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冬虫夏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综述了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虫夏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引言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草中之王”。

其主要产地为青藏高原,是一种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真菌。

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深入,冬虫夏草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综述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二、化学成分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多糖是冬虫夏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的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三、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冬虫夏草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的多糖可以刺激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 抗氧化作用冬虫夏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3. 抗肿瘤作用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的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此外,冬虫夏草还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对机体的损伤,缓解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抗衰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抗衰老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

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6T07:54:34.980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汪楠瑶[导读] 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药用功能很多,还可以作为食材,医药保健价值非常高。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江东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药用功能很多,还可以作为食材,医药保健价值非常高。

服用冬虫夏草,促使机体加快新陈代谢,免疫力提高。

当前一些地区人工栽培冬虫夏草,而且规模化发展,但是由于没有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导致效果不够理想。

这就需要研究冬虫夏草的培养条件,分析有效活性成分,以提高产量,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以及有效活性成分。

关键词: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技术;条件;活性成分;有效性引言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生长菌,是在中低温环境中生长的。

野生的冬虫夏草非常稀有,生长环境为高海拔的山上。

现在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冬虫夏草的药用功效,同时也逐渐了解其生活状态,因此一些地区开始人工栽培。

冬虫夏草适合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可以生长,不能承受高温环境。

如果生长在30摄氏度的环境中,虫草菌很快死亡[1] 。

冬季,在适宜的环境下,夏草的菌丝不断发育,虫体头部会有子实体生长出来。

第二年的春天,气候温暖,达到 4摄氏度至10摄氏度的时候,子座生长速度非常快,出土之后长成草状,这就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采用人工培养方式,对于这些要有所掌握,为其塑造合适的生长环境,还要深入研究有效活性成本,以提高成活率,保证产品质量。

一、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条件(一)深层发酵虫草菌丝体液体对冬虫夏草液体进行发酵处理,就是将野生虫草菌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类型营养物质经过均匀混合之后融入到水中,制作成培养基,经过发酵处理之后将虫草属真菌接种于气质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可以繁殖虫草真菌菌丝,生长之后就会有菌丝体形成。

对冬虫夏草采用人工深层发酵方式,早在1992 年就已经研制成功[2] 。

虫草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韩丹;崔琳琳;王莹;袁甜;魏思亦;关桦楠【摘要】虫草素是我国传统医药冬虫夏草和蛹虫草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肺部、肾脏和胃部等疾病,又可用作营养补充剂.随着研究的深入,虫草素的药理作用逐渐被挖掘出来,其作用机制也是逐渐清晰.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关于虫草素的抗肿瘤、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与调节等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并加以总结.为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虫草素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09【总页数】5页(P335-338,345)【关键词】冬虫夏草;虫草素;药理作用;抗肿瘤;抗菌【作者】韩丹;崔琳琳;王莹;袁甜;魏思亦;关桦楠【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中草药,我国是其主要产地,野生冬虫夏草作为昆虫寄生真菌,属于子囊菌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异常苛刻,只能在高寒草甸地带生长,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被发现。

冬虫夏草含有氨基酸、虫草酸和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

冬虫夏草是东方医药最昂贵的药材之一,享誉盛名,目前已被发现七百余种[1-4]。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和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和虫草素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和虫草素的研究进展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药材,早在唐朝就已有文献记载,具有抗癌、滋补、免疫调节、抗菌、镇静、催眠等功效。

由于冬虫夏草同时兼有显著的治病、保健和抗衰老作用,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常有些不法分子制造伪劣产品或者用仿制品,以次充好,冒充冬虫夏草坑骗消费者。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有限,加之过度开采,致使宝贵、有限的天然资源遭到破坏并呈现日益枯竭的趋势。

因此,科学地培育出人工冬虫夏草,以作为天然资源的补充,是从事冬虫夏草研发的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显然,不论是严格的市场管理,还是科学地培育人工冬虫夏草,都需要准确检测以识别冬虫夏草中的关键有效成分,进而鉴定是否为冬虫夏草,这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分析技术问题。

关键词:冬虫夏草;甘露醇;虫草素一、冬虫夏草中的甘露醇和虫草素甘露醇(C6H14O6)是鉴别冬虫夏草的最重要的指标,由主要同位素构成的分子为2C61H1416O6,,其精确的质量数为182.0789 amu。

根据药理研究及相关报道,甘露醇具有利尿、提高血浆渗透压、抗自由基等药理作用,并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重要分析测试指标。

虫草素是冬虫夏草起药理和保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其分子式和对应的质量数分别为C10H13N5O3和251.1017 amu,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调节心率失常、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等功效过去几十年,在分析研究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含量及其药理活性时,一直存在诸多争论,不同的研究者甚至得出相互对立的结论。

通常人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A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AS)等技术,利用其质谱峰作为检出信号研究冬虫夏草时,一般都把对应251amu和252 amu的谱峰,认定是来自虫草素C10H13N5O3(251amu)的分子离子峰M+,[M+H]+的信号。

二、甘露醇和虫草素的HPLC 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方法多为用水超声提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器测定甘露醇含量;测定虫草素的方法多为用甲醇超声提取,再利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测定其中虫草素含量。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漆伟;雷伟;严亚波;张扬;刘帅;曹鹏冲;樊勇【摘要】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富含了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肽、麦角甾醇等多种单体活性成分.现代医学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冬虫夏草及其单体活性成分可以有效的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在检索近几年来有关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冬虫夏草的单体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冬虫夏草的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对目前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冬虫夏草提供帮助.【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4(007)003【总页数】6页(P227-232)【关键词】冬虫夏草;单体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作者】漆伟;雷伟;严亚波;张扬;刘帅;曹鹏冲;樊勇【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解放军第520医院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一种麦角菌科真菌,后与幼虫尸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

早在1757年,清代的医学家吴仪洛在其所著的《本草从新》中就对冬虫夏草有过详细的描述,指出其具有保肺、益肾、止血、祛痰、止喘之功效。

后来,清代的另外一名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对冬虫夏草进行过记载,称其“味甘性温,益气秘精,专补命门,功同人参”。

而国外学者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最早始于1947年,Mains教授首次分析并验证了冬虫夏草相关成分及药理学作用[1]。

冬虫夏草不同部位腺苷含量分析比较

冬虫夏草不同部位腺苷含量分析比较

1016〔25〕谢文闻,童越敏,何微莉,等 蜂蜜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0):58 63〔26〕刘亭,陈珍,鞠进 蜂蜜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8):1152 1154〔27〕梁璐璐 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 广东药学院,2015〔28〕黄涛 蜂蜜及蜂蜜中酚酸成份对创伤大鼠皮肤修复作用的研究〔D〕 长江大学,2016〔29〕柯彩燕,王少芳,戴燕婷,等 蜂蜜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 全科护理,2008,6(33):3051〔30〕洪邑善 大补阴丸加味配合蜂蜜外用治疗复发性口疮130例〔J〕 广西中医药,2009,32(01):45 46 〔31〕王凯 蜂胶对炎性疾病和炎症微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32〕贺百花,彭求贤 三叶虫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5):110 111,116〔33〕林艳,文礼章,彭新君,等 三叶虫茶的有效部位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06):41 43,61〔34〕许光明,林艳,吴萍,等 三叶虫茶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部位初步研究〔J〕 中药材,2009,32(06):943 945〔35〕韩婷,秦路平,郑汉臣,等 苍耳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02):122 125〔36〕曹东 洋虫抗消化性溃疡的部分药效学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志,2010,31(07):67 68〔37〕曹东,代蓉,周宁娜,等 洋虫抗消化性溃疡的活性筛选〔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0):54+57 〔38〕陈振华,管咏梅,欧水平,等 药用蜣螂有效部位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2,34(09):1777 1780冬虫夏草不同部位腺苷含量分析比较杨小艳1,2,罗 霄1,2,雷 蕾1,2(1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5)摘要:目的 分析测定冬虫夏草中不同部位的腺苷含量。

近5年天然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粉药理研究进展

近5年天然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粉药理研究进展

2020年10月 第17卷 第19期冬虫夏草为麦角科真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体上的幼虫尸体及子座的复合体,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自15世纪起就广为人知,并在亚洲国家广泛应用。

清代吴仪洛(遵程)所著《本草从新》中对冬虫夏草做过系统的论述,谓其“(补肺肾)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1]。

受诸多因素影响,天然冬虫夏草的产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1987年以来,国内相继研发出发酵虫草菌粉。

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发酵虫草菌粉主要含有核苷类及碱基、氨基酸、甾醇类、糖醇类、多糖等[2]。

与天然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相似,其单方或复方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保健食品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就近5年天然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粉药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旨在为发酵虫草菌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1 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天然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粉可双向调节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陶根金等[3]研究表明,发酵虫草菌粉能提高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随着菌粉剂量的升高,免疫球蛋白M、白介素-6、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发酵虫草菌粉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赵萍等[4]对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发酵液制剂进行体内和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该制剂在体近5年天然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粉药理研究进展赵鹏1,杨明2,邓愍民2*1.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南昌 330096;2.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南昌 330052[摘要]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名贵滋补中药材,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天然冬虫夏草的产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摘要:冬虫夏草作为历史中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华虫草菌的子座和僵死的虫草蝙蝠蛾幼虫组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保健品和药品。

化学研究证实,核苷类(虫草素、腺苷等)、甾醇类(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等)、多糖类物质,以及甘露醇、氨基酸是冬虫夏草具有重要保健和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现已知冬虫夏草具有免疫调节、抗癌、调节内分泌、抗菌、促进造血、抗病毒和护肝、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此外,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等疾病的调节和治疗。

野生冬虫夏草、人工菌丝体及其活性发酵产物是功能食品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冬虫夏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近年来,有关冬虫夏草的研究日新月异,本文全面综述了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

1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多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类、脂类、核苷类、甘露醇、麦角甾醇类、微量元素等。

1.1 多糖类冬虫夏草已知含有至少二种多糖。

CS-1,一种从子座中以热水提取的水溶性胞外多糖,它是一种高度分枝的半乳甘露聚糖。

另一种多糖ct-4N,一种含少量蛋白质的半乳甘露聚糖,是由D-甘露糖和D-半乳糖以3:5分子比组成,其分子质量为23000。

冬虫夏草用盐酸水解,NaOH中和,乙醇沉淀蛋白,标准裴林试剂滴定,测得粗糖23.87%[1]。

白云娥等[2]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了粗糖中含糖为42.0%。

龚晓健等[3]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约为40%。

郑波等[4]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冬虫夏草及蛹虫草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2.37%、6.32%。

大量药理试验表明,虫草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作用,如抗肿瘤,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小鼠血清中IgG的含量,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和抗辐射作用等。

冬虫夏草的多糖,其抗肿瘤活性也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于1.6×104时,才具有抗肿瘤活性。

有关“冬虫夏草”的研究与开发的资料(汇总)

有关“冬虫夏草”的研究与开发的资料(汇总)

冬虫夏草的生境与开发难度1 简介为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那曲虫草价格:1.6-2条每克,320-424元每克;2.2-3条每克,213-297元每克;3.5-5条每克,170-224元每克;断草分级:极品级190元每克,精品级150,半饱满140,仅适于保健90。

每斤800-2000条不等,可见品质差异。

虫草完整度品质分级价格(单位:元/g)完整1.6-2条每克320-4242.2-3条每克213-2973.5-5条每克170-224断草极品级190 精品级150 半饱满140 仅适于保健90对冬虫夏草开发的科学研究中国是对冬虫夏草研究、应用历史最长的国家。

在中国古代许多中医药书中都详细描述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如1694年成书的《本草备要》,对冬虫夏草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冬在土中,形似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

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并记载其功效为“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嗽”。

1757年出版的《本草从新》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1765年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则载有“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

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多部医药书籍均记载有冬虫夏草。

虫草真菌属于生物界中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寄生在昆虫、蛛类、大团囊菌以及麦角菌上并形成子实体,构成了种类繁多的一大类群,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寄主为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冬季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体内,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

夏季长出子座。

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虫草性状: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

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

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

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

菌座自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上部略膨大。

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与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共3篇

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与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共3篇

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与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共3篇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与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1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与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药材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为了利用冬虫夏草制作药物,对其进行研究以及开展无性型培养和鉴定的工作已成为热点。

本文旨在介绍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的研究进展以及其抗肿瘤机制。

一、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的研究进展无性型培养是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将冬虫夏草的细胞、组织等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对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

无性型培养主要分为离体培养和原代培养。

对于冬虫夏草,目前主要采用离体培养的方式进行研究。

离体培养是将冬虫夏草的一部分或全株进行无菌操作,并利用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激素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其组织形成新的生长状况。

研究表明,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冬虫夏草组织能够有效生长和繁殖,其根、茎、叶、花等各部分都能够通过离体培养得到。

经过多年的研究,无性培养产品的生产成为了冬虫夏草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冬虫夏草的抗肿瘤机制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成分。

多糖是冬虫夏草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机体实体免疫、细胞免疫和调节免疫功能三个方面,抵御肿瘤发生的多种因素。

同时,多糖还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通过增强体内免疫活性、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活力水平来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三萜类化合物是目前冬虫夏草研究的主要物质类别,它们可以抑制各种癌细胞、肿瘤生长和蔓延。

三萜类化合物最广泛应用的是药用菌种冬虫夏草,这种菌种生长缓慢且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其生物合成产生的三萜类化合物受到研究的关注。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包括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自我丧失程序、细胞周期的调控等多种途径。

总结:冬虫夏草无性型培养的研究为其开展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而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则是研究的重点。

虫草菌粉抗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虫草菌粉抗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224Internal Medicine,,-r.2021,VoL16,10.2 .综述.虫草菌粉抗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贾金虎周勤"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定西市743000【提要】以人工发酵技术提取而来的%草菌粉具有和天然%草相似的药理价值,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可大量生产,被用来治疗多种免疫调节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草菌粉具有广泛的抗氧化、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药理功能,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增殖、维持Th1Th2动态平衡、控制炎性因子分泌以及激活、调控胶原蛋白平衡、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等多种途径,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草菌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草菌粉;T淋巴细胞;综述【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C768(2021)02-0224-04DOI:10-16121/45-1347//2021.02.25冬虫夏草是中药类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寄主蝙蛾科昆虫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多生长在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等高寒地区,具有补虚、益精、润肺化痰等多种药效,是中草药中的名贵稀有药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具有宽泛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纤维化、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价值,但随着自然环境的退化及人为过度开采,天然虫草越来越稀少,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近年来,以人工发酵技术提取而来的虫草菌粉具有和天然虫草相似的药理价值,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可大量生产,被用来治疗多种免疫调节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c fibrosis,ILF)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而目前临床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IPF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6.8/10万~10.3/10万,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5~3.5年,5年生存者不足20%[1]。

益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益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益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纪娟;巩强进;张念志【摘要】Individu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have certain effects of anti-pulmonary fibrosi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the effects of benefi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re commonly used in clinic.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ith the effects of benefi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treating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a purpose to find the target spot of the TCM treatment for pulmonary fibro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作用,其中益气活血类中药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

本文就益气活血中药及其有效化学成分治疗肺纤维化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找到中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131-133,134)【关键词】肺纤维化;益气活血;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实验研究;综述【作者】纪娟;巩强进;张念志【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63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病因各异但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都极为相似的疾病谱,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弥散功能减退,逐渐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最终呼吸功能衰竭。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博华;陈晶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2(029)001
【摘要】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草)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中药.是临床用于抗肿瘤及治疗肾病的重要药物.虫草具备多种药理作用,可通过干预一种或多种途径发挥减缓、对抗多种疾病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张博华;陈晶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冬虫夏草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3.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4.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冬虫夏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一、泰克醇类
1、泰克醇苷:具有保湿、抗皱和抗衰老的功能,有助于血液循环,可
延缓细胞衰老。

2、泰克醇油酸: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作用包括抗氧化,有助
于清除体内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二、多酚醇类
1、环色醇:有助保护肝脏免受自由基的影响,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含量,保护肝脏健康。

2、乙酰半乳糖苷:具有抗炎、抗菌和保护血管的功能,缓解疼痛,降
低血脂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三、类黄酮类:
1、黄酮醇:是抗癌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

2、维生素E:可以有效抑制氧化,保护神经细胞和细胞膜,防止衰老,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发生率。

四、其他有效成分
1、吡咯烷酮:有抗氧化和抗炎的功能,可以预防和消除皮肤炎症等皮肤疾病。

2、短链脂肪酸:具有生物动力学活性,可以帮助身体排除体内毒素,改善胃部的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3、维生素C:有助保护肌肤免受自由基的侵害,抑制黑色素沉积,保持皮肤底层细胞形态稳定,减少皱纹和细纹等,有助于使皮肤保持柔软年轻。

冬虫夏草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冬虫夏草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侯芳菲(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400)冬虫夏草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冬虫夏草具有抗炎、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保护受损肝肾、镇静和抗疲劳等作用,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复杂,近五年有关冬虫夏草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核苷类、甘露醇、多种氨基酸、甾醇类及无机元素等。

1 核苷类物质的测定核苷类物质为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其中以虫草素、腺苷等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近五年的测定方法主要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

1.1 HPLC方法测定中药成分非常复杂,H P L C因其具有各种分析柱、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所以具备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所以成为中药研究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郑永彪[1]等建立了冷冻保鲜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苷的HPLC测定方法。

采用Waters sunfire色谱柱(4.6mm×250mm,4.6μm),流动相系统为乙腈和水的比例和体积流量的梯度洗脱程序,柱温35℃,检测波长260nm。

结果尿苷和腺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0~0.340μg,0.00494~0.049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0%(RSD为0.48%)、97.39%(RSD为1.6%)。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精密、重复性好,能用于冷冻保鲜冬虫夏草中腺苷和尿苷的同时测定。

周伟平[2]等建立了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摘 要:阐述近五年来冬虫夏草中核苷类、甘露醇、多种氨基酸等成分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

关键词:冬虫夏草 化学成分 检测同时测定西藏产冬虫夏草中尿苷及腺苷的含量的方法,检测波长为260n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3℃。

尿苷及腺苷的线性范围为32.95~439.3μg/mL(r=0.9999)和3.486~46.4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5.6%,RSD值分别为1.8%和2.4%(n=6)。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王征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王征
致突变性研究 [ J].现代预防医学 , 1999 , 26(1):26-28. [ 25] 孔祥环 , 蒋保季 , 王惠琴 , 等. 发酵培 育冬虫夏 草毒理研 究
Ⅱ.致突变性研究 [ J]. 首都 医科 大学 学报 , 1995 , 16(4): 256-258. [ 26] 金少华 , 姚根和 , 赵恒奎 , 等. 人工虫 草菌丝体 毒性与致 突 变性研究 [ 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1997 , 3(3):8-10. [ 27] 马继霞 , 王世英 , 李玲君.冬虫夏草人工 菌丝诱变及抗诱 变 效应研究 [ J].癌变 · 畸变 · 突变 , 1995 , 7(2):85-87. [ 28] 肖志勇 , 李 晔 , 陈先娟 , 等. 灵芝孢 子油急性 毒性及致 突 变性研究 [ J].中南药学 , 2006 , 4(4):264-267. [ 29] 陈新霞 , 石根勇 , 吴金龙 , 等. 浓缩灵 芝胶囊急 性毒性及 致 突变性研究 [ J].江苏预防医学 , 1996 , 7(3):16-18. [ 30] 郑智敏 , 董 伟华 , 刘桂 亭 , 等 . 红 花提 取物 的诱 变性 研 究 [ J]. 癌变 · 畸变 ·突变 , 1991 , 3(2):74-75. [ 31] 张春颖 , 周钟鸣 . 常见中药的致突 变性研究进展 [ J].中 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1 , 8(3):20-22. [ 32] 王 瑞 , 胡 边 , 殷学军.中药遗传毒理学研究进展 [ J].中 成药 , 2002 , 24(1):57-59. [ 33] 刘明哲 , 赵革平 , 黄品篯 , 等. 41 种中药的诱变和抗诱变 作 用的研究 [ J].癌变 · 畸变 · 突变 , 1992 , 4(3):25-29. [ 34] 赵泽贞 , 温登瑰 , 魏丽珍 , 等. 11 种天然药材及植物的抗 突 变与致突变同步试验报告 [ J]. 癌变 · 畸变 · 突变 , 1994 , 6 (2):28-30. [ 35] 龚太平 , 宋世震 , 肖文荟 , 等. 传统中 医抗衰老 中药遗传 毒 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 J] .河北中医 , 1998 , 20(4):256-257. [ 36] 殷学军 , 刘德祥 , 王河川 , 等. 102 种中药 水溶性 提取物 的 诱变性筛选 [ J].癌变 · 畸变 · 突变 , 1989 , 1(1):27-33. [ 37] Y in X J , Liu D X , Wang H C , et al.A st udy on the mu tag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的研究欧阳光明(2021.03.07)级中药学2班姓名:魏首咏学号:40301048 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茵,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对冬虫夏草及茵丝体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弄清的成分包括虫草多糖、蛋白和氨基酸、D一甘露醇、脂肪和脂肪酸、虫草素和生物碱、抗茵活性物质、微量元素、免疫抑制剂等。

关键词:冬虫夏草;有效成分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材,此药入肺、肾二经,甘温不燥,能滋肺补精益气,具有补虚损、抗癌症、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1]。

这些医疗保健作用与其有效成分是密切相关的。

近年来,研究者们用不同的方法,对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简略的概述。

1、虫草多糖据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表明,虫草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及降血糖等,因此虫草多糖的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热点问题[2]。

对于真菌多糖的研究以美、日、德、俄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3]。

冬虫夏草虫用盐酸水解,NaOH中和,乙醇沉淀蛋白,标准裴林试剂滴定,测得粗糖为23.87%[4]。

白云娥等用硫酸一蒽酮比色法测定了粗糖中含糖为42.O%[5]。

袁建国等通过分离纯化及选育,筛选出一株可溶性虫草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使原来的虫草多糖含量占菌丝干重的6%~7%提高到1O%~12%;并通过多糖组分分析证明该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3]。

半乳糖甘露聚糖,系由D一半乳糖与D一甘露糖按等摩尔组成,具有高度的分支结构,其主链均有(1→2)甘露糖基存在,其支链上亦有(1→5)呋喃半乳糖 ]。

有人从人工培养基的菌丝体中分得一种多糖CS—F10,它由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按摩尔比43:33:24构成,分子量约为1.5万[6]。

沈敏等报道用凝胶过滤法测出冬虫夏草多糖分子量4.3万,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10.3:3.6:1。

苏普等在藏药研究中报道从冬虫夏草分离出两种多糖,一种分子量约为2.3万,单糖组成D一甘露糖和D一半乳糖,摩尔比为3:5;另一种与沈敏等报道的相同[7]。

袁建国等用乙醇分级分离到7种多糖组分,这7种多糖分子量、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均有差异[8]。

Sasaki等证实来自真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与分子量有关,只有当分子量大于1.6万时,才具有抗肿瘤活性[7]。

2、蛋白和氨基酸汤腾汉(1947)分析冬虫夏草含粗蛋白为25.32 9,6[9]。

李楠等也报道冬虫夏草的粗蛋白为25.47 ,同时含有天门冬、苏、丝、谷、脯、甘、缬、蛋、异亮、亮、苯丙、酪、赖、组、胱、半胱、精、色等18种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4]。

药理实验表明天然冬虫夏草谷氨酸、色氨酸及酪氨酸为主要成分,色氨酸为主要的有效成分,同时均含有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

虫草在临床上的补益、辅助治疗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抑制病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似乎与其富含上述氨基酸有必然的联系[9]。

3、D一甘露醇Chaher Jee等(1957)报道分离到虫草酸,后证明系甘露醇,含量3.7%[10]。

日本松本繁(1959)和吉井常人(1979)从冬虫夏草菌丝体中提取到甘露糖醇[11]。

目前许多人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甘露醇单体,并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鉴定其结构为D一甘露醇[9]。

汪宝琪等用高碘酸钾一联苯胺显色,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得西藏产冬虫夏草中D一甘露醇的含量为8.4%[12]口引。

由于冬虫夏草的产地、种类、测定方法的不同,对于其含量报道的差异较大,多数报道为5%~8%,最少含量报道为2.94%~3.8O%,最高含量为11.41%。

虫草不同的部位所含甘露醇的数量也有差异,子座中甘露醇的含量不高于7%,虫体中甘露醇的含量高于7%,随着子座的发育,其中的甘露醇的含量也增加[6]。

4、脂肪和脂肪酸冬虫夏草的粗脂肪含量为9.18%[5]。

也有报道为8.4 g/kg[13]。

其中饱和脂肪酸11.1%~13.6%,不饱和脂肪酸8O.2%~82.5%[14]。

有机酸种类较多,目前已检出有12种,它们是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14一甲基一十五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3一十八烷酸、9一十六烯酸、14一甲基一十六烷酸、9一十八烯酸、11一二十烯酸[9]。

5、抗茵活性物质将湿菌丝研碎,加水所得糊状物,能抑制黄色小球菌和粉红色小球菌。

菌丝发酵液浓缩后,发现有广谱抗菌物质,对原核生物中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对芽孢收稿日期:一10—16作者简介:刘彦威(1963一),男,河北辛集市人,教授,在职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

52 动物医学进展第25卷第3期(总第131期)菌和非芽孢菌、对放线菌中的链霉菌都可以拮抗,对酵母几丝状真菌则没有抗菌活性。

这与报道的虫草素抗菌谱不同,且这种抗菌活性物质较耐热,用乙醇沉淀祛除大分子蛋白和多糖后活性不受影响[15]。

与上述实验结果相反,王伟等从粤北虫草中分离一株无孢丝状真菌CR一9512,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和酵母菌在内的26株致敏菌株的抗性测定表明,该菌株对放线菌、丝状真菌无拮抗性,对细菌抗性不明显,而对酵母菌则抗性明显[16]。

6、虫草素和生物碱从冬虫夏草中检出的生物碱有虫草素、尿嘧啶、胸腺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尿苷、腺苷、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9]。

李楠测得虫草素含量为1.007%[4]。

腺苷含量是评价冬虫夏草内在质量的主要指标,夏文娟等用HPLC法分析了13个产地冬虫夏草腺苷的含量,结果13个产地冬虫夏草的腺苷含量为142.5~396.6 ug/g,其中藏草腺苷含量高于川草,在川草中,炉草腺苷含量高于滇草,灌草最低[17]。

Li等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天然和人工冬虫夏草中核苷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人工虫草的核苷含量明显高于天然虫草;新采集的天然虫草中核苷类物质含量极低,而采集日久者核苷成分含量较高;因此腺苷在天然冬虫夏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尚值得进一步研究[18]。

7、微量元素冬虫夏草微量元素研究报道较多,但报道的种类和含量有差异。

目前报道的微量元素有3O余种,以P和Mg的含量最高,较高是Al、Fe、Ca、Na、Zn;其次K、Si、Mn、Sr、Ba、Cu、Zr等;较少是Ni、Nb、Ce、Cs、As、Be、Ga、B、Ti、Li、Hg、Pb等;另外还有Y、Yb、Cd、Pt、Rb、Br[9]。

沈晓云等通过对冬虫夏草及虫草菌丝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大量元素Na、K、Ca、Mg、P的含量,虫草菌丝高于冬虫夏草,微量元素中Mn含量两者相近,Cu、Co、V、Ni、Cr的含量,天然虫草高于虫草菌丝,Fe、Zn、Cd、Si、Mo、Ba、Li、Sr、Ti、Al的含量,虫草菌丝高于冬虫夏草[19]。

有人推测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与含P、Co、Fe、Cu有关。

也有报道冬虫夏草直接抗癌作用不强,但它能增强环磷酰胺、6一巯基嘌呤作用,这种协同增强抗癌作用是否与冬虫夏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关,有待与进一步探讨[9]。

8、其他成分李楠报道冬虫夏草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为65 mg/g蛋白质[4]。

这种酶作为细胞的保护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阴离子损伤,使机体得益而抗衰防老。

冬虫夏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Bl22.6~4.4 ug/kg、Bl401~635 mg/kg、VE 223~ 3O1 mg/kg[14]。

牛昌烈等用HPLC法分析了冬虫夏草多胺类,检出1,3一二氨基丙烷、腐胺、精胺、尸胺等[2]。

最近有人用硅胶柱色谱,从藏冬虫夏草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麦角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谷甾醇、咖啡因、啤酒甾醇和神经酰胺[21]。

参考文献:[1] 陈国栋.冬虫夏草类生态、培植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i 91—100.[2] 余晓斌,罗长才,缪静.冬虫夏草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J].中草药,.33(12);1086—1087.[3] 袁建国,程显好,侯永勤,等.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开发[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7);15—17.[4] 李楠。

宋健国.刘金云,等.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化学成分比较L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增刊):8083.[5] 白云娥.李青山.王毅,等.冬虫夏草多糖的含量测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2):129130.[6] 罗玉秀.冬虫夏草的研究现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2):38—40.[7] 许周善.周晓燕.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进展[J].工业微生物,2000.30(1)l 56—57.[8] 袁建国。

程显好。

侯永勤.等.功能因子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开发[J].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9。

(2);18—22.[9] 纪莎。

施小兵,易骏.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

9(2):46—47.[10] 宁美英,李青山,刘玉明,等.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分析测定方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31(6):548—550.[11] 吴畏。

高新华。

催明星,等.北冬虫夏草(Cordycops militaris)的研究应用概况(综述)[J].上海农业学。

2000。

16(增刊):99—104.[12] 汪宝琪,庞志功.西藏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研究(之)[J].西藏科技,1995,(2)l16—18.[13] 张智。

谢意珍。

李森柱.冬虫夏草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

22(5)l 51—53.[14] 程显好,白毓谦.冬虫夏草菌丝体及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6,14(3):37—38.[15] 陆龙喜。

刘淑梅,时连根,等.冬虫夏草研究的新进展[J].生物学通报。

37(6)l46.[16] 王伟。

陈椹昌,钟英长,等.粤北一种虫草分离菌的抗酵母现象[J].微生物学通报。

30(2);14.[17] 夏文娟。

曾晓英,袁海龙.等.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腺苷含量的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6(8):540—542.[18] Li Shaoping,Li Ping,Ji Hui。

et a1.The nucleosides C on tentsandtheir V ariation in natural cordyceps sinensis and culturedcordy—ceps mycelia[J].Jounn~ of Chinese Pharm aceutialSciences。

10(4)l 175—179.[19] 沈晓云。

李兆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