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区停车场规划设计作业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绪论 (1)
二、高校园区现状停车状况调查与分析 (4)
1、结合现实情况剖析
2、处理问题的方式
三、停车需求预测 (5)
1、工程领域停车需求预测常用方法
2、需求—供应预测方法
四、停车设施适应性分析 (7)
1、机动车停车场
2、非机动车停车场
五、高校园区停车场规划 (8)
1、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
2、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
六、实例分析 (9)
1、学校简介
2、调查分析
3、停车需求预测
4、停车场规划方案
七、结论与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一、绪论:
现在许多高校园区机动车变多了,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学校办公人员以及教职工人员,还有餐厅、超市等人员的私家车;其二,社会机动车进入高校园区。
校园停车设施规划的滞后,停车泊位的紧缺以及停车的随意性造成校园的交通问题,这种情况,我国诸多高校将难以避免。
这对于人流高度集中的高校园区,机动车和行人的冲突,形成了很大的交通隐患;并且机动车在高校园区的出入以及无秩序停放造成的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破坏了高校园区的校园环境的整洁与文明,打破了我们大学校园应有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人文气息。
因此做好高校园区的动、静交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当前高校园区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校园建设接轨的重要举措!
就我们城建学院新校区来看,校园占地面积较少。
行政楼以及教师办公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很多教师的私家车和校外办事的私家车停放在这里,然而这里却没有专门设置的停车场,仅仅有一个小广场,考虑到教师一般在行政办公楼办公的时间较长,而且行政楼前的地域较小,有车一族为了取车方便一般把车停在行政楼前的小广场上面,容易造成道路拥堵,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影响了小广场的美观和观赏性。
也有一些教师为了上课方便,直接把车辆停放在教学楼下面或者门口处。
而那条道路是学生上课经过频率最高而且人流量最多的道路,课间或放学的时候,学生换教室赶下节课或者回宿舍,而恰巧此时是老师则取车开车的时候,时间冲突,道路拥堵严重甚至有时候会
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校园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在不断地快速增长。
校园交通,特别是校园停放车面临新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上看,校园的停车泊位比较缺乏,机动车停车设施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二是路边停车比例过大,车辆的停放对原本较窄的道路通行影响很大;三是交通组织的无序性和停车的随意性,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混乱现象,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四是停车设施较为简陋,缺少标志、标线,与校园环境协调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的景观和人文气氛;五是校园策划管理措施不完善。
根据校园车辆停放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为人车和谐共存提供良好舒适的停车空间。
通过对咱学校西校区校园机动车停车规划的介绍与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揭开对高校园区这一特殊区域的停车规划的研究,并为以后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良好的铺垫。
二、高校园区现状停车状况调查与分析:
1、结合现实情况剖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园区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长,高校园区频繁的机动车辆出入使得交通管理与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机动车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以及部分城市机动车上牌费的取消和私家车上牌费用的取消还有私家车牌数量的开放,加快了单位与个人对机动车的购买力,也
促使了高校园区内部有车一族的数量剧增。
高校园区机动车数量的急速增长,大大增加了高校园区校园内部的交通压力,同时给高校校园的交通带来了许多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2、处理问题的方式
1)加强高校园区交通制度化管理,严格控制外来机动车辆。
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是加强校园交通管理,有效控制校园机动车流量的有力保证。
学校应根据校园地理、校园面积、学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的容量,来制定出校园交通管理制度。
2)加强对校园交通规划,完善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投入。
高校人多、车多、路窄、停车难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校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
3)建立和完善校园驾驶员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
学校驾驶员协会是一个定期组织学校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组织,对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及时了解社会交通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加强校园交通的动态管理,及时制止和纠正机动车违章行为。
学校交通管理的保卫部门应做到及时发现、制止、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对主要交通要道、路口,在大课间期间、上下班高峰期间应定人定岗、加强岗位责任制,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校园交通安全。
5)加强与地方交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一是有利于学校保卫部门的业务指导,帮助处理校园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严重违规行为;二是帮助学校加强大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的整顿,确保师生员工出入安
全;三是有利于加强对师生员工进行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
三、停车需求预测:
1、工程领域停车需求预测常用方法
工程领域停车需求预测常用方法有:
1)用地生成率法:用地生成率方法仅将用地面积活建筑面积作为停车需求的解释变量,预测结果不能反映其他因素对停车
需求的影响。
因此,仅适用于短期停车需求预测。
2)相关分析法:通过建立停车需求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进行停车需求预测。
3)机动车出行OD(Origin——Destination)预测法
基本思路是利用停车需求与交通小区车辆吸引量的关系,计
算小区车辆出行OD量,再根据高峰小时系数和车辆停放特
征,计算高峰时刻停车泊位需求量。
4)交通量——停车需求方法
基本思路是任何地区的停车需求必然是到达该地区的行驶车
辆被吸引的结果,停车需求泊位数为通过该地区流量的某一
百分比。
重要经验:城市停车总泊位数与机动车拥有量之比应该为1.15——1.25。
2、需求—供应预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停车需求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访问地。
住宅区内停车需求主要为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夜间停放,需
求总量与包用量相当。
工作地停车需求分为上班停车需求和社会车辆夜间停放需求
两部分。
访问地停车需求根据私人小汽车其他出行OD和社会车辆出
行OD进行预测,泊位周转率远大于1。
2)停车泊位总量的约束条件可根据机动车拥有量计算得到,停车泊位规划总量应满足这一约束。
可通过调整车辆需求模型
参数及停车发展政策来达到这一要求。
四、停车设施适应性分析:
1、机动车停车场
1)停车场分类:暖式车库、冷室车库、车棚和露天停车场四类。
2)车辆停放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放式。
3)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
2、非机动车停车场(高校园区主要指自行车和电动车停车场)
1)自行车停放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通常采用垂直停放和错位停放方式。
国外常使用各种支架停放,可以节省占地面积。
2)电动车停放方式:同自行车。
五、高校园区停车场规划:
1、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
根据咱们学校的现状,路边停车占大多数,在校园内设置停车坪,采取斜进式停放方式和前进式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并采用智能卡识
别功能,防止车辆乱停乱放,避免发生需要停放的不能停放的尴尬情况发生。
在停放量大的地方设置停车场(场地满足)或者地下停车场,采取统一的停放方式,规划满足要求的停车位。
举例说明:
1)在行政楼前汽车停放量较大,而且车辆多事小型汽车。
建议在行政楼后面建设室内停车场,可以保证车辆具有最佳的技
术状况,车辆能够顺利、迅速、安全的出入。
既可以满足行
政楼的停车要求,又可以为体育场举行活动时提供停车泊位
数,还可以为规划中的科技楼的未来停车问题提供停车位。
需求不够时,可以建设多层停车场、停车楼等,解决学校用
地紧张问题。
2)在图书馆的山坡上可以考虑建造地下停车场,占据地理优势,满足停车需求,也可以节省场地用地。
结合我国城市经济发
展趋势,地下停车场是中小城市停车场的发展趋势。
2、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
1) 要求停车场内的交通线路明确。
为了便于存取车辆,可划分小
停车区分区停放。
每个小停车区以停放20—到40辆为宜。
2) 固定停车场和夜间停车场均应该设防雨防晒的车棚,地面尽
可能加以铺装。
3) 每个自行车停车场应设置1—2个出入口,宽度应满足两辆自
行车同时进入,一般为2.5—3.5米宽。
六、实例分析:(以咱们城建学院新校区为例)
1、学校简介:学校位于平顶山新城区一座山包上。
地理位置优越,
具有占山为王的气势,学校南面是平顶山市政府驻地,西面是卫校,在学院西北不远处有香山寺,正南一千米处有一个偌大的白龟山水库,此处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学校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58万多平米,现有教职工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
2、调查分析:为了取得真是有效地最新资料,我在咱们学校校内、图书馆、各系办公楼以及商店的处,对一些有车或者没有车的老师或者店主做如下的问卷调查:
6.2.1高校内停车场问卷调查
您好:
我是规建系做交通问卷调查的学生,为了获得关于咱们学校校内停车问题的一些调查,所以展开这调查,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为我填写一下这份问卷调查,感谢您的合作。
1)请问您一般以何种交通工具到学校工作
A.私家车
B.公共汽车
C.经常开私家车,偶尔坐公交车
D.经常坐公交车,偶尔开私家车
E.电动车
F.步行
2)请问您认为在学校内停车难吗?
A.不难
B.还可以
C.比较难
D.很难
3)请问您一般将车停放在何处?
A.停车场
B.目的地附近
C.随意停放
D.视情况而定
4)请问影响您停车位置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A.停车场位置
B.找停车位的时间
C.停车后到目的地的
步行时间 D.停车方便程度 F.其他
5)请问您觉得在停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什么问题?
A.停车位供不应求
B.停车秩序混乱
C.停车地点离目的地
太远 D.进出停车位道路设计不合理 E.其他
6)请问您是否愿意将车停在停车场内?
A.愿意
B.有足够的停车位就愿意
C.离目的地不远的情况
下愿意 D.视情况而定 E.不愿意
7)请问您认为现在校内停车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A.停车位不足
B.管理混乱,停车无序
C.进出停车场方式不
合理 D.停车场位置不合理 E.其他
8)请问您认为在校园内建立什么样的停车场比较合理?
A.1—2个100辆停车位的停车场
B.分区建立多个20辆停车区
C.有足够的停车位就行
D.现在的停车场就比较合理
9)请问你所认识的教师里驾车到学校工作的有多少?
A.80%以上
B.50%以上
C.30%以上
D.10%以上
10)请问你计划在何时购买私家车?
A.已有
B.一年内
C.三年内
D.五年内
E.暂时为考虑11)您对校园内停车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
调查者:
日期:
3、停车需求预测
本次在咱们学校规划停车场的使用年限为10年。
咱么学校现阶段拥有私家车得教职工占全部人数的38%,需停车位220个。
根据平时情况,学院餐厅、服务楼、校医院需停车位30辆,考虑到新生开学、高校学术交流、毕业生招聘会时学校内车辆的增加,现在学院总共需停车位250辆。
未来10年内咱学校没有私家车的教职工中,购买私家车的比例为45%,按照学校现在的发展情况,未来10年内,预计新增教师200名,则未来10年内需增加的停车位为200辆。
综上所述:咱们学校在未来在未来10年内需要的停车位总数为450辆。
4、停车场规划方案
根据预测结果和调查结果,结合咱们学校的总体规划、地形情况、建筑格局,预计在咱们学校分区建立多个停车场。
1)行政楼停车场,采用垂直停车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
设停车位150个。
服务范围:行政楼、2#、5#教学楼等。
2)10#教学楼停车场,咋A座与B座之间,B座与C座之间,采用垂直式双排停车,停车方式为前停后发,共设停车位
50个。
10#、9#以及部分7#教学楼。
3)校医院停车场,采用垂直停车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
设停车位120个。
服务范围是校医院、一号二号服务楼、一
号二号餐厅、教职工餐厅、社会外来车辆。
4)图书馆停车场,若设置地下停车场,设130个。
服务范围为
图书馆、保安部门、部分教学区以及学术交流会、毕业生招聘会等。
七、结论与展望: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停车难、乱停车问题,许多高校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应对这一问题,但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仅仅靠在校园有限的空间环境内增加几个停车位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如何平衡高校土地利用与停车需求之间的关系,展望未来,看向世界,吸取已有的经验。
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1、发展机械化和立体式停车库,机械化立体式停车库占地
少,停车多,在其停车场设施中优势是明显的,适合于城
市建设的各种场所,在人流集中高校,考虑未来机动车的
快速增加,建设立体式停车库是个不错的选择。
2、加强校园停车的管理,在校园成立专门的机动车管理部
门,负责校园停车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监督校园的有
序停车,加强门禁的管理,对于校外车辆,要发放临时车
辆出入证限制其在校园的停车时间。
3、近段时间,在大连市出现了新型停车场—草坪停车场。
其
绿化率可达85%—90%,草坪造价每平方米约100元,但
寿命可达30年之久,但由于大学的停车特点是白天多,
晚上少,如果大量建设这样的停车场,会与周边环境不相
协调,不过少量的、小面积的还是可以的。
七、参考文献:
1、文国玮,城市交通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玮,秀成等,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尚华燕,林文继,黄海军,校内停车问题的实证研究,2007年。
4、蒲向军,陈剑,高校校园静态和动态交通规划研究,2007年。
5、宋洪富,王高合,高校交通情况的调查统计与管理对策2004年。
6、高校机动车停车政策研究.2010年。
7、万重杰,徐景飞,校园停车政策的数学模型,2003年。
8、陈俊,王玮,梅振宇,路边停车带设置对混合车流速度的影响分析,2005年。
9、陈俊,王玮,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交通组织分析,2004年。
10、国外城市停车场建设与停车管理。
11、冉江宇,过秀成,陈永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需求预测框架,2009年。
12、冷杰,宴克非,同济大学校园停车改善方案。
13、张汝峰,左,高校机动车停车政策研究,2010年。
14、张艳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停车难现状分析,2010年。
15、《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