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因素
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产品价值低且市场风险高,只能维 持基本生活,这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结果。而城镇居民从事的是现代 产业,现代产业科技较发达,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获得的收入较多。 从这个意上来说,现代产业的优势与传统农业的劣势就造成城乡居民 的收入差距。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 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 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 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 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 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 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来自(二)收入分配制度因素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现在,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农村起步,到后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 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在推广的过程中给城市更多的发展空间。而广大 农村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生产率低,这就使农民收入较低。而城镇是 以工业为主,劳动生产率较高,又能从农村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创 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在这种制度下,有 很多人开始盲目追求效率,忽视公平。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还存在很多 的缺陷如:国有企业在收入分配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 企业因为受到限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小组成员:蔡炎辉 康凯 蔡威 肖路
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 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 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 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 面逐渐被打破, 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 注,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 大的国家。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 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 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 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 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 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 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
谢谢观看!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 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 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 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 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 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 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 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当前 我国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 距的现状,就要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和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先发展起来,并由 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向西依次推 进的非均衡发展政策的大思路。国家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东 部沿海地区及经济特区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经过 20多年的发展, 东部地区凭借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对西部也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但远不及于东 部的力度,东西部贫富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 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 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 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 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 达到9646元。
健全的税收制度能够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同样完善的社会保障 制度也能够缓解贫富差距问题。税收是通过拿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调节 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制度则是给低收入群体一定的补贴。然而我国的社 会保障事业比较滞后,农民、城镇退休人员、城镇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 都没能得到及时保障,他们很有可能沦为贫困者,这样就导致中国贫困 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 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 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 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 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 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 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 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 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 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 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