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人类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新人类的语言
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出生、如今已长成青年或少年的一代人,曾经被人们称做“小皇帝”,现在又经常被人们称为“新新人类”。在这一代人身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对传统的蔑视和反叛,对时尚的敏感与前卫。这一特征在他们的语言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其具体表现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港台及外来语言的融会贯通是这一代人语言的特色之一。
他们这一代人是看着港台片、译制片和外国卡通片长大的,因而对港台及外来语言有着较为亲近的感觉和较多的了解。当初,他们张口“哇塞”,闭口“好开心”、“好快乐”时,我们往往报之以冷眼;如今,当我们看着他们每逢兴奋欣喜时,或个人或我国70年代末和80年代出生、如今已长成青年或少年的一代人,曾经被人们称做“小皇帝”,现在又经常被人们称为“新新人类”。在这一代人身上,集体大叫“吔——”,并伴之以手舞足蹈,已觉自然无比。尽管找遍汉语辞典,均找不到这个“吔”,但我们却无法在辞典中找到一个能将其替换下来的词,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和魅力让我们不能不正视它的存在。类似情况还有“酷”、“爽”、“蔻”等等,这些词在“新新人类”口中使用频率极高,并极富神韵。“酷”是英语COOL的音译,原意是沉着、冷淡、无所顾忌的、满不在乎的,但现在已变成了中国版的COOL,凡是带有一种前卫意味的时髦,他们均蔽之以“酷”,如“酷”的衣着、“酷”的举止、“酷”的形象及生活方式等等。“爽”,先见于港台,但随后在大陆迅速流行。据说,云南在全国首次用药物注射方法处决犯人时,有个死刑犯在被注射了药液后,观察者问他的感觉,他只回答了一个字——“爽”。如果我们从传统汉语语法来看,“爽”只是合成词中的一个语素,是不能单独使用的,但目前“爽”字满天飞且极具表现力,这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一些语法规范。再如“蔻”,它从英语CUTE音译而来,原意指美丽娇小而可爱的,“新新人类”将它和中文的“豆蔻年华”合而为一,译成了一个“蔻”字,表示天真的、可爱的、美丽的等意,此词在“新新人类”那里,眼下用得正“火”。
受港台语言风格的影响,“新新人类”常常无视传统的语法规范。类似上面谈及的“爽”的用法,还有“闪”,表散开、躲开;“外”,表外行、生手。再如“生猛”,不再跟“海鲜”相连,考试得了好几个第一,十分生猛;运动会上大出风头,表现生猛;相貌伟岸冷峻,生猛;长得歪瓜裂枣,亦可曰生猛。“生造词”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女生
身上的女孩子气”,他们称之为“妹力”;“‘酷’得不够自然,露出马脚”,他们称之为“扮酷”;“不按正常牌理出牌,如表现在着装上的内衣外穿”,他们称之为“出位”;“电视征婚”被他们叫作“速配”;“与激素分泌失衡无关的男非男、女非女、非男非女、无男无女的一种状态,使男人和女人都有了扮演对方的机会”,被他们叫作“中性姿态”。他们还经常模糊了词性,忽略了词语的搭配,比如,“这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我很另类”,“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天空是蔚蓝的自由”,“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走到一起来,走成一片爱”等等。
网络语言风行是这一代人语言的另一特色。
网络社会的到来,给“新新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热衷并迷恋于网络,将网络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网民”甚至“网虫”,他们造出了或接收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并常常把这些语言带入日常生活之中。其网络语言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某些传统的词语被加以改造或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如“美眉”指美女。用漂亮的眉毛代称美女,令人想到唐·朱庆余的诗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其实我们的古人也常常用“蛾眉”即长而美的眉毛来指代美女,但一经网民们的改造使用,便更为通俗而有情味。再如用“斑竹”指“板主”或“坛主”。“板”即电子信息板(BBS),它是网上交流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主要工具和载体,类似于论坛,其主持人自然也被称作“板主”或“坛主”,富有幽默感和想象力的“网虫”们取“板主”的谐音,将其称作“斑竹”,让人不禁要产生关于“湘妃竹”,关于“斑竹一枝千滴泪”的遐想,实在是很有诗意和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如网民们把在BBS上发表意见、写文章称为“灌水”、“造砖”,前者指随便写,后者指用心写。还有就是将传统词语中的某些语素或民俗语言加以灵活运用。比如他们将初学上网技术尚不熟练者称为“菜鸟”,反之则称为“老鸟”,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飞鸟”;把美女还称作“霉女”,把俊男称作“菌男”;把“小东西”说成“小东东”,把“气死我了”说成“气死我乐”,把“我来了”说成“我来乐”,等等,其诙谐、调侃与想象力令人忍俊不禁。
其二,英语的谐音词、汉语拼音的缩写以及英语词组的缩写大行其道。如“伊妹儿”,原名“电子邮件”,由“E-mail”音译而来,奇怪的是网络出现以前从没有人把
“mail”译为“妹儿”,似乎网络出现以后,人们对词语的创新能力才如火山爆发般喷涌出来。同样情形的还有“黑客”,英语Hacker的音译,是指通过一定的指令或程序故意袭击他人计算机系统的入侵者。“猫”是调制解调器,为英语Modem头一个音节的谐音。而使用汉语拼音和英语的缩写,网民们刚开始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如B2B,它是“Business to Business”的缩写,是电子商务的模式之一,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CEO”即首席执行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总经理或总裁。TMD,本来是指美国弹道防御系统,因为和国骂的拼音简写不谋而合,所以成了骂人的专用语。NND是奶奶的,PMP是拍马屁,NQS是你去死。GG、JJ、DD、MM,分别是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一到网上,大家不分男女老幼,均冠以GG、JJ、DD、MM的称呼,给虚拟的网络世界增添了许多的温馨与浪漫。如果网友对你说BB,意思可就复杂了,它可能是宝贝、孩子、情人,也可能和你说拜拜。
其三,用数字交流信息或用表情符号传情达意也是他们的常用形式,因为数字或符号远比汉字来得简捷方便。说人脑子转得慢、不聪明,他们说你是286,意思是你如同运算速度最慢的286电脑。7456是“气死我了”的谐音,类似的有886——拜拜了,687——对不起等。表情符号“# #”表示“喝醉了”;“@ @” 表示“好奇的眼光”;“(ˉ ˉ)”表示“好神秘的笑容”;“^ ^”表示“不好意思,有点害羞”;“^O^” 表示“可爱的小猪”;“* ˉ”表示“我在挤眉弄眼”。这些反映出看着卡通漫画长大的这一代人对用简洁图形表达情感的偏爱和追求。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将以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抢占时代的制高点,因而与网络相应诞生的的网络文化必将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网络语言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新新人类”们将起到既是先遣队又是主力军的作用。可以预计,以通俗、幽默、富有想象力和个性化见长的网络语言,必将对汉语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语言中那些充满活力的、富有表现力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词语,终将被大众接受而成为汉语言的“新鲜血液”。
语言中不时冒出英语缩写是这一代人语言的又一特色。
由于这一代人受过较为正规严格的学校教育,加之社会对英语的推崇,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这是他们的语言具有这一特色的原因。他们的这一特色,不同于我国解放前半殖民地文化下某些人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的卖弄和所谓的“时髦”,而是世界信息逐渐走向一
体化的一个反映,也是他们追求一种简单省事而又效率极高的生活方式的体现。如上面谈及的“B2B”、“CEO”,还有“IT——信息技术产业”,“PC——个人电脑”“DIY——自助,自己动手做”,“IN——时髦、流行”,与之反义的是“OUT”,即不流行、过时的,等等。尽管这种做法不时受到人们的批评,被认为是交流时的“拦路虎”。但试想,当初如果没有人率先使用“CD”、“VCD”、“WTO”、“卡拉OK”、“IC卡”、“GDP”等,哪有这些英语缩写如今的被人们接受并娴熟使用。当然,这里有个循序渐进和“度”的问题,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一条中规定:“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我们认为,这就为汉语在不断地吸纳外来语言以求自身发展方面提供了法的依据和规范。
面对“新新人类”中流行的语言,汉语将又一次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借用眼下一句时髦的话,这对汉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这些语言工作者,要用宽容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一现实。应该说,积极的参与和适当的引导,是汉语言纯洁和规范的需要,更是汉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类似目前一些广告用语的语言恶俗时,比如“有‘痔’不在年高”、“男儿‘裆’自强”、“做女人‘挺’好”、“‘清’嘴的味道真好”等,我们就该毫不留情,迎头痛击!而对于“新新人类”中流行的健康和充满活力的语言,我们则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了解甚至参与,那将有效地拉近我们和他们的距离,有助于弥合“代沟”,也有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语言的教育和培养,甚至也可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平添生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