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古代名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仙科举人才名宦多
科举鼎盛,造就莆仙历史之济济人才, 其中不少人成为国家栋梁,影响一代 政坛、文坛。如高级人才中,官至宰 辅者共计18人(其中2人因功赠),他 们是:翁承赞、陈洪进、潘承祐、留 居道、陈靖、蔡京、蔡卞、蔡攸、叶 颙、陈俊卿、龚茂良、郑侨、陈卓、 陈文龙、黄镛、周如磐、黄鸣俊、朱 继祚。宋代仙游蔡京、蔡卞、蔡攸, 同居宰辅,则称“一门三宰相”。在 官至尚书级别的人才中,官至尚书达 43人(含赠10人)。
二、莆仙名人分布行业广泛
• 4、莆仙才女名人影响广泛 • 莆仙才女诗人多,影响广泛。出现几十位闺秀名媛、才女 诗人。莆田才女诗人也受到时人评赞,如才女诗人有唐代 江采蘋,宋代林默、刘克庄妻林节,明代黄幼藻、徐德英、 林瑛佩、徐淑英、林淑等,清代的方琬、周庚、陈淑英等。 • 5、莆仙名人在天文地理等方面有一定成绩 • 宋代莆田出现了象郑樵等精通百家之学,熟娴自然(包括 天文地理)和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还有对天文、地理等 科学有突出研究贡献的学者,如徐复、郑樵、林光世、陈 绍叔、林雷龙以及著名医学家方炯等。 • 6、莆仙名人心诗歌创作为主题的诗会多 • 元代方炯与同邑方时举、郭完等名士交往会艺,结社“壶 山文会”。嘉靖六年(1527)明代成立的莆田逸老会在当 时名气很大。
二、莆仙名人分布行业广泛
• 7、莆仙名人中孝子人数多 •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 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莆田名人有孝子事迹在二 十五史中都有突出体现。莆田称为孝子的有唐代 林攒、宋代有郭氏四孝子郭义重、郭道卿、郭廷 炜和郭济,还有徐膺、陈亨运、林一鹗等,明代 有丘添德、方重杰等,清代有周鸣鸾、郑文炳等。 同时节女、烈女在二十五史中也有不少记载。
三、莆仙名人藏书丰富,著述多
• 据统计,《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莆 仙人著作有50部882卷,存目的有67部 983卷,这个数量在全省是首屈一指的, 在全国也不多见。
三、莆仙名人藏书丰富,著述多
• 莆田人读书人多,藏书极其丰富。宋代莆田民间藏书之多在八 闽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时,莆田私人藏书总数达二三十万卷。 仅方氏藏书就在十四五万卷之间,为福建私人藏书最多的地方。 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12《书籍之厄》载:“近年惟直斋陈 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 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卷”。宋代莆田地区著名藏书家最多, 共有39人,占全省藏书家总数(89人)的百分四十四,其中有 17家设有藏书楼、室。莆田宋代藏书规模大,藏书楼阁的兴建 也非常繁盛。有郑樵的修史堂(夹漈草堂)、方略的万卷楼、 方渐的富文阁、方万的一经堂、方崧卿的聚书堂、谢洪的经史 阁、方于宝的三余斋、郑寅的衍极堂、余崇龟的静胜堂、余日 华的撷英阁、朱元飞的归乐堂、傅诚的月山书院、吴叔告的叔 告书楼、方楷的藏书阁、陈次升的“当时”、李氏的藏六堂、 蔡氏城南书院等著名的藏书楼17处。宋代蔡襄、方壬、郑可复、 刘克庄、蔡洸、方崧卿、黄沃、黄汝嘉、郑寅、许兴裔、方之 泰、谢升贤,元代俞良甫等莆仙人重视刻书业,也为莆仙士人 藏书作出贡献。
莆仙科举名人多,科举文化的盛况
• 1、莆仙科举文化的盛况 • 在莆仙地域文化中,科举文化显得非常突出且具鲜明 特色,其外在表现就是“科甲鼎盛,簪缨蝉联”,尊 师重教,人才辈出。在封建社会,人才的主要标志就 是科举。自隋朝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整个科举 时代,原莆仙两县出进士2482人,其中文进士1677 人,武进士34人,特奏名进士588人,诸科97人,舍 选16人,上舍释褐、赦文推恩等70人。莆仙两县籍贯 的各类状元有21人,其中文状元9人,武状元2人,释 褐状元2人,特奏名状元8人。正奏文举状元为:徐寅、 黄仁颖、徐铎、黄公度、郑侨、吴叔告、陈文龙、林 环、柯潜等9人,正奏武举状元为:黄仁沨、薛奕等2 人,特奏名状元为:刘景旸(阳)、郑测、林洵美、 方镐、陈从龙、王声叔、彭彝甫、林济孙等8人,释 褐状元为:林自、谢侯善等2人。明清时期,莆仙共 出乡试举人达1742人,中乡试第一名(解元)者达42 人,其中明代32人,清代10人。还出现过黄氏一族11 人中解元的盛况。
莆田古代宰辅名表
莆田古代宰辅名表
进士人数多、种类多,出现年代早
1.进士出现年代早 • 在唐代,进士的地位是最高的。陈衍修纂的《福建通 志》说:“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 至唐末五代,中土诗人时有入闽者,诗教乃渐昌。” 莆田在唐代及五代时期进士中出现著名书法家、文学 家林藻,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徐寅,著名的文学家、 诗人,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福建文坛盟主” 黄滔,著名诗人翁承赞等。明经及第的有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林蕴。还有诗人、文学家许稷、陈峤、余镐、 黄璞、郑淮、陈光乂、郑良士、郑元弼等。莆田出现 进士时间早,按明周华《游洋志》记载,莆田白鹤人 金鲤于武德六年(623)登进士第,则福建第一个进 士应为莆田人金鲤。另一说第一位进士为长溪(今福 安)人薛令之,则莆田林藻是福建历史上第二个进士。 明经及第的也有林披等人,出现时间在福建都是比较 早的。
科考中式级别高
莆仙有各类状元有21人,其中文状元9人,武状元2人, 释褐状元2人,特奏名状元8人。其中榜眼有陈睦、方 天若、蔡佃、李宗师、黄艾、李乔、陈俊卿等人;探 花有翁承赞、黄旸、李仁杰、戴大宾、林文等人;传 胪有黄中庸、杨慈等;会元的有黄中庸、叶大有、傅 登炳、陈中等,会试前五名的还有陈经邦、陈腾凤、 周轸、林铭鼎、卓天赐、陈言、林云同、叶士宾等; 以诗赋魁天下者有郑厚、方公权、林旂、吴铸畴、郑 泾甫、傅登炳、叶大有、陈思诚、陈宇、余元一等; 为别试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益严、林虙等,可谓占 尽天下科举风流。据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明代福 建有解元90人,莆仙有解元32人,占了1/3多,据乾 隆《莆田县志》载,莆田县有经魁75人,乡试第二名 29人,第三名28人,第四名12人,第五名6人。科举 级别高在福建也是名列前茅的。
莆仙古代名人概述
主讲:陈春阳
莆仙概况
现在的莆田市辖境,与古代的兴化军、兴化府 一致,历史上的兴化行政区划的辖境实际就是 莆田和仙游两县,故兴化地区又称莆仙地区。 这个行政区划的稳固性实与莆仙的地理位置、 人文历史和传统习尚等有密切关系。莆田市虽 位于闽南泉州市和闽东福州市之间,但却不被 两者所同化,稳固地保存了自己固有的人文品 格,包括方言、戏曲、民俗、信仰等众多文化 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莆仙地域文化。科举文化 是莆仙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莆仙科 举文化,对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后代都具有现实意义。莆仙古代名人创造出 灿烂的莆仙文化。
二、莆仙名人分布行业广泛
• 2、莆仙宗教界名人知名度高 • 宗教方面,莆田寺庙庵堂众多,宗教流派纷繁。有著名高 僧本寂禅师、妙应禅师、越浦禅师、无了禅师、慧忠禅师、 正觉禅师等,有著名的女神林默、陈靖姑、陈氏仙女等, 有影响广泛的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及三一教著名弟子张洪 都、朱逢时、陈衷瑜、林至敬、卢文辉、董史等。 • 3、莆仙书画界名人成就高 • 书画方面,莆田也是人才辈出。著名书法家有唐代林蕴、 黄滔、林藻等;宋代陈靖、蔡京、蔡襄、蔡卞、蔡楙、柯 梦得、卓得庆、郑侨、林英、林伯修等;明代周瑛、黄约 仲、周瑄、林俊、陈瑛、陈琳、陈仁、李庭修、宋珏、柯 燉、郑纪、柯潜、吴智、方昌龄、林彀、林虎等;清代郭 尚先、翁方纲、林熊等。明代出现著名画家李在、曾鲸、 吴彬、宋珏。近代出现仙游画派“三杰”的李霞、李耕、 黄羲。
正奏文举状元姓名、大魁年份、官职
正奏武举状元、释褐状元姓名、大魁年份、 官职
特奏名状元姓名、大魁年份、官职
榜眼、探花名表
前人对莆仙科举盛况的评价
莆仙“科名之盛,甲于闽中”。据《八闽通志》载:“莆之 科目,肇于唐,盛于宋,而极盛于我朝(明朝),每科与 试者,视闽居半,与计谐者,视解额恒得三之一”,故云 “科目得人之盛,天下之俪”。据统计,从隋代至清光绪 三十年(1904)整个科举考试中,全国达千名以上的进士 县只有18个,其中福建省达4个县,而且莆田县雄踞福建进 士县榜首。仅宋代,莆仙进士中状元、榜眼、探花、赋魁、 别试第一名等人数,均位居福建之首。其中榜眼6人;探花 5人;传胪2人;会(省)元4人,可谓占尽天下科举风流。 早在宋代就有“文献名邦”(宋度宗语)、“闽越之地, 邹鲁之邦”(宋真宗语)、“兴化多进士”(宋王安石 语)、“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语)、“比屋业儒,号 衣冠盛处”(宋游酢语)、“莆田,文物之邦”(宋黄公 度语)、“莆邦文学号邹鲁”(宋黄灏语)、“家习诗书, 多出魁人韵士,为中州冠”(宋张友语)等美誉著称于世 了。出现“一家九刺史”“三氏六桂”“一门五学士” “四异同科”“一科两状元”“魁亚同榜”“一邑半榜” “一科五魁”,有“枌榆未五里,魁亚占双标”、“龙虎 榜头孙嗣祖、凤凰池上北联兄” “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 英雄入彀中”“一门两公相,五里三待制”“科第蝉联, 簪缨鼎盛,甲于他邑,”之类美谈。
科举人代有“三 氏六桂”佳话,指的是翁氏家族、方氏家族、 龚氏家族三氏家族六子皆进士及第。莆阳刺 桐金紫方氏家族、莆田陈氏家族、方氏家族、 黄氏家族、林氏家族、柯氏家族等,仙游蔡 氏家族、傅氏家族、叶氏家族、钱江朱氏家 族等等。莆田玉湖陈氏家族出现状元陈文龙, 榜眼陈俊卿。莆田东里、巩溪、黄岸黄氏家 族进士辈出,,莆田东阳村浮山陈氏家庭明 代后出现11名进士,莆田历史文化名村西天 尾镇澄渚村俞氏世称“甲科世第”“七叶联 芳”。宋代方氏有28家父子高中进士、特奏 名或诸科。另有26对方氏兄弟中进士,方氏 宋代有132人进士及第,柯氏进士达22人。 刘克庄曾赞叹道:“合天下诸方,无有如兴 化方氏之盛也。”
二、莆仙名人分布行业广泛
• 莆田人杰地灵,历史名人不但人数众多,而且门 类齐全、范围广泛、知名度高、活动地域大。这 样高度密集的人才群体,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和 各界人士的瞩目。莆仙名人和其他地方的中国名 人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有着复杂的关系。 • 1、莆仙理学名人多 • 如福建是闽学的发源地,宋代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在福建形成一个新儒学理论体系,即“闽学”。 莆仙在朱熹之前就已有著名理学家林光朝。
三、莆仙名人藏书丰富,著述多
• 莆田人读书人多,藏书极其丰富。宋代莆田民间藏书之多在八 闽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时,莆田私人藏书总数达二三十万卷。 仅方氏藏书就在十四五万卷之间,为福建私人藏书最多的地方。 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12《书籍之厄》载:“近年惟直斋陈 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 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卷”。宋代莆田地区著名藏书家最多, 共有39人,占全省藏书家总数(89人)的百分四十四,其中有 17家设有藏书楼、室。莆田宋代藏书规模大,藏书楼阁的兴建 也非常繁盛。有郑樵的修史堂(夹漈草堂)、方略的万卷楼、 方渐的富文阁、方万的一经堂、方崧卿的聚书堂、谢洪的经史 阁、方于宝的三余斋、郑寅的衍极堂、余崇龟的静胜堂、余日 华的撷英阁、朱元飞的归乐堂、傅诚的月山书院、吴叔告的叔 告书楼、方楷的藏书阁、陈次升的“当时”、李氏的藏六堂、 蔡氏城南书院等著名的藏书楼17处。宋代蔡襄、方壬、郑可复、 刘克庄、蔡洸、方崧卿、黄沃、黄汝嘉、郑寅、许兴裔、方之 泰、谢升贤,元代俞良甫等莆仙人重视刻书业,也为莆仙士人 藏书作出贡献。
进士人数多、种类多
据美国学者贾志扬(John W.Chaffee)D 《宋代科举》[2] 一书统计,福建宋代有进士(不含特奏名、诸科等)7144 名,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兴化军有进士1026人,按县均比 例,兴化军342人,福州233人,建宁府188人,泉州132人, 南剑州106人,漳州67人,邵武军49人,汀州16人,莆田 县均进士在全省遥遥领先,远高于第二名福州,是汀州的 21倍,同时宋代莆田特奏名、诸科、恩赐进士700多人,在 全省也是遥遥领先。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等著作统计, 明代莆仙有进士554人,县均进士数达277人,远超过福州 府的75人,泉州府的25人和汀州府的6.5人。据陈寿祺 《福建通志》及陈衍民国《福建通志》统计,明代莆仙有 举人1789人,县均举人数894.5,远超过福州府的285人, 泉州府的241人和汀州府的32.4人。北宋名相王安石撰 《陈执方神道碑》赞叹说:“兴化多进士,就乡举者常八 九百人,而学舍敝小,无文籍,公至则新而大之,为之讲 书,而国子之所有者皆具。时庆历中也。今三岁一诏就试, 凡六千九百三十四人,几七倍也。”南宋理学家朱熹来莆 时,亦赞曰:“莆多人物,以文献名邦著,乃此公(壶公 山)作怪也。” 另外,莆仙科举人才门类齐全、范围广泛、 知名度高、活动地域大。这样高度密集的人才群体,受到 了许多历史学家和各界人士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