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延长的外侧“L”型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33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21足,Ⅲ型12足,骨折后7~10 d手术,平均8.5 d。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不间断随访18~24个月,平均21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及切口局部感染;骨折复位、愈合满意。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18足,良1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2.6%。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好。

标签: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关节内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为关节内骨折,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这些骨折的解剖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33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病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8~53岁,平均37.5岁;高处坠落伤23例,局部重物砸伤3例,单侧19例,双侧7例;按照Sanders 分型:Ⅱ型21足,Ⅲ型12足,其中6例合并胸腰椎骨折。

1.2术前准备常规摄跟骨侧、轴X线片,并进行跟骨冠状面CT扫描,了解关节面骨折的情况,以充分了解骨折端情况,术前患肢应抬高、冷敷、抗感染等对症处理7~10 d后,方可接受手术治疗。

1.3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并上气压止血带。取跟骨外侧可延长的“L”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在跟骨外侧壁骨膜下玻璃并向上掀起,形成包括腓骨长、短肌腱及腓肠神经在内的全厚皮瓣。分别在距骨及骰骨上钻入克式针,采用无牵拉技术显露骨折及距下关节,于跟骨结节处钻入Schanz针,小心打开跟骨外侧壁骨折片,撬拨塌陷的后关节面,同时向后、向下牵引跟骨结节,以恢复跟骨高度、宽度及Bühler角。骨质缺损处采用人工骨支撑植骨。待跟骨关节面恢复平整后,复位外侧壁骨折片。给予钢板内固定,透视检查满意后,缝合切口,于切口放置引流条,术后加压包扎。

1.4术后处理方法术后抬高患肢,常规应用抗生素,并给予消肿治疗,术后3周拆线,24~48 h拔出引流条。3个月后开始部分负重练习,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2结果

2.1本组患者随访18~24个月,平均21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及切口局部感染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1足骨折复位差,术后患者跛行伴行走痛,后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4足骨折复位基本满意,但术后踝关节活动度差,长距离行走后疼痛。28足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无疼痛,步态正常。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18足,良1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2.6%。

2.2手术前后影像学评估Bühler角:术前6.29°,术后25.2°。Gissance角:术前104.13°,术后120.73°。跟骨高度予长度比(H/L):术前0.46,术后0.57。

3讨论

3.1对于跟骨骨节内骨折的治疗,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两种观念反复不定。近年来,随着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对跟骨骨折认识的加深,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1,2]。本组优良率82.6%,明显的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足弓塌陷、腓骨下端撞击综合症等并发症。

3.2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跟骨骨折分类方法Sanders分型系统,该分型根据CT扫描显示后关节面骨折的情况,将跟骨关节内骨折分为4型:Ⅰ型: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Ⅱ型:跟骨后关节面移位的两部分骨折;Ⅲ型:跟骨后关节面有两条骨折线,三部分的移位骨折;Ⅳ型:跟骨后关节面移位的四部分及以上骨折。该分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后关节面骨折线的数量和位置,因而对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3]。

3.3距下关节是联系中后足和踝关节运动的重要关节,距下关节的良好复位是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结果的关键。

3.4Buckley等[4]依据术后CT将后关节面骨折复位质量分为解剖复位、关节面不平整≤2 mm、关节面不平整或分离≥2 mm三类,并认为前两类的术后效果优于第三类。因此,笔者认为恢复后关节面的完整性可以明显提高术后疗效。

3.5正确选择跟骨骨折的手术时机将直接影像术后的疗效,笔者认为根据患者的局部软组织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跟骨骨折后局部肿胀明显,过早手术治疗,出血多,术后切口易感染,延迟手术时间超过10 d,导致骨折复位困难,手术疗效差[5]。我们主张应在伤后消肿的基础上早期手术,7~10 d为最佳时间。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总体疗效好,患者主观满意度好,是可以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Zwipp H,Tscherne H,Thermann H,et al.Osteosynthesis and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Results in 123 cases.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90):76-86.

[2]Sanders R,Fortin P,Di Pasquale T,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90):87-95.

[3]卡内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4]Buckley R,Toughs S,Mccormark R,et al.Operative compared with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 Bone Joint Surg,2002,84:1733-1744.

[5]周康,邓信昌.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5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