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35
2.1工匠民俗
对这种封锁性,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工匠们为了保住名牌产品以利 竞争,不得不在选料、加工程序等方面 严格要求,使产品在技艺上始终保持高 水平而不至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这 种封锁性必然给经验的推广,技艺的交 流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障碍。
36
2.1工匠民俗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工匠们由于机遇的难觅 和命运的多舛,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 于冥冥中神灵的佑护。因此,各类工匠的生产 活动,大都具有神秘的性质,诸如对祖师的祈 祷和祭祀、语言和行为禁忌、行话和隐语等等。 其目的,一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 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 至于通过祭祀希望能有较丰厚的收入,当然也 在情理之中。
中 国民 俗 风情
陈艳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入乡随俗,入门问禁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 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 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 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 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比如说某山村 风光优美,通常会说民风淳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或者,穷山恶水出刁民。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 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 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新疆 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 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
• 5、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 吉祥的象征。在新年到来时,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 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筑起一道雪墙。 他们认为这道雪墙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时将 带来幸福和欢乐。

《导游基础知识》3-1中国民族民俗概述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3-1中国民族民俗概述课件

“说一说”“民族”的概念和“民俗”的含义
民族的概念:人们怎在样历学史习上“形成中的国一民个族有民共俗同”语?言、共 中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国
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也可指处于不同社会 民
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


民俗的含义:即民间风俗。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 俗 成的社会习俗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习俗叫 概 “俗”。具体内容包括服饰、饮食、居住、生产、交通 况

广西壮族
自治区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请分析:我国 民族分布的格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局如何?
中 国






民族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题,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 局。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市云南省。
“看一看”人口分布图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民 俗


请思考:
我国人口分布格
局如何?
导游“民俗”用多少?
请浏览“云南民俗风情游”接待任务表,分析“在
导游工作中,需要怎用样到学哪习些“民族中民国俗民知族识民”俗? ”?


产品名称 云南民俗风情5晚6日游


简要行程 杭州-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楚雄-昆明-杭州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最集中的省份,本线路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维吾尔族
蒙古族
回族
满族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源自俗”?中国民
藏族
畲族


中国民俗文化知识第三章(第一节 我国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民俗文化知识第三章(第一节 我国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

兴。
3.年夜饭、守岁
• 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叫“除日”、 “岁除”、“年关”“除夕”和 “年三十”等。
• 吃完除夕晚饭,开始守岁,这一 天夜里是不能睡觉的,人们边吃边 玩,迎接春节之日的到来,这就叫 守岁。
• 民间传统讲究“大年三十的火, 正月十五的灯”,这一天,不光做 饭的火要又大又旺,晚上守岁取暖 的火也要烧得又旺又久,寓意幸福 的日子红红火火、长长久久。

在乡村,初一起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
挨家挨户拜年贺喜的传统习俗。此俗大约源于南
北朝时期,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能驱魔辟
邪为大家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狮子舞拜到哪
一家时,哪一家都会鸣炮礼接,并象征性地送上
多少不等的红包致谢。
拜年
舞狮
知识点二:元宵节
• 古代称夜为 “宵”,因为正月十 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 月圆之夜,所以叫 “元宵节”。又因道 教将此日称为上元节, 故此节旧称上元节; 由于有张灯、观灯的 民俗活动,又称为灯 节。
糕,购买果品零食、鞭炮、年画、春联和神像,准
备过年吃的丰盛饭菜等。我国南北各地风俗不同,
过年的各种吃食也不尽相同。

俗话说“大人盼插田,小孩子盼过年”,孩子
们最悠闲,也最热切地翘盼着新年快点到来。
2.贴春联、挂年画
贴春联
春联就是对联。内容以表达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对新 春到来的喜庆为主。像“天增岁月 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天 下都乐人长寿,四海同春花盛开”、 “接天瑞霭千家乐,献岁梅花万里 香”等。中国贴春联的历史悠久, 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
有人家都扫尘土、净庭户,以祈求新岁之安。现在
民间流传的顺口溜:“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2019民俗学第三章

2019民俗学第三章

(一)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 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风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 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
(二)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 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 方式可供选择。
(六)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中国的许多民俗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民俗可以追溯 到人类社会初期,虽然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变异,但依然有原始 民俗的存在,形成了民俗的原始性特点。
与此相联系,由于民俗的原始性,使得有些民俗表现出一 种神秘的象征。人们进行某些民俗活动时,常带着一种神秘的 心理,认为这些民俗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民俗具有神秘性 的特点。
讲习课程
第一节 民俗的含义与形成 第二节 民俗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民俗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民俗的含义与形成
一、民俗的含义 二、民俗的形成
一、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定义的主要观点
(1)民俗是残留至今的古代遗风。 (2)民俗是“民间文化”的传统部分。 (3)民俗是古代宗教的残余。 (4)民俗是指流传的民间故事。 (5)民俗是一种口传的民间文学。
一、民俗的分类
(一)已有的分类成果 (二)关于民俗分类的进一步探讨
(一)已有的分类成果
1、英国学者班妮的民俗分类 信仰和行为,习俗,以及故事、歌谣和俗语三大类型。 2、法国学者山狄夫的民俗分类 民俗可以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三大类。 3、美国学者布鲁范德的民俗分类 口头民俗、习惯民俗、物质民间传统等三大类。 4、日本学者后藤兴善的民俗分类 民俗可以分为有形物质民俗、社会集团民俗、口承语言民俗、 无形心意民俗等四大类。 5、中国学者乌丙安的民俗分类 民俗可以分成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 的民俗等四大类。 △

中国民族民俗 第三章 生产、生活民俗知识课件

中国民族民俗 第三章 生产、生活民俗知识课件
种职业民俗
第一节 生产民俗
小贴士——上元节民俗
四川天全县上元节(正月十五)制作的“祈谷灯”、 “五谷灯”,通宵达旦点燃,都是为了庆佳节求丰年之用。据 传,彩灯越亮,说明农民的心越虔诚。农民见到满街的灯光灿 烂,便互相庆祝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期间,在山梁 平坦处、路口处,男女有的上树,有的载上竹木玩打秋千游戏。 从早到晚,一连五至七天才结束。据传,这样农民就可以没有 腰腿疼。各地类似民俗都与农民盼望生产丰收、农事耕作顺利 和身体健壮的心理有关。
云南苦聪人 —— 无言交易
“全聚德” “三碗不过岗”
“满招损、谦 受益” “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
北方骡马市 —— 袖里吞金
幌子、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广告以及商品的包装形式等。
表现形式
第一节 生产民俗
小贴士——中草药的包装
过去到各大城市的著名药店抓药时,药店为了对病人负 责和避免出错,店伙计一定会先将每一味药,用专门印有这味 药性质、用途、主治、禁忌的小方纸包起来,然后才展开印有 店名、地址、经营项目及成药名称的大纸,将每个小药包整齐 地摞在中间包好,再用扎中药包装专用的双色线捆扎,并随药 赠送一个过滤汤药用的小箩儿。这种认真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 使顾客永生难忘。
第二节 生活民俗
居住民俗是指人们在居住方面的风俗习惯, 包括选址、建房、迁入、居住等方面的习俗。
洞穴居
巢居—穴居
半穴居—地面居
窑洞式
穹庐式
干栏式
长屋式 上栋下宇式
中国西北黄土峭 壁上排列的组组 窑洞。
鄂伦春族的仙人 柱、蒙古族的蒙 古包、哈萨克族 的毡房、藏族的 帐篷。
傣族的竹楼最为 典型。
以福建客家人的 围楼最为著名。
如西安市的厨师,被称为“勺勺客” ,大都来自陕西蓝田县。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民族民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等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藏族的历史概况和分布特点;2. 掌握藏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等知识;3. 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藏族历史与分布2.1 教学内容2.1.1 藏族历史简介介绍藏族的历史发展,包括吐蕃时期、藏传佛教兴起、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等。

2.1.2 藏族分布特点讲解藏族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重点介绍西藏自治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讲解藏族历史与分布特点。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藏族历史纪录片,加深对藏族历史的了解;2.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藏族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3.3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章:藏族传统文化3.1 教学内容3.1.1 藏族语言文字介绍藏文的发展历程、文字特点以及藏文经典著作。

3.1.2 藏族宗教信仰讲解藏传佛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

3.1.3 藏族艺术与文学介绍藏族的绘画、雕塑、歌舞、史诗等艺术形式。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讲解藏族传统文化。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藏族舞蹈、歌唱等表演,感受藏族艺术的魅力;3.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藏族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民族特色的影响;3.3.3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章:藏族风俗习惯4.1 教学内容4.1.1 藏族饮食习惯介绍藏族的特色食品,如糌粑、酥油茶、牛羊肉等。

4.1.2 藏族服饰特点讲解藏族的服饰风格、饰品寓意以及服饰制度。

4.1.3 藏族节日习俗介绍藏族的重要节日,如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民俗传统资料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民俗传统资料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民俗传统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族民俗》教材第三章“民俗传统资料”,具体内容包括:汉族的春节、端午、中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各民族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和寓意;2.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族、蒙古族、藏族、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难点:各民族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各民族传统节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民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3. 讲解:详细讲解汉族的春节、端午、中秋;蒙古族的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的起源、习俗、寓意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介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增强课堂趣味性。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民俗传统资料)2. 主要内容:汉族:春节、端午、中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藏族:雪顿节彝族:火把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汉族春节的起源、习俗和寓意。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析藏族雪顿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

(4)谈谈你对彝族火把节的了解。

2. 答案:(1)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寓意为辞旧迎新、祈福祭祀。

(2)那达慕大会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项目,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

(3)雪顿节起源于佛教,主要有晒佛、跳神、吃酸奶等活动,象征消灾祈福、五谷丰登。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教案:中国民族民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社会《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多样化的民族》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民俗,包括各民族的服饰、饮食习惯、节日习俗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和习俗。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民族服饰图片、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片中都展示了哪些民族的服饰?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探究,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深入了解其服饰特点和习俗,并做好笔记。

3. 分享交流各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在听讲过程中进行补充和讨论。

4. 视频资料观看教师播放关于各民族服饰和习俗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民族的服饰,并表演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中国民族民俗2. 服饰特点3. 饮食习惯4. 节日习俗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深入了解其服饰特点和习俗,下节课向同学分享。

2.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设计一套民族服饰,并拍照留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实践环节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和习俗。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分组探究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最新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

最新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一、判断题(正确答案“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1.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 A )2.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 A )3.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 B ) 4.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 B )5.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B)6.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 B )7.客人进人蒙古包后,忌讳坐在蒙古包的东北角。

( B )8.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A)9.火塘是藏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B)10.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 A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 A )的特点。

A.东南密西北疏 B.东南疏西北密 c.东西密南北疏 D.东西疏南北密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A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 B )的民居形式。

A.朝鲜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4.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是( C )特有的民俗节日。

A.苗族B.壮族c.朝鲜族D.满族5.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 B )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A.祭敖包 B.呼麦 c.马头琴音乐 D.那达慕6.达瓦孜是(D)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A.回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7.藏族在( B )被称为“吐蕃”。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8.《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 C )并称中国“三大史诗”。

A.《高皇歌》 B.《阿诗玛》 c.《玛纳斯》 D.《创世记》9.彝族的原始宗教中,祭司称为(D)。

A.三朵B.萨满c.赞哈D.毕摩10.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C)部落。

A.荆蛮B.百越c.蚩尤D.东夷11.“分鸡心”是( C )的交友礼节。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族民俗》教材第三章“民俗风情”,详细内容为第一节“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表达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重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讨论节日习俗和家庭庆祝活动。

4. 例题讲解:以端午节为例,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7. 板书设计:以表格形式呈现各个传统节日的名称、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家的传统节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一个传统节日,以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成果。

八、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要求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尽性与准确性;2.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与可评估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第一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民俗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国各民族的基本分布和特色。

3. 了解中国民族民俗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内容:1. 民族民俗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色3. 中国民族民俗的重要性和价值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中国的多元民族和文化。

2. 讲解民族民俗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色。

4. 讨论中国民族民俗的重要性和价值。

5. 总结本章内容。

第二章:汉族民俗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汉族的基本情况和民俗文化。

2. 掌握汉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3. 了解汉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教学内容:1. 汉族的基本情况2. 汉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3. 汉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汉族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2. 讲解汉族的基本情况。

3. 分析汉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4. 介绍汉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5. 总结本章内容。

第三章:蒙古族民俗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基本情况和民俗文化。

2. 掌握蒙古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3. 了解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教学内容:1. 蒙古族的基本情况2. 蒙古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3. 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蒙古族的特点和贡献。

2. 讲解蒙古族的基本情况。

3. 分析蒙古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4. 介绍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5. 总结本章内容。

第四章:藏族民俗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藏族的基本情况和民俗文化。

2. 掌握藏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3. 了解藏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教学内容:1. 藏族的基本情况2. 藏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3. 藏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藏族的独特文化和信仰。

2. 讲解藏族的基本情况。

3. 分析藏族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4. 介绍藏族的饮食、服饰和建筑特色。

5. 总结本章内容。

讲课--中国的民族民俗

讲课--中国的民族民俗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角,凶 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 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 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 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 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 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 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 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 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 语。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一、中国的民族
(一)什么是民族 1、广义: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 同体。习惯上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 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境内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 狭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 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 现象。如汉族、壮族等。
农历正月十五
公历四月五日 寒食节 农历五月初五 纪念屈原
端午节
中秋节
农历秋季正中
赏月、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
春节起源于:
西周
定型于:
汉朝
春节
古代,又称“元辰”、“元日”“正旦”等,意思是一年 的第一 个造成,俗称过年,是中国人(主要是汉族)最为隆重的 综合性节日。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它的节期一般 在 腊月二十三“祭灶”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之长,节 日 内容之丰富,胜过其他所有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包括除 夕夜的年夜饭、团圆守岁,辞旧迎新,家家户户贴春联挂 年画,贴窗花,互相拜年,放鞭炮,互相道喜祝贺。大年 初一,新春开始,至亲好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用最
这些春节的民俗千百年来在内涵或形式上已发 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各民族民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民族民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俗文化特点;3. 培养对中国民族民俗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1.3 教学内容1.3.1 中国民族民俗的定义与特点1.3.2 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1.3.3 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第二章:汉族民俗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汉族的分布特点及民俗文化特点;2. 掌握汉族的重要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3. 培养对汉族民俗的兴趣和尊重意识。

2.2 教学内容2.2.1 汉族的分布特点2.2.2 春节:重要性、习俗与内涵2.2.3 清明节:习俗与内涵2.2.4 端午节:习俗与内涵2.2.5 中秋节:习俗与内涵第三章:蒙古族民俗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蒙古族的分布特点及民俗文化特点;2. 掌握蒙古族的重要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3. 培养对蒙古族民俗的兴趣和尊重意识。

3.2 教学内容3.2.1 蒙古族的分布特点3.2.2 那达慕大会:重要性、习俗与内涵3.2.3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文化3.2.4 蒙古族的传统居住习惯3.2.5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特点第四章:藏族民俗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藏族的分布特点及民俗文化特点;2. 掌握藏族的重要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3. 培养对藏族民俗的兴趣和尊重意识。

4.2 教学内容4.2.1 藏族的分布特点4.2.2 藏历年:重要性、习俗与内涵4.2.3 转经:习俗与内涵4.2.4 藏族的传统饮食文化4.2.5 藏族的传统居住习惯第五章:回族民俗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回族的分布特点及民俗文化特点;2. 掌握回族的重要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3. 培养对回族民俗的兴趣和尊重意识。

大班中国民俗综合课教案设计

大班中国民俗综合课教案设计

大班中国民俗综合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中国民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俗的概念和特点。

2. 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3. 培养幼儿对中国民俗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俗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3. 中国的传统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讲解中国民俗的概念和特点。

2. 主题活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

3. 实践活动: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春联、灯笼等。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对中国民俗的认知程度。

2.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 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3.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4.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 主题活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3. 实践活动: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月饼、粽子等。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

2.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2. 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3.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绘画、书法、剪纸等。

2. 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3. 中国传统艺术的著名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2. 主题活动: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3. 实践活动:进行相关艺术创作,如绘画、剪纸等。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程度。

2.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

(精华版中国民族民俗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中国民族民俗》的第三章,主要内容是介绍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具体包括:汉族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等;中国的饮食文化,如川菜、粤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中国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难点:理解并解释一些具体的民俗文化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各民族民俗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包括节日习俗、手工艺和饮食文化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

4. 例题: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民俗文化现象,让学生解释和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中国民族民俗汉族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少数民族节日习俗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饮食文化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民族民俗的短文。

答案:略2. 选择一个少数民族,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下节课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中国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难点:理解并解释一些具体的民俗文化现象。

二、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各民族民俗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中国的民俗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0337)《中国民族民俗》复习思考题答案一、1,社会民俗:社会生活

(0337)《中国民族民俗》复习思考题答案一、1,社会民俗:社会生活

(0337)《中国民族民俗》复习思考题答案一、1,社会民俗:社会生活中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家庭,家族,村落,民间社会组织,以及岁时民俗和人生礼仪等。

2,天菩萨:彝族男子发式。

彝族男子一般把头顶四周的头发剃光或者剪短,只留头顶正中一绺,人们把这称为天菩萨,表示对天的尊敬。

其他人不得触摸。

3,披星戴月:纳西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纳西族妇女一般披坎肩,她们在坎肩上绣月亮和北斗七星,即作为装饰,也代表了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勇敢。

4,酥油茶:著名的藏族饮料。

它是把酥油和茶水充分搅拌而使之交融,然后加盐再熬制而成。

喝酥油茶可以补充肉食为主的各民族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

5,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的典型代表。

白族民居由一正两厢组成,正房前建一高大的照壁以挡风,从院落格局看就是三房一照壁。

白族人还喜欢用照壁装饰院落,故于上画各种花鸟。

这种格局还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

6,仙人柱:俄伦春族的典型居室。

俄伦春人以狩猎为主,必须时常迁徙,因此他们的居室很简单,用几根木柱搭建一个棚架,外面围裹兽皮则行。

这种居室易于搭建和拆卸,极适应游牧和狩猎生活。

7,土楼:东南沿海客家人的典型居室。

以土木或者石木结构为主,外形多为圆形或四方形,一般数层。

对外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而对内基本完全开放。

8,十月历:彝族民间传统历法。

纯阳历,将一年365天分为十个月,规定每月36天,这样十个月共360天,剩下的5天或者6天为过年日。

每月的36天以十二生肖来计算方法,每月刚好三个周期,很好计算。

9,中秋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节日这天,人们以月饼、瓜果等食物来庆祝秋收,而月饼在食品中又已经被赋予了家庭和睦团圆的象征意义。

10,端午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据说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起。

届时,人们以粽子为食品,以雄黄酒为饮料,并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

11,火把节:彝语支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彝族最为典型。

纳西族和傣族知识点四纳西族主题三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纳西族和傣族知识点四纳西族主题三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12
东巴文学《创世纪》谱写了一曲纳西祖先的颂歌,表述了古纳西 人对于世界万物和人类起源、变化的朴素认识,突出了贬神褒人的思 想,展示出纳西先民艰苦卓绝创世立业的历程。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13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1997)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6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7
我国的纳西族主 要聚居地除云南外, 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 族聚居地,主要居住 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 区、玉龙纳西族自治 县、维西、香格里拉 (中甸)、宁蒗县、永 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 、木里县和西藏自治 区芒康县盐井镇等。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3
教学重点:掌握纳西族的礼俗、禁忌、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纳西族的礼俗禁忌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4
纳西族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5
丽江古城概况
美丽的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 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 、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另一个是歙县)据说是因为 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 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 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 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中国民族民俗:民族民俗概述

中国民族民俗:民族民俗概述
中国民族民俗
民族民俗概述
课件提纲
一、民族民俗类型 二、民族民俗特点
民族民俗类型
(一)经济民俗 是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通过生产、生活形成的群体在结合与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构成。
少数民族服饰
民族民俗类型
(三)意识民俗 是一种深层次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人们以信仰为核心的心理
活动和操作行为。
伊斯兰教朝拜
佛教朝拜
民族民俗类型
(四)游艺民俗 包括民间文化娱乐、竞技、杂技等。
杂技
杂技
民族民俗特点
(一)社会性和集体性 (二)类型性和模式性 (三)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播布性 (四)稳定性和变异性
麦西来普舞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一、判断题(正确答案“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1.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2.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 )3.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 ) 4.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 )5.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6.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 )7.客人进人蒙古包后,忌讳坐在蒙古包的东北角。

( )8.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9.火塘是藏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10.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 )的特点。

A.东南密西北疏 B.东南疏西北密 c.东西密南北疏 D.东西疏南北密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 )的民居形式。

A.朝鲜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4.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是( )特有的民俗节日。

A.苗族B.壮族c.朝鲜族D.满族5.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 )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A.祭敖包 B.呼麦 c.马头琴音乐 D.那达慕6.达瓦孜是()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A.回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7.藏族在( )被称为“吐蕃”。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8.《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 )并称中国“三大史诗”。

A.《高皇歌》 B.《阿诗玛》 c.《玛纳斯》 D.《创世记》9.彝族的原始宗教中,祭司称为()。

A.三朵B.萨满c.赞哈D.毕摩10.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

A.荆蛮B.百越c.蚩尤D.东夷11.“分鸡心”是( )的交友礼节。

lA.彝族B.黎族c.苗族D.土家族12.()是古代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A.《创世记》 B.《东巴经》 c.《东巴画谱》 D.《白沙细乐》13.白族的宗教信仰中,主要崇拜( )。

A.先祖 B.鬼神 C.自然 D.本主14.白族菜最负盛名的是( )。

A.坨坨肉 8.琵琶猪 C.砂锅弓鱼 D.酸辣江鱼15.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 )崇拜物。

A.自然 B.图腾 C.动物 D.鬼神16.黎族妇女曾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为( )。

A.刺绣 B.刻画 C.雕题 D.美体17.三道茶是( )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礼仪。

A.彝族 B.白族 C.苗族 D.傣族18.以青苔人菜,是( )特有的风味菜。

A.白族 B.彝族 C.黎族 D.傣族19.( )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A.开门节 B.泼水节 C.关门节 D.水灯节20.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的( )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A.羌人 B.氐人 C.巴人 D.胡人21.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相传起源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22.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 )。

A.春节 B.歌圩节 C.中元节 D.牛魂节23.( )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A.1989 B.1990 C.1991 D.199224.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各地节期不一,一般在农历( )二十四。

A.四月 B.六月 C.八月 D.十月25.我国的少数民族中,( )时尚招赘婚。

A.黎族 B.纳西族 C.彝族 D.傣族26.( )的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A.藏族 B.白族 C.土家族 D.苗族27.迎接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 )。

A.迎宾酒 B.牛角酒 c.进门酒 D.交心酒28.元初,我国著名的纺织能手黄道婆,是在学习了( )的纺织技艺后名垂青史的。

A.苗族 B。

壮族 c.黎族 D.傣族29.( )是土家族村寨每年最隆重的集体祭祀。

A.祭天灵 B.祭谷神 C.祭土王 D.祭族公30.巴扎是维吾尔族的传统( )。

A.歌舞盛会 B.贸易集市 C.宗教活动 D.竞技项目31.荷包香囊是()妇女特别喜爱的随身佩物。

A.傣族B.黎族c.满族D.苗族32.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据说是为纪念春秋时( )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所设。

A.晋国B.楚国c.齐国D.越国33.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尤以辽宁最多。

A.山东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34.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

IA.郊祭B.岁祭c.年祭D.腊祭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藏族饮食的“四宝”指的是( )。

A.奶茶 B.酥油 c.牛羊肉D.糌粑 E.茶叶2.蒙古族的服饰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A.帽子 B.长袍 c.腰带 D.靴子 E.首饰3.回族的盖碗茶有( )等。

A.八宝茶B.白糖清茶C.蜂蜜多味茶 D.红糖砖茶E.冰糖窝窝茶 l4.下列选项中,属于朝鲜族民族舞蹈的有()。

A.长鼓舞 B.象帽舞 c.顶碗舞 D.扇子舞 E.农乐舞5.下列选项中,()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

A.大鼓舞 B.顶水舞 c.八角鼓舞 D.铁环舞 E.普塔舞6.下列少数民族中,( )的住房形式多为干栏式建筑。

A.苗族 B.土家族 c.傣族 D.壮族 E.纳西族7.下列少数民族中,()有嚼槟榔的习俗。

A.彝族 B.黎族 c.壮族 D.土家族 E.傣族8.( )同源于古代的“百越”,他们以“断发文身”为共同习俗。

A.傣族 B.壮族 c.水族 D.布依族 E.苗族9.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的是( )。

lA.壮锦 B.宋锦 c.黎锦 D.蜀锦 E.云锦10.土家族著名的传统舞蹈有( )。

IA.八角鼓舞 B.甩发舞 c.茅古斯 D.八宝铜铃舞 E.摆手舞1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除汉族外,( )等民族都过此节。

A.傣族 B.蒙古族 c.苗族 D.壮族 E.朝鲜族12.朝鲜族的饮食习俗主要有( )。

IA.每餐必有汤B.调味品最爱用辣椒和豆酱C.泡菜是佐餐的主要菜肴 D.喜欢吃牛肉和狗肉E.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13.下列关于少数民族传统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傣族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B.彝族以农业为主,养殖业是主要的副业c.农业在藏族传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于畜牧业D.维吾尔族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E.朝鲜族长期以垦荒为业14.白族文化遗存中的( )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三道茶 B.三月街 C.绕三灵习俗 D.扎染技艺 E.蜡染工艺15.蒙古族早期的那达慕大会,只有( )三项活动。

A.骑马 B.刁羊 c.摔跤 D.射箭 E.拔河16.中秋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A.蒙古族 B.壮族 C.彝族 D._-b家族 E.朝鲜族17.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藏族 E.回族18.清明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A.白族 B.满族 c.朝鲜族 D.纳西族 E.彝族19.( )是汉族宗教信仰的传统观念。

A.天命崇拜 B.自然崇拜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 E.鬼神崇拜20.加民俗作为文化现象,一般具有集体性与模式性、( )的特点。

A.传承陛与播布性B.原生性与自发性C.稳定性与变异性D.民族性与地方性E.原始性与神秘性21.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 )五大语系。

A.亚欧 B.阿尔泰 c.南亚 D.印欧 E.南岛22.按民俗的内容,民俗可分为( ),这是通俗民俗学常用的分类方法。

A.经济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信仰民俗 E.游艺民俗23.为下列选项中,属于满族民俗文化的有( )。

A.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 B.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c.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腰接面礼D.信仰土谷神 E.住房一般东南开门24.下列有关朝鲜族民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6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 B.住房屋顶平坦C.有“白衣民族”之称 D.早期流行自然崇拜E.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25.下列关于藏族民俗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藏文的历史之悠久,仅次于汉文 B.传统节日望果节原名酸奶宴C.主食糌粑,是用小麦炒熟磨成细粉 D.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牧区则住帐篷 E.在已经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藏族入选的项目最多26.下列关于彝族民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彝文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B.彝族妇女有“哭嫁”的习俗c.男女都爱穿形似斗篷的“擦尔瓦” D.土掌房是独特的民居建筑E.火把节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27.下列关于苗族民俗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民居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吊脚楼 B.妇女的服饰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 c.有“抢亲”的习俗 D.普遍爱吃坨坨肉 E.芦笙是最有代表性的乐器28.下列关于白族民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塘是白族人家神圣的地方 B.白族主要崇拜“本主”C.《阿诗玛》是白族的叙事长诗 D.语言中含有大量的汉语借词E.最有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29.傣族青年男女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是( )。

A.游方 B.跳月 C.丢包 D.放寮 E.串寨子30.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家族饮食习惯的是( )。

A.喜食糯米 B.最爱吃腊肉、油茶等食品c.蔬菜常以水煮的方法烹制 D.有辣椒当盐的嗜好E.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31.下列选项中,属于黎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有( )。

A.擅制独木器 B.鼻箫是其独特的乐器 C.纺织技术历史悠久D.习惯腌制生鱼、生肉 E.曾经盛行凿齿的习俗32.下列选项中,属于维吾尔族民居特征的有( )。

A.院内一般有一影壁 B.屋顶平坦,开天窗c.室有夏室、冬室之分 D.靠墙一边为待客的上座E.大门忌朝西开33.下列关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彝族男女都穿形似斗篷的“擦尔瓦”B.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喜爱戴“尕帕”c.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日月披肩”D.白族姑娘的头饰上显示着“风花雪月”E.傣族服饰图案取材多用图腾崇拜物34.下列关于少数民族的民俗,表述正确的是( )。

A.维吾尔族喜欢在墙上挂壁毯B.颁金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c.壮族有禁食牛肉、蛙肉的禁忌D.盘歌是彝族青年男女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E.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有“走婚”的习俗35.下列关于少数民族的民俗,表述错误的是( )。

A.十二木卡姆有“维吾尔音乐之母”的誉称B.回族以善于经营而著称C.颁金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D.勒勒车是朝鲜族特有的牛车E.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是短袖、宽腰、长裙、低靴36.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 )。

A.苗族 B.回族 c.满族D.蒙古族 E.维吾尔族1 37.( )是壮族地区最负盛名的特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