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析——以秦巴山区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探析——以秦巴山区为例

发表时间:2019-06-21T15:02:44.20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3月作者:闫春晓[导读] 欠发达地区农村失能老人无人照料,老年人精神孤独,此外还面临农村养老的人员与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闫春晓摘要:欠发达地区农村失能老人无人照料,老年人精神孤独,此外还面临农村养老的人员与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本文以秦巴山区为例来探析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首先列举了秦巴山区农村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互助养老模式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互助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政府应出台的支持互助养老方面的政策,希望对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WYP 秦巴山区一般泛指秦岭和巴山山区,经济普遍落后,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积经济实力薄弱的同时还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等多重劣势环境,因此其养老风险增加,老年人家庭衰落等方面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

一、秦巴山区农村养老现状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比城镇要更加明显,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急需解决的养老方面的问题。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青壮年劳动力一般都选择外出打工,年龄较大者则留在农村,且主要以女性留守劳动力为主[1]。

二、秦巴山区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秦巴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低于城镇水平,但是老年人口的数量却远高于城镇,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农村与城镇倒置的情况,这种情况反过来也给秦巴地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农村现有的养老模式因为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而急需转型留守高龄老年人数量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浪潮而大量增加,因此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

(二)养老保障机制落后秦巴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贫困是由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疾病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然而,政策规定的县级财政社会的保障配套资金与社会保障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的实际需求。

(三)养老机构配套设施欠缺且数量较少农村地区抚养收留类养老机构的数量较少,且接受的容量与养老需求的数量呈反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质量与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程度。

(四)农村老年人家庭供养低且生活来源单一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反应指标是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此外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也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有老人家庭养老方式的选择。农村老人通常是打工或者下地做农活获得一定的报酬来补贴家用,也有一部分农村老人仍然靠家庭收入或家庭成员来维持日常的生活。然而农村家庭的养老方式因为子女外出打工、经济来源单一和自养能力弱等因素已经无法保证老年人养老生活的质量。

三、互助养老模式的意义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为了实现最大的社会养老效果,一般自下而上以村庄为单位,分散的养老资源被各类责任主体整合在一起[2]。农村互助养老采用政府支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和群众参与的形式在弥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村老年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此外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了赡养的平台。

四、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性

(一)秦巴农村地区老龄化加深经济条件差、养老数量大、养老机构少、养老保障弱和养老供养低是秦巴农村地区养老的现状。欠发达地区的老一代农民工由于落叶归根的思想以及不平等的户籍制度的影响陆续返乡,导致了秦巴地区老村养老负担加重[3]。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依旧是秦巴地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空巢家庭的数量增加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使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农民工收入较低,由家庭赡养的老人通常都承受着经济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

(三)社会养老的负担严重由于秦巴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农村老年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极少,机构养老与社会养老等模式的推广也普及存在一定的阻力,更何况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无法单靠一个养老模式而彻底解决,

五、互助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由于符合我国互助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国情,在秦巴欠发达地区开展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更容易得到农村老人的参与和支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一)充分利用公共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除了对村内的闲置房屋进行结构改造,还可以利用村内废弃的校舍,从而合理规划有限的资源,在最需要的地方投入,有效整理利用闲置的农村资产。

(二)试点效果显著在以往的农村试点中,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成效显著,比如邯郸市率先探索的集中居住,自我保障的互助养老模式和天津新街村成立的老年人互助小分队等都有着不错的反响。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这些试点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因此在实践上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三)农村社会的地域和人情基础

由于农村地区具有血缘、地缘的联系,因而形成的宗族、村居社区,传统农村社会即是熟人社会,老年人在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熟悉的故乡养老会觉得更为舒适和满足。

六、政府应支持互助养老的政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站在农村养老的全局高度上,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帮助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在合法的基础上,规范发展,合理利用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源。政府可以针对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互助养老程序和责任。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增加农村老人对互助养老的信任,在管理过程中承担担保人和监督者的角色并加强监督管理[4]。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筹集养老资金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欠发达地区的财政预算的提供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支持。在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文化下乡等工程结合的基础上,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介入,由政府向社会管理过渡。

(三)建设老年人活动场地

农村已有的养老院和敬老院可以适当的向老人开放,另外还可以利用公共设施,如文化活动室等来丰富老年人的日常娱乐活动。其次政府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来鼓励村民提供自家空闲的房屋或者院落来成为村里的娱乐场所,政府再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活动器材,改造成老年人的娱乐场所。

(四)培养相关的养老人才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养老政策与养老工作岗位,吸引年轻人从事志愿或者全职工作。政府还应当定时定期的对养老工作人员进行医疗护理和专业养老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的为农村老人提高养老服务,进而实现农村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秦巴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养老的现实条件与环境决定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吸取了社会化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点,这种社会养老服务形式的发展方向符合秦巴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水平,是秦巴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养老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杨静慧. 互助式养老应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困境[N]. 中国人口报, 2018-09-14(003).

[2]朱桂丽,孙前路,刘天平,杨文凤.土地流转对欠发达地区农牧民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基于土地保障视角的实证分析[J]. 世界农业, 2018(05):55-61.

[3]王桂萍.人户分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 2018(04):107-108.

[4]曹月,朱碧,呼京伟,张英桐.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研究——基于供需平衡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 2018(05):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