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目录
1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2 中药的性能
3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 中药的配伍
5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

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

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

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

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

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作者唐慎微。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
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

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

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

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

(七)《中华本草》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科、藏药学科、蒙药学科、维药学科、傣药学科及苗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及苗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例题·最佳选择题】
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键点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应的是《神农本草经》。

【例题·最佳选择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中华本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关键点是第一部药典,对应的是《新修本草》。

【例题·最佳选择题】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
C.唐慎微
D.李时珍
E.赵学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作者是唐慎微。

【例题·最佳选择题】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中华本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二、四气
(一)含义
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二)确定依据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三)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四)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

【例题·最佳选择题】
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的是
A.温里散寒
B.补火助阳
C.凉血解毒
D.温经通络
E.回阳救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三、五味
(一)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二)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缓、能和。

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

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

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

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

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

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

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6.涩
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海螵蛸等,均具涩味。

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三)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小结
【例题·最佳选择题】
五味中具有行气、活血功能的是
A.辛
B.苦
C.甘
D.酸
E.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例题·最佳选择题】
药物五味中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是
A.辛
B.苦
C.甘
D.酸
E.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例题·配伍选择题】
A.辛
B.苦
C.甘
D.淡
E.咸
1.能泄、能燥、能坚的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苦能泄、能燥、能坚。

即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坚厚肠胃。

2.能渗、能利的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

【例题·配伍选择题】
A.淡
B.涩
C.甘
D.酸
E.咸
1.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的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2.阴虚津亏者慎用的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淡能渗湿利水,因此阴虚津亏者慎用。

四、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
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
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
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
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

3.药物的性味
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白前能祛痰降气,故性属沉降;
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故性属升浮。

小结
(三)所示效用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升浮类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类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四)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

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升浮的薄荷、蝉蜕、蔓荆子等;
病在表的风寒表证—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

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沉降的黄柏、苍术、牛膝等;
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病势下陷类病证,宜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升浮而能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等。

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黄等。

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沉降而能收敛止汗的麻黄根、煅龙骨等。

(五)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六)影响因素
①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

②配伍: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例题·最佳选择题】
属于升浮类药的是
A.花、叶类质轻的药
B.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
C.性寒凉的药
D.味酸苦咸的药
E.效能为能降泄、通便的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属于升浮类药,其余均是沉降类药。

【例题·最佳选择题】
属于升浮类药的功能的是
A.收敛固涩
B.祛风散寒
C.消积导滞
D.利水渗湿
E.潜阳息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是升浮类药的功能,其余选项均是沉降类药的功能。

【例题·最佳选择题】
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不正确的是
A.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宜升浮药
B.病在表的风寒表证,宜升浮药
C.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选用升浮药
D.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选用沉降药
E.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常选用药性升浮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顺病位、逆病势选药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例题·最佳选择题】
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盐水炒则
A.升
B.散
C.收敛
D.下行
E.上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因此选D。

五、归经
(一)含义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二)理论基础
1.脏象学说
2.经络学说
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特性
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归肺经;
甘入脾——甘草、党参均味甘——归脾经。

2.药物疗效
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咳喘为肺功能失调——归肺经;
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心悸、失眠为心功能失调——归心经。

(四)表述方法
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
或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

(2)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例题·最佳选择题】
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按归经理论茯神、柏子仁应归
A.心经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肺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键点是心悸、失眠,对应的是心经。

【例题·最佳选择题】
根据归经理论,甘味药归
A.心经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肺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

六、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

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和“毒”的大小,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的强弱成正比。

(二)“毒”的特性
“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

广义的“毒”含义有二:
一为药物的总称;
二为药物的偏性。

(三)确定依据
1.是否含毒害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
“用量是否适当”尤为重要,它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

(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
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
11.离经悖法。

(六)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例题·最佳选择题】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品种混乱
B.用量过大
C.疗程过长
D.配伍不当
E.道地药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道地药材不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一般提倡采用道地药材治疗疾病。

【例题·最佳选择题】
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是
A.是否含毒害成分
B.整体是否有毒
C.用量是否适当
D.煎煮方法是否正确
E.配伍是否恰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用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一、功效
(一)含义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用、效能、效用。

其有高级与初级之别。

(二)表述
对初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证或症状等相对应,如“已心痛”,“已疥”,“截疟”,“治瘘”,“治皮胀”,“主寒热、疝瘕、头风、目黄、耳聋”,“延年”等。

对高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相对应,如清热、燥湿、散风寒、祛风湿,平肝、补肝、补肾、清肺,补气、生津、行气、活血、通便、利尿、化痰、祛痰、泻火、化瘀、排石等。

(三)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
表里辨证: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
寒热辨证: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
虚实辨证:补虚、泻实等;
阴阳辨证: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
六淫与疫疠: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等;
七情: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
饮食劳伤:消食、消积、补虚、强身等;
外伤: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
气病辨证: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
血病辨证: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
津液辨证: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
心脏:养心、清心、泻心火、补心血、通心脉等;
肺脏:宣肺、温肺、清肺、润肺、敛肺、降肺气等。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等。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
祛邪: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
扶正: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
调理脏腑或气血: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
消除病理产物: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

【例题·最佳选择题】
哪项不属于药物高级功效的表述
A.清热
B.活血
C.平肝
D.祛风湿
E.截疟
『正确答案』E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一、中药配伍的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二、单味药配伍
(一)七情配伍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

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小结
【例题·配伍选择题】
A.相须
B.相反
C.相恶
D.相畏
E.相杀
1.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属于
『正确答案』D
2.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属于
『正确答案』C
【例题·配伍选择题】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
1.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属于
『正确答案』A
2.甘草与甘遂同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属于
『正确答案』E
(二)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也就是组方的原则。

三、中成药配伍
1.功似配伍
(1)内服
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痹阻者,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配服能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

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者,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天麻钩藤颗粒配服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的脑立清丸或能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

(2)外用
混合痔,症见肛门肿痛瘙痒者,可先以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止痒的复方荆芥熏洗剂;然后再将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肛门内,或再将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肛门痔疮处。

(3)内服与外用
不孕,证属宫冷者,内服能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的艾附暖宫丸;外贴能暖宫散寒、温中止痛的十香暖脐膏或能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妇科万应膏。

瘰疬痰核,证属痰火内结者,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能解毒消肿、化痰散结的化核膏。

治痔疮肿痛,证属血热毒盛者,内服能清肠疏风、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槐角丸;局部外敷能消肿止痛、生肌止血的九华软膏。

筋骨折伤,证属瘀血内停者,内服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跌打丸;外敷能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七
厘散或能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正骨水。

咽喉肿痛,证属火毒上攻者,内服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冰硼散吹喉。

2.功异配伍
(1)内服
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痿、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

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

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小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

(2)外用
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痒的治冻灵软膏。

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日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
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

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的治法
(一)汗法
定义: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应范围:如麻疹初起之疹点隐而不透,水肿之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见恶寒发热以及疟疾、泄泻、痢疾而有寒热表证;或病邪由里还表,需要透邪外达,通畅血脉,或需先除表证。

(二)吐法
定义: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应范围:痰涎壅塞在咽喉,或顽痰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尚留在胃中未下等。

使用注意:易损胃气,所以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

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
定义: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衃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四)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