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 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

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发声体不同,音色就不同;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也不同,所以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

这是由于汗液( )A. 熔化吸热B. 蒸发吸热C. 液化放热D. 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详解】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吸热;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靠汗液的蒸发吸热,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使体温不致升高太多,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平面镜成像D. 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影子的形成与反射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倒影的形成原理一般是平面镜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D.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在界面处发生偏折的过程,此题就没有涉及多种介质,故不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小明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做了如下记录:①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②小明的质量为60N;③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④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山西省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2cm C.6mm D.6cm2.(3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3.(3分)“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抢答比赛,以下选项应抢答“对”的是()A.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B.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C.保险丝烧断后最好用铜丝替代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4.(3分)1月,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滑雪比赛在我省大同进行。

如图是赛场上滑雪运动员正在加速下滑时的情景,此过程中运动员()A.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保持不变C.相对地面是运动的D.运动状态保持不变5.(3分)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

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6.(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D.形影不离7.(3分)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黑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附解析

黑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附解析

黑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核能C.石油D.天然气2.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你认为合理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3.图3所示的四个选项中,应用到电磁铁的是()4.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登上月球,想探测月球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下列工具中最理想的是............................................................................................................................ ()A.灵敏电流表 B.灵敏电压表 C.灵敏指南针 D.闭合导线5.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用湿手触摸开关C.在电线上晾衣服 D.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6.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体的是()A.玻璃、油、大地 B、空气、塑料、油C.陶瓷、湿木头、橡胶 D、空气、塑料、人体.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8.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女演员的身上,观众看到她的.........................................................................................................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黑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9.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11.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四盏螺丝口白炽灯的安装图,其中正确的是()二、多选题12.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人与坐垫间的压强B.甲图中的坐垫设计成“马鞍形”,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C.乙图中工人确定等高点,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D.乙图中工人确定等高点,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达・芬奇设想的永动机.你认为能实现吗?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福建省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神舟飞天,探梦苍穹。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飞船与地面间的通信是利用( )A. 空气B. 电磁波C. 超声波D. 次声波2. 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3. 如图所示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吸盘B. 连通器C. 重垂线D. 书包带4. 洗衣机底部加装减震垫,可减弱洗衣时产生的震动,这是利用减震垫的( )A. 磁性B. 弹性C. 导电性D. 导热性5.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有助于调节体温,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较大的( )A. 热值B. 密度C. 温度D. 比热容6.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

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青山B. 江岸C. 帆船D. 太阳7.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直接用手拉开触电的人B. 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C. 不切断电源直接换灯泡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8. “煮”篆体写法如图。

表示用火烧煮食物。

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的的A. 热水暖手B. 钻木取火C. 搓手取暖D. 擦燃火柴9. 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A. 摩擦创造了电荷B. 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C. 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D. 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10.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B. 电热水壶的功率约为1000W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D.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40℃11. 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

中考物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世界上第一个论述磁偏角的,即第一个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故A正确;
B.水下10cm处的压强为
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
故B错误;
C.一个泡沫加在指南针上,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外力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指南针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乙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N;故D错误。
故选A。
7.有一个泡沫加在指南针上,漂浮在水面上,指南针有偏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指南针磁偏角是由宋代科学家沈括提出的
B. 水下10cm处的压强为1×105Pa
C. 如果外力消失,指南针会沉到水底
D. 当指南针和泡沫总重为0.2N时,排开水的质量是0.2k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微波炉带有金属外壳,为了防止因为漏电现象而产生的触点现象出现,应该使用三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故A错误;
B.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可能发生触电现象,故B错误;
中考物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是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答案】B
甲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60cm,故A正确;
B.从乙图可以看到,绳端的拉力是9N,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则乙图中的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A上升的高度两倍,即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第I卷(本卷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 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 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B.用手电筒照同学的眼睛C.汽车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D.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答案】A考点:物理常识.2. 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B.安培C.牛顿D.奥斯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流磁效应即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是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A、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即电磁感应,故A不符合题意;B、安培研究了电流的磁场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故B不符合题意;C、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3. 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玩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B.足球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C.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B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分子的运动.4.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超过它的量程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马上读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A错误;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遵循“正进负出”的原则,故C正确;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D错误.故选C.考点: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的使用.5.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答案】C考点:匀速直线运动.6. 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利用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应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B、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特点是由N极指向S极,故B错误;C、力臂应该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力F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如下图所示,故C错误;D、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上浮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D正确.故选D.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力臂的画法;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磁感线及其特点.7. 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则可能会出现:A.刀刃磨得越锋利,切菜越容易B.书包带做得越窄,背着越舒服C.墙基做得越宽,越不容易下陷D.图钉尖做得越尖,越容易按入墙中【答案】BD、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那么图钉尖做得越尖,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所以越不容易按入墙中,故D不可能.故选B.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8.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把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运用了类比法B.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运用了放大法C.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发现小车转动,运用了反证法D.电流的热效应可能引发火灾,但据此原理可制成电热器,运用了缺点列举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把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运用了分类法研究.故A错误;B、物体在平面镜成可以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虚像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C、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释放,发现小车转动,证明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采用的是反证法.故C正确;D、电流的热效应会引发火灾.但据此原理可制成电热器,属于优点利用,不是运用了缺点列举法.故D错误.故选C.考点:物理学方法.9.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答案】BC、固态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只有一定的体积而无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即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故C错误;D、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考点:杠杆的分类;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有一至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 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A 卷(共85分)第I 卷(选择题,共2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 电磁波具有信息特征和能量特性。

以下设备中,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的是( )A. 微波炉B. 手机C. 雷达D. 电吹风2. 关于家庭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家用电器通常通过插头、插座与电源连接B 验电笔可以用来区分火线和零线C. 电线接头接触不良,可能引发火灾D. 家庭电路着火应首先用冷水浇灭3. 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

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B. 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D. 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4. 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关注身边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航空母舰福建舰排水量为80万吨B. 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电压为10千伏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D. 家用轿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0吨5. 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A.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B. 该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注意安全C. 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D. 水沸腾后即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6. 如图,可以用吸管“吸”取杯中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公路旁用隔音墙“吸”收部分噪声B. 大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C. 化学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D.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7.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图是我国运动健儿在跳高比赛中的场景。

关于跳高运动员的能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助跑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B.助跑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的C. 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D. 越过横杆后的下降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8.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

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青海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 下列现象中,哪个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树的影子B. 水中倒影C. 雨后彩虹D. 海市蜃楼【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物体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就是影子,故A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

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 汽化B. 熔化C. 液化D. 升华【答案】B【解析】【详解】“冰层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A. 旗杆B. 天安门C. 升旗手D. 五星红旗【答案】D【解析】【详解】A.以旗杆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升旗手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如图所示,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详解】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只有在做功冲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内燃机工作提供动力,其它三个冲程都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故C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验中,移动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且无明显变化,经检查是导线连接问题,请你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划船游览沿途风光时发现头上“天窗”会向后退是以_____为参照物;游经最具代表性的五、六、七洞天时,万千岩燕穿插翩飞其间,“喃呢”之声不绝于耳,能分辨不同岩燕的“喃呢”之声是依据声音的_____;若游船的平均速度为3.6kmh则游完全程约需_____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9.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的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磁悬浮工程样车运行试验成功,填补了世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空白,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车轮与轨道不接触,从而减小了_________力,提高车速度.当今世界上的磁浮列车主要有两种“悬浮”形式:排斥式和吸力式,磁浮列车工作原理属于________式.列车上所装高精度GPS系统利用了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对车实时定位.
14.正确读数是做好试验的前提,请你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
(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秤物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4)如图丁所示某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请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6.在该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______)
17.在图中虚线框A和B内分别接入开关和电灯(元件符号:开关 ,电灯 ),并完成三孔插座的连接,使电路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四、简答题
18.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有物理。天太热时小红把家里门窗打开通风,发现屋内开着门,有一阵风吹过后,门会关上,如图所示。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0.如图所示是“西电东送”的重点水电站一—洪家渡水电站,电站拦河大坝高约180m.当蓄满水时水对坝底的压强约为_______Pa;水电站是利用水从高处流下,把______转化为_____,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
5.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人只要不接触带电体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B.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般使用两脚插头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断开电源
6.一位质量约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贵州省毕节市【精品】中考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12.两个电阻A和B,在一定温度下,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A电阻为Ω,将他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总电流是A,这时A电阻在1s内所产生的热量是J.
1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文明有礼毕节人”。请你以身边小事为例,从物理学中节能角度提出三条文明行为习惯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线_____
(4)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一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___(列举一例)。
20.小刚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阻值”的实验中将电路图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端(选填“C”或“D”).
五、实验题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
A.60JB.600JC.6000JD.60000J
7.现有L1“6V 3W”和L2“6V 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
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
二、填空题
8.毕节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洞天是一段长约6公里的地下河,因头上开有九个“天窗”(洞口)得名“九洞天”,如图所示。
B.A球遇到B球相撞后两球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A球撞击静止的B球,使B球运动,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B球在桌面上滚动是由于惯性力的缘故
4.下列图示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司南是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站在天坛的回音壁前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冰块的内能为零
D.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电饭锅仍能煮饭且效率更高
3.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分离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正确的是
A.A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球杆对A球要做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