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武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与武术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其发展历史多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

主要的代表门派有传承于河南嵩山佛教名刹的少林派;传承于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派;以及传承于西蜀峨眉山的峨眉派等等。

尤其以少林武功和武当武功为代表,民间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在中华武术史上,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既有对技术层面的武功招式和武功套路的影响,更有对理论层面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的影响。

历史上,对中华武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一、佛教与中华武术
佛教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为解除生老病死等人生痛苦,佛教以缘起论为指导,吸收了古印度瑜伽禅定的修行方法,形成了以戒、定、慧三学为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

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土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其理论思想、道德观念和修行实践为中华传统武术提供了新的营养。

众所周知,中华武术重要代表之一的少林武术,即源出佛门古刹少林寺。

少林武功发端于少林寺建寺之初,长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在发展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及民间武技、气功、养生等内容,以后逐步形成为以佛教禅学为核心,以“禅武归一”为特点的武术流派。

除少林功夫外,由南宋末年峨眉山白云禅师开创的峨眉派综合佛、道两家及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术之精华,形成了养生与武术相结合的修炼体系。

太虚大师曾经指出,“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学是中国佛学的核心。

少林武术运用佛教的禅定方法为其武功基础。

其功夫可分为内外两种:外功专练刚劲,如打马鞍、铁臂膀等,与禅定似无太大关系;内功为强身健体之术,克敌制胜之本。

谚云:“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里所说的“功”指的就是内功。

内功炼气炼柔劲,于外可力抵千钧,于内可祛病健身,属武术气功,与禅定关系密切。

《少林拳法秘诀》开篇即是“气功阐微”,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

”气功有炼气、养气两说。

炼气讲究姿势、调息、运气,是在佛教禅功基础上吸收道教及民间气功而形成的武术内劲气功。

《少林内功绝技》一书介绍的内功,即是打坐,坐定排浊之后,意守丹田,或数息、调息,摄心入定。

这是佛教一般的禅定法。

另外,少林诸派拳法的内功,均以马步站桩为先,以四肢运动为次。

站桩时身体摆成固定姿势,气沉丹田,调息运气,精神专注不散,这也是一种站式的、以练筋力为主要目标的禅定。

养气属心意的锻炼。

少林拳十分重视心意的锻炼,以禅的调心法为炼心法则。

佛门武僧教人修炼内功,注重养气调心,以心意的持守为要诀。

尤其强调锻炼心意、参透禅机。

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清末南方武术名家李镜源曾记录寺僧传授学习技击的心要:(l) 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

(2) 欲学技击先学调息(数息),即不动心之道。

(3) 欲学技击先学勘破生死,证悟本心。

这三条心要实是禅定的精髓。

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少林武术的发展、繁荣与佛教禅学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甚至可以说,佛教禅学思想是少林武术生养之根底。

二、道教与中华武术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它是以中国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为基础,以先秦道家的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以追求长生久视为目的的宗教。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便可以长生不死。

道教主张“乐生、重生”,强调“仙道贵生”,鼓励人们追求长寿成仙的方法。

千百年来,无数道教徒怀着长生成仙的信仰和热忱,积极探索,汲取各类修炼方术,积累并完善了大量与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有关的实践方法。

《道藏》中有关气功和导引健身的专著不下两千卷。

道教气功门类众多,既有守一、存思、行气、内丹等静功,又有导引、按摩等动功,许多炼养方法都被融入到中华武术体系之中。

隋唐至近代由导引、内丹衍化派生出来的八段锦、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等都蕴含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内容。

道教武术在理论上突出道家之“道”,在道功道术上注重导引养生方术,形成了以术养道、以武演道的发展轨迹。

道教武术风格上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避实击虚、圆转灵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贵柔、主静、虚灵等精神气质。

可见,中华武术深受道家哲学和道教理论的影响。

在中华武术各种拳法中,以太极拳最为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

道教以清静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为用,提倡无为、尚静、阴阳以及炼精、炼气、炼神等思想,这些理论逐渐融入到太极拳的血液中,成为太极拳的独特文化思想特征。

道教中的“气论”对中华武学也有很深的影响。

“气”被视为武术的根本,武术的种种外在表现,如武术功能、武术神韵等,均为“气”的体现。

《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写道:“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气。

”提出习练太极拳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

《王宗岳太极拳论》着重提出“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气的总体要求。

可以说,太极拳吸收了许多道教的修行功法。

道教武功(特别是内家拳)强调以道御气,以德养性;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这些口诀的理论依据即是道教哲学提倡的无为、主静、抱一、守朴。

道教武术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其中又以武当功夫为代表。

道教武当派以内家拳著称。

武当功夫经过历代武当道士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武当三丰太极拳、太和拳、九宫掌、武当剑等各类内家功夫的武当门派,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北派)的“内家”(南派)道教武术。

道教气功与武术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武术史的发展与变革,也使道教文化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宗教文化与武术人文精神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华武术文化,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这种武术人文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宗教的戒律精神塑造了中华武术之魂——武德精神。

众多的武术名家和普通习武者往往同时具有宗教信徒的身份。

这样的血缘关系必然决定
了其武功和武德的修炼与宗教修行的基础,即对宗教戒律的持守密切相关。

宗教戒律建立在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是信徒日常生活及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各种道德准则。

武德又称武德修养,是习武者按照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达到的高尚的道德境界。

戒律是宗教伦理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武德是武术伦理道德观的题中之义。

所以,宗教戒律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有着可以会通的道德基础。

虽然现代武术界公认的道德观念与佛教、道教的戒律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共同点。

以佛教为例,尤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根本戒律,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在佛家慈悲戒杀之心的影响下,少林武功强调练武的宗旨在于锻炼体魄、自卫防暴,严戒恃艺妄用,恃强凌弱。

道家武术也明确提出以“我命在我不在天”为指导思想,提倡刻苦习武健身、修心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的高尚武德和人品。

戒律精神是宗教的根本精神,武德精神是中华武术之魂。

宗教戒律的基本精神是“防非止恶,行善积德”。

中华武德的基本精神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

可见,对于宗教信徒和习武者来说,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价值理念的实现上是可以一致的。

对于历史上众多宗教信徒与武术家身份合而为一的人们来说,宗教戒律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则更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其次,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所注重的心性修养之道是提升习武者个体精神境界的有效方式。

佛道教在修炼时,一般都讲究修心养性、强身健体。

人生在世,必先正心。

这既是宗教持戒修行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武术修养的出发点。

佛教在宗教实践方面注重对戒律的持守,重视内心的修养。

通过持戒,去掉人的贪、嗔、痴等人生的根本烦恼。

对于习武者来说,去除这些根本烦恼,既有利于去除心中杂念,促进武功修为的精进;也有利于个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道教持戒于心的戒律精神也有利于习武者个人心智、人格的完善。

清朝,被誉为龙门中兴之祖的全真道龙门派道士王常月指出: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

行善作恶,往往系于一念之间。

此外,道教“身心双修”的原则还全面展现了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追求的合一取向,以求得物我平衡、内外平衡、阴阳平衡。

自古习武之人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是“天人合一”:通过武术的习练,达到与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教修行的理想也成了中华武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佛教与武术
武术是一种攻防的技艺,可以健身娱乐,也是肢体运动与哲学道理结合而成的一种学问。

中国的武术是随着佛教东传而由印度正式传来中国,过去中国虽有武道,但是并没有系统、制度,也没有传承,后经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入中国,启发民间的健身运动及自卫思想,从此丰富中国武术的内涵,产生各式流派,各成体系,武术因此在中国奠定了独特的地位,
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环。

谈到武功,很自然的会让人联想到少林寺,因为少林寺在武术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武术界如果缺少了少林寺,中国功夫的历史将会黯然失色。

在欧美有许许多多的人向往中国的武术,将它称为“中国功夫”,这应归功于少林寺僧俗精湛的武术,尤其是侠义助人的事迹,更是名扬海内外。

中国武术的发展
早期人类生存的条件十分恶劣,到处受到凶禽猛兽的侵犯,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与猛兽搏斗,因此发明一些保卫自己的抵御工具,这种格斗的形式就是武术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再改进武器的制作,武术也跟着发展起来。

秦、汉以前,士农工商皆习武艺。

古代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其中的“射”即射箭,“御”即驾车、骑马,这两种技能就是指武艺。

唐代以前,武官的地位低落,主因是王者深怕武士掌有权力而滋生乱事,因此施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士一时成为不知诗书礼义的野人,所以武士的地位不为社会所重视,武术的发展也就受到限制。

直至达磨东来,带动少林拳术之后,才开启武术在中国的地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设置武举制的皇帝,首开以考试选拔武官,因而提升了武官的地位。

元、明、清各朝在武术方面的发展仍然有限,今日能保有中国武术精神千余年不坠者,只有少林及渊源于少林的武当二派。

中国武术的发展,全靠一些武术大师的潜心贡献,历经数千年的变化而衍生各种拳术:如舒展灵活、快速有力的“查拳、华拳”;轻灵柔和、绵绵不断的“太极拳”;刚烈紧削、下盘稳固的“南拳”;洗练明快、气势兼雄的“形意拳”;摆扣走转、身移势变的“八卦掌”;发力刚脆、贴身近攻的“八极拳”;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的“通背拳”;拳法密集、如连珠炮般的“翻子拳”;猛劈硬挂、击长攻短的“劈挂拳”;以腿为主、变化多端的“戳脚”;朴实无华、攻坚打硬的“少林拳”;翻滚跌扑、身法莫测的“地趟拳”;拟形状物、妙趣横生的“象形拳”等等,这些都代表着中国武术的精华。

还有今日享负盛名的日本空手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术之一,然而却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是由佛教武术发展出来的。

少林武术的贡献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山五乳峰下,相传菩提达磨曾经在此面壁九年,并且首创了“少林拳”。

达磨创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达磨禅坐前后,都会舒展筋骨,做些运动,于是发明了少林拳;一说达磨讲经时,听闻佛法的弟子们个个没精打采,为了让徒众精神抖擞,强健身体,达磨便教授一套“十八罗汉手”的拳法,少林拳就是在十八罗汉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少林寺的武术远近驰名,其来有自:与达磨同时的慧光,未出家前为一武师,在少林寺出家后,居寺中多年,与少林寺僧众切磋武术,传授武艺,使少林寺的武术更进一步。

又据《神僧传》记载:少林寺被盗,相持正危时,一烧火僧自厨下出,只身与众盗打斗。

盗退,和尚腾空而上,自称紧那罗王而去。

寺中至今供之。

和尚去后,在其禅室发现许多图式,示寺僧以锻炼拳术之方,后人仿其法以锻炼,乃蔚成少林一派。

少林武术从隋末唐初开始闻名于世,因为唐太宗在征伐王世充时,延揽少林寺僧昙宗、志操、惠瑒等为助力,擒获世充侄仁则归唐,唐太宗于是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少林寺因此名声大振。

随着“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名声日益显赫,天下武术菁英从各地慕名而来,在少林寺交流武技,共研武道,少林寺因而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武师于一炉。

宋代以后,少林武术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籍的短打拳等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著拳谱,流传后世。

另有明代的程宗猷,深得少林武术的精髓,因而写出《少林棍法阐宗》的武术著作。

经过众多擅长武术的高手在少林寺习武,少林武术的内容也就日益增多,形成一个由拳
术套路、散打、器械和功法组成的武术体系。

就少林拳而言,不仅是一种拳术,并衍生为附近民众习武的健身法,当地居民将这种拳法称为“少林拳”。

“少林拳”的招术很多,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虎战拳、少林十字拳、少林脱战拳、少林罗汉拳、少林石头拳、炮拳等几十种。

少林拳法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拳打一条线”,意思是指拳路的起、止、进、退,全在一条直线上,有一句话形容少林拳法的特色为“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少林寺因武技高超而名扬天下,这是原因之一,另一重要因素是少林武僧在国家危难时,均能挺身而出,以保卫国家民族。

特别是嘉庆年间,东南沿海一带经常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少林武僧毅然组成僧兵队伍,由月空法师带领与倭寇作战,立下不少战功。

少林寺培养许多武术人才,更创造不少武术功夫,使中国武术大放异彩,如今少林寺家喻户晓,被人们奉为武林圣地,毋庸置疑的,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武术精神
中国武术源自佛法东来而大放异彩,此乃颠仆不破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佛教与武术有着深厚的渊源。

根据经典记载,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不但精通五明、四吠陀,对于一切兵戎法式、百般武器,无不纯熟通达。

据说当太子悉达多年幼的时候,有一次净饭大王为了提倡武术,下令举办武艺竞赛大会,悉达多太子也参加了这项竞艺,并且取来祖父狮子王所用的宝弓,一举穿透七重铁鼓,而且入地成井,后人便称为箭井,足见悉达多太子武艺的高强。

佛陀成道后,更将武术的精神升华为慈悲的摄受。

有一次,佛陀出游,忽然有五头醉象狂奔而来,大家都惊慌逃避,当醉象跑到佛陀面前时,却纷纷伏跪于地。

有人问佛陀:“用什么方法降伏醉象?”佛陀回答:“并未起制象之心,仅以大慈大悲之心,同体平等之力,自然感化一切凶恶的众生。

”身心修炼至极,力量自然显现。

武术的道理也一样,凡修炼至极处的武士,对于一切防卫的功用皆能应付自如,这是本能所发出的力量。

中国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术的真正目的不是用来伤害对方,而是为了自我防卫,所以学武应该遵守武术道德,甚至以培养武德作为习武的首要任务。

少林武术便有十条戒规,要求少林弟子们持之以恒:武艺只用于自卫、不准好勇斗狠、尊敬师长、和善对待同辈、不得恃强凌弱、不轻显技术、戒酒、戒肉、戒女色、不轻易传艺给俗家子弟等。

永春白鹤拳也有“五戒”:一、不纵欲;二、不酗酒;三、不欺侮老人;四、不欺侮儿童;五、不欺侮妇女。

另有“十戒”:戒好斗、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做歹。

并应遵行“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

这些戒律显然与佛教的五戒十善有相通之处,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的武林高手就是依照这些武德而行,才能使中国武术的精神流传至今。

佛教与武术有密切的关系,从悉达多太子的习武,乃至佛教的四大金刚、天龙八部等护法神威武的雄姿,以及手中执持的武器看来,佛教有威武、降魔的精神,甚至如果不能降魔,就不能成佛,所以佛陀的“八相成道”即有“降魔”一相。

佛教的武术,并非用来争强斗狠,而是一种慈悲、智慧、勇敢的表现。

过去佛教僧侣出外云游,手中不忘带着禅杖,一方面是保护自己,再者,若于路上看到动物的死尸,还可以利用禅杖就地掩埋,这就是慈悲的体现。

此外,佛教徒于禅堂坐禅,所谓调身、调息、调心,就是在练功,尤其调心更是一种降伏烦恼的心地功夫。

学佛修行,其实就是在与自己心中的烦恼魔军作战,藉着佛法的力量来驱逐烦恼魔王,所以要持精进的矛,披忍辱的铠,同时要实践慈悲、智慧、禅定、持戒、布施等六度万行,如此才能战胜烦恼魔军。

尤其不只是降伏自己的烦恼魔王,同时要伸张公理,
制裁侵略。

经典上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有一个强盗要危害五百个商人,佛陀宁可犯杀生的罪业,也要救五百个商人,这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因此真正的慈悲并非没有力量,并非消极退让,如果是为私仇或为私人利益而杀,这是佛教所禁止的;但是如果杀一能够救万,在大乘佛法里,也不是一味的禁止。

因此,学佛固然要有菩萨的心肠,也要有金刚怒目;也就是说,要有慈悲的摄受,同时也要有武力的折服,如此才能捍卫公理,伸张正义。

千百年来,佛教影响武术,而且升华了武术的精神,是一个恩威并济、悲智双运的宗教。

1.佛似乎是一种很迷信的东西,在多数人眼中,它就是吃斋念经,拜神拜鬼,叫人有病不治,烧香拜佛,修得正果,死后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一句话:今生求佛只为来世脱苦。

我不否认这是佛教所倡导的内容之一,但又何妨,你所看到的只是它消极的一面,佛文化远不是这些,倘若只看到迷信的一面,那只能是盲人摸象。

佛的精华在于净化我们的心灵,不论你是一颗黑心,奸心,苦心,淫心,佛都能将它净化为一颗充满慈悲的心。

佛能让我们看清世界,看透人生。

2.武术似乎是一种很暴力的东西,在多数人眼中,它就是打打杀杀,把人炼得四肢发达,浑身蛮劲,头脑简单的一个莽夫。

我不否认这是习武带来的结果之一,但这只是被歪用吧了。

武术的根本不是叫人打架,武术的精华在于通过武术以武救人,以武交友,以武治人,最重要的是以武自醒,使本性变得善良
3.佛与武术是较难把握的东西,自己不要强制去接触,如果不喜欢,那就不要刻意去碰它。

可以说每个佛教徒都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佛的认识才走上佛门之路。

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佛门讲究一个“缘”字。

我本人喜欢武术,在之前,我所谓的武术就是打架,现在我还是喜欢武术,但这才是武术,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武术,武术讲究一个“悟”字。

4.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摆脱武力,战胜自己,得到解脱,这种解脱不在外界,而在自己的心中,人只有最终战胜自己,他才能战胜一切。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道士就是一生修道,僧人一生参禅,一旦修道和参禅失败,便是痛苦的一生。

还记得《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的师傅酒剑仙吗?他就是一个道士,可惜无法战胜自己,捆绕在红尘中。

5.佛与武术本是息息相同,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佛是武术的源头,我们不必刻意求佛,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充满着佛,你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做了一件坏事,你以为无人知晓,无知!当我在无人的时候想做坏事,我就会想到佛,这样心中的邪念便会消去,这叫“慎独”。

武术也不是追求所谓的功夫有多厉害,武术可以用来路见不平,跋刀相助,它不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表现在思想上,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用拳脚功夫来帮助人,也可以用武德来说
服人。

而佛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心中,至于那些佛家戒律不是太重要,比如佛家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动机和度的问题。

6.少林武术是中国最成熟也是最高深的武学,起特点是“拳禅一体”,即拳与禅合二为一,拳指拳法,通过练习拳法可以强健体魄,禅指佛教中参悟教义,排除杂念的方法。

佛门中即称“禅宗”,可以通过参禅内修心灵,名心见性,从而达到忘我无为,培养元气。

拳与禅相辅相成,修禅可以养性,培养武德,可增进对武术的了解,而习拳可以强身,养元气,同时对领悟佛也是大有裨益的。

7.一个武者身上应充满佛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发展。

佛与武术的连接点就是慈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武者以慈悲为最高境界,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佛与武术是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