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的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歌曲

乌孜别克族的歌曲种类很多,其中有舞蹈歌曲、礼俗歌曲等。乌孜别克木卡姆是民间传统古典乐舞套曲,计有巴维特、乌夏克、都尕、西尕、恰尔尕、潘吉尕等六部。每部含散板序唱、若干声乐曲、器乐间奏曲和歌舞曲。同一套曲内各段的唱词内容并无有机联系。开头几首叙诵性较强,后面部分常富于舞蹈性。速度一般由慢渐快,情绪多由深沉渐趋热烈。各段歌曲之间常有器乐间奏曲。节拍节奏繁复多变,各种节拍有规则地交替。相同的节拍亦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相对固定地贯穿乐曲始终。伴奏乐器有萨它尔、弹布尔、都它尔、手鼓等。

埃希来或称“大艾修来”、“穹艾修来”,属民间歌曲。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13至16个音节。内容多是悲叹人生苦难、失恋痛苦或劝人止恶行善等。篇幅较长大,为多段式发展型结构。第一段常具有开头性质,以后各乐段依次为小高潮、中高潮、大高潮,最后是结尾。每乐段四乐句,每乐句长10多小节。旋律以级进为主。有较强的叙诵性。情绪由深沉起,渐转激动,最后回到深沉结束。全曲音域宽广,有时超过两个八度。调式结构以七声为主,同一首民歌,甚至同一乐段内常采用各种调式、调性的变化,演唱时常用回音、颤音、倚音、滑音等装饰手法,以苍老、深沉的音色,独具特色和风韵。主要由民间歌手埃希来奇或阿皮孜在各种聚会上演唱。

“叶来”为乌孜别克民间歌曲的一种,亦称“也勒来”。唱词为多段式律诗,每段四句,每句七音节居多。内容以表现爱情为主。节奏鲜明,情绪明快,大多能为舞蹈伴唱。音乐结构短小,音域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句首及各乐句的衔接处多跳进和各种切分节奏。多在民间集会上演唱。主要曲目有《博斯唐》(意为“绿洲”)、《亚里亚》(意为“情人”)。

礼俗歌曲主要有《乌帕尔》和《亚里亚》。《乌帕尔》为民间婚礼歌舞曲,乐曲结构方整,具有回旋性。曲调朴实生动,情绪欢快热烈。《亚里亚》即劝嫁歌,在婚礼中送新娘时唱。曲调短小,别具风格,音乐是回答式两乐句乐段。

2.乐器

乌孜别克族的乐器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种。各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法等基本上与维吾尔族相同。

吹管乐器有巴利曼、科诗耐依和苏尔耐。巴利曼管身以芦苇制作,长约30厘米,管身正面开八个方孔,吹奏时,双手握管按孔,口含簧片直吹。多用于独奏。科诗耐依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巴利曼并列捆扎在一起构成,因此双称又管笛。苏尔耐管身木制,嗽叭口较小,与管身

连为一体,正面开七孔第一孔偏向左侧,便于上指按孔。背面与第一孔对应处设一孔,用于控制高音演奏。

拉弦乐器有艾介克,音箱木制,呈半球形,张四根金属弦。常用于演奏民间歌舞曲和木卡姆音乐。

弹拨乐器有弹布尔、喀什热瓦甫、乌孜别克热瓦甫、都它尔。弹布尔琴身细长,以桑木或核桃木制作,长147厘米,张5根金属弦。右手指套钢丝拨子弹奏,亦有持塑料拨子弹奏者。喀什热瓦甫琴身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张一根金属主奏弦,四至七根共鸣弦。乌孜别克热瓦甫在喀什热瓦甫基础上加大音箱,缩短琴杆,取消共鸣器而成。都它尔以桑木或杏木制作,琴身细长,张两根丝弦。

打击乐器达甫、纳格拉、萨帕依、恰克恰克、括朔克、锣等。达甫即手鼓,演奏时,两手托鼓框,重心置于左手。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用于演奏。纳格拉鼓身铁制,中空,上蒙羊皮或驴皮。演奏时将鼓置于地上,两手持槌敲击。萨帕依亦称铁环,在两根并连的木棒上装置两个大铁环,每个大铁环上又套若干小铁环。演奏时,上下摇动,铁环发出“哗啦哗啦”的音响。恰克恰克又称“它石”,以四块扁长的石片组成,演奏时,两手各握两片,掌心向上,手指晃动使石片互相碰击发出音响。括朔克即木勺,以杏木挖制。两只一副。演奏时左右摆动,碰击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