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十大优点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d9763aff00bed5b9f31d27.png)
紫砂壶
9. 紫砂泥的可塑性高,虽不利于灌浆成型,
但其成型技法变化万千,不像手拉坯等轮转 成型法,只限于同心圆范围,所以紫砂器在 造型上的品种之多,堪称举世第一。
紫砂壶
10.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
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 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 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紫砂壶
4. 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
润,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 是国人热衷的“养壶”。
紫砂壶
5. 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
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 胀裂。(壶身有暗伤者,另当别论。)
紫砂壶
6. 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
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 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 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 于半发酵茶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
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
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
可除新的烟土味和洗涤除污后即可使用。 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泡完茶后,将 茶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残汤,以保持清洁, 合乎卫生。
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
4、注意“壶内茶山”。有些人泡用完后,往
往只除去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内随壶 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山,但如果维护不当, 壶内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应以滚沸的开 水冲烫一番。
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
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
茶。譬如重香气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 话,都应专门有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 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 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同煮。等 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等些时候取出新壶,置 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随自然阴干后即可使用。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https://img.taocdn.com/s3/m/6eb018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5.png)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导语: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紫砂壶被誉为是最适合泡制茶叶的器具之一。
由于紫砂壶内壁含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能够改善茶水的口感和质地。
然而,在市场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紫砂壶琳琅满目,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成为茶爱好者们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以帮助大家在茶道上探索更高境界。
一、了解紫砂壶的特点紫砂壶是使用特殊黏土制作而成的茶具,历史悠久,制作复杂而独特。
紫砂壶通常以泥料的色泽、质地、手感、声音等特点进行鉴别。
优质的紫砂壶泥料色泽纯正,质地细腻,手感光滑,烧制过程中有清脆的声音。
此外,紫砂壶还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
细腻的壶身和壶盖能够保存茶香和茶汤的温度,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二、选择合适的壶型和容量选择紫砂壶的壶型和容量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考虑。
壶型对于茶叶的冲泡效果和茶汤的口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壶身较矮胖的紫砂壶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大叶茶,壶身较高瘦的紫砂壶适合冲泡绿茶、红茶等小叶茶。
此外,选择容量适中的紫砂壶能够对茶叶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避免稀释茶汤或者浸泡茶叶过长时间。
三、考虑壶嘴和滤网设计壶嘴和滤网是紫砂壶冲泡的关键部分。
壶嘴的设计一般分为直口和弯口两种,直口设计更加适合快速冲泡,弯口设计则适合慢慢冲泡。
选择紫砂壶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冲泡习惯,选择合适的壶嘴设计。
滤网的设计则能够帮助过滤掉茶叶渣滓,保证茶汤的清澈。
一般来说,滤网较密的紫砂壶能够过滤得更精准,滤网较疏松的紫砂壶则能够保持茶汤的浓郁口感。
四、尝试不同的矿物质含量紫砂壶制作时所用的泥料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对茶汤的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含铁较高的紫砂壶能够增添茶汤的滋味和口感,口感更加醇厚;而含锌、锰等元素较多的紫砂壶能够使茶汤更具香气和口感。
选择紫砂壶时可以尝试不同的矿物质含量,感受不同的茶汤风味。
五、注意壶身的修饰和纹理优质的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会对壶身进行一定的修饰和雕刻,以增加壶的美观性和触觉感受。
紫砂壶器型大全
![紫砂壶器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bd2e395a8102d276a22fe3.png)
紫砂壶器型大全鉴赏紫砂壶优劣的三个主要因素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1.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
近代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
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
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对象,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2.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舓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
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
紫砂壶泡茶功效
![紫砂壶泡茶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1e12a05baf1ffc4ffe47ac5e.png)
紫砂壶泡茶功效*导读: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
1、茶香浓郁持久。
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
1、茶香浓郁持久。
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
长久使用的紫砂茶壶,内壁挂上一层棕红色茶锈,使用时间越长,茶锈积在内壁上越多,故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仍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2、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
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3、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
紫砂壶线膨胀系数比瓷壶略高,而且没有釉,就不存在坯釉应力的问题;烧成以后的紫砂壶,玻璃极少,有足以克服冷热温度差所产生的急变能力,故具有缓慢的传热性紫砂茶壶适应冷热急变的能力极佳,即使在上百度的高温中蒸煮后,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会爆裂;4、紫砂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
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
故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
5、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
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般陶瓷茶具,器壁光滑,渗透性差,其凝聚的水珠滴落后,使茶水频繁搅动,容易促使霉菌繁殖,造成茶水发酵。
而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
6、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
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
风雅的紫砂壶
![风雅的紫砂壶](https://img.taocdn.com/s3/m/cc00a3d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3.png)
天工|2022年第15期作者简介:任梓仪(2001—),女,汉族,江苏镇江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本科在读。
[摘 要]紫砂壶作为我国特有的兼具实用性与鉴赏性的传统茶具,自诞生起就与中国文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历朝文人墨客的雅玩之物。
从文史资料中探究紫砂壶的起源,分析紫砂壶作为茶具的优越性,再从紫砂壶发展史上选取数位制壶大师及其代表作,由此展示紫砂壶的匠心独运及其具有的人文情怀,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文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
[关键词]紫砂壶;起源;供春壶;时大彬;花器[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15-008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任梓仪.风雅的紫砂壶 [J].天工,2022(15):88-90.任梓仪 中国传媒大学据资料考证,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只有几百年,在中国器皿史上它算是一个新生儿,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究其原因,一方面依赖于宜兴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原料,另一方面在于紫砂壶界人才辈出,造就了一批艺术大家,并形成了匠心独运的中国艺术。
一、紫砂壶的起源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工艺品[1]。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其起源与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有关,他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便急流勇退,携西施一起泛舟江湖,后来到宜兴丁蜀的台山村隐居。
范大夫利用当地的陶土资源教百姓做陶,并采用“农末兼营”的经营方法,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做陶器,再拿到集市上去做买卖,促进了陶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陶工们视范蠡为陶业祖师,尊称他“陶朱公”。
当然,这个时候的陶器并非紫砂壶,只是宜兴陶。
至于紫砂工艺的起源一直有争议,有说宋代的,也有说明代的,众说纷纭,但都缺少实物论证。
直到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了一个古窑址,出土了大量紫砂器残片,经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考证,定为北宋中期[2]。
紫砂壶的介绍
![紫砂壶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6bcacda76a20029bd642d40.png)
关于紫砂壶的一些收藏知识:明代盛茶风之气,而且喝茶方式与前人有所不同,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发展至今更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紫砂壶,除了国人被自家的传统艺术所折服,还受到了海外的追捧,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葛岳纯曾多次受国外邀请,对其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如今大家对紫砂市场对其十分的看好。
紫砂壶经久昌盛,和其独特的砂质和造型分不开,也和独特个性的装饰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很多爱壶之人都喜欢紫砂壶光塑器,就是因为其素雅,抚摸有其给人温润感受的肌理质感。
在紫砂壶上面进行题诗刻画,绘画,雕塑,更是增加壶的艺术文化价值,也是很多人很喜欢的,而且这些紫砂壶的价值都是有一定的升值潜力的。
紫砂壶装饰种类繁多,取材也更是无所不包含,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有花花草草,各种植物。
装饰种类主要有刻绘、泥绘、镂雕、贴花、镶金、包金等装饰。
紫砂刻绘主要是指用刀在紫砂器具上进行雕刻,刻出图案出来。
这种装饰技艺是要求老师有着高超技艺和美学美术的功底,否则怎么能在并不是平面而是各种形状的壶上进行创作。
技艺高超的刻绘大师,可以在紫砂壶上刻绘十分讲究神韵的草书字体,行云流水般,这是刻绘字体很高的一种境界。
还有有的老师更是将历朝代的特色纹络刻于紫砂壶上,增添历史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有的刻绘会对其加以一定的色泽,有黑色、金色等,至于选择哪一种,每个人的欣赏情趣不一样,可以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泥绘装饰主要是指在尚有一定温度的泥胚上,用其它色泥或本色泥料堆画出花草、树木、山水、飞禽等等图案。
用泥绘可以堆出一定的厚度,给紫砂壶增加立体艺术的美感。
颜色也是有多种,白泥、朱沙泥、乌泥等。
葛岳纯--包金云肩如意镶金是也是紫砂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方法,是指将借鉴铜器金银错工艺而形成的装饰技法,先在紫砂壶胚上刻阴文,烧成后再嵌入金、银、铜等金属丝,挫平抛光后,在紫砂壶的壶身上展现出金色的精美纹样。
紫砂壶装饰艺术种类十分的多,鉴于大家都那么的喜欢紫砂壶,各代优秀的紫砂壶艺人层出不穷,在传统的技艺上后人借鉴和创新,不断的探索,相信紫砂装饰会越来越丰富与精美。
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
![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https://img.taocdn.com/s3/m/3bd209f20740be1e640e9ac6.png)
喜欢喝茶的人都会细心挑选合适的茶壶,而选得最多的就是紫砂壶。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一、紫砂泥材质的特点紫砂壶的特点就是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
且泡茶后壶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
在提、握、抚、摸时不感炙手。
冬冷季节双手捧壶,把玩的同时还可以取暖。
紫砂泥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够吸收茶汁。
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
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通过泡茶用壶,养壶,欣赏紫砂壶自体妍丽的肌理美,登大雅之堂,不少爱茶之人将其视为珍宝。
二、手工的魅力一个不锈钢的壶和一把紫砂壶,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一个冰冷,一个温润。
仅仅是材质上的问题吗?如果你懂一把壶是怎么做出来的,需要经过一个人一双手用多少工具通过多少步骤,最终把一块两三亿年以前的沉积岩矿石,变成一把紫砂壶,最后来到你的手里,你抚摸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紫砂壶比其它茶具要好呢?有人说,拿个玻璃杯泡茶也很好啊。
我不想从玻璃杯泡的茶好喝还是紫砂泡的茶好喝来讨论这个问题。
各种专家大神最终的研究结果肯定是紫砂更好。
但是也会有人不信或者质疑。
这都无关紧要。
把精力放在说服这些质疑者上永远没有头。
我认为紫砂是目前在生产的茶器里面凝结手艺人工艺最多的之一。
河南汝瓷、景德镇青花瓷、德化白瓷,潮州手拉壶等各地茶器,从作品上来说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自也有各自的工艺特点。
但是一门手艺发展到这么细腻,这么完备,好像很少。
光是制作一把紫砂壶的几百种工具就已经可以让人叹为观止了!更何况在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追求效率的环境下能体现传统手工艺的东西最受人们追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文化的认同什么是文化?美国人搞不懂中国人为什么用毛笔写字都能成为艺术,说美国人没文化吗,实际上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
紫砂壶鉴赏
![紫砂壶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e69642b0856a561253d36f0e.png)
• 当代紫砂大师
• 当代的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 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 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现当 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高 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姚丹 萍、李昌鸿、顾绍培、曹安祥等也各自身怀绝技, 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 第二期紫砂大师
• 第二期紫砂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 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 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 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 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 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 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长于制作 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 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八求紫砂茗壶
• 八求紫砂茗壶是中华姚氏求正堂德府世家所制专门在 各种各样紫砂茗壶上入刻中华名流和海外名流题词手迹的 紫砂纪念茗壶系列的总称。自上世纪以来,已有海内外名 流苏局仙、陈立夫、陈果夫、宋子文、宋子芳、福田一郎、 易苏民、李琼贞、汪德祖、凌禹门、苏健侯、孔祥灿、杨 一萍、钱鼎澄、谷向阳等百余位手迹入刻于紫砂茗壶上。 壶的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十方形、扁 形等二十四种式样。八求紫砂茗壶系列中有入藏国家首都 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天下名人馆、日本艺品馆、台 湾艺术馆等海内外几十个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收藏。
第三期紫砂大师
• 第三期紫砂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 杨彭年。陈洪绶,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 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 “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 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 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 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 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 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 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 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
紫砂的功效与作用
![紫砂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67e8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6.png)
紫砂的功效与作用紫砂,是一种独特的陶瓷材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紫砂陶艺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紫砂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饮用水具有净化作用:紫砂壶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后,会释放出一种被人体认可的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如铁、锰、铅、镉等,这些物质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使水质更为纯净和清澈。
同时,紫砂壶内壁的微细孔洞结构,有助于让水质更好地保持呼吸状态,增加水中溶氧量,提高水的口感和饮用体验。
2.保温效果优异:紫砂壶的陶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其内壁存在大量的气孔和疏松的点阵结构,能够降低热传递速度,有效保持水温。
同时,紫砂壶采用古法的釉烧工艺,釉面处粗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因此,它能够吸收热量,形成良好的保温效果,即使冷却一段时间后重新倒水,也能够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3.调理水质:使用紫砂壶沏茶,尤其是传统的红茶、乌龙茶和普洱茶等,可以有效调理水质。
这是因为紫砂壶内部的微细孔洞可以吸附茶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并通过扩散和阻拦效应,减少有害物质对茶叶的侵害,提高茶汤的清澈度和醇厚度,展现出茶叶的最佳风味和独特的香气。
4.保护茶叶的新鲜度:紫砂壶内壁有助于调控茶叶与空气的接触,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紫砂壶内壁的气孔和微细孔洞结构,可以调节传递到茶叶上的湿度和含氧量,防止茶叶被湿氧化,保持茶叶的湿润度和色泽,确保茶叶的新鲜口感。
此外,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吸附茶叶中的有害气体,减轻或抵消对茶叶的伤害,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5.有益于人体健康:由于紫砂壶采用天然陶瓷材料制作,无任何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因此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使用紫砂壶煮沸的水质清澈纯净,有助于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此外,紫砂壶内壁的陶土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硅、镁、钙等,这些矿物质对人体骨骼、牙齿、血液、免疫系统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紫砂壶知识
![紫砂壶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286a55a417866fb84a8e20.png)
选用一把好壶的七要领品茗是种生活的享受,也是生活的艺术。
茶壶对品茗者而言,它是孕育茶叶的摇篮。
茹苦含辛、任劳任怨地蕴着香、育着味,这即是茶壶的任务,也是精神。
所以选壶不应局限一隅,毕竟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是古董收藏家或专家的职务。
一般言之,一把基本条件够格的新壶,如维护适当也善于蕴香育味,所以只要是把好壶,古今皆足取。
茶壶是茶具的主体,是泡茶动作中最能影响个人感受的焦点。
所以无论在选壶或养壶上均须如法,本文提列七点选壶要领以供参考。
这七点是:美感、质地、壶味、精密、出水、重心、适用。
兹列如下:(一)美感每个人对于美感的欣赏角度各有不同,这里所说的美感,最主要的是指个人的感受,对于壶的造型与外观,依个人喜好,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就好了,那就代表了个人的美感,毕竟那是自己要使用的,又何必一定要去符合流行的模样呢!(二)质地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因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形较瓷器纯朴亲和,如在上面题款也较有韵格,所以大致在泡茶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
茶壶的质地,主要是看胎骨及色泽,胎骨坚、色泽润为佳,在程度上愈接近这种质地愈好,善于胎骨坚硬性的验别,可将壶置于手掌上,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铿锵轻扬为佳;音响迟钝,劲道不足,导热效果稍逊;但若音高尖锐,则逼热过甚,泡茶时又须特别注意各项因素的调整,总之壶音以听来悦耳为佳,不过测验时壶须干净。
这是指在选用新壶时而言,面对一把古壶时,您每拨敲一下,原主的心也必然会忐忑一下,此为不可不知。
(三)壶味在选购新壶时,应注意闻闻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他杂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则不足取。
(四)精密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
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涓滴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五)出水壶的出水效果如何?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
紫砂壶好坏鉴别
![紫砂壶好坏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4fd694f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3.png)
紫砂壶好坏鉴别紫砂壶是中国历史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陶器。
虽然,它不是中国最大的茶器具,但它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称为御用茶具,从唐代开始称为茶碗,到宋代和明代被称为“龙茶器”。
现在已经成为了流行的生活中的一种。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器型。
紫砂壶具有陶土和矿物元素丰富的紫砂泥制成,经高温焙烧后,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欣赏价值。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种、质量和价格不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鉴别一下紫砂壶中低劣之分吧!1、看产地:一般来说,宜兴紫砂壶原矿含量占50%以上才可以称为真正手工制紫砂壶。
2、看表面:由于紫砂泥是经过长时间才会形成这种效果,而有些是人为加工出来所以外表颜色很自然会呈现出各种色斑和图案。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壶里有乾坤“等一些原因形成这种效果。
#紫砂壶鉴宝帖#”如果一把紫砂壶可以做好了那么它可不值钱!所以需要有一个客观判断标准来保证它们的品质!在买壶时要注意看颜色和其他因素,不要把它当做是普通紫砂泥来购买。
3、看工艺:在一些大品牌中还有一些很小工作室专门做这种器具的生意!所以你要看看他有没有做过手工制作。
看是否是真正的好壶底一定要有小洞才可以把土流到你手中这是最基本一点!还有你要观察泥料是否纯正优质。
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了很多都没有用或者很少用到壶中不好用甚至对健康不利的说法(大家知道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买到以次充好没有一点名气、做工很差而且不好养的紫砂壶产品,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制作者在用劣质紫砂泥制作出来一把低劣作品影响我们正常使用而导致壶本身价值大大下降。
--.....!但是也能从细节上看出很多细节来1.把口要有弧度,把把手做的小点不一定是好事。
把把手小一些,壶嘴就小一点。
不一定。
要看看他是怎么设计把嘴的,再看看把手大小。
我们都知道一把好紫砂壶,把手,会直接影响到它造型!会影响到一个壶品质!如果它的设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好产品的表现方式很多!!但把把手会影响到把手大小,所以说一些朋友就会忽略了这点。
各种泥料的紫砂壶
![各种泥料的紫砂壶](https://img.taocdn.com/s3/m/da49428084254b35eefd349d.png)
各种泥料的紫砂壶(非常详细)紫茄泥:紫茄泥产于宜兴丁山台西(紫糟青、本色紫茄泥)。
此泥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藏紫轻红,清秀温润,为泥中极品。
泥性:紫茄泥黏性佳,磁性较高,含铁量高,提炼不易,乾湿控制不易。
烧制时易起皱,易变形,窑温烧足易呈养化铁熔点。
烧成后色泽神秘高贵,散发特殊紫砂质感,光洁而气蕴;充分表现砂壶表面肌理,及光线折射变化,动人心弦。
淋变色率高,逼热恰当合理,适茶性佳,传神而率真,不败茶、不矫揉,平实亲和,品茗佳友,壶中之君子也。
适合泡绿茶、红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青灰泥藏青灰泥,为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之泥料;近年来开採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调,因满佈颗粒,触感特殊,玩家喜呼“鲨鱼皮”,是甚为难觅之特优级泥矿。
泥性:泥性疏松不结,含铁量高,力特大,不易变型、塌陷,惟黏性不足,烧制中易现氧化铁熔点,石灰、跳砂、杂质较多挑泥须严格谨慎,烧窑温度特高。
烧成后双气孔结构明显,空气对流顺畅,简朴古雅,老味十足,别具明代紫砂原料气韵。
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泽如紫似灰,沉重扎实不妥协,似硬汉风格,十分易于辨识。
适合泡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底清底糟青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此泥做壶泡茶,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适合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大红袍大红袍产于宜兴丁山庄山、黄岩心。
此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
大红袍泥料低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
浅谈宜兴紫砂壶泡茶的益处
![浅谈宜兴紫砂壶泡茶的益处](https://img.taocdn.com/s3/m/a7e14269f46527d3240ce02f.png)
浅谈宜兴紫砂壶泡茶的益处作者:陈佳欢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养壶就如同培养树苗般,掩苗助长则难免有失自然形成之功,所以养壶也不必急于一时,只有要平常多加使用并维护得法,就能如同接受天地自然滋养的幼苗,不必人为附加补养也可成器,而且更加珍贵。
关键词:紫砂;泡茶;益处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35-01只要是原矿的宜兴紫砂,在烧制温度得当的情况下,都能泡出好茶来,不但泡出来的味道比盖碗泡出来的好喝,还可以把便宜的茶泡出贵茶的味道来,那自然是表现更优异了。
也就是说只要是原矿泥料肯定合适泡所有的茶,基本上不会太离谱,能泡出中规中据的味来。
如何要更进一步的提高,当然还是要有前提,比如壶形、泥料和泡什么茶来看的,具体到不同的茶,不同的壶形,不同的泥料,这样的单项对比,还是要好好交流。
真是要讲究一些,还要考虑到窑温,烧得泥门松一些,透气性强一点,会不会泡绿茶好一些,但是泥门松了吸水性提高又会不会引起吸茶味,造成泡茶滋味变淡?泥门烧紧一些结晶度高了,泡绿茶,好一点的生普,轻发酵的观音,会不会把茶泡熟了,或者有熟汤气?会不会改泡红茶,熟普好一些?这些都可以好好讨论,什么壶泡什么茶好,有些人的出发点是,为了壶,养得快,出效果快,有些人是为了利茶性,用壶泡出比盖碗好的味道,便宜的茶泡出贵的味道。
太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说得我自己都有点饶,但是总要有人去把这些想明白了,都搞得太虚了并不利于把紫砂玩好。
紫砂壶的使用,因材质的特点,表现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在于它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
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故最好的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
明人周高起说过:“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
”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
具体步骤如下:1.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或中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https://img.taocdn.com/s3/m/8c1b9546f5335a8102d22051.png)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作者:费寅媛来源:《江苏陶瓷》2018年第01期宜兴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得益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然自得的生活环境,紫砂壶不断繁荣更新,从当地丰厚的人文元素和雅致的生活方式中汲取养分,融入传统文化精髓而呈现出独特的文人意蕴,历代相传,成为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紫砂壶之美,在于“形、神、气、态”,由造型表现出精神气质,一名优秀的紫砂艺人必善于塑造形体,以简练大方之形、纯朴典雅之色、安详恬静之态,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精魂。
1 造型——三足鼎立,以竹入壶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谓造型艺术的宝库,有的借鉴古代陶器、传统生活器具的基本形制加以改作,有的以写实手法将自然中的鸟兽虫鱼、花草蔬果跃然呈现于壶体,有的将历史典故、经典哲理以抽象的表现形式涵纳于壶身,有的传情达意、将自身的经历和思想寄托于紫砂壶,由此汇聚而成紫砂壶精彩纷呈的造型宝库。
一般而言,紫砂壶按形体分为三类:光器、花器和筋纹器。
按气质又可分为:古拙、大度、清秀和趣味,古拙最佳,大度其次,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劲竹壶”(见图1)汲取传统三足鼎元素,再以竹入壶,古拙素朴、挺拔庄重,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流露出古老悠远的历史气息。
此壶名为“劲竹”,扁圆的壶身大度圆融,线条简练大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光润的壶面;底部为三足鼎,竹节线清晰分明,疤结突出,三足起源于古代青铜鼎,是传统礼器,代表权力和威严,流露出古老肃穆的历史文化;壶流和壶把以竹节为原型,直流挺拔大气,壶把屈曲和谐,两者相互呼应,整体由壶把延伸而出迎风飞舞的竹叶,生动立体,竹叶疏密有致,其疏朗清秀缓和了整体肃穆之感,更添灵气韵味;壶盖为压盖,向上拱起自然的弧度,口盖子母线整齐融合;壶钮为竹段,弯而不折,屈曲有度。
壶身与底部三足在对比中产生变化,三足的庄重与竹子坚韧不拔的气质相互融合,三足的质朴古拙又与竹子的清美优雅相互反差。
竹段与壶身的衔接干脆利落,如自然生成,整体造型古朴,圆润中孕育着竹子坚韧不拔的气质。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c1421e964bcf84b9d57b96.png)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姓名:***班级:软件工程JA V A10-03学号:************2012年5月29日紫砂壶发展历史"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
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
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
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紫砂泥及紫砂壶的简介
![紫砂泥及紫砂壶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b409360a26925c52dc5bf18.png)
紫砂泥及紫砂壶的简介一、紫砂泥1、什么是紫砂泥?紫砂泥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
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
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
2、紫砂泥的形成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
紫泥和绿泥都产于甲泥矿中。
甲泥是一种脊性粘土,紫红色,色似铁甲,故名“甲泥”。
甲泥矿中甲泥储量最多,紫泥、绿泥储量较少,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
紫泥是甲泥中的一个夹层,绿泥是紫泥夹层中的夹层,故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
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条件下才能取得。
因为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米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无从取得。
3、紫砂泥的分类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
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本山绿泥类: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
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
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
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
百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
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
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紫砂壶的鉴赏
![紫砂壶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f52f407bb68a98271fefab9.png)
颜 惠群
( 江苏 宜兴, 2 l 4 2 2 1 )
摘 要: 紫砂 壶之所 以能 以鲜 明的特 点著称 于世 , 和 它独特 的造型 形式和 面貌是 分不 开的 。宜兴 紫砂 壶在 人们 的饮 茶 艺术 中 , 亦
展 现 了 它 独 占鳌 头 的优 异 功 能 。 本 文 试 从 不 同 角度 来 阐述 对 紫砂 壶 的 鉴 赏 。
关键词 : 紫砂 ; 艺术之 美 ; 工艺
中 图分 类 号 : j 5 2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l O O 8 — 4 4 2 8 ( 2 0 1 3 ) 1 0 — 1 5 6— 0 1
紫砂是中国陶瓷中的一个特殊 品类 。以它作为材料的有茶具 、 餐具 、 花盆等诸多种类, 尤其是以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壶为代表。 无论 在技术还是艺术等方面 , 紫砂壶都是集合诸多的品质于一身的。它 既有实用功能 , 又有独特 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使其成为了众多爱好 者的收藏品, 甚至是奢侈品。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和推崇 ,首先在于它的实用价 值。因为泥质是以砂为上 , 盖既不夺香又没有熟烫气 , 所以, 用它来 泡茶不失茶的原味, 色、 香、 味皆蕴, 茶味会越发纯郁芳馨。而其用的 紫砂泥料是深藏于岩石下 , 分布与甲泥矿层中, 是质地细腻, 含铁量 较高的铁质粘土粉砂岩 。综合分析紫砂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 , 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 、 石英、 云母屑和铁质等 。 紫砂壶的颜色各种
于象真之中, 要提炼取舍 , 去粗存精, 不能哗众取宠, 总之 , 都要表现 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筋纹形体, 即筋瓤货 , 这种造型是 以壶顶 中心向外 同射有规则 线条之壶 , 竖直线条叫筋 , 横线称纹 , 故也称筋纹器。这种形体是从 砂器早期的六方型壶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不过现在更为丰富多彩 了。大多数这类壶艺 , 口、 盖、 嘴、 的、 把都须制成筋纹形, 使之与壶体 纹理相配。每个等分的部分 , 每个壶 口半 圆线 、 口弧线等等 , 都要十 分精确, 这对工艺手法的要求相当高。 明代 中期以后 , 兴起了用茶壶泡茶。以茶壶泡茶是对饮茶方法 的改进和提高。首先 , 用壶泡茶比盏更宜于保暖; 其次 , 用壶泡茶有 利于防止尘埃落入茶汤 ; 最后 , 茶壶的密闭性更优于茶盏 , 可 以保持 茶香浓郁而不涣散。宜兴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世人喜爱, 一方面是紫 砂壶造型美观 , 风格多样 ,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 另一方面也是南于
明清参考资料年代紫砂壶赏析
![明清参考资料年代紫砂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692d63f7ec4afe04a1dfd8.png)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姓名:史丽玉班级:软件工程JA V A10-03学号:32012年5月29日紫砂壶发展历史"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
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
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
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
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的十大优点
1. “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上述为古人总结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
2. 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亦不馊,虽然就茶道而言,理应“旋沦旋啜”、“宜倾竭即涤去停渣”,即随泡随饮,事毕即清除茶渣,但现代人生活繁忙,将茶渣留于壶中数日亦是常事。
对此,清人吴骞记载了他的洗壶妙方﹕“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
”读者不妨一试。
3. 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
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
(也由此可知“一壶不事二茶”的原因)。
4. 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而且据《阳羡茗壶系》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闇然之光,入手可鉴”,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是国人热衷的“养壶”。
5. 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
(壶身有暗伤者,另当别论。
)
6. 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
此外,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于半发酵茶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
7. 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准的制壶技艺,所以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管首,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8.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过历代艺人的巧手妙思,便能变幻出种种缤纷斑斓的色泽、纹饰来,加深了它的艺术性。
9. 紫砂泥的可塑性高,虽不利于灌浆成型,但其成型技法变化万千,不像手拉坯等轮转成型法,只限于同心圆范围,所以紫砂器在造型上的品种之多,堪称举世第一。
10.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