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上)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古典舞以其优美的动作、高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被中国人民所推崇和喜爱。

古典舞的舞姿、描绘、意蕴、精神内涵,都能够让人们领略到中国墨宝的博大精深。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舞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

古典舞的身韵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古典舞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体现的不仅仅是舞姿,还有文化、历史、民俗、信仰、哲学等方面的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古典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广泛传承流传的艺术形式,其身韵使之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

古典舞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被视为中国文化生命的重要象征。

古典舞的身韵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1. 历史文化积淀的表现古典舞的可追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巨变。

从“殷商秦汉”一直到宋明清,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融入了当代的创新元素,其中可见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表现。

2. 传承发展文化艺术的作用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它的身韵所包含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丰富内涵,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更在这些方面的传承及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因为古典舞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其作为艺术形态得以持续继承和发展。

3. 传递和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对外开放,古典舞可以借助现代的传媒手段,更好的为中华文化的传递和推广做出贡献,成为国际间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每次文化交流中,古典舞都可以通过它优美的身韵、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塑造出更深刻、清晰的形象。

4.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古典舞通过形体、动作、音乐、服装、以及场景设置等元素的有机结合,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虚心好学、尊重和追求和谐之道的内涵,凸显了中华民族道德、上进、修养、韵味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通过优美的身姿和细腻的动作展现出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舞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首先,中国古典舞在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舞通过舞者的艺术表达,将古代的审美理念、文化传统与当代观众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古典舞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孔子的中庸之道、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佛教的仁爱与智慧等,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自己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同时,古典舞的演绎也可启迪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和传承,使这些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

其次,中国古典舞在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古典舞的国际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审美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理解。

在跨国文化交流中,古典舞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有助于打破国界之间的隔阂,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为促进世界各国人民间友好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中国古典舞对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典舞训练需要舞者具备优雅的姿势和准确的动作,这对舞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对肢体的优美控制和协调动作的训练,舞者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此外,舞蹈训练也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意志力、耐心和毅力,这对培养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中国古典舞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展现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通与传播,培养个体的身心素质,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的古代舞蹈

中国的古代舞蹈

中国的古代舞蹈古代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本文将从舞蹈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的古代舞蹈。

一、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原始社会。

当时的舞蹈主要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祭祀神灵或祈求丰收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的一种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舞蹈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化和演进。

早期的舞蹈更加原始简单,以舞动和节奏感为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走向成熟,并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古代舞蹈的分类与特点古代舞蹈可以根据地域、主题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其中,地域分类主要包括北方舞蹈、南方舞蹈以及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舞蹈。

这些不同地域的舞蹈在表现形式、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而在主题分类方面,古代舞蹈主要有宫廷舞蹈、民间舞蹈以及宗教舞蹈等。

其中,宫廷舞蹈以其庄重、优雅的形象而闻名,常常在皇宫中展示。

民间舞蹈则以其活泼、朴实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宗教舞蹈则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表达信仰和敬神之情。

无论是哪种分类,古代舞蹈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古代舞蹈注重形象表达,舞者通过舞动的姿势和动作,传递情感和思想。

其次,古代舞蹈讲究舞蹈技巧,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对舞蹈的专业掌握。

此外,古代舞蹈也注重舞台效果,以音乐、服装、道具等元素与舞蹈形成统一的艺术呈现。

三、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舞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古代舞蹈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舞蹈常常作为表演形式的一部分出现,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动态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古典舞则是中国文化深厚土壤里绽放的一朵花,它融合中国戏曲舞蹈、武术、书法等等文化的多种元素,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古代舞蹈的长河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从未终止过,中国历代都曾形成过各自具有古典风范的古典舞文化。

然而,在当代中国舞坛上具有主流话语意味的所谓“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十分醒目的舞种,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从戏曲及武术的系统中创建并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50余载的建设史。

在50余年的建设过程中,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在其审美态势上已经初步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独立审美品格。

随着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不断转型,中国当代舞蹈的生态在人文环境、艺术标准和社会审美感知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小的嬗变。

处于中国舞蹈前沿领域的中国古典舞,走到今天也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审视自己、审慎考量自己未来走势的关键时刻。

在今天的中国古典舞领域中,思想空前的活跃,某些新的探索对固有的认识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然而思想活跃的同时,也带来了在思想认识层面上的困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中,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这成为当下中国舞蹈学界热论的一个重点问题。

浅谈武术与中国古典舞间的共性与作用

浅谈武术与中国古典舞间的共性与作用
作 宝库 。
吸 、运 气 相配 合 , 更是 一种 特 殊 的审 美 反应 。这 种 反应 ,形 成 了 武 术太 极 与 中 国古 典舞 的 又一 共通 之 处 。若在 太 极 中 ,不掌 握节 奏 与气 息 ,就 很 难表 现 出行 云 流水 般 的流 畅 与融会 贯通 ,古 典舞 亦 是如 此 。
在 武 术 的太 极拳 中,早 已形成 平 衡 内与 外 的和 谐统 一 ,也 就 了极 为丰 富的 动作 宝库 。 是 “ 形 、意 、力 、气 ”,这 四者 是相 互贯 通 紧密 联 系缺 一 不可 的 在武 术学 习与训练中, 可 以很 清 楚 的 看 出 ,其 中 强 调 的 是 整 体 , 以形取 意 、 以意 领气 、以气 发 力 、 以力贯 形 ,互 相 之 间有 “ 形 是神 的外 部 表 现 , 神 是 形 的 内在 实 质 ”的 风 格特 点 ,通过 练 如 血脉 相 连 。而 同样 在 中 国古 典舞 中 , “ 形 、神 、劲 、律 ”也 成 习,进 而 达 到形 神兼 备 的 目的 。武 术 是通 过静 态 、动 态 的各种 姿 为 了其 艺 术灵 魂 所在 , “ 以神领 形 , 以行 传神 ” ,更 使 得 古典 舞 势 、 造 型和 运 动 中 肢体 在 空 间 的位 置 变 化 、力 度 、劲 度 的 大 小, 的 内外 统一 结合 更进 一 步的得 到 升华 。
风 格
在 武 术 太 极 拳 中, 内与 外 的 结 合 更 是 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它 所表现出的 “ 欲 前 先后 、欲 左先 右 、欲 上先 下 、欲 快 先慢 、欲直 先 弯 、欲 高 先矮 、欲放 先 收 、欲 正先 斜 、欲 提 先沉 、欲重 先 轻 ” 的动 态 规律 ,更是 将 内在 气 息与 外在 力气 相 互 融合 在 一起 ,体现

舞蹈风格知识:中国武术舞蹈——探究中华文化中的武器和舞蹈的密切关系

舞蹈风格知识:中国武术舞蹈——探究中华文化中的武器和舞蹈的密切关系

舞蹈风格知识:中国武术舞蹈——探究中华文化中的武器和舞蹈的密切关系中国武术舞蹈——探究中华文化中的武器和舞蹈的密切关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武术和舞蹈是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

而在中华文化中,武器和舞蹈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

通过对中国武术舞蹈的探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更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中国武术与舞蹈的渊源中国武术和舞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证,早在上古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各种武术和舞蹈。

当时,人们用武术来保护自己,并将武术融入舞蹈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崇拜。

而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提高,中国武术和舞蹈成为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形式,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武器与中国舞蹈的关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武器和舞蹈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特别是在中国武术和舞蹈中,武器不仅是一种装备,更是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1.剑舞相传,剑是中国武术中最为高雅的武器。

在中国舞蹈中,剑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舞蹈形式。

剑舞以汉代的《长歌行》为起源,经过历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在舞蹈中,剑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段,而剑舞更是将武术和舞蹈完美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优美的姿态和高超的技巧演绎战士的英勇与机智。

2.刀舞刀作为中国武术中的精品,也经常出现在中国舞蹈中。

刀舞充满了力度和烈度,可以展现出战士的豪迈与英勇。

刀舞是几百年来中国北方各个民族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

刀舞的技艺既要求器械的熟练掌握也需有老练的舞蹈基础。

在刀舞表演中,要求舞者动作利落、协调、灵活,能展现出战士无畏、刚毅不屈的精神。

3.枪舞在中国武术中,枪是一种长兵器,既具有攻击性,又具有防御性。

而在中国舞蹈中,枪舞则是一种表现力和节奏感都十分强烈的舞蹈形式。

枪舞有着古朴典雅的风格,它巧妙地运用枪的动作来表达出战士勇猛、豪迈的气魄和力量。

三、中国武术舞蹈的艺术价值中国武术舞蹈源远流长,是一种丰富多彩而又充满艺术价值的文化形式。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其身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地位及其在艺术传承、文化交流、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地位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它以舞者的身姿、动作、神态等元素为表现材料,通过优美的舞姿、细腻的动作和独特的表演技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中国古典舞的独特身韵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

通过古典舞的表演,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传承中国历史:中国古典舞源于古代宫廷舞蹈,凝练并传承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它通过舞姿、动作的方式,生动地演绎了古代历史中的风貌、故事和人物形象等,将古代历史传承给今天的观众。

3. 彰显身心统一:中国古典舞强调身心的统一,通过动作的展示和舞者的内心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古典舞的身韵能够唤起舞者和观众的共鸣,带给人们身心的舒畅和愉悦。

二、中国古典舞在艺术传承方面的作用中国古典舞在艺术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1. 保护和弘扬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传统的舞蹈形式,通过对传统舞蹈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将古代的舞蹈艺术形式传递给后代。

古典舞的身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使得传统舞蹈得以延续并得到保护。

2. 培养和造就优秀舞者:中国古典舞具有严格的技巧要求和艺术修养,通过对古典舞身韵的学习和练习,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批优秀的舞者。

这些舞者不仅是中国古典舞的传承者,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代表,他们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中国古典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舞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对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与发展作者:李倩来源:《大观》2020年第03期摘要:中国古典舞是历史悠久的人体文化,是我国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传统审美意识,还要将现代化的优秀元素融入其中。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探究了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审美意识,并介绍了新时期对传统审美意识的探索,旨在更好地继承传统审美意识,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关键词:古典舞;传统审美意识;继承;发展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舞源于古代,其造型和动作等借鉴了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有着十足的表现力,造型优美且富有韵律,完美融合了舞者独特的神韵和柔润的线条。

现阶段的古典舞既继承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又有了一定发展。

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当代来创新传统舞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人们欣赏到现代化的新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承载着民族记忆,在吸收融合了戏曲、武术等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同时还借鉴了芭蕾舞等西方现代艺术,从而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也更加独特出彩。

不忘根本,推陈出新,这样能够更好地传承古典舞,创新古典舞,并且还能传承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民族传统文化,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为更有效地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我国的文化土壤中来创新和创造古典舞,发掘、整理、分析历史传统,重新审视及转化传统,进一步推进和实现中国古典舞与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审美意识(一)外部审美形态中国古典舞非常讲究身体律动和姿态,因此严格要求着舞蹈演员的身体形态,其中审美要点为“圆、曲、拧、倾”的体态动势。

舞动看似眼花缭乱,但是却有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运动层次,能使观者感觉到“动中有静”,也能将民族艺术典型的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体现出来。

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都会讲究刚柔并济、疏密相间、对比鲜明、起伏跌宕,这也是民族传统与民族审美心理共同的审美特征,并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而改变。

试分析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性

试分析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性

试分析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性作者:买金来源:《艺术大观》2019年第03期摘要:中国古典舞舞姿是中国古典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笔者将从舞姿形态、舞姿质感、与不同艺术之間的异同以及对人体骨骼的运用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性。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舞姿质感一、舞姿形态中国古典舞舞姿在其形态特征上重点表现在子午阴阳、圆曲中和的审美观念。

“子午阴阳”学说来源于中国古典朴素辩证思维的主要理论。

遵循“物极必反、阴极必阳,阴阳相合、子午相衬”的对立统一概念。

在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特征中,将“子午”“阴阳”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主要表现在舞姿造型中。

中国古典舞舞姿还有着“循圆倒曲”“圆曲中和”的风格特点,就犹如我们观察沉香在点着时浮动的轨迹,可以感受到其形体姿态的圆曲走向中的美妙变化。

所以说古典舞是划圆地艺术,古典舞无处不在形圆,因为中华民族喜欢圆。

像中秋圆月,过年要大团圆,太极八卦都是走圆,做人做事都讲究“圆”的哲理和文化,这些无一不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迹,也展现着中华民族的舞蹈美学及审美特征。

二、舞姿质感中国古典舞舞姿不仅在其形态上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还要有着形神的内外统一,要领会其舞姿本身鲜明的神态韵味。

“形神合一,并化齐心”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学原则,也是中国古典舞舞姿形与神、内与外的辩证统一关系。

于中国古典舞舞姿而言,“传神写照”则是其内在的韵律与气质。

以大掖步为例,在完成控制组合中的大掖步舞姿时,根据组合的性质以及音乐中所蕴含的语言性,所形成的大掖步舞姿是有着古典女子温婉典雅的气质,欲言又止的神态,婀娜多姿的形态,才能体现控制组合中大掖步舞姿的质感。

与之相反的则是在翻身组合中的大掖步舞姿,需要其一拍形成舞姿,在一拍中完成形、神、劲的统一,使其气质截然不同,表现了戏曲中刀马旦刚健的性格特征。

三、与不同艺术之间的异同我们通过对古典舞舞姿的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其特点在不同的艺术中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不同之处。

论武术与舞蹈的交融

论武术与舞蹈的交融

论武术与舞蹈的交融作者:吴婷婷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武术与舞蹈本是两个内涵不同、类别不同的个体文化,但是两者的同源性以及相同的审美追求令它们碰撞在一起,进行了完美的交融。

古代武、舞同义,今日的武术和舞蹈关系也非常密切,相互吸收、彼此渗透。

对此,从武术与舞蹈的内涵、它们完美融合的原因以及武术与舞蹈交融的影响,论述了它们在历史中交叉发展并互相借鉴的融合之美。

关键词:武术舞蹈融合起源审美追求影响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a)-0217-021 武术与舞蹈两者的内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运动形式有功法、套路和搏斗。

武术十分注重内外兼修:它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要求人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武术之所以能形成内容丰富、含义精而深、社会价值高、文化色彩浓厚的我国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是因为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而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在运动、社交、祭祀、礼仪等社会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舞蹈有着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

舞蹈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2 武术与舞蹈完美交融的原因2.1 武术与舞蹈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史上,“舞”字与“武”字是通用的,所谓“武舞同源”,这很早就被历史学家们所证实。

同时,武术与舞蹈都具有表演的特点,通过表演形式的展示,给予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虽然现如今武术所具有的内涵、文化和舞蹈迥然不同,但不能否认它们在历史发展中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武术起源于战争,是古人为了生存而常与野兽搏斗的用来自卫的生存技巧。

如《世本》记载“蚩尤作‘五兵’:即戈、矛、戟、酋矛、夷矛。

”兵器的丰富不仅给人类猎取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为人们之间搏斗创造了工具。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武术与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虽然在形式上它们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在内涵和精神层面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武术与中国古典舞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首先,武术与中国古典舞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武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格斗技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身体训练和实用技能,更是一种涵盖哲学、道德和生活智慧的综合体系。

古典舞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起源于古代宫廷音乐舞蹈,并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的表演艺术。

无论是武术还是古典舞,它们都是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和价值观的代表。

其次,武术与中国古典舞在表达方式上都注重肢体动作的美感和灵动性。

武术通过高难度的招式和精确的动作展示了身体的力量和灵敏度。

这些动作的精妙和优雅往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身体和灵魂的和谐。

古典舞则通过独特的舞蹈动作、动作组合和手势来表达情感、故事和美学观念。

舞者通过舞姿、舞蹈步伐和纤细的手臂动作传递出深厚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令人陶醉其中。

无论是武术还是古典舞都在表达方式上展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

此外,武术与中国古典舞在中国文化传承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不仅保持了其独有的技艺,更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和思想。

武术的传统价值体现在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追求上,它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古典舞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演出和传承,它不仅保留了古代宫廷艺术的独特风格,更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美学观念和精神内涵。

武术和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对后代的教育和文化价值的传承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武术与中国古典舞还可以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近年来,有一些表演形式将武术与古典舞相结合,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舞台艺术。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摘要】在中国的人体文化史上,“武”字与“舞”字是通用的,有“武舞同源”之说,这早已为史学家们所证实;史学家还认为“自宋以后消失了的中国古典舞,某些动作审美的积淀在武术中得到了保存。

”由此可见舞蹈与武术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但两者又有区分的,舞蹈与武术是人体文化中的两个不同的门类,它们在本质特性上及其功能上都有所区分的。

我国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吴晓邦先生在一次“武术与文学艺术研讨会”上就十分激动地说:“搞舞蹈不学中国武术,不研究中国武术是不行的。

武术在舞蹈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武舞同源共生,舞蹈的一半属一起术,武术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王克芬在她的论文中提到:“我国古代的许多舞蹈都与武术有着极为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就是在戏曲,芭蕾,武术中的综合元素中揉汇而形成的。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武术;太极;古典舞;圆;气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体文化中最古老的一个门类。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节奏化、造型化、虚拟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塑造鲜明人物性格,要体现舞蹈形象的性格和特点,它的任务是反映生活,给人以启迪。

武术,是属体育范畴的,它是民间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武术作为一种独特,内外兼修,含蕴深刻哲理与科学的人体文化,是自古至今,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气质和心理的。

古典舞当中,武术是发展古典舞的重要基础;武术把其美学观念的“精、气、神”思想,刚柔相济、动静相生、快慢相间、后发先至等辨证关系引入技击运动和养生理论,是对人体文化的一大贡献。

那么武术和中国古典舞又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第一,内家拳在古典舞中的运用所谓内家拳,主要有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

其中主要以太极为主;太极拳,主要是注重内外皆修,柔中带刚,刚中有柔。

内,指的是内在修为,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论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论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论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作者:谢滔翟林范菲菲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5期【摘要】中国武术与古典舞都是在我国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两种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共性与差异,本文意图分析两种传统文化的同与异,然后对二者的相互发展与促进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武术;中国古典舞;共性;差异性;相互影响性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88-01一、武术与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一)武术的起源。

原始社会,面对“人民少而禽兽众”的困境,先民便需设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在不断的自卫斗争中有了武术的萌芽[1]。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氏族与部落间的战争,人与兽斗开始转化为人与人搏杀格斗的工具和技能。

兵器技艺及格斗技能从生产技术中的逐渐分离,为武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在物质上满足了后,还要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随着敲打狩猎或种植工具所发出的节奏,或引吭高歌,或手舞足蹈,抒发他们内心的满足和快乐[2]。

这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创造,也是古典舞蹈的起源。

当然,关于舞蹈的起源,还有劳动说、模仿说、图腾崇拜、游戏说等。

二、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特征(一)外部特征、动作动律的相容性。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两者都是动作形态,而且都是以人的身体运动作为一种物质载体。

武术训练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路径,其身体训练不单是外在的可见的身体运动,还有内在的精神要求。

武术运动追求一种“内外合一”,简单来说,“内”是指内在品德,“外”是指外形的塑造。

而中国古典舞,讲究“形、神、劲、律”,“形”指的是外形;“神”是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劲”是中国舞的节奏及用力特点;“律”指的韵律及运动规律。

武术动作与中国古典舞的练习,都非常讲究韵律,以及动作起势的相通。

中国古典舞与武术的动作特征都离不开刚柔并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缺乏任何一种,都将失去其审美的意义。

中国舞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中国舞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中国舞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中国舞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不但深深浇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也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国舞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供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繁衍和壮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彰显。

中国舞传播和集成着以爱国主义为精髓的团结统一、心向和平、质朴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核心。

中国舞发展到今天,其艺术更趋完美,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还为歌唱、戏剧、综艺等艺术形式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建设和谐文化进程中,中国舞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传承民族的文化理念。

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意义文化的概念很宽泛,一般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

本文所论述的文化指向是大文化的概念,即社会的意识形态,涵盖社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反映着人们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文化具有历史传统和地域分异两重性。

文化的基本内涵应该是经过历史检验和淘洗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都离不开文化,它组成了连接民族与民族间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组成。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它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繁荣起来的,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稳定、繁荣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发挥了不可取代的推动作用,有着深远影响。

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有人曾说,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化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以爱国主义为精髓的团结统一、心向和平、质朴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中国在几千年深刻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出现很多深刻的变化,但优秀的民族文化一直在不断传承,经久不衰。

在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越来越多进入中国,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须注重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丢掉,民族精神必须继续弘扬。

浅论中国古典舞“刚武”性格的表演与教学

浅论中国古典舞“刚武”性格的表演与教学

浅论中国古典舞“刚武”性格的表演与教学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刚武;表演;教学。

一、引言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灵魂的结晶。

其形式和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主要背景,以美丽的舞姿和深刻的意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中国古典舞在演出和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视性格表达,其中“刚武”是最重要的性格特征之一,本文将从表演和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刚武”性格,以期加深对中国古典舞这一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推广。

二、中国古典舞的“刚武”性格表演“刚武”是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性格特征之一,它是以舞者的特定姿态和动作表现舞蹈中所描绘的人物性格、社会情境和审美意境。

它以雄浑大气和有力度而脱俗脱俗的形式和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度和广度。

1、旗袍舞《雲水禪心》中的“刚武”。

《雲水禪心》是一首由於宏基于其所创作唱片的曲目演绎的旗袍舞作品,曲调柔和古雅,精神抒发纯美,尤其重视“刚武”性格的表达,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富有练习力度的舞步与自然美丽的流畅度相得益彰,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有审美的价值。

2、京剧表演的“刚武”。

京剧是中国传统古典戏曲中一个分外重要的类型,它重视姿势、面部和身体的表达和变化,具有强烈的“刚武”性格表现,让观众能从中体验到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感悟和沉思。

三、中国古典舞的“刚武”性格教学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中国古典舞“刚武”性格表演的关键。

当教学者把技巧和方法学好,就能为同砚创设出一个更好的进修环境,从而实现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刚武”性格。

1、提高舞蹈技巧。

在进修中国古典舞步时,我们应该重视练习和提高舞蹈技巧,从而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美丽的姿势和动作的协调。

在舞蹈程式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务必周密并耐心地传授同砚,援助同砚更好地精通技巧。

2、提高身体力气和柔韧性。

“刚武”性格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力气和柔韧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身体力气的练习和柔韧性的培育,以让同砚具备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基础。

中国的舞蹈文化与身体驾驭

中国的舞蹈文化与身体驾驭

中国的舞蹈文化与身体驾驭中国的舞蹈文化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展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气息。

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国,中国在舞蹈文化方面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它已经成为了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舞蹈中有着众多的表现形式,如民族舞、古典舞、歌舞等,每一种舞蹈都有着自己的舞姿和舞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对于中国人而言,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舞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常常被用于祭祀、庆典、宴会等场合,它可以传达出人们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感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民间舞蹈制度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中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各地的族群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舞蹈特色。

比如,中国的藏族,有着高原上独特的舞蹈形式;而蒙古族的舞蹈则常常表现出牧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新疆维吾尔族则以其特有的舞曲,表达出族群归属感和自信心。

舞蹈与身体驾驭舞蹈除了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也需要注重身体的驾驭能力。

无论是从事何种类型的舞蹈,都需要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国的舞蹈专业学生需要经过多年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够掌握优秀的表演技巧和身体驾驭能力。

在中国传统舞蹈的表演中,尤其强调身体的塑造和运动技巧的鲜明表现。

在古典舞中,不仅要求舞者保持婀娜多姿的身姿,更要求舞者表现自然流畅的身体线条和独特的身体韵律感。

另一方面,在现代舞和街舞类的表演中,更多注重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肢体动感和情绪表达力。

舞蹈的艺术魅力源于舞者的身体状态,舞蹈家在创作中表现的不仅是旋律、动作和舞蹈技巧,更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出内心感受和情感,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这也意味着无论在文化传承上,还是技术锻炼上,舞蹈都不可能忽略身体的驾驭能力。

结语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舞蹈表演也正在进行着跨文化交流。

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

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

作者: 何际峰;刘容辰
作者机构: 北京舞蹈学院2006级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页码: 100-104页
主题词: 东方人体文化;舞蹈;武术;修真文化;传统
摘要:2008年7月7日在北京舞蹈学院院办小会议室,中国古典舞系特别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俊骧先生,为中国古典舞系师生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

讲座过后笔者拜读了刘老师的专著《东方人体文化》和《九脉修身》,以及文章《试论古典舞在中华元文化和国学中的地位蜒兼谈武与舞的得与失》,受益匪浅。

在此之前,李正一教授也刚带领“古典舞武术专题采风小组”(其中也包括笔者)到湖北武当山进行了武术的采风学习,由此我们对武术和中国古典舞的关系,从理论到身体力行都有了深入的交流对话。

本文综述了刘俊骧和李正一等老师的部分观点,并对本次采风和讲座作了新的阐发。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摘要】在中国的人体文化史上,“武”字与“舞”字是通用的,有“武舞同源”之说,这早已为史学家们所证实;史学家还认为“自宋以后消失了的中国古典舞,某些动作审美的积淀在武术中得到了保存。

”由此可见舞蹈与武术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但两者又有区分的,舞蹈与武术是人体文化中的两个不同的门类,它们在本质特性上及其功能上都有所区分的。

我国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吴晓邦先生在一次“武术与文学艺术研讨会”上就十分激动地说:“搞舞蹈不学中国武术,不研究中国武术是不行的。

武术在舞蹈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武舞同源共生,舞蹈的一半属一起术,武术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王克芬在她的论文中提到:“我国古代的许多舞蹈都与武术有着极为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就是在戏曲,芭蕾,武术中的综合元素中揉汇而形成的。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武术;太极;古典舞;圆;气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体文化中最古老的一个门类。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节奏化、造型化、虚拟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塑造鲜明人物性格,要体现舞蹈形象的性格和特点,它的任务是反映生活,给人以启迪。

武术,是属体育范畴的,它是民间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武术作为一种独特,内外兼修,含蕴深刻哲理与科学的人体文化,是自古至今,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气质和心理的。

古典舞当中,武术是发展古典舞的重要基础;武术把其美学观念的“精、气、神”思想,刚柔相济、动静相生、快慢相间、后发先至等辨证关系引入技击运动和养生理论,是对人体文化的一大贡献。

那么武术和中国古典舞又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第一,内家拳在古典舞中的运用所谓内家拳,主要有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

其中主要以太极为主;太极拳,主要是注重内外皆修,柔中带刚,刚中有柔。

内,指的是内在修为,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上)     引言    中国古典舞在建立之初就很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以李正一教授为首的第一代创始人开展了多次对武术戏曲的借鉴和学习并且始终认为武术和戏曲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养分。

2007年制李正数授在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根据我回想起来50年的实践我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而我的回答就是热爱传统扎根传统发展传统这就是是我们的根本。

我们所做事情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发展的前造全看这个点我们做得如何。

于平教授在《舞蹈审美文化》中:我一直以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构仍处于现在时态。

这种建构并非要重现历史的经典而是以古典之名创建一种真正属于我们当代的、民族的、舞蹈的文化形态。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文化工程。

我们在建构这一文化工程时不仅要体悟到我们民旋历史的文化精神而且要考虑到其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要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建构符合民族审美风尚符合动作表现逻辑的舞蹈文化形态。

鉴于两位教授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中国古典舞既是历史的有是当代的那么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传统也是动态变化的非一成不变。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和成果审美心理结构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不断变动着。

所以这个共同人性和审美心理结构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总常有特定的历史的印痕——即具体的社舍民族时代阶级的特色。

但民族性毕竟又是随着时代性而变化的物质生活世界的变化迫使着精神心灵及其结构相适应从而心理诸因素的配置组合也必将变化。

总之随着历史的前进随着整个人类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强审美的范围在大,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程度不断提高……。

笔者认为现今学科划分越来越说明人们对于事物的分类水平和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与邻近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提高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笔者认为作为人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武同源武术与舞蹈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交流和借鉴,共谋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东方人体文化的三鼎——武术舞蹈、修真文化    在《东方人体立化》一书中刘俊骧先生把人娄的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的“典籍文化”如《易经》《黄帝内经》诸于百家各种文史哲科学著作等另类则是以人体自身为工具而传承的人体文化包括舞蹈杂技体育和追求人体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瑜伽气功等生命科学。

典籍文化是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人体文化是最原始的身体传承。

人体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母体先声和必然归宿。

人体文化不管是武技体育还是杂技舞蹈等人体艺术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1、武术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是搏斗拄术与经验的总结。

武术这一词中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但不具备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并非反映今日武术的概念。

说文解字中称:“术”字为邑中道也,后引申为“技艺”,即方法技术如同道路是通达目的之手段。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一度出现了提倡“国粹”的思潮武术被誉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明确称为武术。

但武术又有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征表现在(1)武术是功法套路技击术三位一体的运动; (2)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 (3)武术作为民间历史悠久的俗文化内容极其庞杂负载着民族文化的方法面面。

    2科林伍德认为,“舞蹈是一切语言和艺术之母。

苏珊朗格认为:舞蹈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舞蹈舞蹈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

    3那么“修真文化”又是什么?是指修身养性追求根本的真我达到对自我认识的活动。

修真文化既包括气功也包括武打。

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是回归自然他说:关于人类自身的东西是最少的也是最难的,马克思青年事情也提出要建立一种关于人的科学。

刘俊骧先生认为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是最艰难的。

《吕氏春秋》中认为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大年此之谓真人。

这段告诉我们气是修练真人的法宝。

战国时期已出现了导引术但还设有史料能够说明当时已和武术结合,直至以后历经很多朝代才逐渐和一些拳术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所谓的“内家拳术《庄子刻意篇》载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关。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郭沫若考定的《石鼓文》(秦襄公八年的遗物)有《行气玉佩铭》铭文中有:行气深则蓄蓍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荫则长长则退退则夭。

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

顺则生逆则死。

几”读机指深呼吸一个回合。

全句大意是吸其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

与深入时的经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

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牛逆此行,则死。

这段理论阐述了导引的要点和功能。

指出深呼吸才能蓄蓄才能沉气沉才能稳固的道理。

东方的文化发展到高层都与“气”有关。

著名书画家武术文化学者梅墨生说:中国文化哲学里面的气化论对内气的修炼这种气血文化早中国文化独有的。

刘俊骧先生认为东方和曲方人体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东方和西方的身体论也不一样东方讲身心“一元论”,而西方是身心“一元论”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就是认识自我。

  4、武术舞蹈和修真文化同为中华的民族文化笔者认为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特点:(1)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有多方面而刚健有为尤为重要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表现在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2)注重和谐和整体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最高的价值原则是和谐这原则认为宇宙是个和谐的整体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遵循论语中礼之贵和为用的思想。

“天人合一”、“内三合”和外三合其实质是协调和谐在对立统中把握字用的根本规律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过程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道观的重要特点。

(3)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所谓内就是精气神的问题,外主要是指人体的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

人体动作是由口肢躯干的不同运动方式来完成这就构成了形。

而中国人往往把自身内气的修炼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外在的形表现内在的“气韵”二者相互影响以追求形神兼备为要旨。

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口气就是讲人体文化需要内练和外练相结合,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相对应起来。

(4)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三者都特别强调阴阳虚文动静。

在练习时全身的关节在不同的时候进行变化运转。

在击技当中要求以静制动避实击虚,“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声东击西。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舞蹈有人说是动态的造型艺术,同样特别强调舞姿动静虚实之美。

1    鉴于上文第四点对于武术舞蹈和修真文化它们之间有许多的共通笔者认为武术舞蹈和修真文化不愧为东方人体文化的瑰宝。

有人说不了解印度的瑜伽就不可能真正明白印度的古典哲学我认为不了解中国的古典舞和武术也不可能真正明白中国的古典哲学。

因为“修真文化”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很难学习和把握。

又因为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提出武术和古典舞是东方人体文化的精华。

   二、东方人体人化的精华武术与古典舞    刘俊骧先生认为舞蹈是一门人体动作的艺术,古典舞就是从我们的原始舞蹈的源头而传承下来的原始舞蹈是万舞之源我们是巫术文化体系天人合一我们的皇帝都是大巫他们通天地之神灵。

所以我们要研究灵魂研究根本的六代雅乐舞祖先崇拜。

中国武术的发端与宗教握乐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巫术与图腾崇拜常凭借原始武舞来体现。

图腾武舞是原始部落祭祀的主要内容人们以表现战斗的武舞来供奉部落的始祖和神灵祭祀活动中武舞兼有教育后代和娱乐的功能它是一种容生存技能、身体训练和习惯培养等为一体的综合的活动。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笔者主要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讲行论述。

    首先武术和古典舞蹈是一门道德教育,在武术和舞蹈的训练中渗透着儒家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

武术强调武以德立德为艺先反映出民族以仁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点。

中国古典舞常常也是道德教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西周时期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扎作乐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

这时候整理的六舞或称“六代舞”和小舞或称六小舞其中六小舞就是教育国子的课程;在私学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继承了周代的巫文化教育以六艺之教来教育学生。

这些都可以说明古典舞和武术都承载着道德教化的作用。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韵最演反复吟诵精选的五句《论语》经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气势恢宏的舞蹈表演向世界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

    其次武术和舞蹈能开发人们的心智。

武术主张轻力、尚巧、以智取胜后发制人。

这部表现出武术的高明和智慧。

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和结构主义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智力起源于动作。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对人的大脑进行了割裂研究研究认为左脑土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心理活动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想象空间关系情结欣赏音乐舞蹈和绘画等心理活动。

北京舞蹈学院平心教授1999年对北京舞蹈学院舞蹈专业学生进行了标准治理测试研究发现舞蹈大学生的智商是非常高的比普通人的智商高出很多。

舞蹈是肢体语言武术和舞蹈的学习,可以通过动作的模仿表演创造欣赏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其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来完成。

老子三十三章有句话,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著名太极拳师李经悟先生说:太极无招浑身是招身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抵御对手的击打身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化解对手身上的力量在搭手当中可以听到对方的力点和力源直接制约对手。

在武术和舞蹈中很多时候都在揣摩对方的力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