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肌炎精品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原学诊断标准
确诊指标: 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
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 引起:分离到病毒、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wk.baidu.com
病原学诊断标准
参考依据: 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 炎系病毒引起: A. 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 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 降低4倍以上; B. 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C. 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液中查到病毒核酸。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内诊断标准
1983年首次制定 1994年加以修订: 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出
现了VM诊断扩大化趋势,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对患儿带来了一定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1999年又加以修订,去掉了过去标准中的次要标准, 只保留主要诊断标准,且对主要诊断标准也加以了修 订,病原学诊断标准未做改变。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3. 关于心电图
(1)心电图改变有5大特点 A. 多样性 B. 顽固性 C. 间歇性 D. 同一性 E. 耐受性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2)可作为VM诊断标准的常见心电图改变 A. 除单源性早搏以外的异位节律 a. 早搏:多源、多形、成对、成联律或并行性 b. 心动过速:房速、室速、SVT、房扑、房颤等 要排除WPW、心脏肿瘤、先心病、结缔组织病、 房室或房室结折返等引起者。
临床诊断标准
---1999年制订
急慢性心功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心脏扩大(胸片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心电图改变: 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I、II、 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出现窦房传导阻 滞、AVB、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呈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 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心动过速、低电压 (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CK-MB升高或肌钙蛋白T或肌钙蛋白I阳性。
4. 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结缔组织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 甲亢、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弹、先天性AVB、心脏自主神 经功能异常、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1. 诊断标准的排它性
A. DCM:鉴别较为困难,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活检 明确诊断,但在临床上病史和患者的治疗反应极其重要。
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重症VM非常重要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1966年 Smith 5条诊断标准 1971年 Koontz 1974年 Lowes 1976年 Scholmerich
相继提出了诊断标准,但这些标准均缺乏确诊条件。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1981年日本厚生省提出7条诊断标准 A. 前驱症状出现10日内有心脏症状 B. 心音遥远和奔马律 C. X线示心脏增大 D. 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ST-T改变、Q-T间期延长、低电压、QRS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确诊依据
1. 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时或发 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依据支持诊断者。
2. 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者,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 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者,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 凡不具备确诊依据者应给予必要的治疗和随诊,根据病情变化 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B. 受体功能亢进: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伴ST-T改变。
C.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 风湿性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综合症、川崎病等 E. 其他:如糖尿病、甲亢的心血管表现与心肌炎有时很难
鉴别。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2. 关于心肌酶的认识
A. 心肌酶谱提法不正确,GOT、LDH、CPK存在于 许多组织中。
B. 警惕对晚近发现的肌钙蛋白的过分依赖 C. 强调心肌酶同工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a. LDH1LDH2:判断心肌炎的敏感性为33% b. CK-MB: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小于5%,94~95%为CK-MM;
当CK-MB在血清中的含量大于6%时有意义;但25~50%心 肌炎患儿,尤其累及传导系统者CK-MB可正常,有部分健 康儿CK-MB持续升高而无任何临床症状。 c. GOT:对心肌炎的诊断意义不大,正常情况下血清内有胞 浆内的GOT(s-GOT)而无线粒体内的GOT(m-GOT), 当血清中m-GOT/ s-GOT大于0.25时,若能排除其他情况可 以考虑有心肌损伤。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与治疗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孔祥辉
前言
VM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系由病毒感 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亦可为全身病 毒感染的一部分。
小儿VM的发病有增多趋势,但大多数为轻症,预后 良好;少数为重症,表现为猝死、严重心衰、严重心律 失常、心源性休克,预后差,死亡率高,即使存活相当 一部分留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电轴改变、异常Q波、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 E. 超声心动图示心功不全 F. 心肌酶升高 G. 双份血清病毒抗体升高2倍以上。
该标准缺点为无确诊条件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国外目前主要依据病原学结合病理学诊断病毒性 心肌炎。目前国内外均沿用达拉斯标准作为病理学的 诊断标准。达拉斯标准为: A. 治疗前分为:活动性心肌炎;边界性心肌炎;无心肌 炎发现; B. 治疗后分为:进展或持续性心肌炎;恢复期心肌炎; 心肌炎治愈。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B. 房室传导阻滞 a. I度AVB:先天性、房室结双经路、暂时性(包括药
物、发热等),心肌炎引起者多有其他临床表现。 b. II度AVB:I型可见于正常人,多在睡眠中出现,同
时要排除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II型95%以上存在病 理因素,生理性因素较少。 c. 高度和III度AVB:要排除先天性和手术造成
病原学诊断标准
确诊指标: 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
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 引起:分离到病毒、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wk.baidu.com
病原学诊断标准
参考依据: 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 炎系病毒引起: A. 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 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 降低4倍以上; B. 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C. 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液中查到病毒核酸。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内诊断标准
1983年首次制定 1994年加以修订: 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出
现了VM诊断扩大化趋势,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对患儿带来了一定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1999年又加以修订,去掉了过去标准中的次要标准, 只保留主要诊断标准,且对主要诊断标准也加以了修 订,病原学诊断标准未做改变。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3. 关于心电图
(1)心电图改变有5大特点 A. 多样性 B. 顽固性 C. 间歇性 D. 同一性 E. 耐受性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2)可作为VM诊断标准的常见心电图改变 A. 除单源性早搏以外的异位节律 a. 早搏:多源、多形、成对、成联律或并行性 b. 心动过速:房速、室速、SVT、房扑、房颤等 要排除WPW、心脏肿瘤、先心病、结缔组织病、 房室或房室结折返等引起者。
临床诊断标准
---1999年制订
急慢性心功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心脏扩大(胸片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心电图改变: 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I、II、 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出现窦房传导阻 滞、AVB、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呈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 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心动过速、低电压 (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CK-MB升高或肌钙蛋白T或肌钙蛋白I阳性。
4. 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结缔组织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 甲亢、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弹、先天性AVB、心脏自主神 经功能异常、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1. 诊断标准的排它性
A. DCM:鉴别较为困难,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活检 明确诊断,但在临床上病史和患者的治疗反应极其重要。
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重症VM非常重要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1966年 Smith 5条诊断标准 1971年 Koontz 1974年 Lowes 1976年 Scholmerich
相继提出了诊断标准,但这些标准均缺乏确诊条件。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1981年日本厚生省提出7条诊断标准 A. 前驱症状出现10日内有心脏症状 B. 心音遥远和奔马律 C. X线示心脏增大 D. 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ST-T改变、Q-T间期延长、低电压、QRS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确诊依据
1. 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时或发 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依据支持诊断者。
2. 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者,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 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者,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 凡不具备确诊依据者应给予必要的治疗和随诊,根据病情变化 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B. 受体功能亢进: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伴ST-T改变。
C.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 风湿性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综合症、川崎病等 E. 其他:如糖尿病、甲亢的心血管表现与心肌炎有时很难
鉴别。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2. 关于心肌酶的认识
A. 心肌酶谱提法不正确,GOT、LDH、CPK存在于 许多组织中。
B. 警惕对晚近发现的肌钙蛋白的过分依赖 C. 强调心肌酶同工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a. LDH1LDH2:判断心肌炎的敏感性为33% b. CK-MB: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小于5%,94~95%为CK-MM;
当CK-MB在血清中的含量大于6%时有意义;但25~50%心 肌炎患儿,尤其累及传导系统者CK-MB可正常,有部分健 康儿CK-MB持续升高而无任何临床症状。 c. GOT:对心肌炎的诊断意义不大,正常情况下血清内有胞 浆内的GOT(s-GOT)而无线粒体内的GOT(m-GOT), 当血清中m-GOT/ s-GOT大于0.25时,若能排除其他情况可 以考虑有心肌损伤。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与治疗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孔祥辉
前言
VM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系由病毒感 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亦可为全身病 毒感染的一部分。
小儿VM的发病有增多趋势,但大多数为轻症,预后 良好;少数为重症,表现为猝死、严重心衰、严重心律 失常、心源性休克,预后差,死亡率高,即使存活相当 一部分留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电轴改变、异常Q波、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 E. 超声心动图示心功不全 F. 心肌酶升高 G. 双份血清病毒抗体升高2倍以上。
该标准缺点为无确诊条件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国外诊断标准
国外目前主要依据病原学结合病理学诊断病毒性 心肌炎。目前国内外均沿用达拉斯标准作为病理学的 诊断标准。达拉斯标准为: A. 治疗前分为:活动性心肌炎;边界性心肌炎;无心肌 炎发现; B. 治疗后分为:进展或持续性心肌炎;恢复期心肌炎; 心肌炎治愈。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认识
B. 房室传导阻滞 a. I度AVB:先天性、房室结双经路、暂时性(包括药
物、发热等),心肌炎引起者多有其他临床表现。 b. II度AVB:I型可见于正常人,多在睡眠中出现,同
时要排除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II型95%以上存在病 理因素,生理性因素较少。 c. 高度和III度AVB:要排除先天性和手术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