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胶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质胶结:灰-灰黄色,小刀很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仍为灰色-黄色。加酸(一般

是稀盐酸),不起泡。泥质胶结物:如泥土或粘土,其胶结层的岩石硬度较小,易碎,断面呈土状。

钙质胶结:灰-浅灰-灰白色,小刀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为灰白色。加酸剧烈起泡。

钙质胶结物:胶结物的成分为钙质,所胶结的岩石硬度比泥质胶结的岩石大一些,呈灰白色,滴稀盐酸起泡。

硅质胶结:灰白色,小刀不能刻动,锤击出来的粉末为灰白色。加酸(一般是稀盐酸),

不起泡。硅质胶结物:胶结物成分为二氧化硅,所胶结的岩石硬度比前两种胶结物形成的岩石都大,呈灰色。

铁锰质胶结:一般为暗红色,小刀很容易刻动,刻下来的粉末仍为暗红色,加酸不起泡。断口特征也能签定,泥质胶结粗糙、钙质胶结较平有时贝壳状、硅质胶结光亮、铁锰质胶结

较粗糙。有经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铁质胶结物:胶结物成分为氢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所胶结的岩石硬度也较大,常呈黄褐色或砖红色。

初学碎屑岩薄片鉴定的人,很容易把胶结物结构和胶结类型的概念相混淆。在对碎屑岩进行薄片鉴定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杂基的结构,什么是胶结物的结构,而薄片鉴定表的结构栏里填写的则是胶结类型。

一、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碎屑岩的填隙物是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的,其支撑类型分两种:

1、杂基支撑型: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而呈游离状。填隙物多以粘土杂基为主,有时也指很细小的粉砂级,也常见灰泥、云泥杂基,它们是与颗粒同时沉积的。这种支撑类型可能反映了一种特殊的水流机制,如重力流等。

杂基的结构主要表现为重结晶程度,如杂基没有明显的重结晶时,则称为原杂基;如果具明显的重结晶则成为正杂基。

2、颗粒支撑型:颗粒直接接触或细颗粒支撑大颗粒,形成支架结构。填隙物有杂基也有胶结物。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它的结构与化学岩的结构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在碎屑岩中,胶结物的含量总小于50%。胶结物的结构比较多样:

1)按结晶程度分为:非晶质胶结物:如蛋白石及磷酸盐矿物等,它们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显晶质胶结物: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显晶质胶结物按晶粒大小又可分为隐晶质胶结物、显晶质胶结物和连生胶结物。

隐晶胶结物---在显微镜下呈微晶状;

显晶胶结物---晶粒小于碎屑颗粒(即一个孔隙内生长多个胶结物晶粒);

连生状胶结物---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每一个晶粒中都可以包含有多个碎屑颗粒,胶结物的粗大晶体可能是经成岩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

其中,显晶胶结物按晶粒形状和排列方式可分为镶嵌状、薄膜状(或带状)、次生加大和丛生的或栉壳胶结物等多种。即显晶粒状胶结物可以呈粒状或纤维状分散于碎屑颗粒之间,也可以围绕碎屑颗粒呈薄膜状或放射状生长,从而构成薄膜式胶结或栉壳状胶结,如方解石、文石、玉髓等易于形成栉壳状结构,其特征是晶体的长轴垂直于碎屑颗粒的边缘排列生长。

显晶状胶结物按晶粒大小(短轴为准,单位mm)分为:粗晶(0.5~2.0);中晶(0.25~﹤0.5);细晶(0.10~﹤0.25);粉晶(0.03~﹤0.10);隐晶(﹤0.03)。

2)按胶结物的分布均匀程度分为均一胶结物和非均一(凝块状)胶结物。

二、胶结类型

是由填隙物(胶结物和杂基)在岩石中的分布、自身的结构差异及其与颗粒间的关系所表现的特征。

按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可将胶结物类型分为下列几种:

1、基底型:碎屑颗粒呈漂浮状分布于填隙物中,而互不接触。填隙物成分常以粘土物质或碳酸盐为主,含量一般大于25%,是泥质砂质或钙质砂岩向砂质泥岩或砂质灰岩的过渡类型。有人曾建议取消这种胶结类型,认为这种胶结类型中颗粒的互不接触是因切片方位而导致的,应该与孔隙式胶结合并。

2、孔隙型: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接触,填隙物分布在颗粒间的孔隙中。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填隙物含量一般在5%~25%之间。

3、接触型:碎屑颗粒呈支架状接触,填隙物分布在颗粒接触处,其含量一般小于5%。

4、压嵌型:碎屑颗粒呈凹凸状或缝合线状接触,是一种被改造的颗粒支撑结构,颗粒周边有2/3为凹凸状或缝合线状镶嵌,胶结物含量往往很少,且常分布于未被嵌合的部位,因此也叫无胶结物式。

5、连晶型:胶结物呈大片状连晶状充填孔隙,胶结物具连生结构。

6、薄膜型:胶结物呈薄膜状分布于颗粒周围,垂直颗粒表面生长,薄膜厚度一般较为均一,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

7、次生加大型: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加大生长,二者成分相同,光性方位一致或不一致。以石英和长石居多,按石英、长石等颗粒次生加大程度可划分为三级:个别---加大颗粒数小于5%;常见---加大颗粒数为5%~30%;普遍---加大颗粒数为30%~50%。

8、凝块型:砂岩中支撑类型变化大,填隙物呈斑块状不均匀分布;

9、晶粒镶嵌型:胶结物由镶嵌状接触的晶粒组成,具镶嵌结构。

10、弱胶结型:砂岩孔隙十分发育,胶结物含量一般小于2%。

此外还有过渡胶结型:当几种胶结类型相伴生时,则为过渡胶结型,如孔隙-薄膜型,且以后者为主。

其实上述胶结类型只是相对常见的胶结类型,有些胶结类型很罕见,可能用上述胶结类型都无法准确描述。

准确的描述碎屑岩的胶结物结构及胶结类型对判断其沉积环境、沉积类型、成岩作用以及进行储层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杂基支撑的砂岩常系重力流沉积;当砂岩分选、磨圆较差,含较高的杂基,并含少量自生胶结物的时候,则很有可能为低密度浊积砂岩;弱胶结的砂岩可能为刚进入埋藏成岩阶段不久的砂岩;硅化或绿泥石化的蚀变凝灰质常呈隐晶状;绿泥石膜为主胶结的砂岩,在成岩期间砂体的渗流能力一直较好;蛋白石或玉髓的出现,则可能反映了一种不寻常的条件,似乎与二氧化硅的离子浓度有关;沸石类胶结物常出现在富含斜长石的砂岩或与火山质有关的砂岩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