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我们来看为政第二篇。请看第二章,子曰:“诗三百,一言而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是孔老夫子为我们概括出诗经的纲领。“诗三百”,是讲诗经,有三百篇。实际上它是由311篇,其中有六篇只有篇目,而没有诗词,所以实际上是有305篇。根据实际孔子世家的说法,这个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诗到孔子手上的有三千多篇,后来通过孔子的删定,就变成305篇。
那么这里讲的诗三百是取整数,“一言而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305篇的诗经,这句话就是“思无邪”。朱子解释这个“蔽”是当概子讲,涵概的概,也就是概括。“思无邪”这句诗文是出自于诗经的鲁宋中篇,鲁宋中篇之词。孔子有这一句诗来概括全部的诗经,那么“思无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鲁宝南(谐音)《论语正义》里头的解释,鲁宝南是清代的大儒,《论语正义》考据非常的广泛,它是引说文解字说诗容易,“沿心由所念能容之也”,这叫思,换句话说心里头能容纳的东西,能容纳的就是念头,那么这个念头就叫思。顾宪成这是明代的大儒,他有说到“诗者思也,发虑在心而行之欲言”。我们写的思,思是什么呢?就是思想的思,我们心也所念了,这个念头从心里生出来了,叫发虑在心,虑就是念头。而行之欲言,把它表达出来了,这就叫思。所以思是我们心里头的思想念头,表现出来的文字,这叫思,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李秉南老先生他引陈述德(谐音)的《论语纪事》里面所说的,这“思无邪”这个思字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然后由引郑康成讲到,考据诗经国风,北国北风篇里面有一句叫奇虚奇邪,汉代的人这个虚和邪,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说“思无邪”,思是没有意思的。语词助词,就是讲到无邪,无邪就是无虚的意思,无虚就是真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说诗经里头三百篇,它的本意都是真情流露之作。这种讲法也很好,所以一种是讲思是思想,思想里头没有邪恶,这叫思无邪。第二种讲法就是诗三百是无邪,无虚全是真情流露。
朱子在记住里面说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敢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意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这是把毅力给我们发明出来。凡诗之言,就是诗经里面的话,有描述善的,有描述恶的,讲善的是为了敢发我们的善心。勉励我们行善,讲到恶的,是惩创我们的犯义的心智,就是让我们提起善念,改
过前善。所以诗经里面的这些言语,都是用于帮助我们回归情性之正,凡人都有情性。那么恶人情性用的不正,善人用的正,所以诗经它也是也感情的。可是它全都用的正,引导我们向正的善的方向走。所以叫“思无邪”。那么这是对于常人而言。
常人没有办法不思,它非得有思想,心里非得有念头。他也一定是有情性,我们所说的七情,诗经是道人以正。到了圣人的境界了,情性都没有了,所谓的转情史为智慧,圣人的心里头已经离念了,离念了绝对是正,这个正是绝对的正。有情性有思想的那种正是相对的正,所以有正也有邪。在这种凡人的境界上,圣人教导我们这也是因材施教。先教我们改邪归正,先教我们断恶行善,这是第一步。进而做提升就是破谜开雾,破谜开雾就是离情离念了。也就是放下我们的忘想分别执着,这才能入圣流。那我们知道诗经是教导我们先是改邪归正的,朱子又引成子的话说,成子曰:“思无邪者成也。”思无邪就是诚意,在初级的阶段来讲,诚意就是心里面没有邪念。具体而言,我们说的实实在在的,就是心里面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有自私自利就是邪,大公无私这是正,公正。所以把自私自利放下来,你的诚意才得以卸下来。这是初级的阶段,再提成进入高级阶段,是把念头都放下来。清朝的大儒曾国藩先生给诚字下的定义,叫做一念不生叫做诚。一念不生就是无思无虑了,那才是真正的诚,真正的正了。
朱子又引宋朝的大儒范足羽(谐音)先生的话说,范氏曰:“学者异物之要,之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进博也,经礼三百,取礼三千亦可以一言而蔽之曰无不敬”。范足羽先生的这一段引申也非常好,他说:“学者,学儒的人,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异物之要,必定要懂得要领。学习要懂得抓住纲领,这样学才不费劲,这样的进步才快。”之要则能守约,你能够抓住纲领,懂得纲领你就能守住最简约的这些教诲。其实大道之间,真正的大道理,两三句话就已经足够说清楚了。你看大学里面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学之道。非常简约,没有罗嗦的。
那么,你能守得住简约,守约则足以进博也,了解掌控,广博的内容。这是懂得学习。那么孔子他为我们提取纲领,他把诗经305篇概括出来就是“思无邪”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也是出资诗经里的。一句涵概了全体,这是真正之要。那我们要休学要懂得守约,怎么守约?落实“思无邪”,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正。正了
之后,那我们才能够真正明了实情的意思。因为刚才讲了,诗经是真情流露之作,真情从哪出来的?自信流露出来的。那必须我们自己思想里放下邪念,才能够体会得自信所流露出来的真情之作。只要你能够放下邪念,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了。你诗经也就全通了,你就是足以进博也。这305篇的诗经,你不用念你全懂了。
那么范氏在这里,依据孔子的这个意思,又给礼做了一个归纳。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利。一个诗一个礼,孔子教人的学问,诗经孔子给我们归纳出来是“思无邪”,那礼,礼也很多,这里讲“经礼三百”,所有经的礼仪有三百。作为具体的礼仪就是取利有三千,三千为一言,这也是非常广博的。能不能也是一言而蔽之呢?可以。曰“无不敬”。“无不敬”也是出自于《礼记》的,《礼记》第一篇取礼,第一句话取礼曰无不敬。“无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一切恭敬。所以礼的精神,纲领就在一个敬字。礼着敬而异议,这也是提纲前面给我们归纳出最简约的纲领。那么你能守住这个敬字,你的礼全通了。这个敬有敬自己,也有敬他人。有敬人也有敬事,也有敬物,无不敬。那么所以“思”一言而蔽之是“思无邪”,“礼”一言而蔽之是“无不敬”。这都是圣贤的心法。那我们果然能落实,这一生也绝对诚圣诚贤。偶一大师(谐音)注解里头,给我们说到,此只是一经宗要,令人随闻入观,即闻即思即修也,若知思之宗要,则知千金妄论,亦同此重要。这个“思无邪”三字是为我们指示整个诗经的宗要,宗是宗旨,要是要领。
那么这简单的一句诗令我们随闻入观,闻是闻字。随着这三个字,“思无邪”入观了。入观是什么意思?改变我们原有观念,真正在心里头落实“思无邪”。一听到“思无邪”立刻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断恶修善。有自私自利就是恶,大公无私这是善。进而再提升要知道,烦琐有念皆是邪念,正念是无念,是一念,叫一心。把忘想分别执着这些念头放下,就入一心,就入无念。那真的就是“思无邪”了。
所以即闻即思即修,闻思修这叫三慧,三智慧。这个智慧是一二三,三二一。他不是有次序的,他是一即三,三即一,同时的。闻慧是一听就能明了。明了是思,思慧。一明了立刻就变成自己的诚心,变成自己的观念。入圣流了,这叫修慧,同时的。所以叫即闻即思即修,这个即是同时。这叫随闻入观,不是说先闻了,听到了,听到之后去思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思考好象明白了,然后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