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06-01
抑郁发作包含许多心理学症状,如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自知力以及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激越.有精神病性抑郁症是重度抑郁发作的一个亚型[1],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与心境相和谐的、不和谐的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被害妄想等)及嘲弄性和谴责性的听幻觉等[2]。有精神病性抑郁症和无精神病性抑郁症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一些学者认为,二者除临床症状上有着差别外,在治疗、生化、自杀等诸方面都有不同[2]。本研究试图对比做进一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及包头市第六医院专科门诊及部分住院患者。
2.2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由主治医师以上者填写自编的调查表,其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家族史、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状)与临床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结合文献复习和临床经验,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3]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总分>35分,将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列入研究组,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列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疗效评定按国内现行四级标准评定,资料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符合研究组7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4例;起病年龄15-61岁,平均(28±6.9)岁;农民51例,工人10例,干部5例,学生4例,无业5例;已婚(包括丧偶、离异)41例,未婚34例;病前性格内向者70例,外向5例。
2.1.2 符合对照组9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61例;起病年龄17-62岁,平均(29±7.5)岁;农民58例,工人15例,干部10例,学生5例,无业4例;已婚(包括丧偶、离异)63例,未婚29例;病前性格内向者81例,外向11例。
两组上述各项资料经x?及t检验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2 起病形式研究组急性起病44例(58.7%),亚急性或慢性起病31例(41.3%);对照组急性起病55例(59.8%),亚急性或慢性起病37例(40.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0.0213,p>0.05).
2.3 心理社会因素两组心理社会因素见表2.
2.4 家族精神病史研究组中,有阳性家族史43例(57.3%),对照组中有阳性家族史35例(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6.176,p0.05).
2.6 诊断分型研究组单次发作抑郁症42例(56.3%),反复发作抑郁症23例(30.7%),双相型抑郁症7例(9.3%);对照组单次
发作抑郁症58例(63.0%),反复发作抑郁症24(26.0%),双相型抑郁症10例(10.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0.656,p>0.05).
2.7 治疗及疗效研究组单用抗抑郁药21例(28.0%),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或电休克治疗54例(72.0%);对照组分别为60例(65.2%)和32例(34.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x?=23.199,p0.05).研究组治疗痊愈、显进62例,有效率为82.7%;对照组为75例,有效率81.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文献报道,抑郁症患者中约有20%-30%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抑郁症属难治性抑郁症范畴[4].有精神病性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抑郁症在一般资料,起病形式,病前性格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与文献报道相同[5]。说明两种类型抑郁症有共同的特点。区别不同点是有精神病性抑郁症存在病前应激事件、自责自罪、自杀行为等方面比无精神病性抑郁症发病率高,支持有精神病性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抑郁症在症状学方面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资料显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自杀率明显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提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和护理中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要严防自杀的发生。从治疗上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方法上有着较大差异。研究组往往需要抗抑郁药合并抗精神病药或电休克治疗后见效。但二组的近期疗效都较好。有精神病性抑郁症治疗显效时间较长,可能与其病情较严重有关;而有精神病性抑郁症的预后较无精神病性抑郁症较差[1]。笔者认为社会和
家庭在工作和生活上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关爱、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减少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理解和同情的气氛,加强心理疏导,改善人际关系,对于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降低抑郁症发病率和减少复发会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肖冬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
[2]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五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0.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6-90.
[4] 袁浩龙.难治性抑郁症及其生化改变[j].国外医学,1992,19(1):16.
[5] 王东波,徐松泉.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4):208.
通讯作者:
杨毓,女,32岁,内蒙古,本科,护理师,单位:包头市第六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