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并结合参考资料栏目中的案例:《伸出温暖的手》,谈谈其是如何实施评价、加强教学实效性的?
答:这次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⑴评价要真实性、可信、公正、客观。

⑵评价要注意知行统一,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

⑶评语既要简要、精炼,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

我们知道,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品德课堂学习的实践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通过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形成自己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使之在成为社会的人才时,是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阶段性,过程性的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阶段性、过程性的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才能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阶段性、过程性的道德行为,生活习惯有一个较准确的判断。

通过判断,让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能够在某个阶段或者学生在校学习的整改阶段及时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准则,进行调整与纠正,从而让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向着良性的方面发展,达到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

当然,学生的知识还必须与行动相结合,只有让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达到客观的统一,才能达到品德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了。

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反映学生的个性与特征。

让评价达到激励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并且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的精神动力。

这也就是这次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提出的具体要求。

这个课程标准对评价实施过程提出具体的要求,符合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伸出温暖的手》这一案例,主要讲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是因为他们受生活空间的狭小和交际能力的有限与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所限制。

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成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尊重、友爱的情感,学会关心,学会爱,树立愿意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1)教师能够创新使用教材,不仅充分展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且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丰富了教材内容,使得课堂中的知识技能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真正将知识能力溶入到了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知道怎样对待有困难的人,(如同情的是他们不幸的遭遇,理解的是他们的心情与需要,他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怎样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如让学生明确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助应建立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心灵上或行为上的帮助等),树立关心他人,扶弱助残的良好行为品质。

各教学框架、内容的设计都能够有效地辅助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2)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整堂课由体验残疾人的心情---感受残疾人的困难---给予残疾人帮助等隐含的情感为线索,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悟新知,辅助情感的升华,有效地促进了本课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3)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辅助了教学,选取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升华了情感。

(4)教学思路清晰,对教材本身有自己深入的思考,采用不同方式、手段、活动等比较清晰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先由体验活动感悟残疾人的困难,再由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引入认识残疾人自强不息,再到了解社会的救助、人与人的帮助、献爱心活动等层层深入。

2、在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主要有:《品
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注意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突出目的性。

(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研究教与学的方式突出学生参与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突出学习主体性
(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注意研究具体实际突出教学针对性
(五)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关注教学活动过程突出活动的有效性
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与分目标进行哪些方面的修订?
答:(一)课程总目标。

为使课程目标更加简洁、清楚,有别于分类目标,在不改动原意的条件下,对文字做了简要处理。

修改后的总目标如下:
“《标准(2011年版)》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实验稿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标准(2011年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共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实验稿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标准(实验稿)》修改之处是不在“公民”二字前加修饰语。

(二)课程分目标。

修改分类目标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将社会发展、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纳入目标中,并考虑和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课是否衔接、表述的深浅程度是否适当、难易度是否符合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发展基础。

尽可能使每一条目标清晰、合理。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这些与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不太相适应的内容。

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做了调整,以简化内容,降低难度,易于教师把握教学。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二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

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

4.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实现“以目标定教”?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以行为目标为基底,加强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课标》指出,品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这里“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品德与语文相同,都是同一个主题会在基础教育阶段重复出现,但要求是在原来的激赏逐步提高的。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因此,“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即是通过教学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很重要的,是思品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