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
A B C D
低温制备
H2
成功开采可燃冰
(CH4·n H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
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5)6(H3O)3(NH4)4Cl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 氢气是非金属单质,故A正确;
B. 可燃冰(CH4·n H2O)不是非金属单质,故B错误;
C. 高强钢属于金属的合金,不是非金属单质,故C错误;
D. 全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 不是非金属单质,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变化中,未涉及
...
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2C2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C2H5OH使酸性K2Cr2O7溶液变绿
C. CO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2O2使酸化的KI溶液变黄
【答案】C
【解析】
A. H2C2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有电子的转移,故A 不选;
B. C2H5OH使酸性K2Cr2O7溶液变绿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故B不选;
C. CO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没有电子的转移,故C选;
D. H2O2使酸化的KI溶液变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故D不选;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存在电子的转移,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根据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
的是
3.下列措施不合理
...
A. 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污水中的Hg2+
B. 煤炭中加入CaCO3可以降低SO2对环境的污染
C. 工业用H2高温还原SiO2制粗硅
D. 可用Na2FeO4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杀菌和消毒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发生反应2CaCO3+O2+2SO2
2CaSO4+2CO2;工业用碳高温还原SiO2制粗硅;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
【详解】,硫离子与汞离子生成难溶性硫化汞沉淀,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污水中的Hg2+,故A合理;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发生反应2CaCO3+O2+2SO2
2CaSO4+2CO2,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故B合理;工业用碳高温还原SiO2制粗硅,故C不合理;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杀菌和消毒,故D合理;选C。
4.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A.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B. 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C.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由n=可知,等质量时含CH2的个数相同,1个C2H4分子共用6对电子(其中4个C-H,2个C-C),1个C3H6分子共用9对电子(其中6个C-H,3个C-C),因此可以发现规律:1个CH2平均共用3对电子,含CH2
的个数相同则共有电子对数相同,故A正确;B、H2O中的中子数为8,D2O中的中子数为10,则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同,故B错误;C、同温、同压、同体积,由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N的质子数不同,则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不同,故C错误;D、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Fe的化合价均由0升高为+2价、Al元素的化合价均由0升高为+3价,则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不等,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5.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 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D. 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乙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
。
【详解】乙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不选A;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选C;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反应中二氧化碳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不选D。
6.下列各种关于酸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 为了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
C. 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水解后再用硫酸酸化
D. 为了增强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硝酸能把Fe2+氧化为Fe3+;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可以排除的干扰;硫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干扰氯离子的检验;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
【详解】硝酸能把Fe2+氧化为Fe3+,所以不能用硝酸酸化来抑制Fe2+的水解,故A错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可以排除的干扰,故B正确;硫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水解后检验氯离子,利用硝酸银检验氯离子时利用硝酸酸化,故C错误;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不能利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应该用硫酸酸化,故D错误。
7.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
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
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A. ①中采用蒸馏只能得到蒸馏水,得不到精制盐水,要得到精制盐水需要使用化学方法除去其中的杂质,故A错误;
B.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2Cl――2e-=Cl2↑,故B错误;
C. 生成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2OH- = Cl- + ClO- + H2O,故C错误;
D. ②中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和氯气以及氢氧化钠、③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④中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均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