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研究现状, 探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趋势。方法: 查阅近年有关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相关文献, 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进行评述。结果: 目前中药质量控制主流仍然是以化学成分为中心的质量控制, 但由于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所显示出的局限性, 多种替代方法应运而生, 并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结论: 对具多成分特点的中药, 从生物活性特征出发建立适合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不仅必要, 而且完全可行。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 生物活性; 指纹图谱

前言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最重要物质手段。我国自“九五”以来开展实施的中药现

代化是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药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质量控制就是监测中药的药效物质、有毒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依据一系列质量标准对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而中药质量评价的技术、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是制订科学、合理、先进的质量标准的基础。本文综述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的进展,简介其外观形态鉴别-内在成分监测-整体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阐述系统生物学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中的潜在作用。

1、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和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

1.1 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和现状

1.1.1 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

中药质量标准是进行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和目前还存在的部颁标准属于我国中药的国家标准。这是国家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典。

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现在依旧在不断探索之中。从历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看,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2 个阶段:即外观形态鉴别为主和内在成分监测为主的阶段。1985 年前为第1 个阶段,此阶段的质量标准包括完全凭经验的外观形态鉴别以及显微鉴别,没有定量指标,缺乏专属性鉴别项目。这种缺少反映中药内在成分的标准很难控制中药的质量。

1985 年后,中药质量标准向着微观内在成分监测的方向发展,开始了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中药成分的鉴别和测定。薄层色谱正式用于中药质量标准,实现了中药的专属性鉴别。通过对照药材完整的色谱图与供试品色谱图比较,既有较强的专属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整体性。同时,首次使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束了中质量标准中没有定量指标的历史。

200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成分的鉴别和测定,薄层色谱法用于鉴别已达1523 项,用于含量测定的为45 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品种为479 种,计518 项,是2000年版的3 倍多;用气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品种有47 种[3];在量化指标方面,也由测定指标性成分向测定活性成分过渡,由测定单一成分向测定多种成分过渡。此版药典对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加重视,首次规定了铅等几种有害元素的限量,增订了12 种有机磷和3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法。

1.1.2 中药质量标准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基本是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模式而建立的。中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定性鉴别与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两个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模式的质量标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及上市产品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等方面,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2.1 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作用与局限性

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基本上是沿着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引发分析工作者建立以测定中药某一有效成分为目标的分析方法和既有定性又可定量的质量标准的构思, 参照国外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模式, 借助于文献报道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 建立相应的简单理化鉴别, 再发展到以光谱、色谱为主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20 世纪70 年代以后UV、IR 等光谱技术, GC、TLC、HPLC 等色谱技术逐渐广泛地渗透到中药原料、制剂及大生产商品的质量研究和控制的应用中, 随着中国药典1985、1990、1995 以及2000 年版的不断制订、修订、增订以及“新药审批办法”的实施, 这种模式的中药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被大面积普及推广, 并逐步提高和改进。。半个世纪以来, 这种模式的质量标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生产、研究和市场商品的监督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控制药品质量、评价商品真伪优劣、整顿中药市场等方面, 至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以单一化学成分分析的观点,导致人们力求把中药( 天然药物) 这一综合的复杂的“整体”分解成便于观察和研究的简单的“单元”或“分子”, 以便于清楚明确的研究。分析工作者沿着这条思路力求运用各种分析检测手段测定某种有效成分或某一活性成分含量的多少来判断某种药材的质量,对复方制剂也以同样的观点和方法制订其质量标准。对于化学药品( 包括来源于天然药物的纯化学成分药品) 而言, 其分子结构清

楚, 构效关系明确, 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该药品的成分直接相关, 所以它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可以直接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但对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 尤其是复方制剂, 检测任何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反映它所体现的整体疗效, 这是中药与化学合成药品质量标准的根本区别。就是说分析的越细,目标越缩小, 离中药的整体疗效的距离越远。譬如黄连和黄柏均含小檗碱, 但测定小檗碱的含量说明不了黄连和黄柏中医用药的不同,因为中医决不会将二者相互代用;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不仅定量测定意义不大, 即使鉴别也不是山茱萸的专属性成分, 假如以山楂投料也同样可以鉴别出熊果酸, 熊果酸的含量并不低, 检验的结论将同样是合格品。测定不同中成药中共有的某药材, 例如白芍所含芍药苷每剂量单位mg 级水平的含量, 来评价这些中成药的质量起到多大作用也很值得怀疑。测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 040% [ 1] ,即每1 g 黄芪含黄芪甲苷0. 4 mg, 再一味追求高准确度和高精密度意义不大。何况20 世纪70 年代根据当时的文献认为γ- 氨基丁酸是活性成分, 90 年代文献报道了一系列黄芪皂苷成分, 而目前唯有黄芪甲苷可以得到对照品, 所以转向目前以测定黄芪甲苷为主。假如可以得到的是另一种皂苷, 可能今天的黄芪质量标准将不是目前的面貌, 这种跟文献跑的盲目性显而易见。有些品种含量测定项目也陷入了难以自圆其说的“悖论”, 人参的含量测定规定人参皂苷Rg1+ Re 不得少于0. 25%, 而人参叶规定Rg1+ Re 不得少于2. 25%[ 2]。从这一指标来看, 似乎人参叶比人参根质量要好得多。葛根素在粉葛中规定不得少于0. 3% , 而野葛则不得少于2. 4%[ 1], 同一名称下的药材, 含量限度相差8 倍, 应该说二者肯定是不等效的, 据此则处方用药的选择就成了问题。

虽然目前这种沿着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模式建立的中药及草药国内外通用质量控制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是质量控制模式的主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加, 这种基于西药模式的质量控制模式对中药而言, 其潜在的局限性和缺陷将逐渐凸现出来, 将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

2.2宏观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的趋势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非线性特点

如上所述, 中药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功能主治多半不象化学药品那样是明确地直接地瞄准某个或几个 靶点 发挥作用, 往往是通过修复、调整、调动人体的某些机能因而带有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