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的概况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淳的概况

高淳县地处长江以南,隶属于南京市。南京市郊,东邻常州地级市下的溧阳县级市,

西接安徽的宣城地级市下的宣州区和郎溪县、马鞍山地级市下的当涂县,北临溧水县。

面积801.8平方千米。2008年底,总人口42.17万人。

高淳民俗文化

高淳四宝

高淳薛城遗址

高淳民俗文化自古以来,高淳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文化传承有序,文脉源远流长。纵观高淳的历史文化

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历史遗迹呈现出有序的连贯性。从整个高淳的历史沿革来说,

6000多年原始社会先民就在这

里生存,保留着新石器时代的金陵第一古村落——薛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率军民开掘了至今仍

在发挥航道作用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河;秦汉时期,高淳是苏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留下了固城遗址、大量汉墓;三国时期,孙权为母亲筑塔做寿、周瑜在固城湖训练水兵;唐代,高淳的方

言具有盛唐遗韵,崔致远在高淳为官时写的《双女坟》成为韩国第一首汉文诗;宋代,有玉泉寺、岳飞抗

金岳城遗址等;元代文化在其他地方保留并不多,但高淳的刘家陇戏楼、花鞑子等遗存尚在;

到明清时期,

有淳溪老街、三元观戏楼、太平天国营垒遗址等等。这些历史遗存无不验证了高淳这一独特地域环境的古

老而神奇。二是文化形态具有着鲜明的区域性。在地理位置上,高淳属于古吴越地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

耕经济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是高淳最具典型的特征。在人口变迁上,历史上高淳曾经出现三次

大规模的人口变迁,分别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南北宋及太平天国时期,高淳现有的村落基本上由这三次人

口迁徙而形成。移民来到高淳后大多聚族而居,这也是高淳村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大量移民的到来不仅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将文化传播到高淳,与本地文化结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造成了高淳文

化形态的多元性、庞杂性、区域性特征,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文化始终没有被割断过,这得益与高

淳地理位置的闭塞性和生产方式的自足性。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许多地区已经消亡的文化现象在高淳却能

找其遗踪或轨迹。如魁头信仰是北方宋代以前比较盛行的一种民间文化,但后来却消失了;民间庙会上的

一些祭祀活动如挑花篮、出台阁等至今在高淳完整保留下来。三是民间信仰保留着原始的古老性。高淳民间信仰保留了巫文化的特征,既有原始的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也有宗教色彩的道教佛教俗神崇拜、天地神仙崇拜,充斥着天上、人间、

地府,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构成了十分庞大的信仰体系。这种信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延伸出许多与神有关的宗教祭祀活动,如源于西周祭祀活动的傩舞“跳五猖”,祈求赐福的“跳财神”、“跳钟馗”、“跳杨

泗”、“凌云车”等都带有神秘的色彩和原始神灵崇拜的成份。再如高淳民间为纪念治水英雄张勃、唐朝抵抗

安史之乱的大将张巡等历史上为老百姓造福的人物,而形成的出巡纪念仪式,其规模达到上千人,在中国

绝无仅有,这种大型的祭祀出巡仪式,是古代“春祈秋报”的遗存,目的是祈求和感谢神灵的恩赐。四是民俗文化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高淳民俗文化十分丰富,高淳婚俗礼仪十分繁杂,始于周

代“六礼”,即:提亲、合八字、定聘、清担、送日子、迎亲。高淳丧葬习俗至今还保留着古代“五服”的礼制。

高淳山歌属“吴歌”范畴。此外,高淳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形色多样,诸如舞龙灯、跳狮子、划龙船、跳

马灯、打水浒、踩高翘、荡旱船、打莲湘、挑花篮、打八怪、叠罗汉、打腰鼓等,其中东坝跳五猖、大马

灯在外的影响比较大,薛城花台堪称江南一绝等等。据了解,全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

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21个,县级非遗项目29个,民间文艺种类30多种,有“民俗歌舞之乡”的美称。这

些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较高的文化品位,既

是高淳文化资源的一大优势,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高淳四宝

四方宝塔

四方宝塔即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南京地区最早建造的佛塔。据清光绪《高淳县

志》记载:“保圣寺......有浮屠,吴赤乌二年(239年)建。”浮屠,是梵文佛塔的音译,起

源于古印度。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寺、塔随之出现。一般是先建寺后造塔,而高淳保

圣寺却是先造塔后建寺。这里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吴黄龙元年(229年),吴大帝孙权从

武昌迁都建邺(今南京)。有年腊月初八,一场大雪梅花尽开,孙权母亲到高淳赏景,当轿

行至东郊,被两位醉酒打架的道士挡驾,孙母喝令拿下,俩人却受惊吓而死。事后孙母神情

恍惚,寝食不安,于是孙权遵母命在当地建塔,以镇邪之用。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名

僧贯休云游到高淳,看到光有塔没有寺,便在塔西南兴建禅寺,取名龙城寺。北宋大中祥符

年间改名保圣寺。明崇祯年间在寺内建藏经阁,收集经书四橱。清咸丰时,寺庙毁于战火,但佛塔幸存。1982年保圣寺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两次拨款修葺。该塔四方七级,楼阁式,青砖砌成,高31米,底层每边长5.3米,从下向上逐层内收,呈一方锥体。每层飞檐凌空,四角装置风铃,塔顶安有铁刹。各层设回廊栏杆,游人沿内梯登临远眺,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一字街

一字街原是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徽宗命蔡京征集建康五县民工在固城湖围湖造田,筑成900余顷的“永丰圩”,并在沿湖东北岸用花山青灰条石铺成的街道。其时,商店林立、居民云集,水陆交通方便、来往商旅不绝,成为苏皖两省交界的重要集镇——高淳镇。

明初,朱元璋为解决京师漕运,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下诏疏浚胥河,在固城湖

东建石坝启闭,名广通镇,俗称东坝。正德七年(1512年)夏,高淳发大水,为保下游苏锡常地区,朝廷下令增高东坝三丈,使固城湖水不复东流,水位抬高,高淳淹田十万余亩,一字街从此沉没湖中。

现今一字街是县城老街,原名正仪街。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载:“明弘治四年(1491 年)立县署”,老街始建于此时。原长800多米,现保留了东自江南圣地,西止通贤街口一段长345米,街宽约4米,路面横铺胭脂石,两侧镶嵌青条石。街道两旁房屋均为前店后宅,

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门楼挑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明清风格。著名民俗学家费孝通考察高淳,称:“高淳老街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营造之

精、装饰之美,与安徽屯溪老街并称为‘姊妹街’”。

高淳老街上有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吴氏宗祠,抗战初为新四军第一支队

司令部,陈毅司令员驻地,现辟为纪念馆。还有民俗馆、道教神像画馆、赵厅,及去年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