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 感知现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历史感知现实

摘要: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想要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有效的情境再现。让学生体验感知历史,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中去,经历历史,获得自己现实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感官世界等中去,就是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内化、建构、表达的心理活动过程。

关键词:现实生活精神生活生命历程感官世界

历史是有过去的现实,是种客观存在,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只有让学生体验历史,才能使学生理解历史。对于已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去建立远离学生的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必须要让学生感同身受,亲历其中,让学生回归现实,回归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感知体验和学习历史。

1 让历史步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中学阶段的学生是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年轻生命,他们在现实生活的世界里与他人交往、相处;在现实的世界里感受正视人的尊严与价值;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现实世界是学生个体生命存在和成长的基础,是学生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石。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个人体验结合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历史,与历史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

历史现象虽然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它们与今天的现实总是有着各种功能各样的联系,因此我们要让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例如:在讲述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概况时,可以告诉学生那片地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大致所属的地理位置。在讲述丝绸之路时,可以图片展示我们现在的石榴、胡萝卜、番茄、核桃等都是由当时的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内地的。在讲述唐朝农业的发展时,我们可以联系当今科技在农业方面的推动作用。这样当学生感受历史的面孔不再是灰头土脸时,历史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缩短了,这样就会极大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2 让历史步入学生的精神生活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增长只是为了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学生本身内在的精神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确定无疑的、客观的真理式的知识和结论,就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学习过程是以学生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与情意的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

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对接,创设一定的问题或情景让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情意体验中、精神领域中。

例如:在讲中国古代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西周的地域大小、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突出了礼乐在西周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将礼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体会3000多年前以周公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们的智慧。接着笔者又进行了如下设问:①当时的礼乐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礼仪和音乐吗?礼乐是一种管理方式,用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将社会规范和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融入到日常的礼仪和音乐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遵守当时的社会规范和等级差异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②我们祖先管理国家的水平有艺术境界吧?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是如何体现的?为什么占了如此大的篇幅?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延伸思考: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管理,比如现在咱们都在校寄宿,怎样合理地安排你的学习与生活,有的同学还担任班委,怎样将自己各方面安排妥当又富有效率呢?最后引导学生在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自豪的同时更要珍惜、呵护祖先留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3 让历史步入学生的感官世界

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展现,要我们今天的人去学习、理解“昨天”的人和事,肯定有距离感,不但有时空的距离,更有心灵的距离。在如此“距离”的情况下,如果又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地进行历史教学,那结果可想而知。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现实又不是毫无关系的,我们为何不利用既有的生活、已有的现实去进行历史教学,缩短与历史的“距离”,与历史直接“对话”呢?

3.1用语言生动地描述历史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老师用生动形象、充满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描述历史人物、战争场面、事情经过、故事情节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获得真切的历史感。比如笔者在介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时,运用了轻快而又激昂的语调:“和亲使他感到耻辱,匈奴的进犯使他感到愤怒,他再也不愿意把汉家的公主送到塞外去乞求北方的安宁了……他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为此,他必须首先加强中央集权”。这番气势激昂的语言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盎然。同时,精力的集中,使学生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外背景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而当讲到鉴真东渡弘法的艰难情景时,笔者插入了这样的评述:“这幕幕悲壮的史诗,虽历千年岁月,今日得闻,仍令人百感交集,鉴真法师当年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语调低沉、凝重,饱含感情,学生深受感染。

3.2用实物直观地展示历史

笔者还搜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布票、粮票、油票、副食品等购物票证,分析这些票证的时代特征和作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计划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认同和理解。

3.3用音乐渲染历史

历史与社会是综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教学中,仅凭几页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语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中,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激励学生去自主探究。一些历史题材的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能反映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如《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等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英雄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播放、演唱历史题材的音乐和歌曲,能够渲染、再现生活的历史场景,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生动的历史。

3.4利用幻灯、图片呈现历史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这些而另起炉灶,建立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必须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亲历其中。在教学中,历史幻灯、图片是常用的直观教具,能给学生直观明晰的历史表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式结构就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使学生感到历史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3.5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深入了解历史

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授课内容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长征时推荐《西行漫记》,学习一战、二战时,推荐《八月炮火》、《上帝,你挨过饿吗》等作品,通过阅读,学生会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3.6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还原回顾历史

我们的家乡——舟山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资源。舟山群岛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舟山群岛上就有人居住。在舟山群岛西北部的马岙镇原始村落遗址上,原始村民们在海边堆积的99座土墩上创造了神秘灿烂的“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定海的西大街、中大街是晚清商业街市;定海留方弄、书院弄、柴水弄、东管庙弄、西大街、昌国路一带,分布着蓝理故居、董浩云故居、刘鸿生故居等许多造型奇特的故居宅室;竹山公园位于定海城区晓峰岭隧道上,占地12公顷,1997年6月建成,公园为纪念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而设立,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让历史更好地贴近生活,活化历史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感受历史、研究历史。

实践证明:让历史走进生活,把历史学习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