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公开课教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向光侧和背光侧 分布不均,匀生 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 分布,多因而引起背光侧生长比 向光侧 ,从而造快成向光弯曲。
实验总结:胚芽鞘各部分的作用
部位 尖端
尖端 下部
作用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 的部位
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的结果)
一轮复习:
117.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 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18.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 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 应B细胞)等。 119.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 免疫中不起作用。
12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 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和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应 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丙 酸(IPA)、萘乙酸(NAA)、2,4-二氯苯乙酸
(2,4-D)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
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如生长素类似物、乙烯利 、青 鲜素(抑制发芽)等都是生长调节剂。
2、植物的向光性
3.运输特点: 横向运输 从胚芽鞘尖端_向__光__一侧向_背__光__一侧运输
从植物体形态学_上__端__向形态学下__端__运输 极性运输
方式: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
(1)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可以引起生长 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 方向刺激有关,如图:
1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注:阴影为不透光的锡箔帽)
A.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④⑤ 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
对照 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
对照 D.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15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5.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 素,并确认它就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 内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小结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2.四个“部位”: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3)感光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4)生长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1)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意义: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
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 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 等)所发生的反应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 1880年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A
B
C
D
弯向光源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主要有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 (CTK)、乙烯ETH、赤霉素GA、脱落 酸ABA五类。(还有油菜素BR)
1.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类别
名称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产生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 由专门的内分泌腺器 部位 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官或细胞分泌
不
运输 易受重力、光等环境 因素的影响
同
点 作用
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_尖__端___产生某种影响,当这 种影响传递到下__部__的__伸__长__区__时__,会造成背__光__面__比 _向__光__面__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 詹森的实验
1914年 Baidu Nhomakorabea尔的实验
詹森实验证明:
拜尔实验证明: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 胚芽鞘的弯曲是因为尖端 透过_琼__脂__片__传__递__给__下__部。 产生的影响在__下__部__分__布__不__均_
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D)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
部位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随血液循环(体液) 运输
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 或靶细胞
本质 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类、固醇类、 氨基酸衍生物等
相同点
①由自身产生 ②特点:种类多、微量、高效 ③调节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
生长素: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本质是是吲哚乙酸, 另外还有吲哚丁酸IBA和苯乙酸PAA。
1、产生部位:主要在_幼__嫩__的__芽__、叶和_发_育_中__的__种__子_ _色__氨__酸___可转变成生长素。
2、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 _生_长__旺__盛__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 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2)极性运输 ①实验:
②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而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2、(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 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 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 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
造成的。
3.1928年 温特实验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 从__尖__端___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_胚__芽__鞘__ 下__端__的__伸__长__区___的生长。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
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4.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 效应的化学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 酸(IAA)。
【热点考向】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一、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的(内源性),能从产 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微 量高效性),称为植物激素。
实验总结:胚芽鞘各部分的作用
部位 尖端
尖端 下部
作用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 的部位
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的结果)
一轮复习:
117.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 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18.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 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 应B细胞)等。 119.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 免疫中不起作用。
12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 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和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应 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丙 酸(IPA)、萘乙酸(NAA)、2,4-二氯苯乙酸
(2,4-D)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
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如生长素类似物、乙烯利 、青 鲜素(抑制发芽)等都是生长调节剂。
2、植物的向光性
3.运输特点: 横向运输 从胚芽鞘尖端_向__光__一侧向_背__光__一侧运输
从植物体形态学_上__端__向形态学下__端__运输 极性运输
方式: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
(1)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可以引起生长 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 方向刺激有关,如图:
1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注:阴影为不透光的锡箔帽)
A.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④⑤ 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
对照 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
对照 D.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15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5.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 素,并确认它就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 内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小结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2.四个“部位”: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3)感光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4)生长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1)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意义: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
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 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 等)所发生的反应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 1880年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A
B
C
D
弯向光源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主要有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 (CTK)、乙烯ETH、赤霉素GA、脱落 酸ABA五类。(还有油菜素BR)
1.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类别
名称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产生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 由专门的内分泌腺器 部位 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官或细胞分泌
不
运输 易受重力、光等环境 因素的影响
同
点 作用
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_尖__端___产生某种影响,当这 种影响传递到下__部__的__伸__长__区__时__,会造成背__光__面__比 _向__光__面__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 詹森的实验
1914年 Baidu Nhomakorabea尔的实验
詹森实验证明:
拜尔实验证明: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 胚芽鞘的弯曲是因为尖端 透过_琼__脂__片__传__递__给__下__部。 产生的影响在__下__部__分__布__不__均_
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D)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
部位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随血液循环(体液) 运输
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 或靶细胞
本质 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类、固醇类、 氨基酸衍生物等
相同点
①由自身产生 ②特点:种类多、微量、高效 ③调节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
生长素: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本质是是吲哚乙酸, 另外还有吲哚丁酸IBA和苯乙酸PAA。
1、产生部位:主要在_幼__嫩__的__芽__、叶和_发_育_中__的__种__子_ _色__氨__酸___可转变成生长素。
2、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 _生_长__旺__盛__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 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2)极性运输 ①实验:
②结论: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而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2、(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 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 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 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
造成的。
3.1928年 温特实验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 从__尖__端___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_胚__芽__鞘__ 下__端__的__伸__长__区___的生长。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
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4.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 效应的化学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 酸(IAA)。
【热点考向】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一、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的(内源性),能从产 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微 量高效性),称为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