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第三次(4月)月考阶段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题,共50个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 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 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 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 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所以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故选D;A属于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排除;中国不符合“小国寡民”,排除B;C 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
2.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 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 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 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 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教源于婆罗门教,核心教义是严格遵守种姓制度,这种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即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
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印度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没有体现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因此婆罗门并非刹帝利的统治工具,故C 选项错误。
3.《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 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 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 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
D. 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强调正义,不容许强者压迫弱者,维护弱者,体现了人人平等,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的特点,没有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和强调人人平等的特点,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是否综合原各城邦立法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产生的最早文明的代表,不能彰显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故C选项错误。
4.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 竣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
B. 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
C. 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
D. 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
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导致了纸莎草造纸术的失传,C项正确;纸莎草是尼罗河特产,是埃及的主要出口物资,排除A项;中国造纸术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并非通过中埃双方的商业贸易,排除B项;“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5.从“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君权神授”这些关键
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 马其顿帝国的统治
B. 罗马帝国的兴衰
C. 波斯帝国的强大
D. 雅典的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它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根据以上总结可知提炼的主题是波斯帝国的强大,答案为C;马其顿产生于小亚细亚希腊地区;罗马帝国产生意大利半岛;雅典产生于希腊半岛;均不符合题意于“兴起于伊朗高原”,排除ABD。
6.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 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
B. 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
C. 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
D. 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世俗贵族、教会或教皇对王权都形成了有力的分权和制约,A项正确;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是在近代形成的,排除B项;“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与“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不符,排除C项;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在古代罗马就已经产生,D项与史实和题意均不符合。
7.《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