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回顾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虽然我校的名次有一定的提前,但薄弱学科、薄弱班科依然存在,这也是造成我乡的教学成绩始终居于下游的原因,薄弱班科和班级的存在给我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到底薄弱的成因是什么呢?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反思,我们认为形成当前学校薄弱学科和薄弱班级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一是学校,二是教师,三是学生,四是社会,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校原因
学校的日常工作比较繁杂,在管理中,我们在教学质量这方面存在着重视不够,领导引领指导不到位,虽然工作有布置,但在跟踪检查总结中不到位,对薄弱学科的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造成了一些薄弱学科和班级的产生。
二、教师的原因
1、客观上讲:
我校师资队伍老年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老教师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思路公式化,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而现行的教材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编写成的,知识难度在下降,但却给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上留有很大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要灵活创新运用,而一些老教师有这样的心理,“课程标准教材一变再变,自己的教法一成不变”。
依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
千
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脱节,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造成薄弱学科的产生。
一些教师,包括一些青年教师,缺乏参与课程改革的热忱,他们对新课程标准没能认真学习与解读,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表较突
出,所以在课堂上教学的创新就不可能了。
2、从主观上讲
(1)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有: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没有层次,教学随意性很大。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教师没有把教材吃透。
教材是教师完成课程要求的主要资源,备课时决不能上哪一节就只备哪一节,对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课时在整个学科中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甚至这一节内容能体现课程中那些需求,都要研究到,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要反复通读教材,对每一节都要深层思考,抓住其思想精髓,在课程的意识下对教材要有拓展,绝不能满足于能讲教材会做例题。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有的课堂上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两根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合作、探究课堂上做的很少,要么运用的不恰当,要么流于形式,一些现有的资源没有利用,也没有资源生成意识。
多媒体投影利用率很低,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无法整合,直接影响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完成参半,如果每节课在效率上有一点差距,日积月累便形成较大距
离,如果每节课留一点“尾巴”,每一节、每一章就有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差距便拉大了。
3. 在教学中没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道理我们每位老师都懂,每位学生能力不同,完成的作业量也应该不同,但有相当教师经常让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吃不了”的学生不仅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他们对学习无兴趣,自信心下降,成绩会越来越糟糕,以致形成学困生。
(2)老师对学生缺乏责任心、爱心、耐心、恒心,对学困生关注不够。
如果老师认识到教好每位学生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他就不会把学困生置之不理;如果老师像爱学优生那样爱学困生,那么老师就不会把学困生当成自己的负担,辅导学困生时也会极具耐心、持之以恒,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教师缺乏对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效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低效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
学习实际上也是培养好习惯,好方法的过程。
一些学科的任课教师能针对所教的学生制定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天天抓,使学生能做到全神贯注的听讲,积极的思考,先理解后记忆,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自觉学习,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效率高,而一些教师在培养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做得不
够,造成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习惯,虽然费了很大劲,成绩仍旧不理想。
三、学生的原因
(1)遗传因素,每一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都有智力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
从生理上就决定“待进生"的存在,这是无可厚非的。
(2)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由低到高、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
低年级是基础中的基础,部分学生由于低年级基础没打好,到了高年级想学又使不上劲,以至于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形成不读书,抄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
(3)不懂得合理支配时间,学习兴趣不浓厚。
现如今学生上课不珍惜时间,老师讲,他也讲,或者思想溜号,耽误了听课、阻碍了内容进入记忆。
另外,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抱有应付差事的心理。
究其原因,有一部分出在教师身上,如课上松松垮垮,课下十分紧张,造成学生本末倒置地对待时间分配。
但原因的症结还在学生本身,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自己是给家长和老师学的,由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养成了现在学生懒惰的心理。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教育方法不得当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
改进措施:
一、领导重视,找准症结,加大对薄弱学科治理力度。
虽然学校工作繁多,但我们校领导要提高认识,把提升教学质量当做学校的生命,在工作布置、指导、监管上要加大力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大对薄弱学科的治理力度。
二、加强薄弱学科的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是解决薄弱学科这一症结的关键。
我们以集体备课为载体,通过定时集体备课与即时交流相结合的备课形式,积极促进和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自备、集体备、补备”的备课模式,最终形成能有效指导教学的教案,并使薄弱学科教师共享集体智慧。
三、决胜课堂,抓好追踪听、评课,向课堂要效益。
要想真正提高薄弱学科的教学效益,改进课堂教学是最关键的。
这就急切的要求薄弱学科教师必须切实提高授课艺术,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做到先学后教,精讲多练,当堂检测,及时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为了帮助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成立了听课、评课领导小组,专门对薄弱学科进行追踪听、评课,并提出的意见,帮助教师进行自我改进完善。
四、追踪检测薄弱学科
薄弱学科的强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抓备课、抓课堂的同时,还对薄弱学科进行检测和成绩分析。
抓好周练、单元检测和月考工作。
每次考试结束以后,及时依据成绩,对该学科的教学成绩,进行纵向、横向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
存在的问题。
这样循环下去,薄弱学科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了如指掌,从而积极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引领作用,力促薄弱学科的转变。
薄弱学科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紧密相连,要加强薄弱学科质量提高,一定要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
引导家长与学校、任课教师、学生牵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班主任经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弱科学生和学生的弱科,从生活上温馨体贴,从心里上及时解困。
巧妙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六、发挥骨干教师的效应,以学习促提高。
组织骨干教师为薄弱班级、学科上示范课,发挥骨干效应。
一方面安排本校骨干教师到薄弱学科班级上1—2节示范课,另一方面要求薄弱学科教师,必须去听课。
通过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巧等,做到学用结合,借鉴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改进不足,提高自身。
七、争取家长的配合
学生的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其不科学的地方。
如果不改变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那么老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就大打折扣。
所以,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
同的措施。
八、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我校在教师评价机制上,对弱科教师采取鼓励加奖励的办法。
使弱科教师干好工作有甜头。
学校领导注重关心帮助薄弱学科教师,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服务到位,千方百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心理环境,真正做到抓在要点上,管在情理上,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薄弱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千方百计地克服存在的困难,下定决心加强薄弱学科改进工作,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为我校的快速、均衡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