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ppt

合集下载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加工食品前要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 服、帽和口罩。
环境卫生
保持厨房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定 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和 传播。
PART 04
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食源性疾病的报告与监测
食源性疾病报告
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等及时报告食源性疾病相关信 息。
影响经济发展
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 可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影响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
损害国家形象
食源性疾病的频发和严重 程度可影响国家形象,降 低国际声誉。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人群普遍易感
食源性疾病可感染不同年龄、 性别和地区的人群,人群普遍
易感。
病原体种类繁多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且不断出现新的病原体。
阿米巴病
由阿米巴原虫引起,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摄入。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 等。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由于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毒素或污染导致的毒素引起。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
亚硝酸盐中毒
由亚硝酸盐引起,常见于腌制食品或变质蔬菜。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紫绀、休克 等。
PART 03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食源性疾病监测
通过监测系统收集食源性疾病数据,分析食源性疾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 供科学依据。
食源性疾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
现场调查
对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病因、溯源和流行病学关联,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
对于某些寄生虫病,如 肺吸虫病,可通过X线 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
现肺部病变。
鉴别诊断
其他消化道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常有消化道症状,需与其他消化道疾病如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相鉴别。
免疫系统疾病
部分食源性寄生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与免疫系统疾病相鉴别。
其他感染性疾病
全身症状
2
如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

寄生虫感染的部位症状
如脑部感染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肺部感染可能出现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涂片或粪便培 养,可检测到寄生虫卵 或幼虫,是诊断食源性 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血液检查
部分寄生虫病可引起血 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引起消化道不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损伤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死亡。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对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增加医疗负担 和公共卫生管理成本。
0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种类
吸虫病
01
吸虫病是由吸虫类寄生 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 吸虫病有肝吸虫病和肺
病例二:线虫病案例
总结词
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线 虫幼虫的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而感染。
详细描述
患者因食用未洗净的生菜感染线虫病。线虫幼虫在肠道内孵 化并移行至肺部,引起肺线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哮喘等症状。
病例三:绦虫病案例
总结词
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绦虫卵或绦虫幼 虫的肉类食品而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3/
2020 11:32:01 AM11:32:012020/12/1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3/
谢 谢 大 家 2020 11:32 AM12/13/2020 11:32 AM20.12.1320.12.1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 切断传染源 ✓ 消灭中间宿主 ✓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 改进烹调方法和不卫生习惯 ✓ 保持环境卫生 ✓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诊断与防治:
• 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特定人群 临床诊断:病人个案
• 防治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控制消灭传染源: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管、加强食品卫生 检疫、把住入口关等
保护易感人群:宣传教育
3
中华分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P266
简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liver fluke)
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 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1874年首次在华侨体内发现
1975年在汉墓古尸粪便内发 现虫卵,悠久历史
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Paragonimus)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
物肺及组织的吸虫。我国主要有两种并殖吸虫寄 生于人体:
肺型并殖吸虫病 — 卫氏并殖吸虫 皮下型并殖吸虫 — 斯氏狸殖吸虫
防治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关键)
不吃生溪蟹、蝲蛄(“麻小”)、生肉类, 不喝生水,注意餐具卫生。
2003年元旦前, 著名小品剧演员赵本山身体不适,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伴有发热,几家医院当作肺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经仔细检查终于弄明白, 原来他患的是肺吸虫病,祸起吃了未煮熟的小龙虾。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食物链传播是指食源性寄生虫在食物 链中从一个生物体传播到另一个生物 体的过程。例如,某些寄生虫可以在 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通过食用被感 染的动物或昆虫而感染人类。
VS
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如弓形虫、猪 带绦虫等,都是通过食物链传播的。 这些寄生虫在感染动物的组织中繁殖 ,并在人类食用这些动物时进入人体 内。
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某些寄生虫如弓形虫可能感染 神经系统,引发头痛、癫痫等 症状。
免疫系统症状
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导致发热、过敏等症状。
长期影响
长期感染某些寄生虫可能导致 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影响
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02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食物链传播
食源性寄生虫
contents
目录
• 食源性寄生虫概述 •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 食源性寄生虫的预防与控制 • 食源性寄生虫的检测与治疗 • 食源性寄生虫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食源性寄生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寄生虫是指在食物中生存和传 播的寄生虫,人们在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后可能感染。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和分 布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食源 性寄生虫进行调查,发现了一 些常见和潜在的食源性寄生虫 ,如弓形虫、贾第鞭毛虫、阿 米巴原虫等,并对其分布情况 进行了总结。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研究证实了食源性寄生虫主要 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特别是生 食、半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 鱼类、蔬菜等,以及饮用未经 消毒的水。
一些食源性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可以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等体液而传播。当人 们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时,寄生虫会通过皮肤、 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并引起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物链中传播, 如野生动物、家畜和宠物等携带寄 生虫,通过食物链将寄生虫传播给 人类。
交叉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能发生 ,如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水源 ,或者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
易感人群与高危场所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系 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 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人们摄入这些受 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寄生虫在肠道内繁殖并随血液或淋巴液传播到其他器官。
易感人群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 染。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差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危场所
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场所、水源 保护区以及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地 区都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高危场 所。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 。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 全条件。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全球食品安 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 各国国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共 同应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挑战 。
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可以推动 全球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提 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强化食品抽检和溯源管理
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溯源和严肃处理。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

2024版食源性疾病培训完整ppt课件

2024版食源性疾病培训完整ppt课件

05

临床表现
0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
03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

02 肝肾损害症状
黄疸、肝区疼痛、蛋白尿

04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
实验室检查
03
列举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种类,以及这些病原在各类食
品中的分布情况。
监测与报告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介绍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的建设 情况,包括监测网络、监测内容和方 法等。
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分析监测数据在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 制中的应用,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 学依据。
报告流程和制度
详细阐述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流程、报 告时限和报告要求等,强调及时、准 确报告的重要性。
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学员们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应急处置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 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展望
1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和 效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推广健康饮食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普及健康饮食知识,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4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02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原料采购与验收
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和验 收制度,确保原料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提高检验技术和能力
不断投入研发,提高食品检验技术和能力,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同时,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检验水平。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消费者防护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意识到风险
消费者应充分意识到食源性寄生虫病 的危害,了解其主要来源和传播途径 。
重视食品安全
消费者应将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生活中 的重要事项,不仅关注食品的口感和 营养,更要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应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了解食品的保存方法、烹饪 技巧、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关注官方通报
消费者应关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通报和警示,及时了解食品安全 风险,避免购买和食用问题食品。
分享安全知识
消费者之间应相互分享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儿童、孕 妇等易感人群时,更应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家庭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类型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5
1. 弓形虫病:由弓形虫 引起,主要通过摄入被 污染的肉类、未经高温 处理的奶制品等途径传 播。弓形虫感染可导致 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 严重后果。
2. 阿米巴原虫病:由阿 米巴原虫引起,主要通 过摄入被污染的水源、 蔬菜、水果等途径传播 。阿米巴原虫可引起肠 道感染,表现为腹泻、 腹痛等症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食源性寄生虫病挑战
1 2
分享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在食源性寄 生虫病防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推动建立统一的国际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标准。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课件

在食用烧烤、火锅等食品时, 要特别注意食品的烤熟程度和 烤制时间。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在处理食品前后、用餐前、上厕 所后等情况下,均应彻底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含 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 眼睛和挖鼻孔等行为,以降低感
染风险。
CHAPTER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 疗
支持治疗
04
预防性治疗
注意事项与预防复发
加强水源管理
避免接触疫水
注意饮食卫生
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检查与治疗
WATCHING
全球与我国现状
全球现状 我国现状
CHAPTER
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途径与 原因
感染途径
01
食物传播
02 水传播
03 接触传播
主要原因分析
卫生条件差
饮食习惯不良 缺乏防治知识
易感人群与高发地区
易感人群
高发地区
CHAPTER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公众普及食源性寄生虫 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生食熟食分开处理与存放
切勿将生食与熟食混放在一起,避免 交叉污染。
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应使用不同的 砧板和刀具,并确保砧板和刀具的清 洁卫生。
切勿将生肉、鱼、蛋等直接放在室温 下保存,应存放在冷冻或冷藏条件下。
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品
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和半熟食 品,尤其是肉类、海鲜和蛋类。
在烹饪过程中,确保食品彻底 煮熟,尤其是肉类、鱼类和蛋类。
食品储存与运输管理
储存条件
运输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制定法律法 规

《食源性寄生虫例子》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例子》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食物传播
通过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 食物,如生食或半熟食含 有寄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 。
水传播
饮用被寄生虫污染的水, 如池塘、河流、湖泊等水 源中的寄生虫。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 土壤、水或食物,再接触 口腔或破损的皮肤,导致 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对人类的影响
营养不良
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动物食品
避免生食
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肉、鱼、蛋等动物食品,尽量选择熟透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烹饪方式
在烹饪过程中,确保肉类食品完全熟透,杀死寄生虫卵。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厨房卫生
定期清洁厨房和食品加工工具,保持 环境卫生。
避免交叉污染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避免生熟食品 交叉污染,使用专用的砧板和刀具。
腹痛、腹泻、呕吐等
预防
煮熟水产品,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水产品
肺吸虫
感染方式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螃蟹、蜊蛄等水产品,饮用污染的水源
症状
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预防
煮熟水产品,避免饮用污染的水源,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肝吸虫
感染方式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生、鱼片 等水产品,饮用污染的水源
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
心理影响
社会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往往伴随着恶心、呕吐 、腹泻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 力和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广泛传播会对社会造 成一定的影响,如影响劳动力生产、增加 医疗负担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的 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 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 全。

食源性寄生虫PPT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PPT课件

肠外阿米巴病
肠外阿米巴病可见于许多器官,以肝、肺及脑为常见。
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是肠外阿米巴病中最常
见者。阿米巴滋养体系通过侵入肠壁小静脉,经肠系
膜静脉、门静脉而到达肝。阿米巴肝脓肿可为单个或
多个,但以单个者为多见,且多位于肝右叶(80%)。
阿米巴肝脓肿的内容非一般脓液,而为阿米巴溶解组
织所致的液化性坏死物质和陈旧性血液混合而成的果
壁,其内充满均匀小颗粒。成熟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
孢子囊内含4个新月形子孢精子选pp。t
17
2、生活史
弓形虫发育需要两个宿主,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 代的交替。猫科动物为终宿主,在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 有性生殖,同时也可在肠外其它组织细胞内进行无性增 殖,故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在其它动物或 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这些动物和人都是中间宿主。
殖。虫体侵入宿主细胞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免疫功
能正常的机体,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特别是
脑、眼、骨骼肌的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形成囊壁而成
为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组织
内的包囊可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到其它新
的组织细胞形成包囊或假包囊,继续发育增殖。
见。在我国多见于南方,但在夏季也常见于北方。
由于我国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本病的流行
和急性病例已明显减少。
精选ppt
6
• 典型症状:烧瓶样溃疡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1、病因和发病机制
肠道阿米巴病主要由于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包囊囊壁具 有抗胃酸作用,能安全地通过胃而到达结肠的回盲部,在肠液的消化作 用下脱囊而出,发育成为小滋养体。小滋养体以吞噬肠内容物和细菌为 营养,不能吞噬红细胞。在结肠功能正常时,横结肠以下的肠段内,因 水分吸收,营养物减少和粪便增加,小滋养体停止活动,遂进入包囊前 期,继而产生囊壁形成包囊,最后随粪便排出,故小滋养体也称为肠腔 内型或共栖成囊型滋养体。大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的包囊携带者,是本 病的重要传染源。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PPT 课件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食物、饮用水和环境的污 染传播。本课件将介绍其定义、传播途径、症状、防范措施以及诊断和治疗 方法。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种由食物或饮用水中摄入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 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和绦虫等。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污染的环境以及 形色异常的食物。
症状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和腹部不适。

防范措施
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关键措施包括保证食物卫生、饮用水卫生、妥善处理 畜禽粪便和维护环境卫生。
预防寄生虫
个人卫生、必要时服药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诊断和治疗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通常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治疗则主要采用寄生虫药物来清除寄生虫。
结语
食源性寄生虫病给健康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呼吁大家重视健康饮食和卫生饮水,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 的防控措施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 食源性寄生虫病概述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食源性寄生虫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因食用被寄 生虫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的疾 病,常见的有蛔虫病、阿米巴病 、包虫病等。
强化全程监管
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环节,应加强全程监管,确保 食品安全和质量。特别是在网络销售、跨境贸易 等新兴领域,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提高国际影响力
我国在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未来应积极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国际影响力 。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 ,为全球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学校教育
将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纳入学校健 康教育内容,从小培养青少年的食 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的日益严重,应进一步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科研创新引领
未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仍需要依靠科研创新 ,开发更高效、更便捷的检测技术和防治方法。 同时,应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 的食品安全挑战。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01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02
举办各类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如食品安全周、知识竞赛等,增
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提供食品安全咨询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
? 1. 不要生吃鱼、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动 物。生、熟菜板要分开。
? 2.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 ? 3. 首选药物:吡喹酮( 25mg/kg,tid×3d)
阿苯哒唑、三苯双脒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P270
防治原则
1、加强粪管、防止污染水体 2、卫生宣教:饮食卫生 3、不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4、普查普治:首选 吡喹酮
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 Paragonimus)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
物肺及组织的吸虫。我国主要有两种并殖吸虫寄 生于人体:
肺型并殖吸虫病 — 卫氏并殖吸虫 皮下型并殖吸虫 — 斯氏狸殖吸虫
防治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关键)
不吃生溪蟹、蝲蛄 (“麻小”)、生肉类, 不喝生水,注意餐具卫生。
2003年元旦前, 著名小品剧演员赵本山身体不适,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伴有发热,几家医院当作肺炎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经仔细检查终于弄明白, 原来他患的是肺吸虫病,祸起吃了未煮熟的小龙虾。
?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肠和 肌细胞内,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 (trichinelliasis,trichinosis )是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防治
1. 加强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2. 加强肉类检疫; 3. 治疗病人。
药物:阿苯达唑 20mg/kg/d , 连服7~10 天 。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管、加强食品卫生 检疫、把住入口关等
保护易感人群:宣传教育
3
中华分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P266
简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liver fluke)
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 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1874年首次在华侨体内发现
1975年在汉墓古尸粪便内发 现虫卵,悠久历史
2、加强粪管,不随地吐痰,防止虫卵污染水源。 3、治疗病人、带虫者。处理保虫宿主。
药物有吡喹酮等。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P290
防治
1、治疗病人: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 吡喹酮 中药:南瓜子--槟榔合剂:晨空腹口服
南瓜子粉60 ? 80g,2h后服槟榔煎剂 (60 ? 80g+500ml水),半小时后服
泻剂(50%硫酸镁60ml)
注意:治囊虫需住院,多疗程
2、卫生宣教:饮食方式 3、改进养猪方法:圈养、远离厕所 4、加强肉类检查
肥胖带绦虫 Taenia saginata P294
诊断 流行 防治
同猪带绦虫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 P329
简介
?简称旋毛虫(Spir卓临一班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 切断传染源 ? 消灭中间宿主 ?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 改进烹调方法和不卫生习惯 ? 保持环境卫生 ?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诊断与防治:
? 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特定人群 临床诊断:病人个案
? 防治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控制消灭传染源: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