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状况
狭义的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以此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政治参与是分化后的社会阶层完成社会再融入的关键步骤,也是阶层社会位序确立和政治表达实现与否的标志。
一方面,新兴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急剧膨胀。
新兴社会阶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要确立新的力量均势,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均势。
新阶层作为利益主体的集团化、政治化已是中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新阶层在转型经济中经济实力的扩张要求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和政治表达管道。
然而,以目前的状况看,政治制度安排显然未能同步于经济领域的变革。
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缺失。
市场逻辑决定的社会交往机制和利益实现机制的体系中,由经济竞争推及政治领域的竞争,使得那些在改革中利益相对受损的阶层,或者是“边缘群体”,比如,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人员、部分“体制外”人员、城市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政治表达明显不足,甚至根本失去进行政治利益诉求的机会。
这部分群体迫切希望通过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表达他们的意愿,维护并提高他们的切身利益。
而现实的情形是他们被排除在制度化的政治博弈场域之外,只能被迫接受所有有关他们的政治安排。
即便是出现任何看似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决定,那也只不过是因为利益各方的某种妥协所表现出来的友善与仁慈,这种友善与仁慈基本上没有
任何制度化的保障,随着时空环境的移转,他们有可能就从受益者变成了牺牲者。
在经济条件恶化的困境下他们所感受到的政治被剥夺感会更强烈,由此产生的紧张和挫败情绪,以及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集体抗争,甚至少数人转而寻求制度外渠道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不满,都是社会需要慎重评估的因素。
“政治参与”渠道与机会的匮乏,使得“公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始终处于一种脱离与分裂的状态。
对于怀抱政治参与热情的群体而言,缺乏了参与建构政治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参与权”,便永远是政治“局外人”。
这种“局外人”的感觉,使得社会一直埋藏着一种“冷漠”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