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共21页

合集下载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ppt课件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ppt课件

3.联想的差异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5、宗教信仰的差异:
❖ 相比较而言,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 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
❖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 (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 佳节难逢)
❖ 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 字架, 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 如,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 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 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
❖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都有得意日。 ❖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
❖ 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 (十字 挂胸前,鬼魅藏心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 人倒 霉,喝凉水也塞牙。(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 惯)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简析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译者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处理时,应该分析实际情况,那么,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是什么?文学与语言这两者是互相依存的,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交流以及传播,语言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逐渐完善。

翻译不单单只是复制原文的内容和语义,它可谓是“移植”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到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之后,重新进行整合后展现出来的新面貌。

对此,笔者探究了应用语言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和解决方案,具体探究见文。

一、英语语言翻译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1.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原语无法与目的语语境相连接。

思维方式不同是文化差异中的重点表现。

思维即人们在概念以及表象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等构成一种思想过程。

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所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汉语蕴含的哲学背景是对佛、道、儒的感悟,组词、造句与文章抒写主要提倡“形散而神不散”。

汉语语句言简意赅,富有弹性,给广大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国人们的思维通常属于“螺旋式”。

而英美民族一直都生活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中,他们较为重视个人的利益,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所以,西方人形成的思维方式属于“直线式”。

上述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语言的实际表达方式。

汉语通常将推理、判断和观点放在句子和句群后边,以便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英语却将强调部分放置在语句的开头。

这样人们在翻译时就会出现障碍,进而使原语和目的语语境间发生断裂。

2.民族文化可能导致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这导致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任何语言都有许多与本民族特有事物相关的词汇,这就导致了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二、克服文化障碍的方案1.译者应该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其一,译者必须掌握中西方各自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其二,译者必须大量的进行阅读,了解中西方所具有的用语环境和社会习俗;其三,译者一定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应用西方人的思维去表达和观察我国的变化以及发展。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发布时间:2021-11-09T12:07:36.16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月上34期作者:阿卜力克木·阿卜杜米吉提[导读] 维吾尔族是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化,由于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各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因此进行必要的语言翻译则是加强各民族交流的必要手段。

维汉翻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语言沟通,更在于对不同语言文化了解度,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意义。

进行维汉翻译不仅可以加强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和谐发展。

新疆墨玉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阿卜力克木·阿卜杜米吉提新疆墨玉 848100摘要:维吾尔族是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化,由于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各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因此进行必要的语言翻译则是加强各民族交流的必要手段。

维汉翻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语言沟通,更在于对不同语言文化了解度,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意义。

进行维汉翻译不仅可以加强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翻译者;文化意识;翻译方法;在翻译者进行语言翻译工作时,翻译者自身的文化意识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汉语中的一字多意,尤其是当两种含义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时就会对翻译工作的进行造成极大阻碍,因此翻译者再进行语言翻译之前不仅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含义,还应该对不同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环境进行一定了解。

一、维汉翻译现状我国的维汉翻译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维吾尔族与汉族进行交流时便出现了维汉翻译,维汉翻译最早的目的是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与语言交流。

但是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今天,维汉翻译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交流了,当前阶段的维汉翻译对文学、哲学、科技发展等都有涉及,因此当前阶段的维汉翻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1. 引言1.1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译者文化身份指的是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

每个翻译者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不仅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语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处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文化身份融入到译文中,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翻译结果。

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义涵盖了翻译者所属的国家、民族、语言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译者在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时所持有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

译者文化身份的深刻理解对于进行准确、得体的翻译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将自身文化身份的特点融入到翻译中,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以便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

1.2 翻译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身份是指一个人所属的文化群体,包括民族、地域、宗教、历史、习俗等方面的身份。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沟通的活动,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会直接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根据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原文内容,从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译者的文化身份意识还会影响其选择性地吸收和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从而在翻译中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尽可能客观地对待原文内容,保持中立和客观,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同时,译者也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 正文2.1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的影响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身份包括译者的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

这些身份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价值观和偏好,从而直接影响翻译的选择。

首先,译者的文化身份会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诠释方式。

在翻译选择时,译者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译文与原文有所出入。

试论译者的文化意识与英汉翻译

试论译者的文化意识与英汉翻译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翻译文化差异论文摘要:本文指出解析文化翻译,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差异是翻译的关键。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社会成员的人从社会中习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工具和表现形式。

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码。

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社团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该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

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口指出“语言是自我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正如JuriLotman 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

因为翻译首先涉及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处理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

“忠实和通顺”是两项基本要求。

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的过程主要是传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

只是文字翻译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实,而文化翻译则致力于对其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基于本土文化视角的一种重新解释。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桥梁,不仅是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交融。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存在使得翻译活动变得复杂而富有挑战性。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特别关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处理文化负载词,从而实现更准确、更自然的翻译结果。

本文将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并提出处理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策略。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语言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特定的地名、历史事件或节日,在一种文化中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不为人所知。

这就需要翻译者进行适当的解释或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翻译中的误解或歧义。

例如,某些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美德的品质,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不被看重。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价值观进行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等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

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意义的丧失。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使其符合目标文化的表达习惯。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翻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充分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翻译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一项既复杂又关键的任务。

翻译与文化传播总结

翻译与文化传播总结

启示三
跨文化交流中要学会尊重和包容 不同文化,避免文化冲突。
借鉴三
不断的案例中吸取教训,避免 重蹈覆辙。
借鉴一
从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应用 于自己的文化传播实践。
06
未来展望
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
技术驱动的翻译工具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翻译工具将更加智能化、高 效化,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要点二
价值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世界和平与 发展。
03
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是跨越语言障碍的关键手段 ,通过将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转 化为另一种语言,有助于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和交流。
保存和传承文化
翻译不仅传递文化信息,还承担 着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责任,使得 不同文化的精髓得以流传。
定义
文化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将特定文化信息传递给 受众的过程。
目的
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方式
语言、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途径
媒体、教育、艺术、旅游等。
文化传播的影响与价值
要点一
影响
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推动全球化进程,丰富人类文化 多样性。
案例一
案例三
失败的文化传播案例提醒我们,文化传播应当尊重文 化差异,避免文化霸权和过度商业化,注重保持文化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教训总结
某文化符号被误解或误用,导致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一
成功的文化传播需要深入了解目 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需求。
启示二

翻译工作中的文化适应总结

翻译工作中的文化适应总结
翻译实践中的文化适应能力是指译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 背景和语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确保译 文准确、流畅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通过 提供多样化的翻译实践材料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锻炼文化适应能力,提高翻译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培养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是翻译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 。学生应具备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知和敏感度,以便在翻译 过程中更好地应对文化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文化对比、案例分析、模拟翻译等活动, 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增强他们在翻译实践中 应对文化因素的能力。
提高翻译实践中的文化适应能力
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适应
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是 指将广告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适 当的调整,以适应目标市场的
文化和消费习惯。
在进行商业广告翻译时,译者 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和消 费心理,以便准确地传达广告
中的信息。
文化适应的实践包括对广告中 的文化元素进行解释、替换、 简化或本土化处理等,以吸引 目标市场的注意力和产生共鸣 。
翻译工作中的文化适应总结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翻译工作中的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策略 • 翻译中的文化适应实践 • 文化适应的挑战与对策 • 文化适应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01 翻译工作中的文 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的关联
01
02
0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 具,它还承载着一个民族 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价 值观。
01
03
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不仅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 质量,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情感色彩的传递
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是语用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需要关注原文的情感色彩,并在译文中进行适 当的表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完整传递。
语用等效与翻译策略
语用等效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语用等效原则,确保译文在目 标语言中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包括语言功能、语用意 义和修辞效果等方面。
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结词
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
详细描述
商务合同的翻译实践需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译者应仔 细核对原文,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 产生的法律风险。同时,在遇到法律术语时,译者应进行 深入研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
总结词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要求时效性极强,因为新闻报道需要 及时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快速准确 地完成翻译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受影响。
为实现语用等效,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 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准确传达原文的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的评价
评价译文是否达到语用等效,需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中 的可接受度、表达的自然度以及读者反馈等因素,以确保 翻译质量。
05
翻译中的语言规范与风 格
语言规范与翻译
语言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 达习惯,以确保译文准确、流畅。
VS
异化
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 和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了解不同文化。
增译与减译
增译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加一些词语或短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 。
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删减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或短语,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文化意识与翻译紧密联系

文化意识与翻译紧密联系

文化意识与翻译紧密联系【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1.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词汇空缺空缺是指原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

有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中必须详加注释,说明该词的语用意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渊源。

如:”我属鸡,我从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这句话的翻译应如下:”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r bad luck.”(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12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spring festival 1993,for example,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be-come either good or bad luck years for them.)西方文化中没有以动物配属人的出生年份的习俗,因此对于上句中出现的”属鸡”和”鸡年”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很难理解的,译者译出这些词语的指称意义,同时又详加注释,说明其内涵的意义,才能让英美读者比较完整地理解句意。

比如”after-life”一词,英汉词典注明”来世”,但汉语的”来世”与英语的”afterlife”有巨大的差异。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深远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跨文化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理解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理解更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只有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有效完成翻译工作,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精通语言,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实现精准、准确、流畅的翻译,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翻译、影响、语言、密切关系、挑战、文化因素、差异、质量、重要性、交流、桥梁、理解、关键。

1. 引言1.1 文化和翻译的定义文化和翻译是两个互相交织、紧密联系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艺术等众多方面,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实践和习俗的传承。

而翻译则是一种将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的媒介。

在翻译领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传递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只有深入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才能实现翻译的准确、流畅、自然。

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是文化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促使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愈发凸显,对于翻译从业者来说,深入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必然选择。

1.2 文化和翻译的关系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翻译则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PPT课件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PPT课件
•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将前者概括为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异化), 后者为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归化)。
第1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 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 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第12页/共21页
例子
• the moon直译:月亮 意译:玉兔,月桂,婵娟。 • 月亮 直译:the moon 意译: Luna, queen of heaven • long hand直译:长手 意译:一字不漏。 drive one’s pig to market直译:赶猪去市场 意译:打鼾
第13页/共21页
16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因此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乊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17similaritiesliteraltranslationforeignizationputemphasisstylisticfeaturessourcetexttargettexttranslatedwaysmayverysmoothcontentmaytargetreaderssomayfeelforeignwhenreadingtranslation18freetranslationdomesticationpaymoreattentiontargetaudiencebecausesmoothsentencesfamiliarexpressionsculturalphenomenasometimestargetreadersmayactuallyreadingtranslatedtextfromanotherculture

汉语典籍英译者的翻译观——文化意识、语篇意识与主体认知的融合

汉语典籍英译者的翻译观——文化意识、语篇意识与主体认知的融合

在典籍英译 这种战略性 的跨文 化传播活动 中, 译者 的翻 译观尤为重要。虽然 翻译观包含很 多方面 , 是对典籍英译 但 者来说 , 最重要 的是文化 、 语篇 和认 知等 三个方面 。
( ) 一 典籍英译者 的文化 翻译观
外, 要尽力释放译 人语 中的其 余成分 (e a dr , r i e) 挑战标 准 mn
方的主流文化规范虽然具有其咄咄逼人 的侵 略性 , 但是对 弱 势群体和弱势 文化也有 一定 的宽容性 。汉语文化 要追求 文
化多元和地位平等 , 必须诉诸 翻译 , 就 向强势语言 输 出 自己
的精华。
在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 ( .V n t 看来 , L eu ) i 后殖民语 境
质疑。如司显柱就认 为 翻译 主体 的翻译 观 的差异才是 真正
斯皮 瓦克 ( . p a) G Sik 也提 出要 注意语言 的特殊性 和修 v
[ 作者简 介】 江华 , , 覃 男 湖北长阳人 , 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 华 研究方向: 英汉对 比与翻译。
・-・— —
1 8 ・— 6 - - —
教 学经 纬
辞性 , 甚至可 以挖掘 译入语 的潜 能 , 造新 词来 传达原 文 的 创
对 翻译本身及翻译观本身的看法。翻译作为 一种 跨语 言 、 跨
种跨文化交流 ; 翻译 的 目的是 突破语 言障碍 , 实现并 促进
文化交流 ; 翻译 的实质是跨 文化信 息传 递 , 是译者 用译 语重 现原作的文化活动 ; 翻译 的主 旨是文化移 植、 文化交 融 , 但文
化移植是一个过程 ; 言不是 翻Biblioteka 的操 作形 式 , 化信息才 语 文
主体认 知的完美融合 才能帮助译者更好地 实现典籍英译 的 目的 : 除跨文化 交流过程 中西方 的种族 中心主义、 破 文

术语翻译学习

术语翻译学习

第10页/共37页
法律术语翻译方法
2.释义 “释义是指舍弃其源语中的具体形象,直接用译入语将 其内涵意图表达出来。”当译者采用释义的方法时,应 正确理解术语的真正含义。 例如:“Accord and Satisfaction”根据字面理解应译为 “符合和满意”,采用释义法应译为“和解和清偿”; “Yellow dog contract”根据字面理解会译为“黄狗合 同”,采用释义法应译为“不准(雇员)参加工会的合翻译方法
1. 扩大或缩小词义范围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从特定的涵义扩大为普通的含义, 使词语的新义大于旧义;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从普通的 涵义缩小为特定的含义,使词语的新义小于旧义。 例如:“barrister”和“solicitor”在英语法律术语中是 对律师的两种分类,在汉语中不做严格分类统称为“律 师”,因此其确切的对等词是不存在的。而汉语“律师” 的含义比源术语的含义大,所以应缩小“律师”的含义。 因而“barrister”应译为“专门律师”, “solicitor”译 为“大律师”。
第3页/共37页
2.意译
一般的复合词、派生词多采用意译法。 如:Superconductivity 超导性 Air-conditioner 空调
第4页/共37页
3.音译
专有名词及某些专有名词构成的术语、计量单位名称、新型材 料及一时尚未找到确切意译的词语,多采用音译。
人名
Newton 牛顿 Franklin 富兰克林
术语翻译方法概述
形象译 意译
音译
1
3
Key points
2
4
音意译
第2页/共37页
形象译
1.形象译
借助某些汉字、拉丁字母或某事物的形 象来翻译具有某些外形特征的材料、零 件或工具。如: T-beam 丁字梁 U-steel 槽钢 但有些术语中的字母并不代表事物的形 状而是代表一定的概念,不能采用形象 译而必须直接译出。如: T-particle T 粒子 X-ray X射线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知识文库 第19期21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夏德望英国著名翻译教育家彼特•纽马克认为,翻译是按照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

语言是一种现象,是连接不同文化的一种因素,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本文旨在研究在翻译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应意识到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发挥翻译活动的桥梁作用,促进文化交流。

1 前言翻译活动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各地区的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译者不仅要集中精力表达其相同的意思,而且还要表现出两种文化观点之间的差异性。

语言是意义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负载着社会意识、文化传统。

因此,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 还是文化的翻译。

2 语言、文化与翻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彼特•纽马克把文化定义为“以一种特定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的社会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形式”。

翻译活动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翻译包括语言和文化。

拉尔森说过,“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英国翻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斯内特说道翻译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

著名翻译家、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3 翻译活动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文化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因为翻译活动的存在,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