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与应对策略
【摘要】: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度高、对环境污染少、前导性强、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等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良好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但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利用近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统计数据,在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
【正文】:
江苏省是全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强省,地处我国沿海长江三角洲,交通便捷,经济基础雄厚。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速度加快、规模倍增、质态优化、水平提升的发展态势。
其出口额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
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升值、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出现了同比持续下跌。
在新形势下研究分析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思考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这对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占贸易制高点,推动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现状
(一)出口规模迅速增长
作为江苏省外贸出口最具活力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其中在2005年出口额较上年增长率达到46.1%。
从2005年开始,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均保持在40%以上,显示了其在贸易出口组成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波及下,江苏高新产品出口额有所下跌,但是出口额占全省的比重依然有所增长,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9530.60亿元,是2000年出口额的19.28倍,展现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所具有的潜力。
表1为2005年一2013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表1 2005—2013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年份出口额(亿元)出口总额(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
2005 4298.35 9323.96 46.1
2006 5577.07 12791.45 43.6
2007 6321.97 15495.02 40.8
2008 7111.40 16273.23 43.7
2009 6498.80 13945.97 46.6
2010 8434.09 18137.82 46.5
2011 8530.50 20654.96 41.3
2012 8893.80 20398.62 43.6
2013 9530.60 21562.44 44.2
(二)外商独资企业主导出口
江苏外商投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由于技术设备和资金上的优势,外商投资企业不仅长期引领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且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也
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13年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148亿美元,占同期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88.7%。
同期,江苏省民营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1.9亿美元,占7.1%;国有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占4.2%。
(三)产品出口地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之一,在改革开放战略的正确指导下,它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江苏省的南部,中部,北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苏南地区发展较快,苏中适中,苏北较慢,由此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划分成阶梯状。
这样的现状影响了江苏省经济的和谐、稳步发展。
2013年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四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240.587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5.99%。
据江苏商务厅统计,截止2013年3月底,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位于前15位的企业全部来自苏南。
而相对于苏南地区,苏中和苏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就比较小了。
2013年,江苏各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口额中,苏中和苏北地区合计所占比重不到5%。
地区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对集中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有效的规模经济,促进苏南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优势互补,合理利用资源。
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全省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局限性。
图2 2013年江苏各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图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出口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涨
近些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明显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贷款利率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以及厂房租金提高等众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2013年度江苏省城市综合地价为1064元/m2,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08元/m2,二者较2005年平均增长幅度高达33%左右。
如此高的地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致使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不堪重负,有单不愿接、不敢接。
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2012年4月份的106.9降至9月份的101.2。
而利润下降又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缩小,差距不断拉大。
2.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香港和日本等地,其中欧盟和美国两大市场占整个江苏省高新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2013年江苏省分别对欧盟和美国两大传统市场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62.7亿美元和297.5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同期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51%。
同期,江苏省分别对香港和日本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42.3亿美元和92.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18.15%。
产品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给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少风险,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家分工变化趋势的影响。
高新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这种贸易格局使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对外部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将面临较大危机。
3.产品过于单一,高端产品少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类型为计算机通信类、电子类产品,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类产品已成为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与此同时,在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出口上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致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成了对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和电子技术类产品的严重依赖。
2013年江苏省出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808.1亿美元,占同期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62.4%;出口电子技术产品285.7亿美元;光
电技术产品110.7亿美元。
二者合计占江苏省高新产品出口总值的30.5%。
而目前,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层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据行业的高端,相对于这些发达国家,省内的企业研发能力较弱,大多属于代加工产品,只能获得不足10%的加工费,90%左右的利润被外国企业所攫取。
长此下去,可能会导致产业过度竞争,从而影响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至于影响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长远效益。
同时,一旦全球信息产业受到冲击,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利于分散贸易风险。
4.江苏地区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苏南临近中国最发达城市上海和旧中国当时的首都,受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商业、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又是历史上有名州府苏州和杭州所在地或其周边地区,所以一直很发达。
而苏北与苏南一江之隔,陆路运输不便,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苏南开放较早,思想开放,善于经常苏北起步迟,农本位思想深厚。
苏南周边经济普遍富裕,苏北周边普遍落后。
苏南早期资本积累雄厚。
苏北则在洪水以及京杭大运河,盐业生产北移的衰落后变得贫困多灾。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所以江苏出口企业地域高度集中在苏南。
三、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外向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1.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依然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但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很多地区不可避免地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同样的,在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江苏省高新产品贸易中八成以上为加工贸易出口。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占居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
2013年江苏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066亿美元,占同期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82.4%。
同期,江苏省以一般贸易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6亿美元,仅占同期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10.5%。
而且,由于目前我省出口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非常少,有些产品虽然拥有自己的品牌,但出口产品的利润低,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其实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省高新技术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2.以外资为主体不利于出口的发展
现状中提到外资企业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体,且是本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调研发现,目前落户江苏的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几乎由国外的总部控制其生产和布局,在早些年前低成本优势的推动下,出口快速增长,生产能力逐步饱和;而在中国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外资企业的战略布局也相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导致新增出口能力减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直接影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放缓。
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与加工贸易方式的结合度的不断加深,加剧了加工贸易本身所具有的“飞地”特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产成品也主要销往国外,与国内的整体产业关联度不高。
这就使本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分工变化和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并且,外商投资企业所带来的“挤出效应”也给省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所谓外资的“挤出效应”,是指外资与中资企业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市场,使得优质要素向外资企业倾斜,挤压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
在中国,外资进入的行业主要是竞争性行业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在这些产业中,外资企业因享受种种优惠从而加剧了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
特别是一些生产效率并不高的外资企业通过各种超国民待遇在国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挤压了更有效率的本土企业。
其后果将不可
避免地降低整体行业的效率,与引进外资的初衷背道而驰。
许多外国企业将本国的商品生产搬到中国,目的不仅利用中国的能源,也利用中国廉价的人力资源,在占领中国和世界其它市场的同时也大量返销本国。
其结果虽然造成表面上的贸易顺差,但真正的利润却流到国外了。
因此,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资企业的高度依赖性值得警惕。
3.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江苏省通过一般贸易出口的份额很低,这就说明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为主,如果要扩大出口规模,就只能大规模进口零件和生产设备。
之所以有现在这样一个状况,一方面是创新机制不完善。
由于江苏省甚至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独立建立自己的科技研究场所,没有树立一个高效的科技研究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在企业创新中占核心地位的高新技术创新外,政府在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上也和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据有关资料分析,江苏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只有10%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90%是利用跨国公司带来的技术。
可以说,本土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大部分利用的依然是价格优势。
当今社会,国际贸易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化,价格优势必定逐渐减弱,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的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看其是否能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
正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的中国,却只有极少数企业在国际上有大的影响力。
本土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就形成了在进口方面,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提供具有垄断性特征,价格不断攀升,因此制造成本越来越高;而在出口方面,最终产品的提供具有完全竞争特性,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主动定价权。
如果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无法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如果只是被动地承担产业转移的结果,被动地任由产业结构发展,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只会停留在全球贸易产业链的低端,不利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1.融资途径不完善
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三方面已经成为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
全省科技贷款400多亿元,仅占银行款余额的1%左右,传统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准则与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存在矛盾和冲突。
目前,江苏省拥有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超过150家,管理资本总量将近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但仍然不能更好的满足省内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整体的创投机构规模偏小,创业投资机构资金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的只有9.1%左右。
创业板市场规模过小,因此导致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只能更依赖于政府,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系统的支持,许多有市场潜力的创新成果无法产业化,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资金支持。
所以,从总体上看,金融支持并没有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金融发展滞后。
2.R&D资金投入过少
年来,江苏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还是引进技术多、消化吸收再创新少,模仿创新多、原始创新少,技术创新多、商业模式创新少。
江苏已进入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R&D活动有着不同的的内在需求,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在1000一5000美元时,是以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R&D经费占GDP的比例大于1%;当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以上时,进入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阶段,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般超过2%。
2012年江苏人均GDP已达7 700美元,但是江苏省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8%。
R&D经费投入偏少已经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现实需求和发展阶段角度分析,江苏已到了以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重要阶段,必
须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技术引进为主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提高自主核心技术的占有率,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由产业的跟随者转变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3.政府财力有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过于依赖财政拨款,投入科技开发、应用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
然而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约占GDP的11%左右(西方国家大约在30%左右),这一有限财力主要应用于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难以抽出更多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政府科技投入与财政拨款的比重正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企业层面
1.企业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应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持之以恒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加工贸易一直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将不利于我省高科技产品平稳较快的发展。
加工贸易的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吸引跨国公司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大增值空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但市场并不能换取真正先进的技术,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必须着眼于独立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国际化进程中不要只关注于增加出口量,而应更多地投入提高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并有效利用相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将知识产权机制引入到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减少出口的知识产权风险,从而抓住机遇。
2.推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在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克服突发性政治、经济事件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减弱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很有可能导致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利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技术壁垒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设置障碍,不仅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成本,而且可能会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构成威胁。
因此,企业应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出口的发展潜力,大力促进非传统市场的出口。
促进国内和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全面建设高新技术产品外贸市场体系。
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北美、欧盟、亚洲等传统市场有所下降情况下,重点发展拉丁美洲、非洲、东欧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努力促进出口和对外投资、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全方位开拓市场。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进行营销观念和手段的创新。
3.进行营销观念和手段的创新,推进国内企业的发展
金融危机不仅加剧了经济体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的暴露,同时也给发展中经济体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大幅提高。
同时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其先进的设备、各种原材料和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对国内企业形成巨大冲击。
这种趋势被理论界称为“国际竞争本土化”,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瞄准进口产品,实施“以产顶进”、“进口替代”战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产品层次以及国际竞争力。
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中学习,进行营销观念的创新。
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还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观念的落后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
因此,省内企业必须进行理念的创新,尽快形成对品牌理念、现代营销观念的转变,注重产品开发之前的市场和预测,根据市场情况及需求预测趋势,确定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创新营销是企业开展国际营销的关键。
这样,不仅确保营销的成功,也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扩大出口市场,均衡的出口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层面
1.推进产学研合作,使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江苏省科研基础平台、科技服务、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江苏的高校和研究所云集,实力雄厚。
目前全省拥有15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150万左右。
高校总数,学生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科研人员和研究机构的数目也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各种层次人力资源质量高、成本低,能够较好满足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对人才的需要。
因此,充分利用江苏省在人力资源、资本、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紧密结合研发和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作为高科技产品在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大的差异,这对于高科技产品营销的成功更重要。
高新技术产品大多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市场培育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进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以己之长克人之短,重点推介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要采取各种形式,针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开设培训课程,开展国际贸易和反技术壁垒的交叉结合研究,以了解产品缺陷和国外消费者的需求。
2.优化产业聚集区,引导高新园区协同发展
江苏省目前己经建成沿沪宁信息产业带、沿海新能源产业带、苏南沿江新材料产业带、沿江两岸新医药产业带、。
因此,政府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
意识集聚和融合科技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各种形式合作,大力推进外资研发机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再是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尽快形成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间产品错位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格局,继续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同时抓好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明确各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以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平台,提高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
3.用政策支持,加大对有前瞻性技术的投资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江苏各地更是根据国家出台的办法,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政策:《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所出台的政策措施几乎涵盖了从高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生产和出口的全过程。
在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下,加强科技攻关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集中物力和财力,继续加大对有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也要重点资助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建设必要的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完改善,并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的进入。
政府需要通过建立科技成果的种子资金;建立担保基金、风险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对国家重点新产品、重点研究和攻关项目、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贷款优惠、贷款贴息等。
支持使用灵活有效的扶持方式,既能满足当地企业对于高新技术研发的要求,还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融资的要求。
结论
总体而言,江苏省应继续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营建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兴贸”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实现“科技兴贸”战略目标,一方面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是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打开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杜之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研究[J].2008,20(2):1-2
[2] 罗双林.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