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
和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2分)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
解析:(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根据v=,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解:A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题知,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大于高铁的速度,故磁悬浮列车一定运动更快。

故A正确,D错误。

BC、根据v=可知,路程与速度的大小和时间的多少有关,磁悬浮列车和高铁行驶的时间关系未知,无法比较运动的远近;磁悬浮列车和高铁行驶的路程关系未知,无法比较运动的时间多少。

故BC错误。

故选:A。

点拨:此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此类题目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2分)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图所示观象,太阳被月亮档住了一部分,您认为下列哪个原理
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D.无法确定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很多,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

参考答案:解: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图所示观象,太阳被月亮档住了一部分,即这是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3.(2分)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A.A孔B.B孔C.C孔D.D孔
解析: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参考答案: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由于D孔的深度最深,所以此处的液体内部的压强最大,故D孔喷出的水流速最大。

故选:D。

点拨:能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来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4.(2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

这些水雾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A.升华B.凝华C.液化D.汽化
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参考答案:解:水雾是液态的,是医务人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拨:发生物态变化时,知道变化前后的物质状态是关键。

5.(2分)据报道,今年6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升高,积雪提前融化,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地面()A.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B.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C.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D.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降低地面附近温度
解析: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反射能力减弱,吸收热量减少,会升高地面附近温度。

参考答案: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反射能力减弱,吸收热量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难度不大。

6.(2分)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使受害能依法追责,高空坠物过程中,下坠的物体()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C.势能增大D.势能不变
解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参考答案:解: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拨:掌握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
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7.(2分)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参考答案: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的特点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问题,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诗中描绘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水越深像就越远
C.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参考答案: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荷花在水中的像与荷花大小相同,荷花距离水面越远,像就越远,与水的深度无关,蜻蜓可以在水中成像。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拨: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9.(2分)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如图,这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个物体具有惯性()
A.手B.锤柄C.凳子D.锤头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参考答案:解:
锤头与锤柄原来都向下运动,锤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
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是一道基础题。

10.(2分)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是()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解析:(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荷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参考答案:解:AB、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电,故A正确,B错误;
C、玻璃棒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不是消失了,故C错误;
D、两片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

11.(2分)如图所示,长度、横截面积一样,材料不同的两个长方体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阻分别为R1=20Ω,R2=4Ω在它们表面涂上厚度一样的蜡,现在闭合开关给它们通电,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
A.R1上的蜡融化得快
B.R2上的蜡熔化得快
C.R1、R2、上的蜡熔化得一样快
D.无法比较
解析:根据焦耳定律分析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从而判定蜡熔化的快慢。

参考答案: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R1的电阻大于R2的电阻,则R1产生的热量较多,R1上的蜡熔化的快一些,故A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要
掌握。

12.(2分)小华在班上擦黑板时隐隐约约感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回到家,他拿出小时候的一块玩具黑板,把它平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再用一个黑板刷来擦黑板,如图所示,他给黑板刷斜向下使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起来;当他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大于0)时,他怎么也推不动黑板刷,在这两种情形下,黑板刷分别()
A.受摩推力,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D.不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解析:摩擦力的概念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且静止的并一定受静摩擦力,运动的不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参考答案:解:小华给黑板刷斜向下使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动,黑板刷对黑板有一个压力,且黑板刷和黑板之间接触面粗糙,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作用;
小华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时(大于0),黑板刷对黑板有一个压力,尽管黑板刷没有滑动,但黑板刷与黑板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作用。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理解摩擦力的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可顺利解答此题。

13.(2分)如图为试电笔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试电笔验电时手不要触笔尖
B.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用接触处与零线是连通的
C.使用试电笔验电时手不要触笔卡
D.试电笔外壳是导体
解析:(1)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

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试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试电笔的内部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当人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人和测电笔是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两者串联在零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0V,氖管不发光;如果两者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阻值很大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不会超过人体的
安全电压,氖管发光,但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参考答案:解:AB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尖,必须接触试电笔末端的金属卡,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和人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氖管发光,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BC错误;D、为保证安全,试电笔的外壳需用绝缘材料制作,故D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手指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然会触电的!
14.(2分)小明同学按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不亮,然后他拿来一根导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甲乙灯泡仍不亮,于是取下这根导线,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亮了起来,根据以上现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甲灯泡断路B.乙灯泡断路
C.甲乙灯泡都断路D.电源坏了
解析:知道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短路会电路中存在断路造成的。

根据电路的通断情况即可判断。

参考答案:解: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不亮,说明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①用一根导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甲乙灯泡仍不亮,说明甲灯泡之外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②用一根导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了起来,说明此时已经通路;
所以,断路故障在乙灯泡上,即乙灯泡断路。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用导线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和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故障的判断是中考中常考的题型,在平时做实验的时侯要试一试,多总结、提高分析能力。

15.(2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

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A.G不变,F变小B.G不变,F变大
C.G变化,F变小D.G变化,F变大
解析:以与地面接触点为支点,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竖直墙壁对棒的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解:以与地面接触点为支点,设与墙壁接触点与地面的距离为h,与地面接触点与墙壁距离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h=G×,
解得:
F=
现让木棒的倾斜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
由于重力G不变、L变大、h减小,故弹力F增加,故B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分析,难度不是很大。

二、双选题(本大6小题,每小题3分,共1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都有两个码合题要本.全部选对的得分,对不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3分)如图所示,有的老师上课会使用“小蜜蜂”,使自已讲话能让学生听得更清楚,它由一个带扬声器的机体和一个挂在嘴边的麦克风(小话筒)连接而成,关于“小蜜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音调
B.增大响度
C.小话筒端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小话筒端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解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
参考答案:解:
(1)老师使用“小蜜蜂”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使自已讲话能让学生听得更清楚,但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传播速度,故A错误、B正确;
(2)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拨: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传感器的信号转换,难度不大。

17.(3分)地球周围运行着很多人造卫程,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第
55颗卫星于6月23日成功入轨,在距地约3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开始运行,从此北斗导航系统连成全球组网,下列关于这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通过声波与地面联系
B.卫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C.这颗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
D.卫星运行时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解析:(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人造卫星在绕地飞行时,没有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是守恒的。

参考答案:解:
AB、天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卫星与地面是通过电磁波联系的,故A错误,B正确;
C、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
对与地球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人造卫星在绕地飞行时,没有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是守恒的,故D错误。

故选:BC。

点拨: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参照物的判断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8.(3分)以下电路中,可以正确测出灯L1电流大小的电路是()A.B.
C.D.
解析: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并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参考答案:解:
A、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位置,测量的是干路电流,故A 不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测量通过L1的电流,但是进入电流表的电流方向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一只电流表在干路位置,另一只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通过L2的电流,两电流表示数之差,就是通过灯泡L1
的电流,故C符合题意;
D、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与L1串联,测量通过L1的电流,故D 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电流表的连接,注意两点:与用电器串联,电流“+”进“﹣”出。

19.(3分)水中有一个点光发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人在岸上观察到点光源S成的像为S′,则()
A.S′在①直线上
B.S′在②直线上
C.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反射
D.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折射
解析: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由此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解:
人在岸上观察到水中点光源S成的像S′,是水中S射向水面的光
在水面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了比S浅的像S‘(S′在①直线上)。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拨:本题考查对光的折射定律和根据折射定律作图的认识,属于一道基础题。

20.(3分)一艘空载时质量为3万吨的油轮,满载7万吨的石油,浮在海面,海水的密度近似为1.0×103kg/m3,g取10N/kg则可知()
A.空载时,油轮重3×103N
B.空载时,油轮重3×107N
C.满载时,油轮排开水的体积为1×105m3
D.满载时,油轮排开水的体积为1×104m3
解析:(1)知道油轮自身质量,根据G=mg计算油轮的重力;(2)知道油轮和石油的质量,根据G=mg计算油轮满载时的重力,根据漂浮的条件得到油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利用公式V排=得到排开海水的体积。

参考答案:解:AB、油轮空载时的重力:G=mg=3×107kg×10N/kg =3×108N;故AB错误;
CD、油轮满载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油轮满载时的重力:F浮=G 总=m总g=(3+7)×107kg×10N/kg=1×109N;
所以油轮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
=1×105m3;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重力、浮力的大小计算,关键是漂浮条件和基米德原理的灵活应用。

21.(3分)在图甲所示电路中,移动滑片使电阻R2的有效阻值从零逐渐变大,R1上的电压U的倒数与R2的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不变
C.R1=5ΩD.R1=10Ω
解析:由图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电压;
(1)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1示数不变;
(2)由图乙知:当电阻R2的有效阻值为零时,R1上的电压U的倒数为,则R1两端电压为3V,即电源电压为3V;然后根据R2的有效阻值为10Ω时,R1上的电压U的倒数求出此时R1两端电压,
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1的阻值。

参考答案:解:
由图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电压;
(1)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1示数不变;故A错误,B正确;
(2)由图乙知:R2=0时,R1上的电压U的倒数=,则:R1两端电压U1=3V,由于此时电路中只有连入电路,所以,电源电压U=U1=3V;
当R2′=10Ω时,R1上的电压U的倒数=1,则此时R1两端电压U1′=1V,
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U2′=U﹣U1′=3V﹣1V=2V,
电流I===0.2A,
则根据I=可得:
R1===5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了解与掌握,能从﹣R图象上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2分,)
22.(4分)(1)小明为了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带上一个外壳比较薄而软的空矿泉水瓶,在高山上的拧紧盖,使瓶空气密封,然后坐车从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脚,发现瓶子变瘪了,如图所示。

可知:海拔越低,大气压越高(填“高”或“低”);(2)较冷的冬天,仍取一个这样的瓶子,在里面装上小半瓶温度较高的热水,立即拧瓶盖,使瓶空气密封,待瓶里热冷却后,发现瓶子变瘪了。

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越低,瓶内气压越低(填“高”或“低”)。

解析:(1)大气压与高度有关,海拔越高的位置大气压越低;(2)一定质量和体积的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高;温度越低,气压越低。

参考答案:解:(1)高山地区的地理位置高,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山上的气压值比山脚地区的气压值低。

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就是因为外界气压值大了,而瓶内气压值是不变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变瘪了,可知:海拔越低,大气压越高;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温度越低,气体的压强越低。

故答案为:(1)高;(2)低。

点拨:本题考查气压与海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难度不大。

23.(6分)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铁钉上绕有不同匝数的线圈,
把它们接入电路中。

(1)闭合开关,铁钉下端都吸引了大头针,这是因为线圈通电时,铁钉具有磁性,由安培定则可知:A的上端为它的N(填“N”或“S”)极;
(2)B铁钉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这是因为绕在它上面的线匝数较多,而线圈中的电流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绕在A铁钉上的线圈中的电流;
(3)不改变线圈匝数,要想铁钉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以将滑片P向左(填“左”或“右”)移。

解析:(1)已知电流流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的变化,得出电磁铁磁性的变化及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参考答案:解:(1)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A铁钉,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A铁钉的上端为N极;
(2)A、B两个相同的铁钉上绕有不同匝数的线圈,串联在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B铁钉的线圈中的电流等于绕在A 铁钉上的线圈中的电流;
(3)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两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

故答案为:(1)N;(2)等于;(3)左。

点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同时涉及到了安培定则的应用。

24.(6分)如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在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观察水的沸腾(填“沸腾”或“液化”)实验,由图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10分钟后,水的温度不变(填“不变”或“升高”),要继续吸收热量。

解析:(1)液体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据此分析是什么实验;
(2)沸点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沸点不变;(3)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解:
(1)由图可见,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说明此实验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就是水沸腾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