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案例 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一点体现--以《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案例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一点体现--以《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为例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成为了美术教育的核心概念。

而我的一堂常态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的教学实践让我对美术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体悟。

一、前期准备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中,把荷兰风景画家麦徳特贝玛的油画《林道》列为重要的学习范图。由于作品成功而精准地运用了焦点透视来表现风景画的空间感,展现了一种乡村景色的透视美,所以,延伸出《植物园的小路》作业,让学生在学习理解透视的基砒上,用绘画的方式初步表现出植物园的小路“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并表达对家乡环境的热爱之情。大师的作品能唤起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熟悉的植物园环境貼近学生的情感,为“美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供了动力。

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注意到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从未尝试过用透视现象表现立体空间,在创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会不自觉的关注细节,容易把景物画歪。

鉴于此种情况,依据三维目标和美术核心素养要求设定本课目标:欣赏名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引发学生对画家及其艺术创作的尊重;通过对比、分析和观察,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透视中“近大远小”的基本规律,感受透视带来的画面空间感;通过艺术实践,运用所学透视知识、用涂色工具初步完成一幅有一定空间感的植物园的小路风景画草图;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引导学生用审美的限光去看待家乡的景物并从中获得愉悦感。

二、教学实施

环节一:欣赏世界名画《村道》

教师出示两张风景图片,提出问题:哪张图片给你空间感更强烈?《村道》这幅画给你一种什么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透视现象,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告诉学生:老师也热爱

自己的家乡,我也画了家乡的风景,请同学们们起来看。教师大屏幕播放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图片《植物园》《体育场》,这些都是学生较熟悉的地方。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告诉他们,这两幅画都用到了透视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透视现象,并以教师的风景范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环节二:平行透视分析探究

1.演示《村道》透视分析图,

教师大屏幕出示《村道》,动画演示透视分析,让学生观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现象

2.标画植物园风景透视分析图

学生观看植物园的小路风景照片,小组合作,分析校小路照片中的平行透视现象,并标画出透视分析图。教师提示:在所给图片上

标画出视中线、视平线、视中线、主要视线。关键是找到视中点(焦点或称心点)小组完成任务后,小组代表将图片拿到实物投展示,学生自评教师点评,随后,教师用动画演示,强学生对平行透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和熟悉的植物园小路照片的透视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美术表现”中的“空间感”是如何形成的。

环节三:观察比较,示范引领

1.教师大屏幕播放自自己的植物园的小路写生风景画与实际风景照片,学生观察比较两者有何不同,而后得出“创作中要大胆取含,突出最有特证的地方,忽略、简化次要的景物”的结论,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句话。

2.教师大屏幕出示不同作者用不同方法描绘的小路作品,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表现”的方法,使他们树立起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心,提升创作动力。

【设计意图】比教法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对“美术表现”和“审美判断”素养的培育有较好的作用。观赏他人作品,既能拓宽学生眼界,又能引发学生对下步自己创创作的思考。

环节四:艺术实践,完成草图

1.明确任务:两人一组,观察教师所给的植物园的小路图片,或回忆植物园中的小路,两人协作,用油画棒完成幅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画草图。突出特征,敢于创作新颖的作品(如色调变化);15分钟完成。

2.学生练习,大屏幕循环播放图片

【设计意图】考虑到时间关系和学生的实际描绘能カ,教师把任务设定“完成风景草图”符合本课的目标要求,尽量展示出“美术表现”素养中“空间意识”。

环节五: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1.将学生习作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主要从画面呈现的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作品的问题所在和改进的方法。

环节六:课堂总结,激发情感

教师总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审美的眼睛去审视校园的景物,我们会因为热爱而变得更加快乐,祝同学们天天开心!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基于欣赏,基于经典”的教学延伸,是在学习临摹霍贝玛《村道》的深化。《植物园的小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十分接近,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本课以经典名画欣赏导入,在“图像识读”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画家因为热爱家乡,所以,才会满怀深情地去画家乡的风景;通过观看植物园美丽的风景照片,唤起学生对植物园的小路美好的印象;接着,通过教师范画和植物园的小路写生范画与实景照片的对比分析、其他小路作品的欣赏、创作一幅植物园的小路风景画等环节,着力解决“美术表现”和“审美判断”的问题,力图真正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踝堂中。

本节课只有40分钟,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本课试图紧紧围绕五个核心素养展开教学,但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有两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体现不足:一是

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二是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不断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以期真正成为美术“核心素养”的积极实践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