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依据

1.1 井区自然概况

1.1.1 地理环境

XX 井是位于依拉克构造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该区地表为平缓的戈壁滩,局部地区有低矮小山,地表海拔1600m~2000m。

1.1.2 交通、通讯

XX 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乌什凹陷依拉克构造上,行政隶属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该井位于温宿县城北约31.9km,XX井东北1.9km,XX井西3.5km,井区交通相对较好,有通往乌XX井井场便道。通讯不便,主要依靠卫星电话。

1.1.3 气候、自然灾害乌什凹陷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终年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日照长,冬季干冷、多雪,夏季干热多雨,气温最低-24 ℃,最高39℃,年平均气温8℃。风力一般4~5 级,最大10~12 级。

春秋季沙尘暴较严重,冬季多雪。6-9 月份可能有间歇性洪水,须注意抗洪防汛。

1.2 基本数据

1.3 钻探目的

1、明确依拉克油气藏含油气规模,为后续滚动评价提供依据。

2、获取钻井地质资料,为该区地震速度场研究、圈闭精细描述提供参数和

依据

3、搞清白垩系舒善河组砂体分布范围及纵横向变化规律。

1.4 地质分层及岩性

1.4.1 地层分层及地质分层数据表

1.4.2 分组、段岩性简述

1.4.

2.1 岩性简述

第四系(Q):井段0-260m,钻厚约260m,以杂色中~巨厚层状小砾石、细砾石、含砾粗砂为主,上部见浅灰色中厚层状粘土。

新近系(N):井段260-5110m,钻厚约4850m。自上而下可分为库车组、康村组和吉迪克组。

库车组(N2k):井段260-2420m,钻厚约2160m,上部为杂色块状小砾岩、灰色含砾砂岩;下部为杂色中层状小砾岩、灰色含砾砂岩、中细砂岩与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与康村组呈整合接触。

康村组(N1-2k):井段2420-3430m,钻厚约1010m。浅灰色中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与浅褐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细砂岩略等厚互层,底部为块状杂色砂砾岩,与吉迪克组呈整合接触。

吉迪克组(N1j ):井段3430-5110m,钻厚约1680m。岩性分为三段:第一段:蓝灰色泥岩段(N1j 1),井段3430-3960m,钻厚约530m。为褐色泥岩与灰、浅灰色粗、细砂岩不等厚互层,上部夹褐灰色泥岩条带。可细分为三个亚段:

第一亚段:钻厚190m。上部以厚层褐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浅灰色砾状砂岩及褐灰色粉砂岩;下部为褐色厚层泥岩与中厚层灰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

第二亚段:钻厚215m。厚层褐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灰色细砂岩、中砂岩、

砾状砂岩略等厚互层。

第三亚段:钻厚125m。上部以厚层褐色泥岩为主夹灰色含砾细砂岩;下部为灰色细砂岩、

粉砂岩与厚层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

第二段:褐色泥岩段(N1j 2):井段3960-5060m,钻厚约1100m,可细分为三个亚段:第一亚段:钻厚380m。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褐色泥岩略等厚互层。

第二亚段:钻厚215m。以厚层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第三亚段:钻厚505m。厚层褐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细砂岩、中砂岩略等厚互层。

第三段:底砂岩段(N1j 3):井段5060-5110m,钻厚约50m。以中厚层-厚层状红褐、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中厚-厚层状灰色粉砂岩略等厚互层;泥岩略多。

古近系(E):井段5110-5560m,钻厚约450m。上部以红褐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灰褐色泥质粉砂岩;中部为巨厚层状杂色角砾岩及杂色含砾砂岩;下部为红褐色泥岩;底部为灰色砾状砂岩、含砾砂岩,为两个正旋回沉积。

白垩系(K):井段5560-6090m,钻厚约530m。自上而下为巴什基奇克组、巴西改组、舒善河组、亚格列木组。

巴什基奇克组(K1bs):井段5560-5660m,钻厚约100m。上部为厚层褐色泥岩,下部为块状灰色砂砾岩。

巴西改组(K1b):井段5660-5900m,钻厚约240m。顶部以红褐色泥岩为主夹灰色含砾细砂岩;中-下部以灰色含砾粗砂岩、砂砾岩、杂色小砾岩等粗碎屑岩沉积为主;底部为块状灰色砂砾岩。

舒善河组(K1s):井段5900-6070m,钻厚约170m。可分为三个岩性段:泥岩段:钻厚

60m。中上部为褐、深褐色泥岩,下部为紫红色、绿灰色灰质泥岩及紫色、褐色粉砂质泥岩。

砂砾岩段:钻厚50m。中厚层状灰色粉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粗砂岩、杂、灰色砾状砂岩、绿灰、灰色细砾岩及中厚层-巨厚层状绿灰、灰色含砾中砂岩。乌参1井气层即位于该套砂体中。

砂泥岩段:钻厚60m。中上部以褐、灰色泥岩为主夹薄-中厚层灰色细砂岩、

含砾中砂岩,下部为灰色灰质泥岩和褐色粉砂质泥岩。

亚格列木组(K1y):井段6070-6090m,钻厚约20m,以灰色细砂岩、含砾中砂岩、小砾岩为主夹褐色泥岩。

三叠系(T):

俄霍布拉克组(T1eh):井段6090-6140m,预计钻揭50m,以褐色泥岩为主夹杂色砾岩、灰

褐色细砂岩。

1.4.

2.2 标准层

本井可能钻遇的标志层有四套:

吉迪克组顶部泥岩:自然伽玛曲线表现为高伽玛特征。厚约90m,为吉迪克组对比标志。

古近系底砂岩:岩性为厚层状灰色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等粗碎屑岩沉积,厚度大、分布较广。

白垩系巴西改组砾岩:岩性为厚层状灰褐色砾状砂岩、灰色、褐色砂砾岩、小砾岩,厚度稳定、分布较广。

舒善河组顶部泥岩:岩性为厚层状褐色泥岩。

1.4.3 储层岩性特征

据岩心薄片资料,XX 井白垩系储集岩主要为褐色粗、中、细岩屑砂岩,石英平均含量为25%,长石(主要为钾长石)平均含量6%,岩屑(以变质岩屑和岩浆岩为主)平均含量为69%,总体具有成份成熟度较低的特点。砂岩碎屑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好;胶结中等,多以孔隙胶结为主,少数为接触胶结、镶嵌胶结和基底胶结,颗粒以点接触和线接触为主,显示出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的特点。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杂基和胶结物,杂基含量一般1%-25%,平均5%,以铁泥质为主;胶结物一般含量2%-18%,平均5%,以方解石为主。

预计XX井白垩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与XX井相似。

1.5 邻井钻探成果

1.5.1 邻区钻井及油气显示

依拉克构造共完钻4 口井,XX井主要在吉迪克组、白垩系巴西改组、舒善河组、亚格列木组以及三叠系俄霍布拉克组发现油气显示,且在舒善河组测试获工业油气流。

XX井在吉迪克组4303~4754m井段见8 层显示,测井共解释差气层1层/1m,含气水层

2 层/7.5m 。其中吉迪克组4303~4754m井段见8层显示。古近系4995~5001m见2层气

测显示,白垩系5479~5553m见5 层气测显示。三叠系见3层/4m 气测显示,测井解释为干层。

XX井在吉迪克组3347-4675m见19 层气测显示,其中4491~4528m井段气测显示最好,全烃可达75.83 %,测井解释含油水层4层14.5m,油水同层1层3m;白垩系5314-5316m、5416-5421m 见两层气测显示,全烃达0.61%;测井解释水层4层20m,干层5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