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的乐趣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印的乐趣》教学反思
一、有效利用学生资源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充满好奇,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刻的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有什么用途?学生由此而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正是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更深入的了解。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用到印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如:学校的公章,家长的私人印章,买东西的发票盖着售货单位的印章,车票盖着税务章等。

学生平时喜欢雕刻,会用萝卜头、南瓜、地瓜或泥土等材料刻字、刻图案,具有一定的刻印基础。

所以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印章的了解和雕刻的经验,指导学生动手刻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刻印的乐趣。

3、利用学生容易找到的材料和工具。

刻印章有专业的工具与材料,但购买专业的刻刀比较困难,专业刻印一般用玉石或质地坚硬的木料,学生操作起来难度大。

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老师并没有刻意追求专业性,而是让学生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操作的胡萝卜作为材料,用美术课使用的简易美工刀代替专业的刻刀。

虽然材料和工具不够专业,但我们的活动目的不是培养专业人才,只是让学生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区别,初步学习刻印,从中体验刻印的乐趣。

二、有效利用家长的资源
1、利用家长的私人印章。

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观察家长的私人印章,看看是阴刻还是阳刻,并进一步了解、记录私人印章的用途,到班上交流。

2、利用家长的工作便利。

班级里有学生家长在经营电脑激光刻印业务,该生与家长联系后,带同学到现场观看。

同学们惊叹现代激光技术的精妙,对其刻印的速度和效果啧啧称赞。

三、有效利用学校资源
1、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利用学校的电脑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

学生从网上搜集到许多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如手抄报上的资料和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都是他们搜集的。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利用视频展示台。

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刻制印章的方法和要领时,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操作示范,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看得比较清楚,容易理解,为自己动手刻印打好基础。

学生完成刻印作品后,老师又利用这个展示台,方便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四、有效利用社区资源
1、采访街道上刻印章的艺人。

诗山街道上有几个刻印章的艺人,学生走街串巷去采访他们。

在采访中,学生们对印章的材料、形状、刻印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种学习方式,比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有趣得多,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2、采访单位和商店。

为进一步了解公章,学生走访了本校校长,还到附近几个单位、商店了解公章在生活中的使用对象和作用,初步了解到“印章是权利的标志,是诚信的象征”,增长了社会见识。

四、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利用学生活动中的一些生成性资源,适当点拨、指导。

1、利用学生的成功经验。

在作品展示时,学生展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老师抓住机会追问是怎样做成的,让学生介绍成功的经验:拿刻刀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刻面要平坦,盖印的时候印章要竖直向下,动作要麻利,印出来的效果才会好。

老师又及时追问为什么这样讲究盖印动作,学生说如果盖印时动作摇晃不稳,会出现多重印的问题,让人觉得印章盖得很不严肃,或者是盖章的人能力很差。

从这两个追问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叶老师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

2、利用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有几个学生刻印的效果不好——有缺口,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想想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

大家一讨论,有的说是用力不均,有的说是印面不平坦,建议把印面削平。

试一试,改一改,好了,问题解决了,学生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师利用学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继续实践的信心。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就在我们身边,信手拈来就可以开展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周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已有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不舍近求远、贪多求大,要先把身边现成的资源用好、用足;不好高骛远、浅尝辄止,要深入实践,深度探究。

可以说,我们缺的不是课程资源,而是缺乏行动,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带领我们的学生去实践、去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程真正步入常态实施的正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