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十八)(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训练(十八)
一、选择题
1.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解析】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统治,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并不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虽然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但不是“最初觉醒”,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2.(2014·黄冈质检)严复认为:“(20世纪初)自卢梭《民约》风行,社会被其影响不少,不惜喋血捐生以从其法,然实无济于治,盖其本源谬也。刻拟草《〈民约〉平议》一通,以药社会之迷信。”这表明严复( )
A.维护当时社会体制
B.排斥卢梭《民约》思想
C.思想落后保守,反对变革
D.在社会变革方式上,是明显的自由主义者
【解析】“不惜喋血捐生以从其法,然实无济于治”,可知严复反对暴力革命,在社会变革方式上,自由主义者是反对暴力革命的,而主张渐进变化,故D项正确。严复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主张社会变革,故A、C两项错误;严复“拟草《〈民约〉平议》,以药社会之迷信”,可见他并不排斥以卢梭为代表的西方思想,而是国人的理解和实现方式有差别,故B项错误。
【答案】 D
3.(2014·永州三模)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
【解析】从材料“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由此可见上下议院是个咨询讨论政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从材料“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
督抚代奏”说明该机构不是皇帝的随从顾问,也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和政府的执行机构,故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4.有学者指出:“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以下表述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称呼演变:夷务到洋务
B.西方侵略使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
C.由模仿到“走自己的路”
D.对西学的看法:从鄙视到推崇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西学由鄙视到推崇,没有体现“走自己的路”,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干信息“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故排除;B项符合题干“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干“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故排除。
【答案】 C
5.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仁学》一书,既受西方科学家关于宇宙物质论思想的影响,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影响,本质上说明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具有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6.1919年,关于中西文化新旧问题,有学者说:“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同时有学者则指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物质上、道德上,均没有复旧的道理!”这两位学者的主张( )
A.各有合理之处但对西方认识截然相反
B.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改变
C.实质上体现了对当时中西文化的取舍
D.反映欧战破灭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信心
【解析】题干中两位学者对西方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有开新即学习西方的主张,所不同的是在文化上一个主张复旧,一个主张开新,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转变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排除B项;C项与题干主张相符,正确;题干有学习西方的主张,故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C
7.(2014·黄山二模)陈独秀在1920年12月的《新青年》发表《民主党与共产党》一文,指出:“资本和劳动阶级未消灭以前,他两阶级的感情、利害全然不同,从哪里去找全民意?除非把全国民都化为资本家或都化为劳动者,才真有全民意这件东西存在,不然,无论在任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据此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 A.陈独秀主张消灭劳动阶级
B.当时中国存在两党的对立
C.马克思主义影响了知识界
D.资本和劳动阶级难以消灭
【解析】材料整体所表述内容为“资本和阶级未消灭前不存在全民意,只存在阶级意、党派意”即强调阶级差别,这种观点其来源在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陈独秀未主张消灭劳动阶级,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不存在两党对立情形,此时中国共产党未成立,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本和劳动阶级消灭的难度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C
8.在公元前8—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的古典文化中心,如希腊、中国,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人是万物的尺度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④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故①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②正确;“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英国莎士比亚的名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主张人文主义,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③错误;“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出自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上认识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成为启蒙运动的源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