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与功能论文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肝脏及常见肝病
姓名: 危志福
学院: 食品院
专业: 生物工程
班级: 生工112 学号: 18411205 指导教师: 武枫林职称: 副教授
2012 年 12 月 15 日
肝及常见肝病
【摘要】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代谢器官和防御器官,也是胎儿的主要造血器官,人体新陈代谢的枢纽。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的胆汁。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
【关键词】形态结构功能肝病
【引言】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了解肝脏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肝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态结构
人的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上部紧贴膈肌,
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
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喷门部,是人体最大
的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
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上面
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
肠、胆囊和结肠相邻。
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
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
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
及。
自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窝
中点的正中裂将肝脏分为左半
肝和右半肝。自脉切迹至肝左
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左叶间裂
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
叶,左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上
下两段。肝右叶间裂将右半肝
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右段间
裂又将右前叶、右后叶分别分
成上下两段。
肝脏横沟内有门静脉、
肝动脉、肝管、神经及
淋巴管出入称为肝门。
门静脉和肝动脉这两条
血管均被包绕在结缔组
织鞘内,经肝门(或称
第一肝门)进入肝脏,
以后就像树枝分叉样分
布于腺泡内。由肝腺泡
边缘肝小静脉(即中央
静脉)汇合成较大的肝
静脉分支,最后汇合成
的肝静脉主干,进入下
腔静脉,称第二肝门。
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有至少3~4条,多至 7~8条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称第三肝门。
(二).功能
一、代谢功能:①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
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②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以外的球蛋
白、酶蛋白及血浆蛋白的生成、维持及调节都要肝脏参与;氨基酸代谢如脱氨基反应、尿素合成及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③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
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
④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
关。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谢异常。⑤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功长期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
都由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
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
离和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五、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
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六、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
(三).常见的肝病
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超过 2.8亿,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目前有现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约3000万人,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
1.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2.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脂肪肝按病原分类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名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染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频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3.肝硬化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