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经济状况-2009

伊朗经济状况-2009
伊朗经济状况-2009

背景资料:伊朗经济概况

2009-04-21 13:46

货币名称:里亚尔(rial)。 10000Rial:1RMB=8.71 10000Rial:1USD=1.09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预算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石油收入、税收和其他收入。

1979年以前伊朗除了石油工业外,绝大部分经济成份属于私人所有。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当时由私人财团掌握的重要厂矿、农场、银行、保险公司、饭店等均收回国有。目前伊朗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由三种成分即国营、集体和私人成分构成,其中国营成分占伊朗总经济成分的75%以上。国营成分包括所有重要工业、矿山、发电设施、水坝、灌溉网路、广播电视、邮电、航空、航运、公路、铁路、对外贸易、银行、保险等等,国营企业由政府统一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管理,其收支由国家列入单独预算。最近几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下放管理权限,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集体成分包括经营物资生产和分配的公司,以及在乡镇建立的类似机构。私人成分包括从事工业、贸易和服务的公司以及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家庭生产单位,它们是国营和集体成分经济活动的补充。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始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五年计划后期(1992

年-1993年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伊朗外汇储备急剧匮乏,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保持制定的高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得不向国外借债,不久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欠下的巨额中短期外债,导致伊朗银行信用空前危机,使伊朗经济建设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4月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突然连续下跌,伊朗石油收入大幅减少,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第二次给伊朗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失业率和通膨率升高,外债增加,1999年的实

际经济增长率只达到1.8%,迫使第三个五年计划推迟一年,这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的弊病。为此政府通过调整预算的方法,加大税收,缩减政府开支,扩大吸引外资,出让政府公司股份给私人公司等方法摆脱经济困难。1999年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了一项雄心计划,将几个主要的工业,包括通讯、邮电、铁路、石油化工,甚至石油上游工业进行私有化,作为总体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久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2000年-2004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经济目标主要有:

(1). 所有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别,消灭贫穷;

(2). 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减少国家对石油产品出口的依赖;

(3). 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达到自给自足;

(4). 开发和培训国内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技术和专业水平,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5). 鼓励投资,保证投资安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改革税制,增加国家收入,支持和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

(7). 控制通货膨胀率,使之适应中下等收入家庭的购买力;

(8). 向私人经济成分转让国营公司股份,加快私有化进程。

根据第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伊朗近年采取了以下重要的举措:

原油价格从1999年4月回弹以后,伊朗原油收入又大幅增加,改善了伊朗的外汇收支状况,外债负担减轻,9.11事件以后,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曾一度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对伊的经济未造成影响。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每年将预算石油收入的超出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特设的石油外汇稳定基金帐户,基金的50%用于抵销今后由于油价下跌引起的预算赤字,另外50%为投资提供贷款,鼓励非石油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投资,其中为私人企业提供的信贷占相当的比例。

石油工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保证足够的外汇收入,同时巩固伊朗在OPEC中的地位,从1998年开始,伊朗石油部陆续开放伊朗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对外提供了40多个开发项目。迄今已与外国石油公司以产品回购方式(BUY-BACK)签订了数十个油气田开发合同,成功吸引外部资金270亿美元,计划未来再吸收130亿美元的投资。为了改变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实现石油产品的多元化,国家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由天然气代替原油,并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石油下游工业,增

加石油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石化产品的出口。

2001年5月伊朗议会批准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此法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外资法。由于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分歧,此法没有立即生效,遭到伊朗宪法监督委员会的两次驳回,直到2002年5月才正式生效。2002年8月通过投资法实施细则。新投资法的出台是两派斗争的产物,虽然许多条款仍有限制性,但毕竟向改革方向迈进了一步。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包括了除石油工业以外的所有工业领域,投资比例没有严格限制,投资的本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投资安全度有所提高。由于伊朗投资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投资环境不理想,外国公司在伊朗的投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02年2月,伊朗议会通过立法改革国家的税制,减少公司税,增加增值税,所得税从原来的54%降到25%,鼓励私人成分向生产企业投资。同时对一些国营企业和穷人基金会取消免征税务的特权待遇。

2002年3月21日伊朗中央银行合并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协定汇率,与国际通行的汇率制度接轨,取消对国营公司的汇率补贴,使私人公司和国营公司的处于平等的竞争条件。汇率统一引起了通膨率上涨,国家为了减少通膨压力,仍保持对生活必需品的补贴,对进口商品进行价格补贴,这种上涨影响预计在2003年度有所减小。

伊朗在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了一些经济指标,如原油收入、控制政府支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等,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高失业率是伊朗政府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伊朗有350万劳动适龄人口,预计在三年内将达到500万,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每年解决75万人的就业,由于缺乏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每年只有40万人就业,如不加大吸引外资和鼓励私人投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国营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方式没有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效率普遍低下。

巨额补贴是政府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伊朗每年用于能源的补贴高达100亿美元,用于粮食和药品的补贴20亿美元,能源补贴除了造成能源浪费外,重要的是使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外,伊朗一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延长达马托法,宣布伊朗为“邪恶轴心”国,阻止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对伊朗的经济发展长期产生不利影响

伊朗近期经济数据

工业生产增长率:3.5% (包括石油)(2004估计数据) / 3%(不包括石油)(2005 估计数据)

通货膨胀比率:15.5% (2004 估计数据) / 16% (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2300万熟练劳动力短缺(2004 估计数据)/2368万--熟练劳动力短缺(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分配:农业30%,工业25%,服务业45%(2001 估计数据)

失业率:11.2%(2004,估计数据)

贫困人口:40%(2002 估计数据)

投资(固定总投资) :30.5%(2005 估计数据)

国家收入433.4亿美元(2004)/ 国家收入488.2亿美元(2005)

支出: 477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4估计数据)/ 604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5,估计数据)

出口:387.9亿美元FOB (2004估计数据)

国际债务:134亿美元(2004 估计数据)/ 27.5% GDP(2005 估计数据)

农产品:小麦,大米,其他谷物,甜菜,水果,坚果,棉花,乳制品,羊毛,鱼子酱

工业产品:石油,石化产品,纺织,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特别是糖精,蔬菜油加工),金属预制件,武器.

经济援助已收到:40800万美元(2002 估计数据)

电力生产:1290亿千瓦(2002)

已探明石油藏量:1380亿 bbl (2004估计数据) / 1333亿桶(2005估计数据)

已探明天然气藏量:267亿立方米(2004) / 266.2亿立方米(2005)

电话:1257.11万(2003)

移动电话:337.65万台(2003)

因特网主机: 5269 (2004)

因特网用户: 4300万(2003)

铁路: 7203 km

高速公路: 167157 km

飞机场: 305 (2004 估计数据)

伊朗工业投资增长显著

2009-04-28 20:33 文章来源:伊朗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新闻

《伊朗新闻》4月28日报道:伊朗工矿部长Mehrabian称,与第三个五年计划相比,伊朗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领域年平均投资同比增长237%。

(朱锋经商处)

2008年伊朗经济将继续保持好势头

2008-7-22 16:15:49 编辑: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27358.html, [字号:大中小]

伊朗消息报七月二十一日援引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报道,至2008年3月,伊朗外汇储备达820亿美元,2008年伊朗经济继续呈现好的增长势头,随着汽油配给制的执行,政府补贴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在大力倡导区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伊朗经济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2006年国内GDP增速为6.2%,2007年为6.6%。2006年非石油产品生产增长7.3%,政府的支持和国内需求的扩大是非石油产品生产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2007年,由于投资不到位,非石油产品生产只提高了1个百分点。

至2007年底,伊朗失业率降到9.8%。

2007年,伊朗财政状况得到明显的加强,现金流通量控制从2006年的9.2%提高到2007年的10%。

国内GDP外债部分下降了9%。

通膨率从2007年4月的16.8%上升到2008年4月的24.2%。通膨率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的增加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2007年的过度发展经济政策有所控制,而预算又扩大了内需,非石油部分财政赤字从2006年GDP的21%降到2007的17%,实行汽油配给制、减少现金支出、压缩银行信贷等措施为财政赤字的减少提供了保证,实际上,2007的预算费用只增加了15%。

2007年,现金流通量保持了有限度的增长,为28.6%,与2006年的39.2%相比,有明显的下降。

降低银行利率、要求央行和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又助长了现金流通量的增加。同时,出台的新规定使得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得到改善。但有些国营银行仍面临资本短缺的困难。

伊朗私有化进程一直在继续,但由于缺乏投资者,许多国营公司被半国营公司收购,缺乏宽松的贸易环境又阻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2008年,伊朗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好的,预计GDP增长率将达5.7%,财政状况将保持平稳,而石油价格将保持在2007年的高位。

伊朗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时间:2009年03月25日 15:44:09 中财

遭受美国及联合国多年制裁的伊朗,与世界金融市场直接联系不多。但当前的国际金融

危机仍对其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导致伊朗支

柱产业石油收入锐减,进而使其财政赤字和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显,伊朗经济面临"滞胀"

风险。

油价下跌对伊朗经济的打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伊朗国民

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石油收入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石油出口收入约占伊

朗外汇总收入的80%,约占政府预算收入的60%。

2008财年(2008年3月21日至2009年3月20日),伊朗的石油收入估

计约为780亿美元,较2007财年减少了120亿美元。据有关部门预测,如果国际金

融危机延续到2009年底,伊朗的石油收入将锐减,预计2009财政年度的石油收入仅为300亿美元。

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而且还波及其石化炼制产品、地毯、开心果等产品的出口,有些外国进口商甚至已经取消合同。2008年下半年,上述产品的出口增长已经停滞,今年的出口形势更不容乐观。

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导致伊朗的预算赤字巨大。据预测,伊朗2008财年的预算赤字将高达数百亿美元。由于伊朗经济中政府投资占很大比重,这将意味着发展性投资的大幅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经济增长。据预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伊朗2008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6%,而2009财年将降至3.5%。

一些伊朗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由于政府在经济增长期采取过度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伊朗高通胀率、高预算赤字以及政府持续的高支出,这些均成为伊朗遭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过去3年里,伊朗政府一方面利用石油收入进行大量消费,另一方面强行通过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手段向国民经济体系注入大量资金,但同时对相关的项目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很多计划用于工农业发展的贷款资金反而流向了房地产等短期内能获得高回报的产业,严重影响了银行系统,使之资本不足。同时也因金融危机下房地产需求迅速萎缩等因素影响,大量贷款无法偿还。目前,伊朗银行在贷款方面困难重重,导致很多伊朗企业和发展项目无法获得资金。

与此同时,伊朗经济还受到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的困扰。伊朗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1%左右,但经济学家认为实际数字可能高达15%至30%。据官方统计,去年9月份,伊朗通胀率一度接近30%。

有经济学家指出,为了降低通胀率,伊朗政府需要减少开支,提高利率,减少流动性,但很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停止甚至发生衰退,从而使失业率上升。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说,伊朗经济有可能发生"滞胀"。

今年来,伊朗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防止经济陷入"滞胀"。

伊朗概况

国家概况 简介 【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7717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平均海拔1220米。年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22℃和37℃;年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3℃和7℃。 【货币】伊朗里亚尔(Riyal)。 【领袖】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Seyyed Ali Khamenei),1989年6月4日当选。 【国家元首】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2005年6月当选,8月3日正式就职。2009年6月,再次当选,8月5日宣誓就职。 【主要节日】伊斯兰革命胜利日:2月11日;伊朗历新年:3月21日。 【简况】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78~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正式掌权,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成为伊朗革命领袖。 【军事】国家武装力量由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和治安部队组成。领袖是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1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武装力量指挥委员会主席、国家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及外交、内政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目前,武装力量总兵力约90万人,动员部队约110万人。军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组成,总兵力约43万人,其中陆军约36.5万人,海军3万人,空军3.5万人。革命卫队总兵力约43.7万人,其中陆军约39.9万人,海军2万人,空军1.8万人。此外,还有治安部队4万人。 政治 【政治】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领袖。7月28日,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5月,伊总统文化事务顾问、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哈塔米当选总统,并于2001年6月大选中获选连任。2005

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实体或个人包括

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实体或个人包括: 伊朗邮政银行;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和导弹司令部、Rah Sahel公司、Sepanir油气工程公司、革命卫队总司令贾法里、革命卫队巴斯基抵抗力量负责人纳格迪;Javedan Mehr Toos公司、海防导弹工业集团、新能源公司负责人萨比特、国防部长瓦希迪; 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拥有或控制或代表其行事的五家实体:Hafiz Darya船运公司、Soroush Sarzamin Asatir船舶管理公司、Safiran Payam Darya船运公司、Seibow有限公司和Seibow物流有限公司。 2010年6月18日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伊朗银行 最近有点郁闷,一个伊朗的客人回信说要开信用证,问我伊朗的MELLI BANK开出的信用证可不可以接受. 公司财务咨询了下中行,中行的答复是不行.然后给了个名单,名单上列了13家被美国OFAC列入SDN黑名单的银行, 1.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Bank of Iran (Bank Taavon Keshavarzi) 2.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Iran (Bank Josiaiyi Keshabvrzi) 3. The Central Bank of Iran (Bank Markazi Jomhouri Islami Iran) 4. Housing Bank of Iran (Bank Maskan) 5. Bank Mellat 6. Bank Melli 7. Bank of Industry and Mine of Iran (Bank Sanat Vamadan) 8. Workers Welfare Bank of Iran (Bank Refah Kargaran) 9. Bank Saderat Iran 10. Bank Sepah 11. Bank Tejarat 12. Deutsch-Iranische Handelsbank AG (Europaeisch-Iranische Handelsbank AG) 13. Iran Overseas Investment Bank Limited (Iran Overseas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我把名单给了客户,客人回信说这13家已经包含了伊朗所有比较主要的银行.好汗. 强烈不满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请高手帮我翻译一下关于伊朗银行的名称~~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6-19 08:33 这些全是伊朗的各大银行,下面还有些有名的机场,老烦高手帮我翻译一下小弟在这谢谢了~ 问题补充: 1. Export Development Bank of Iran 2. Bank Sepah 3. Saman Bank Corporation 4. Karafarin Bank

当前形势下,如何处理中美关系doc

当前形势下,怎么处理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要发展,中国要被世界所接受,美国是中国一定要过的一关。而如何避免战略误判,如何避免零和大国关系更是新形势下中美必须给出的答案。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需要,都是如此。 中美现在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美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同时也存在很多分歧。中美关系几十年来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自从尼克松访华的那天起,中美交流的大门就关不上了,中美就不再是已经那种如苏美一样的严重敌对关系了。但进入新世纪,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通力量进一步增强,世界各力量中心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经济蒸蒸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经济一直在低迷,对中国这个红色政权的恐惧让美国想到了不久之前的苏联,于是中国威胁论更是日嚣尘上。中国崛起了要干什么?中国是不是要挑战美国的世界领导的地位?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是不是针对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中美关系更凸显重要性。 中美关系需要把握全局。中美关系应该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当今中美关系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对世界局势具有重要影响,中美要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着眼,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着想。苏美冷战的阴影刚过去不久,核威胁失踪笼罩在世界人民的头上,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中美应该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共同应对一系列的问题,为两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谋福利。 中美关系需要把握关键。中美要建立战略互信,不要战略互疑。中美关系的发展史表明,互信则两国关系积极向前发展,互疑视中国为对手,则两国关系发展受阻。中美要建立和完善战略交流机制,定期进行战略对话,继续推动中美战略对话向前向深发展。加深对彼此战略的沟通,找出战略冲突区,并调和两者矛盾。战略互疑可以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因素,战略上的判断直接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的框架。经济上继续扩大两国经贸往来,经贸是两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政治上继续加强加深两国政府间的交往;文化上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和吸收,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军事上建立稳定的交流机制,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基础上,也要促进两国的军事交流,否则,军事会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大障碍。安全上则不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海盗等,推进两国合作深入发展。 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这些地区性问题始终在检验者中美关系,中美必须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台湾、新疆、西藏问题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在像美国表明立场的同时,更要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美国立场的转变。当然了,还要很多问题需要中美去解决,南海问题,贸易问题,能源问题,核裁军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既有全球问题,也要地区性问题,更要中国内政问题。这长长的一串问题考验着中美两国人民的智慧。 中美关系更需要实践。知易行难,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关系应该怎么走,更为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不能嘴上一套,暗地里一套,中美关系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要用实际行动来

伊朗对国际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伊朗对国际局势的作用和影响

伊朗连成一片,将使美国牢牢地控制中东和中亚,威胁中国、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并对南亚、西亚、中亚、东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全球目标和中东战略和伊朗核问题密切相关: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维护美国及盟国的扩张利益;扩张美国经济;在国外推进所谓的美式民主,不断削弱外国的内部力量,为美国的扩张提高便利。美国的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突出维护国家扩张利益,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更加得势,以“反恐”的名义搞扩张,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驻军中亚,增加了对中亚、西亚、南亚局势的影响力。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果再次控制伊朗,则美国对亚洲的影响力将有决定性的影响,美国就实现了对亚洲俄、中、印等大国的军事包围。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4.5%。而这一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占了OPEC成员的2/3,是OPEC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OPEC控制着世界石油出口的80%,而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OPEC日产量的1/2左右。海湾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是美国捏造的“邪恶轴心”成员(还包括反美的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在“9·11”事件后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担心自己严重依赖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将是相当脆弱的。因此,控制了伊拉克,对于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此人被美国国防部推荐为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上担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对德国《明镜》杂志发表的谈话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伍尔西说:“……但是这(指对伊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从短期看,我们的最根本的薄弱之处在于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减或提高石油的开采量……沙特人对油价的升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注:[美]詹姆斯·伍尔西:《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从中东人手中抢过“石油武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亲美的新伊拉克政权,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亚将失去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重要能力。美国如果能进一步遏制伊朗(这将是美国在这次“倒萨”战争后要解决的问题),世界石油将重新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控制的时代,但不同的是此次美国具有单独的控制权。这对另外的世界产油大国如委内瑞拉、俄罗斯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制约,这种制约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外交走向也将产生重大制衡作用。 安理会制裁伊朗的决议 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商船海运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商船海运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以下称“缔约双方”),为了两国间商船航运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商业航运领域的相互合作,本着国际商业航行自由的原则,兹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定义 在本协定中: (一)“缔约一方船舶”一词系指根据缔约一方法律登记并悬挂其国旗的任何商船,包括缔约一方航运公司租用和经营的悬挂为缔约另一方接受的第三国国旗的船舶,但不包括以下船舶: 1.军舰以及在军队服务的其他船舶; 2.(水文、海洋学和科学)考察船; 3.渔船; 4.快艇、政府用船、水上医院船以及其他履行非商业职能的船舶。 (二)“船员”一词系指受雇于缔约一方船上、从事船舶驾驶、操作或维护等有关工作、姓名列入船员名单并持有海员身份证件的人员。 (三)“领土”一词系指缔约任何一方拥有主权或司法管辖权的区域。 (四)“旅客”一词系指缔约任何一方船上载运而不作为该船雇员和/或担任船上任何工作的人员。 (五)“港口”一词系指在缔约一方领土内对从事国际海运的外国船舶开放的任何商业港口,包括锚地。 (六)“航运公司”一词系指根据缔约一方国内法律在其领土内设立、以其自有或经营的船舶从事国际海运的法人。 (七)“海运主管当局”系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为:交通部及其授权机构;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方面为:公路和运输部(港口和航运局)。

第二条合作 缔约双方应在其职能范围内尽一切努力发展在商业航运领域的相互合作。此类合作还应包括: —搜寻和救助; —防止海上污染; —海上交通监督; —水文调查; —信息交流。 第三条组织、企业间的关系 一、缔约双方应对其负责海运事务的组织以及与商业航运相关的人员之间建立关系提供必要的协助。 二、缔约任何一方的航运公司、航运代理和组织可以按照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在其领土内设立代表机构或经营性机构,并从事符合该缔约一方法律和法规的相关活动。 第四条便利运输 一、缔约双方同意: (一)鼓励其船舶参加两国港口间的货物运输,并在消除可能阻碍该运输发展的障碍方面进行合作; (二)不应阻碍缔约一方的船舶从事缔约另一方港口与第三国间的货物运输,反之亦然。 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影响悬挂第三国国旗的船舶从事缔约双方港口和/或缔约任何一方港口与第三国港口之间的商业海运的权利。 第五条国民待遇 一、缔约任何一方应在以下方面给予缔约另一方的船舶、货物、船员和旅客与从事国际海运的本国船舶相同的待遇: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 刘孝成王怀德 伊朗不仅拥有特殊的地缘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作为石油生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无论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还是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伊朗核问题是以美、伊为主角,俄、欧、中各方共同参与的战略博弈。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中以零伤亡的新的战争模式尝到了甜头,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又急需一场战争来提震经济和转移国内注意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在利比亚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把伊朗核问题推上前台。伊朗自两伊战争后一直受到以美英等西方国家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制裁,而获得核武不仅被他们视为政治杂耍的强力支撑,也是主权自豪的象征。所以伊朗顽固的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 2012年以来,随着双方越来越强硬的表态,我们现在就该思考一旦开战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响到我国。伊朗总统2012年2月曾强硬回击美国说,一旦对伊朗开战伊朗会让整个中东燃烧。而根据军事专家的分析,以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他是有能力做到的。而中东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伊朗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国。当前伊朗核问题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中国在伊朗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需通过分析伊核问题上国家与公司利益的战略契合关系,尽可能转危为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伊朗核问题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损失或者扩大我们在伊核问题上的既得利益,需要对美国及国际组织颁布的对伊制裁法案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在2010年7月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伊朗制裁法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任何一家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 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近年来,伊朗核问题迅速升温,已经演变成继朝鲜核危机之后又一世界性核热点。作为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伊朗是我国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石油集团重要的投资区域之一。因此,伊朗核问题的进展与我国石油能源的保障息息相关。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机遇;挑战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伊朗和朝鲜核危机问题 近期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似乎出现转机,平壤展示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让许多亚洲观察家们欢呼解决朝核问题的曙光已经出现﹐甚至有舆论声称伊朗的内贾德应该向金正日学习。然而﹐朝鲜真的是伊朗学习的榜样吗﹖ 朝鲜无核化渐露曙光﹖ 三月十三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一行七人抵达平壤﹐开始对朝鲜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自朝鲜二00三年一月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进入朝鲜。而第六轮六方会谈在朝鲜金融问题上的一步一个脚印﹐不禁让人对朝鲜半岛无核化持有乐观态度。 纵观自去年十月朝鲜核试验以来的危机解决历程﹐可以看出﹐朝核危机的两个最关键当事国──美国和朝鲜﹐其态度都逐步由强硬转化为妥协﹐由正面对抗而转化为谈判合作﹐以至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山重水复而最终柳暗花明﹐充满了戏剧性﹐也极富启示意义。 朝鲜目前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压力。而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在伊朗核问题上又难以突破﹐布什政府急于在所剩不多的任期内摆脱外交窘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傅梦孜说﹕"朝美妥协的背后是双方在朝核问题上都有取得突破的强烈愿望。" 朝鲜的态度先后经历了对抗制裁﹑威胁进行二次核试验﹐到祗同意同美国直接谈判对话﹐然后到接受斡旋﹑同意参加六方会谈的转变。而参加六方会谈以来﹐其最初的强硬态度也逐步软化﹐并以合作的态度作了诸多妥协﹐如最初将解除制裁作为谈判前提﹐随之转变为以美国解除金融制裁为谈判前提﹐接着又同意就解除金融制裁以及弃核进行谈判﹐然后又发展到愿意以弃核换取包括解除制裁﹑各国对朝援助以及美朝关系正常化等在内的回报﹐以及近来同意重启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而纵观美国对危机的前后表现﹐也可以看出一贯主张对朝强硬的布什政府﹐在国内府院格局易势﹐国际上伊拉克战争渐成泥沼﹐而伊核朝核同时吃紧﹑东西夹击的复杂情势下﹐对朝政策也渐趋理性﹐态度也逐步软化﹐为危机解决也做出了一些策略性妥协﹐如最初是主张严厉制裁甚至发出武力恫吓﹐接着是同意安理会通过由中俄主导的适度制裁决议﹐由最初普遍怀疑六方会谈的可行性和成效﹐发展到同意参加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上﹐其态度也由最初的朝鲜弃核是前提﹐转变为可以就弃核条件进行谈判﹔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并回避美朝对谈﹐发展到"二.一三共同文件"签署后接连开展美朝对谈﹔由最初的朝鲜先弃核﹑美国后解除金融制裁﹐软化为朝鲜祗要不再进行新的核活动﹐而先期开展弃核准备﹐美国就可以解除对澳门汇业银行资金的冻结。最关键的是﹐美方的最初谈判目标定位仅仅限于朝鲜不再进行二次核试验和放弃核计划﹐逐步积极提高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美朝关系正常化等深层次方面。 然而﹐尽管朝鲜六方会谈达成的共识正在得到逐步落实﹐但下一步的谈判和具体行动仍然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朝鲜如何进一步拿出弃核行动﹐特别是能否如愿关闭宁边核设施﹐无疑是下一轮会谈的焦点﹐也是美朝

中东

《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之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 中东是一个有着久远古老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地区。它曾经是文明的中心,四通八达的商品集散之地,傲视群伦的文化灿烂之所。然而到了近现代,它却成为西方势力的冲击所在。为了进一步了解中东历史,我阅读了伯纳德·路易斯的《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这部专著。路易斯学者的这本专著在占有大量详实史料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人物、军事、宗教等各方面入手,以他浑厚的历史研究功力和新颖的开阔历史视野,为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一部中东地区两千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的史诗。 伯纳德·路易斯(Bernard Lewis)是举世知名、望重学界的伊斯兰教及中东史大师。1916年出生于伦敦亚非学院中东史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近东研究荣誉教授。路易斯毕生致力于中东研究,精通土耳其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对于伊斯兰教神学和律法,以及中东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学艺术都有较深的造诣。 二、读书笔记简单摘要 1.【文明的冲突?】第17页 到了现代,最足以左右大多数中东人的所思所想者,应该首推欧洲人带来的冲击吧,说得更笼统些,是西方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它所带来的转化——也许有些人会把这种“转化”(transfor-mation)叫做“捣乱”(dislocation)。中东地区的现代历史,是一段快速而且被迫改变的历程——来自陌生世界的挑战快速进逼,人们则在这

种进逼之下,被迫以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面向,做出种种反动、拒斥和回应。在某些方面,改变是彻头彻尾的,也或许是无法逆转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希望能把这些改变推得更深更远。然而在某些方面,改变却是有限而肤浅的。有许多人——包括保守者和激进者——都想要继续和扩大这种反向逆转,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的影响是中东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要比十三世纪蒙古人的毁灭式入侵更为严重。曾经有一段时间,“帝国主义”这个词是用来特指西力冲击,然而曾几何时,当欧洲人直接统治的短暂时期已隐褪成往事,而美国仍待在那遥远的地方,根本不插手中东事务,帝国主义的指控似乎是越来越不具真实性。反对西方影响的人,是怎样看待这种转变呢?我们可以由霍梅尼对美国的评论中,得到明确的解答,霍梅尼把美国称之为“大撒旦theGreatSatan)。撒旦不是帝国主义者,它是诱惑者;它不使用征服手段,它只引诱人。有一些人,痛恨且恐惧着西式生活所具有的引诱力量,也就是他们眼中的毁灭力量;而另一些人,则把西式生活看做是一种新进步和新力量,是文化和文明交流中持续而有益的因素。这两派的战争,至今仍未歇止。这两股势力在中东地区的争斗,到底会谁胜谁负,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或许可以从了解中东历史和中东文明的背景入手,一步步追索决定这场争斗的起源、过程和诸般课题。 2. 【习惯做反抗者】第30页 阿达希尔(Ardashir,226—240)推翻帕提亚王朝之后,这种文化现象为之改观。阿达希尔是萨珊王朝(Sasanid)的开国君主,复兴袄教信仰。袄教如今成为了伊朗地方的国教,是政权机制的一部分、社会机制的一部分,也是政府机制的一部分。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子,一个国家宗教由国家赋予其正统性,并且有

土耳其为什么和伊朗不一样

土耳其为什么和伊朗不一样? 2014-11-28 08:25:17 从地缘上还是宗教信仰上而言,土耳其应该和伊朗伯仲之间相去不远——他们都在中东国家,又都是中东国家中的伊斯兰教国家,还都是中东伊斯兰国家中的非阿拉伯国家。然而,在近代的发展中,它们却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土耳其实行政教分离,奉行民主,和西方也保持着友好关系。而伊朗则是由伊斯兰组织掌控政治,宗教的地位高于政治,和西方的关系糟糕。伊朗就是什叶派为主的穆斯林国家,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种国家最不民主最偏激最危险),即政权在精神宗教领袖手里,他们要团结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目的是建立自己这样的政教合一国家,什叶派国家。而在其他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里,大多都是逊尼派为主的国家,但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土耳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中央情报局将土耳其分类为发达国家,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通常将土耳其认定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美林证券、世界银行及经济学人杂志将其归类为新兴市场。为什么同样的伊斯兰国家却走上如此不同的道路?其间玄机何在?或许这一切都该归结于 它们各自进行的两次世俗化改革。 先看伊朗。伊朗是传统的政教合一国家,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输入了西方一些价值观。60年代初,当时的国王巴列维为 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即所谓“白色革命”)。其目的是想借此使伊朗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五工业强国”。巴列维指出“我们这场真正的革命,全部都遵循我指出的两个神圣总原则,即:考虑精神的宗教的因素并维护个人与社会的自由,消灭一世剥削的痕迹,消灭只对少数人有利而对大多数人不利的现象。”所以要“进行土地改革来消灭封主义和地主及被剥削者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妇女地位消灭文盲等。”具体来说,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佃农制.把可耕地的四分之一分给三万多农户,但这却严重侵犯了教产;在城市把一些工厂和企业出售给合信社和个人,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兴办大量现代学校,培养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对妇女各种规条得到进一步放松。这场改革应该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的:社会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巨型现代化工厂魔术般地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田野的德黑兰由一座肮脏破败的小城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繁化大都市,贫穷的伊朗突跃为世界第二大世油输出国,几乎成为财富代名词,仅1974年就给国外贷款上百亿元,并在两年内购置了价值六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国力迅速增强。伊朗经济1968-1978年度平均增长速度为16%至17%,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1961年度的160美元跃增为197 7-1978年度的2250美元,特别是1977年伊朗刚从西方财团手中收回主权,恰逢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国家每年的石油收入从40亿美元猛增至200亿美元,从债务国突变为债权国。

伊朗核问题立场文件 (张)

伊朗核问题立场文件 学校:福建农林大学 国家:印度 委员会:**** 议题:伊朗核问题 代表:应哲涵、张思宇 伊朗核问题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伊朗在当时的盟友美国的帮助下建议了成体系的核设施,用于核技术研究。随着1979年伊朗革命的进行并取得胜利,美伊交恶,伊朗在失去技术支持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核活动。但进入21世纪以后,在2003年伊朗总统内贾德上台以后,公开进行核活动,并告知各国伊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消息引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在多方的努力之下伊朗核问题进入多国共同解决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伊朗2003年12月签署《核不扩散条约》附带条件书,并在2004年6月停止铀浓缩活动。但好景不长随着国级局势的变化,伊朗断然撕毁条约,进行核活动,印发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05年通过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近年来随着伊朗不断地采取强硬措施,以及不断升级核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通过国际制裁使伊朗屈服,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是问题愈加复杂。 伊朗核问题涉及的关系面复杂一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冲突,所以伊核问题严重影响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在伊核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在国际院子能机构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同时我方支持伊朗方面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是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以及为达到拥有核武器的目的采取的一切行动。 伊核问题发生以来我方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与多方进行会谈交流意见,多次与美国、伊朗进行交涉,在伊朗与美国之间进行斡旋,促进双方进行和平对话。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上支持对伊的制裁措施,向伊朗施压。 随着伊朗问题复杂性不断加深我方坚持人为只有多方参与才能彻底解决伊核问题。据此我方提出一下建议—— 1:坚持多方会谈,美俄中英法德等有重大国际影响力或地区影响力的国家继续在多方会谈中发挥作用 2: 阿盟、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等国际或地区组织应挥带头作用,在新一轮谈判中

伊朗核问题的论文(推荐)

伊朗核问题的论文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的原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存在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引起政治问题。 伊朗核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当时伊朗的这一举措是得到美国允许的,更是在西方大国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随着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的剧烈变动,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也给予了重新态势。朝核问题虽然历经波折,但毕竟有了六方会谈这个沟通渠道,朝核危机也算进入了相对可控的阶段。此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似乎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美国推动安理会对伊朗施加压力的效果不太明显;而美国目前也不愿和伊朗直接面对面谈核问题。但是,美国始终不曾放弃过完全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因为“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二、伊朗一定要搞核计划的原因 美国发展核武器是用来对付日本,因为当时日本似乎决心继续战斗若干年。后来苏联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对死敌美国产生威慑作用。英国和法国发展核武器出于两个原因:为了维护其下降的大国地位和有自己的威慑力量对付苏联。在国王统治时期,伊朗总是担心美国(当时保护伊朗不受苏联侵犯的国家)可能中止对它的保护。自苏联帝国崩溃后,这样的威胁不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式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在世界不少区域内,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伊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决定发展核武器。需要用核弹对付的敌人是美国。以拥有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来达到政治上的要求和目的。 三、中国在伊朗问题上能否让步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2

决议草案 所在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 议题:伊朗核问题 起草国: 附议国: 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其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并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 严重关切地注意到, 关切地注意到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条采取行动,以使原子能机构关于暂停的要求具有强制性,再次表示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大力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的作用, 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以色列、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在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基础上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指出,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即会给予其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 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以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阻止伊朗发展敏感技术来支持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全理事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 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危险,以及在此方面,伊朗仍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仍未遵守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和第1747(2007)号决议的规定,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 1.吁请伊朗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8/14号决议所要求的步 骤,这些步骤是对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建立信任及解决悬而未决的问 题所不可或缺的; 2.为此要求伊朗须暂停所有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包括研究与开发,并由原子能 机构予以核查。鼓励原子能机构继续开展工作,澄清所有未决问题,强调这将有 助于恢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支持原子能机构按照伊朗 和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加强其对伊朗核活动的保障监督; 3.呼吁所有国家对于从事、直接参与或支持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或发展核武器运载 系统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保持警惕和克制

各国宪法大全, 够长见识吧(很有意思)

各国根本大法—宪法的首款,够长见识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I、《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体朝鲜人民利益的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II、《古巴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古巴共和国是工人、农民及其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国家。 III、《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个独立、自主和统一的国家,其完整的领域包括它的陆地、沿海岛屿、领空和领海。 IV、《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缅甸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主权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V、《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第一条:(保护人的尊严) 1、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全部国家权力的义务。 2、因此德国人民承认不可侵犯的和不可转让的人权是一切社会、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基础。 3、下列基本权利作为可直接实施的法律,使立法、行政与司法机构承担义务。 VI、《希腊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1、希腊的政体为议会制共和国。 2、人民主权为政府的基础。 3、一切社会权力来自人民和民族,并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 VII、《印度联邦宪法》 第一条:(联邦名称和领土) 1、印度为联邦制。 2、各邦及其领土如第一附表所示。 3、印度领土包括:(1)各邦领土;(2)第一附表所列之中央直辖区领土;(3)将来取得之其他领土。 VIII、《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伊朗政权的形式是伊斯兰共和国,这是伊朗人民基于对古兰经公正治国的古老信念,在由伊马姆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于伊斯兰阳历1358年1月10日

伊朗 一带一路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刘然)近期,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先生接受人民网书面采访,就伊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中伊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解析。 庞森大使表示,近年来,中伊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去年以来,两国元首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和亚信上海峰会期间两度会晤,就中伊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两国经贸互利合作也稳步推进,成果丰硕。今年上半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达268.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两国在通讯、轨道交通、水利等领域务实合作也不断推进。此外,两国在文化、反恐、军事等领域交流也日益密切。今年9月,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率团访问了伊朗,中国电影周在德黑兰成功举办。中国海军第17批护航舰艇编队日前成功访问阿巴斯港。 中伊两国都是亚洲重要国家,双边关系一向友好,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中伊双边关系,有利于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 庞森大使称,两国将继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不断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积极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丰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努力把当前良好的合作势头保持下去,推动中伊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谈到两国的经贸合作,庞森大使介绍说,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中伊双边关系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扩大。中伊双方在能源、交通、通讯、汽车、建材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近五年来,中国一直保持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同时也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及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2013年,中伊双边贸易额完成395.4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43%。近两年来,中国对伊朗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到2014年6月底,中国累计对伊朗的投资存量为34.92亿美元,伊朗对华投资存量1.08亿美元。中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空间潜力大,未来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 伊朗古称波斯,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历经岁月变迁,伊朗至今仍是联系亚欧大陆的重要陆上和海上贸易通道。伊朗在“一带一路”中又有怎样的作用? 庞森大使表示,未来伊朗无论是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中,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约7600万。伊朗北接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濒临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海相望;向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向东毗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向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与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相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地位。伊朗濒临中东海上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南部的阿巴斯港是波斯湾地区吞吐量最大的海

伊朗核问题背景资料(模拟联合国)

伊朗核问题的背景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造成伊朗核问题今日今时危局的主要原因远远超越了伊朗自身,而是深深扎根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其中包括伊朗同西方、伊朗同以色列、伊朗同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之间、美国同欧洲围绕核计划,以及伊朗什叶派神权政权间种种相互交织的利益与冲突。从历史事件上看,以上种种关系的由来又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几乎持续上世纪整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因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及巴以冲突而加剧的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分歧,甚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势力发展对西方体系的冲击。 国际社会之所以为伊朗核计划忧心忡忡,并不在于伊朗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是否具有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而是在于伊朗始终无法让国际社会信服其核能开发是完全出于和平目的。国际社会进而担心,伊朗在接受国际核监督之外,还可能另有一套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计划。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心腹大患之时,一个拥有核武器、并且在西方眼里同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伊朗,对西方而言是完全不可容忍的。这也就解释了美国的底线:伊朗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的强硬与西方的恫吓背后,伊朗距离美国的底线究竟有多远?根据制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天然条件下出产的铀矿需要加工成所谓的铀浓缩体(俗称“黄色蛋糕”),然后转变成铀四氟化物(UF4),后者再进一步转换成为气态的铀六氟化物(UF6),然后通过离心机将铀六氟化物加工成低浓缩铀(就是目前伊朗宣布已取得的技术突破),低浓缩铀进一步浓缩成高浓缩铀,后者既可产生民用核能,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如果伊朗的声明属实,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它距离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高浓缩铀还有十三年零七个月。但令国际社会担心的是,伊朗不会满足于其目前拥有的164台离心机机组——伊朗已经声称到今年底修建由3000台离心机组成的机组。据估算,这样规模的机组将可以在271天内造出一枚原子弹所需的高浓缩铀。而伊朗的内坦兹核工厂的装机设计容量是5万台离心机,假设在美国的炸弹降落下来之前建成并全力运行,只需16天就可以造出一枚核弹所需量的高浓缩铀。 去年俄罗斯为解决僵局提出的在其领土上建立合作核燃料工厂的提案,主要是避免让伊朗完成浓缩铀的全过程,即将“黄色蛋糕”之后的阶段转移到俄境内进行加工。而伊朗宣称的低浓缩铀的制成,标志着伊朗掌握了浓缩铀的全过程技术。因此,内贾德在4月11日骄傲地宣称,伊朗从此加入核俱乐部的行列。 伊朗核问题的现状

伊朗的政治体制制度

伊朗的政治体制制度 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当年12月,伊朗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政权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根据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同时对领袖的产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等方面的规定作了修订,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根据宪法,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领袖的权限包括任免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宗教成员、司法总监、音像组织主席、武装部队参谋长、革命卫队司令以及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的司令;宣战或宣布停战;协调国家三权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颁发总统委任状,在总统有渎职行为或议会认为总统政治上无能的条件下罢免 总统等。 领袖通过专家会议选举产生。专家会议是选举伊朗革命领袖的最高权力机构,共有成员86人,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讨论国家大事及领袖的行为。专家会议可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

通过专家会议推举,哈梅内伊当选为伊朗最高领袖。 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伊朗内阁部长由总统提名,需要议会审议通过。 为了保证议会决议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宪法规定成立宪监会。宪监会有权审查议会通过的一切决议和提案,监督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 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有权批准同外国签订一切条约、协议和合同,随时对总统和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批准政府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等。但是,议会通过的任何议案必须得到宪监会的批准后才能成为法律。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议长一年一选,可以连选连任。 司法部门是伊朗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总监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脑,由领袖任命,任期五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五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负责协调政府和议会间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