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技术原理和应用(2011101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PE123037 参考学分:3 参考学时:48 课程管理系部:计算机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开发人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数据库管理及开发人员的基础支撑课程。 2.课程定位 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学生基于当今主流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确立了本课程作为开发后台数据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今各类信息系统、动态网站、移动应用的开发都需要使用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开发过程,为软件开发、动态网站的创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前导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网页设计、JSP动态网页开发、.NET编程技术、高级编程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程通过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开发项目驱动,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原理和工具的使用。 本课程的理论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实践环节安排在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讲授知识,指导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1)项目贯穿教学

以学生管理系统等数据库为载体开展教学,贯穿数据库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关系模型设计、创建与维护数据库、创建与维护表、对表的查询、建立存储过程、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等。 (2)任务分解知识点 明确每堂课的任务、子任务,教学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相关知识,以达到“任务完成,知识掌握,本领学会”的教学目的。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讲解项目、分解任务、传授知识、演示示范;学生重复操作过程,学习知识技能;做拓展项目,如“选课管理”数据库、“图书管理”数据库、“活期存单”数据库等可供学生选做。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表1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选取难易度适中的案例、项目,加以分解、序化,兼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合作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 最重要的是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人类首次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但是,如果按传统的办法处理三网融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如何绕过传统的三网来达到融合的目的,那就是寻找通信体制革命的这条路,我们必须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文章来自: 好喜爱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e7874271.html,) 网址:

三网融合心得体会.doc

三网融合心得体会 篇一:对三网融合的看法 一、对三网融合的理解 答: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三网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 一、使用无线网络的心得

答: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11、https://www.360docs.net/doc/ae7874271.html,N2、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时至今日,无线传输标准可谓百家争鸣,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将能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两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红外线无线传输利用红外线波段的电磁波来传送数据,通讯距离较短,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机或Vcd机等家电遥控器几乎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只不过此时是窄带红外技术。蓝牙有着全球开放的自由频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后答案 第一章 选择题 1、A。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指的就是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所以选项A正确。C选项的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指的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所以C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前后两句与C选项相比顺序不符,所以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中,应为“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不应为“外模式”,所以D选项不正确。 2、B。 DB指的是数据库(DataBase),DBMS指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指的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A指的是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ata指的是数据。

由书中概念易得DBS(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和控制DB(数据库),而DB载入、存储、重组与恢复Data(数据)。所以B选项正确。 3、C。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⑴、实现数据共享;⑵、减少数据冗余度;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⑷、数据的独立性;⑸、安全保密性;⑹、并发控制;⑺、故障恢复 由以上可得C选项错误,应改为数据冗余度“低”。 4、C。 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DBMS 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转化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有效地实现数据库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转化;MIS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以上概念可知,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DBMS。所以C选项正确。 5、C。 书中图1.6明确指出模式/内模式映像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所以C选项正确。 6、C。 数据库有这样三层关系,第一层和第三层不能直接发生关系,所以D选项不正确,内模式与外模式没有直接关系,应改为“模式与应用程序不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多媒体原理技术及应用》》试卷

<<多媒体原理技术及应用>>试卷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多媒体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的技术.多媒体系统是指利用技术和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 2.汉字内码是 . 3.采样率决定了 . 4.音频卡采用的总线接口有:ISA, . 5.按照测试过程是否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来分,测试方法有: 和 . 6.多媒体系统按照功能来分可分为开发系统, ,培训系统,家庭系统四种. 7.用计算机实现的动画有两种: 和 8.音强的单位是 .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以下不是多媒体数据特点的是:( ) 数据量巨大. B.数据类型多. C.数据类型间区别小. D.多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复

杂. 2.关于压缩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损压缩法是一种常用的压缩编码,也就是熵压缩法. B.有损压缩法是一种常用的压缩编码,也就是熵编码. C. 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冗余压缩法,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三种. D.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两种. 3.超文本一个( )结构. 顺序的树形. B.非线性的网状. C.线性的层次. D.随机的链式. 4.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有详细设计提供的文档,从软件的具体的逻辑结构和执行路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完成测试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 ). A.黑盒法. B.白盒法. C.动态测试法. D.静态分析法. 5.适合制作三维动画的工具软件是( ). A. Authorware B. PhotoShop C. AUtoCAD D. 3DSMAX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的英文缩写,是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 2.在音频数字处理技术中,要考虑采样,量化的编码问题.( ) 3.windows中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DIB,BMP,JPG,;AVI,FLC.( ) 4.软件性能评价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软件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 5.CDROM的存储容量大,一张8cm的盘片容量可达600MB,一张12cm的盘片可达650MB.( ) 四,简答叙述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1.怎样实现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技术的三个重要指标是什么 (12分) 2.解释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概念.(12分) 3.局域网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局域网有哪些功能 (10分)

BFD技术白皮书(迈普)

BFD技术白皮书 本文档介绍了双向转发检测(BF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BFD是一套用来快速检测的国际标准协议,提供了一种轻负荷,短周期的故障检测。迈普公司已在高端网络产品上实现了BFD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大幅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目录 1概述 (3) 2 技术简介 (3) 2.1BFD技术原理 (3) 2.2 术语 (4) 3 关键技术 (4) 3.1 报文格式 (4) 3.2 协议状态机 (6) 3.3工作模式 (7) 3.4会话的建立 (8) 4 典型应用 (11) 4.1 BFD加快路由协议收敛 (11) 4.2 BFD加快VRRP协议收敛 (12)

1概述 众所周知,IP网络并不具备秒级以下的间歇性故障修复功能,而传统路由架构在对实时应用(如语音)进行准确故障检测方面能力有限。随着VoIP应用的激增,实现快速网络故障检测和修复越发显得必要。网络设备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迅速的检测到临近系统之间的通信故障,以便更快的建立或切换到备用路径。在某些环境中由于数据链路硬件的作用可以使故障检测相当的迅速(例如SDH)。但是很多媒介并没有提供这种能力(例如以太),还有一些无法实现端到端的路径检测。 如果硬件不能够对故障检测提供帮助时,网络中将使用缓慢的Hello机制来进行故障检测,这一般是由路由协议来提供。而目前存在的路由协议所能够提供的可以检测到网络故障的最快时间基本都是秒级的,这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实在是太长了,并且当网络业务达到吉比特时,秒级的故障检测速度将会导致大量数据的丢失。此外,路由协议所提供的Hello机制只有当该路由协议被使用时才有效,并且路由协议所提供的检测含义略有不同——它们检测的是两个路由协议引擎之间路径上的故障。 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能大大提高网络的故障检测速度。IETF草案标准BFD提供了一种简单、轻量和抽象的方法,对网络链接能力和系统通信转发功能进行检测。BFD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临近的转发引擎之间的路径上提供低耗费、短周期的故障检测。而另一个目标则是提供一种专门的机制用于存活检测,适用于任何媒介、任何协议,并为检测周期和耗费提供较宽的选择范围,以避免不同检测方式的重叠。BFD协议的出现,为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BFD能够在系统之间的任何类型通道上进行故障检测,这些通道包括直连的物理链路,虚电路,隧道,MPLS LSP,多跳路由通道,以及非直连的通道。同时正是由于BFD实现故障检测的简单、单一性,致使BFD能够专注于转发故障的快速检测,使故障检测时间提高到毫秒级。BFD功能实现简单,是针对通信转发故障检测的最好方案。 2 技术简介 2.1BFD技术原理 BFD是一种高速的独立Hello协议,可以用于检测一对邻近系统之间任何类型的路径故障。BFD在一对邻近系统间进行对等会话,一对邻近系统在它们之间建立会话的通道上周期性或间歇性的发送检测报文,如果某个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的检测报文,则

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探究

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探究 一、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用户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二、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持广电的有限度进入政策; 2、网络建设改造:从电信网络看,FTTX(光纤接入)建设将成为未来3-5年工作重点;从有线网络看,双向改造、全网建设是工作重点; 3、网络信息安全:是我国发展三网融合前提条件,无论电信网络还是有线网络发展,都是在确保信息安全框架内进行; 4、产业监管:我国电信和有线运营商分属工信部和广电总局监管之下,未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 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

三网融合技术(三种网络结合的时代)

三网融合——一场跨行业资源的博弈与合作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第二章发展趋势--广电、电信部门在三网融合中的“位”与“为” 第一节广电、电信职责定位第二节 第二节广电、电信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电信运营商可为之处: 第三章传播效应--三网融合与新媒体的深层互推 第四章行业蓝图--打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三网融合是业界数十年来的共同追求,它代表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中国,三网融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内在需求和有效手段。然而,三网融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三网融合推进主体之一的电信运营商相应也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机遇与挑战,也与广电进行着跨行业的资源博弈与合作,那么,电信运营商如何拿出切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推进三网融合,是能否在新一轮全业务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根据试点方案,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

《多媒体技术》复习总结完整版10.doc

《多媒休技术原理及应用》学科复习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木章主要讲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本章主要考点:概念、简答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简述其主要特点。 所谓多媒休技术(Multimedia Computing)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技术的三个特点: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集成性:媒体信息集成,表现媒体设备的集成。实时性: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是强实吋的;提供时基媒体实吋处理的能力。交互性:与家用声像电器区别的关键特征,用户不能通过介入媒体内容。 2、如何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机交互方法的一次革命? 多媒体技术是人机交互方法的一次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关键在于它的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木特性,它可以通过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实现人和计算机之间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规定相关的标准是很重要的,这样使它的应用和发展更加标准化和全球化,更有利它的发展进程。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典型应用领域:教冇和培训、咨询和演示、娱乐和游戏、管理信息系统(MIS)、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视频服务系统 4、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D)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捉高信息识别能力。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全部 ★第二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重点)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数字音频编码、数字图像编码、数字视频编码、常用的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转换 ?:.本章主要考点:概念、简答、数字音频存储量、电视信号的数据量、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 1、声音是由振动的声波所组成,在任一时刻t,声波可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线性叠加:f(t)= 27血血曲”+ 如,其中,3称为基频或基音,它决定声音的高低;n 3称为3的n次谐波分量或称为泛音,与声音的音色冇关;如是振幅,表示声音的强弱;久是n次谐波的初相位。 ★2、量化后数字音频存储量计算公式: 数字音频存储量(字节)二釆样率(H刁)X量化位数(位)X声道数X音频长度(秒)/8 ?例:激光数字唱盘CD-DA的标准采样频率为44.1Hz,量化位数为16位,立体声,这即CD 音质。考虑一下CD-DA播放一分钟音乐所需要的存储量是多少? 解:存储量=44.1xl6xlx60/8B = 5292B = 5.17KB ★3、量化后电视信号的数据量计算公式: 电视信号的数据量(位)二电视信号带宽(HQX2倍采样频率X数字化深度X时间 ?例:在彩色电视信号表示吋,设代表光强、色彩和色饱和度的YIQ彩色空间中各分量的带宽分别为 4.2MHZ、1.5MHZ、0.5MHZ。再设各分量均被数字化为8b。则一秒钟电视信号的数据量是多少?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刘志坚河北联合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摘要 仅仅通过一根缆线就可将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融合在一起,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选择网络和终端,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需求,让民众用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的融合意味着更优化的信息系统市场,便捷的客户使用方式。三网融合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文章针对三网融合,阐述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网融合的着力点及展望。 关键词:三网融合,政策,商业难题 Abstract Link the television network, computer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ogether only through a cable. You can select the network and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customers.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television, Internet and other requirements。We can use telecontroller to call the remote control,watch TV in the mobile phone . Three nets fusion brings not only reduce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means th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market more optimization and the convenient customer usage. Convergenc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hina is accelerating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able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and Internet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vergence of three networks,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Point out the focus and Prospect of convergence from the macro level. Keyword :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policy, business problems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三网融合”是当下科技和标准逐渐融合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1]。“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

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总体目标和技术路线 1.1总体目标 在试点城市现有完成数字化、双向化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上,开展三网融合试点业务,结合行业应用实际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路线的特点,通过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技术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推动广播电视网发展。 1.2 总体技术路线 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全面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双向改造,推进光进铜退,逐步实现光纤到户,确保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以视频业务为核心,构建与网络智能藕合适配的开放业务平台,承载广电融合新业务,实现平台开放、业务丰富的目标。 以确保信息安全、文化安全为目标,构建完备的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对网络、内容、业务和终端的全方位可管、可控。 2 业务要求 2.1 广播类(必选)

1.模拟电视广播业务 2.数字音频广播 3.基本数字电视广播业务 4.付费电视频道业务 2.2 交互类2.2.1视音频类(必选)1.电视频道回看业务 2.音视频点播业务 2.2.2 信息服务类 1.公共信息服务 (1)政务信息业务(必选) (2)电视城市信息服务业务(必选)(3)在线营业厅服务 2.普通信息服务 (1)呼叫中心服务业务 (2)电视行业(企业)信息服务业务

(3)电视社区信息服务业务(4)电视家庭信息服务业务3.媒体信息服务类 2.2.3应用服务类 1.电视教育业务(必选) 2.电视医疗健康业务 3.电视游戏业务 4.卡拉OK业务 5.电视投票业务 6.互动电视关联推荐业务(推荐) 7.多镜头选择 8.互动投票 9.场景关联信息 10.场景关联点播 11.场景关联通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完整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 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班级:09级二班 姓名:谢泽勇、彭广川、彭圆圆、肖玲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对成千上万的图书和众多的借阅者,妥善的管理图书 和借阅者的资料是及其重要的,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大大减 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根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要求而做。 课程作业要求如下: 1、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结 构设计; 2、需求分析分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两部分。其中需求调查应首先明确调查对象 (即,图书馆)。然后按照课程讲授的需求调查内容、步骤与方法,对图书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通过需求分析得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并严格按照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的标准格式与图符进行描述。 3、在得到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设计方法,得到“图 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 4、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转换为SQL Server2000支持的关系模式, 并按标准关系模式格式描述。 5、通过SQL Server2000对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设计;组织数据入库,利用SQL 语言进行简单、连接、嵌套、组合、统计等查询操作,将SQL代码及其运行结果保存;利用SQL语言对数据进行更新、删除和修改操作。 一、功能分析 (1) 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 借书期限、备注。 (2) 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 键词、备注。 (3) 借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借 书日期、借书期限、备注。 (4) 还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还 书日期、还书期限、备注。 (5) 有条件、多条件查询各种信息.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四)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健全,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五)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活跃信息消费市场,拓展信息消费渠道,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1.确定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各省(区、市)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称省级协调小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本省(区、市)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2.开展双向进入业务许可审批。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广电企业在符合电信监管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可经营增值电信业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2011年3月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2-

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3-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4-

IP城域网多业务承载面临的挑战
城域网需要具备承载丰富的自营精品业务的能力,如IPTV、IP虚拟专网、 以太网专线(替代ATM/帧中继)、3G基站回传等等,因此要求城域网不 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带宽服务,而是要成为给用户提供保证业务 体验的平台。 精品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要点
– 网络故障的快速恢复(单播、组播)、安全、QoS、稳定性 – 网络不仅需要具备QoS能力,还需要具备QoE能力,能够感知应用服务的传送 质量。
可将城域网分为两个平面,公众平面负责承载开放式互联网业务、精品 平面负责承载运营商“封闭式”的自营精品业务
-5-
虚拟IP专网
内容服务
以太网专线
移动3G业务
高速互联网
语音 &视频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公众宽带互联网平面
业务定位 开放互联网业务
精品平面
电信运营商自营的“封闭”业务: IP-RAN、NGN VoIP、IPTV、 L1/L2/L3 VPN、DCN*、企业互联网 专线* 2G/3G移动用户、3-play家庭客户、 商企客户、运营商自身 保证业务内容SLA、提供视频承载 能力、严格的Qos保障机制、时钟 同步能力、高可靠性、快速收敛、 VPN业务隔离能力、支持组播…. IP/MPLS、Unicast、Multicast 桶型+树型+网状流量模型 高 光纤直连/PON/基站路由器 /DSLAM+SR
服务客户群 网络承载要求
家庭客户+Wifi用户 每用户的Qos限速、保证连通 性SLA、不保证业务内容 SLA,允许较高的超卖比、较 低的网络故障收敛要求 IP + Unicast 桶型流量模型 一般 DSLAM/PON/Wifi+汇聚交换机 +BRAS
承载技术 流量模型 网络安全需求 网络设备
-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

窗体顶端 四、分析与设计题(4) 1.请依据下表内容完成题目要求。(40分) 1.建立数据库student。(2分) 2.按照图表中给出的表定义,请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学生表。(4分) 3.查询学生表中女同学的基本信息。(2分) 4.查询成绩表中选修了课程号为'002'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及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3分) 5.查询成绩表中课程号为'003'课程的成绩最高分。(2分) 6.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所选课程的课程名称及相应成绩(4分) 7.查询学生表中各系的的学生人数,结果显示系别和人数两列。(3分) 8.向成绩表成绩中插入一行数据,列值分别为:('','003',89 )(2分) 9.修改课程表中 '数据结构'课程的学分,将其学分改为6 。(2分) 10.删除学生表中姓张的学生记录(2分) 11.根据学生表创建视图View1,视图包含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3分) 12.查询视图View1所包含的数据。(2分) 13.创建存储过程Proc1,使其完成如下功能:根据任意输入的学生学号,查询成绩表中该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及成绩。(使用输入参数)(5分) 14.执行第13小题中创建的存储过程Proc1,执行时输入的学生学号为''(2分) 15、删除成绩表。(2分) 答案: 完成如下所要求所用的操作命令:(共40分) 1、创建一个存放在D:\SQL路径下Test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data,物理文件名为,初始大小为4MB,最大尺寸为10MB,增长速度为10%;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log,物理文件名为,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MB。(4分) 2、依据表结构创建score表。(3分) 3、查看表中所的的数据行。(2分) 4、查看表中姓名、SQL 两列数据,并按成绩降序排列。。(2分) 5、查看表中姓王学生的基本信息。(3分) 6、查看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及总分(三门课相加)。(2分) 7、向score表中插入一行数据,值分别为:(2分) (1005 , '赵强', 64, 82 , 69) 8、修改表中姓名为王英的数据,使VB的值改为:85 (2分) 9、创建视图xs1,使其包含学号、姓名、SQL三列。(3分) 10、创建存储过程pjf,用它来按姓名查询score表中任一学生的平均成绩。(4分) 11、执行第10小题中创建的存储过程pjf。 (2分) 12、建立触发器tr1p,防止用户对score表有删除、修改及插入操作。(4分) 13、显示score中各门课的平均值。(3分) 14、删除score表中姓王的所有数据行。(2分) 15、删除test数据库。(2分)

策略路由配置与BFD讲课讲稿

策略路由配置与BFD 38.1 理解策略路由 38.1.1 策略路由概述 策略路由 ( PBR :Policy-Based Routing )提供了一种比基于目的地址进行路由转发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IP/IPv6 报文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报文长度等内容灵活地进行路由选择。 现有用户网络,常常会出现使用到多个ISP ( Internet Server Provider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资源的情形,不同ISP 申请到的带宽不一;同时,同一用户环境中需要对重点用户资源保证等目的,对这部分用户不能够再依据普通路由表进行转发,需要有选择的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控制,因此,策略路由技术即能够保证ISP 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很好的满足这种灵活、多样的应用。 IP/IPv6 策略路由只会对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一个接口应用策略路由后,将对该接口接收到的所有包进行检查,不符合路由图任何策略的数据包将按照普通的路由转发 进行处理,符合路由图中某个策略的数据包就按照该策略中定义的操作进行转发。 一般情况下,策略路由的优先级高于普通路由,能够对IP/IPv6 报文依据定义的策略转发;即数据报文先按照IP/IPv6 策略路由进行转发,如果没有匹配任意一个的策略路由条件,那么再按照普通路由进行转发。用户也可以配置策略 路由的优先级比普通路由低,接口上收到的IP/IPv6 报文则先进行普通路由的转发,如果无法匹配普通路由,再进 行策略路由转发。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设备转发模式,如选择负载均衡或者冗余备份模式,前者设置的多个下一跳会进行负载均衡,还可以设定负载分担的比重;后者是应用多个下一跳处于冗余模式,即前面优先生效,只有前面的下一跳无效 时,后面次优的下一跳才会生效。用户可以同时配置多个下一跳信息。 策略路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对接口收到的IP 报文进行策略路由。该类型的策略路由只会对从接口接收的报 文进行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 二、对本设备发出的IP 报文进行策略路由。该类型策略路由用于控制本机发往其它设备的IP 报文,对于外部设备 发送给本机的IP 报文则不受该策略路由控制。 38.1.2 策略路由基本概念/特性 38.1.2.1 策略路由应用过程 应用策略路由,必须先创建路由图,然后在接口上应用该路由图。一个路由图由很多条策略组成,每条策略都有对应的序号( Sequence ),序号越小,该条策略的优先级越高。 每条策略又由一条或者多条match 语句以及对应的一条或者多条set 语句组成。match 语句定义了IP/IPv6 报文的匹配规则,set 语句定义了对符合匹配规则的IP/IPv6 报文处理动作。在策略路由转发过程,报文依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匹配,只要匹配前面的策略,就执行该策略对应的动作,然后退出策略路由的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