然地段; 城市景观:密集的建筑群,零星分布公园等绿地。
2.景观适宜性评价
景观适宜性评价: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景 观潜力和景观利用的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育着重考虑生境条件对物种生存 的适宜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气候,地貌、土壤肥力 与质量、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等,对土地不同利 用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
第三节.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介
景观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逐步演化的概念。由土地健康 (land health,荒野性)→景观健康(landscape health, 土地再生能力)→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 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系统的自动平衡; 生态系统不发生疾病; 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是稳定性和弹性; 是生长的活力和生活幅; 是系统组分之间的平衡; 是生态系统的整合性。
3. 实用性原则 以土地评价为目的,景观生态分类侧重于土壤发生、 地形地势及水文等特征;以资源保护与管理为目的,则侧 重于景观的资源数量、分布及人为影响等特征。 4. 等级性原则 景观生态分类也存在一个等级系统。其等级数量与景 观尺度及研究目的有关,等级越少,则实用性越强。不同 等级依据不同的主导因子,高等级所依据的主导因子应反 映大尺度的时空变异,低等级则反映小尺度的时空变异。
2)基于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划分区域中景 观生态系统功能类型
城镇居住与工矿景观:文化支持功能。依赖农业生产的食物、纤维、 木材等,也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纯洁空气、水及矿物质的供应。 农业景观:生物生产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主要体现于农业景观中, 如农田、经济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是人类生物产品的源地。 依靠气候、水、矿物质等的供应,还使用城镇—工矿景观中的技术、 农药、化肥、除草剂、市场服务等。具有一定的自维持能力,为人 类调节的半自然半人文生态系统 。 自然与自然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自然和自然保护的 景观生态系统发挥环境服务功能,包括环境调节和环境资源供应。 是地球表层生态圈和区域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稳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表现为不直接受人类控制调节的自维持系统。
3)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
生态系统变量多,其健康标准亦是多尺度 的、动态的,通常以组织、活力和弹性反 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Costanza et al.,1992)。 表8-3列出生态系统健康度量3项指标的有 关概念和度量法(Costanza et al., 1992)。
生态系统健康度量成分、有关概念及方法
1. 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范围及时间跨度 2. 收集资料,构建景观信息系统,划分景观类型 3. 构建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 4. 景观健康或景观适宜性或景观价值评价及等级区划 5. 报表及景现评价图的编制
四.各种类型的景观生态评价概要
1. 景观生产力评价 景观生产力评价属景观功效性评价。景观功效性:作为一个特定 系统所能完成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等转换功能。 1)景观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净生物量; 2)景观能值分析指标:能值是以太阳能为标准度量各生态营养级能 量的能值。能值分析可综合分析通过景观能流、物流与价值流的数量 动态及其数量关系; 3)景观的水分、养分循环; 4)经济密度:即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5)景观信息流:景观内各组分间及组分内存在信息交流与传递。
4. 据景观生态属性分类
1)基于农业生产划分区域内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类 型
生产型:突出生物生产功能,如农田、人工林和 草地。人类社会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输 出更多的产品,生物生产功能是最重要功能类型。 保护型:突出保护功能,如天然林、草地和其他 原始自然景观。 消费型:突出消费功能,如城镇、居民点及工矿 用地等人工建筑物。城镇居民点是人类聚集之 所,是各种生物产品的集中消费地。 复合型:以上三种功能并重的景观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1)评价要点 ①不应建立在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 态为基础的标准上。 ②应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相应变化的 认识。 ③最佳评价健康度量应该是简单的、可系列化、 有可分辨的变化状态。但是,生态系统健康并 非必须为一个单一的数值。 ④系统健康的度量应具有统计学特征并与观察 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2).结构性分类:属景观生态分类的主体部 分,包括系统单元个体的确定及其类型划分和等 级体系的建立,是以景观生态系统的固有结构特 征为主要依据。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分4个方面来考察: 空间形态、空间异质性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 能。
2. 景观生态分类的一般步骤
A.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他 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 定区域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依据,确定 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构建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