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复习提纲201806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
绪论
森林培育的概念、目的、特点
了解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林业的地位、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核心(三生态)、林业发展目标的五大转变
第一章 人工林概述
1.人工造林范畴:人工造林、人工更新、低产林改造
2.人工林营造的目的(对应人工造林的范畴)
3.林种的概念及林种划分
4.定向培育的概念
5.人工林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光合速率、光合面积、生长期
6.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在光合特性方面的区别。
7.叶面积指数的概念,光合产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
8.森林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
9.提高人工林林分经济产量的措施。
第二章 林木结实规律
1.概念: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
2.采种的最佳时期(壮年期)和引种的最佳时期(青年期)
3.林木结实周期性(大小年)概念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4.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及相应的促进措施
第三章 林木良种基地的建立
1.概念:种源、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2.种源选择的主要参考原则(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3.种子园与母树林相比的优越性
4.种子园分类: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
第四章 种实采集与贮藏
1.概念: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种实调制、净种、种子寿命、种子临界水分含量、种子安全含水量、平衡含水量
2.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的特点、采种的依据
3.种子脱落方式与采种期和采种方式的关系
4.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因子:内因(种皮结构、内含物、成熟度、含水量)和外因(温度、湿度和通气状况等)
5.种子贮藏方法及应用条件:干藏法和湿藏法
第五章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1.概念:种子批、初次样品、混合样品、送检样品、测定样品、净度、千粒重、发芽率、种子生活力
2.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
3.种子质量检验中测定样品的选择:含水量测定单独送样,净度测定从送检样品中抽取,其他项目的测定须从净度测定后的纯净种子中分取
4.种子生活力测定:四唑法对种子生活力的判断
第六章 苗圃建立
1.苗圃地选择时对地形和土壤的选择:坡度(2~5°)、坡向、土壤性质、水源重要2.苗圃建立的基本条件要求(自然条件、经营条件)
3.苗圃地区划中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比例(<25%)
4.苗床育苗方式:高床、低床,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大田育苗方式:垄作、平作5.轮作、连作、间作的概念、轮作的意义
6.苗圃施肥的原则
第七章 播种苗培育
1.概念: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种子休眠、种子催芽
2.苗木的种类: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
3.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相应的解除办法
4.种子催芽的目的及浸种催芽的处理要点:浸种水温和浸种时间
5.常用的播种方法:点播、条播和撒播
6.播种后的覆土厚度要求:种子厚度的2倍左右;覆土后镇压的目的
7.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培育技术要点
8.除草剂的分类:按吸收方式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按作用方式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9.灌溉方式:侧方灌溉、畦灌(漫灌)、喷灌、滴灌
10. 苗木切根的目的和作用。
11.苗木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 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1.营养繁殖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2.根据扦插繁殖材料的木质化程度可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3.扦插成活的关键及生根类型:关键为能否形成不定根(皮部生根、愈伤生根、综合生根)
4.影响插穗成活的内因和外因
5.嫩枝扦插时留叶数量对扦插成活的影响
6.促进插穗生根的浸水处理的作用。
7.嫁接的概念、亲和力的概念;亲和力强弱主要取决于亲缘关系的远近
8.嫁接苗的特点及砧木的选择要求
9.嫁接的关键技术要求:快、平、准、紧
10.嫁接的具体方法(枝接:劈接、切接等;芽接:T字形芽接等)
第九章 工厂化育苗
1.概念:工厂化育苗、容器育苗
2.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3.目前容器育苗中根据容器材料可以分为可降解型容器和不可降解型容器。4.容器育苗基质的基本要求、常用的基质材料
5.组培瓶苗的移栽实质上是一个气候驯化的过程
第十章 苗木质量控制与苗木出圃
1.苗木质量的概念(具有相对性相对性,针对造林地的立地和经营目标而言)2.苗木质量评价的3个主要方面是: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指标
2.苗木年龄(苗龄)的表示方法
3.苗木贮藏和运输时的关键:苗木根系的保护
4.假植的概念和目的
第十一章 森林立地
1.概念:立地条件、立地质量、立地类型、立地指数
2.用作立地分类与评价的立地因子应具备的条件
3.立地主导因子的概念及确定主导因子的方法。
4.立地类型划分的决定性依据:气候、土壤、地形(再分配作用)
第十二章 造林树种选择
1.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经济学原状、生态学原状、林学原则)
2.适地适树的概念及标准
3.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三章 林分结构及其培育
1.林分结构的概念及其内容: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年龄结构
2.林分密度、初植密度、经营密度
3.林分密度的作用规律(对郁闭、生长、木材质量、林分稳定性的效应)
4.最适造林密度的概念及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5.种植点配置的概念及其与造林密度的关系
6.种植点配置的基本形式
7.人工林树种组成、纯林、混交林、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混交比例的概念8.混交林的意义和特点
9.混交林种间关系的本质、最主要的种间关系作用途径(生理生态作用途径)10.混交树种的选择要求
11.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控的途径。
第十四章 造林技术
1.造林整地的作用、方法(全面整地、局部整地),全面整地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2.造林地清理的概念及类型
3.造林整地的技术规格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深度最重要)
4.基于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分类
5.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6.幼林抚育管理的概念、目的、任务(环节)
7.造林成活率检查验收时的数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