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昨天”,具体而言,它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者是宇宙自然规律理律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的根本。今天我们就着重来看一下儒道佛这三家文化传统。

二儒家文化传统

儒家在中国有2000余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直到今天,它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还没有消失。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它的一些哲理和智慧,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一)重视人的尊严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普遍理念,而与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的观念是一致的,这也说明了儒家思想的现代性因素。两千多年来,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始终从身体上、心灵上关注着人和人的价值,还理智地关注着人与自然和社会,并以道德伦理的形式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道德成了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正是这一人文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稳定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民族传统。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弘扬儒家文化的人文精华,是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的必然选择。

(二)强调万物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孔子把“仁”“义”“礼”“知’’“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仁”在尊重人的前提下“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仁”是由人自身已经达到的自身和谐之后为基础的,所以由此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必然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就是把他人看作与自己同样的人看待,以人为人,相亲相爱。而“义”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义”的最高境界,为了社会利益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礼”作为一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行秩序或者道德规范,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礼的规范去行事,建立有序和谐的人际关系。“知”的核心的功能在于以清醒的理性的思维明确辨别是非,知天命,进以礼,退以义,求之要有道,以

俟机遇,这正是君子处世的智慧,也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信”要求的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始终保持行为的一致。诚实守信,言而有信,这样才能出现真诚共事、同心协力的和谐局面。

在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向往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是儒家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从古为今用的原则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汲取传统的和谐文化中的有益养分,这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倡导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有着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儒家思想大力提倡的。儒家从天道的运行法则悟出人生要自强不息,保持顽强的进取精神,特别是身处逆境时。艰苦奋斗,锲而不舍,这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人们把志存高远、奋发向上、多难兴邦、不屈不挠、励精图治等,都视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表现,自觉地培养自尊自信的品格、不卑不亢的人格,以及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的精神风貌,努力将“自强不息”精神发扬光大。

儒家思想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内容庞杂殊异的矛盾统一体,有其积极因素,同时也有其消极因素,有可以继承的合理成份,也存在着需要摒弃的糟粕。这些消极思想对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家族至上、家外有家”的传统思想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家庭至上,家外有家”的传统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导致家族利益作为各种利益的焦点,儒家所创建的以孝道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学,实质上是家族道德伦理学,各种道德要求都以家族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又以家族利益为依归。以“孝”为“忠”为核心的传统思想一直潜移默化地对当代人的学生观发生影响。例如,在教师的眼中,顺从、听话一向被看成是一个“好学生”的主要标志。

(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思想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伦理思想是宗法等级思想的体现。他儒家的这种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父与子的关系,而是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师生关系上也有体现。传统的观念使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全面的人与人的关系。通常的情况是,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圣贤之言的传达者、知识的权威,学生成了被统治者、服从者,教师与学生(俗语师徒如父子)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

(三)“唯上、唯权、唯资”的权威化倾向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荀况明确地说过:“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谓之者涂不与言”。他提出了理想学生的标准是“师云亦云”,只能顺从教师,不能有任何违反教师旨意的言行。荀况这种唯上、唯权、唯资的思想,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着师云亦云的陈腐教育风气。直到今天,在我国的教育中,学生从属于教师、教师说一不二的现象仍然俯拾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