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升级,才是最高层级的快乐

觉者看世界(恒生资管集团副总裁何伏)

佬们之所以是大佬,概因大佬都讲究个情怀。

马巴巴,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商人始终以教师身份自居。

王首富,喊了八百遍退出中国足球却每每携着重金回归。

而互联网一条街最靓的仔张一鸣,对地产有着一种念念不忘的执著。

一周前,今日头条以11亿元在深圳拿地,这已经不是张一鸣第一次向地产抛媚眼了。

“地产教父”王石说,其实他一点都不喜欢房地产。

“互联网新教父”张一鸣嘴上没说,行动上屡屡表现出对这一行的热爱。

专业搞地产的想出圈去,甚至作出养猪尝试。专业搞互联网的想入圈来。

挺有意思的。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于哪里?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交给不同的人做,最终结果会差之千里?

人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认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自己,看他人。

看法不同,观点不同,你的行为也就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懒惰与勤奋,学习能力强与弱,消极与积极,乐观与悲观,其实都是不同认知层次带来的不同行为和结果。

认知水平高的人,善于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更客观,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被别人所左右,因此判断能力更强。

你的认知在什么阶段,你的人生就处于什么层次。从认知的漏斗里爬出来,不做观天于井的青蛙,而是迎着命运,接受自我,于智慧的巅峰,看大千纷纭,观落英缤纷。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你会觉得,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从大学里毕业,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往学到的知识,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你需要重新去适应社会。

而当你有了一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你会感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会全然不同……

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自然演化着的、庞大复杂的系统,把我们的“心智世界”和“现实世界”区分开,那么可以说:

人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如果你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们离这个世界更近一步了,会更宽容地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所处的世界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每个人都同时处在个人的小迷宫、社会的中迷宫,和人类的大迷宫之中,这个迷宫自形成已来,自身演变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现在,个人社会和人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迷宫本身也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而我们的认知是一座山,是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座巍峨的大山,山顶位于我们内心的最深处,站在山的不同高度可以看清不同大小的迷宫。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攀登,否则无法看清迷宫。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边在走迷宫,一边在爬山,在人生迷宫中顺利前行,凭的,就是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靠的,就是认知的确定性破拆迷宫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心智世界”?

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起,我们的大脑就在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个世界建模。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会通过外界的输入,来“猜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心智世界”。

然后,再通过对外界作出干预,获取反馈,来修正和调整这个“猜测”,让“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样貌。

这个“心智世界”包括什么呢?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部分:概念、规则,以及框架。

概念,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切事物的命名。

比如:每一只鸟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鸟”;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都叫做“书”。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概念,我们才能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

但仅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互动,这种联系的方式,就叫做规则。

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上班,是因为我们(和单位或公司)共同接受这么一套规则:我们完成公司或单位分配的任务,公司或单位给我们发薪水;

我们之所以会去超市买东西,是我们相信在现实工业供应链下,超市的东西是可靠的、正规的,这是规则;

万一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诉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也是规则。

规则既是动力,也是约束。

最后是框架。什么是框架呢?它指的是:我们的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比如,孩子读故事、看电影时,总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就是一种“框架”。在孩子的思维里,世界上的人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所以,当一个新的人出现时,他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这就是一种利用框架对“未知”的探索。

这三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规则可以帮我们理解新情境,为我们提供“框架”,来思考和处理新的问题。

而我们对新问题、新情境的处理方式,又可以反过来沉淀、提炼成新的“规则”,来丰富我们的心智世界。

而这些我们积累起来的规则和框架,我们会对它们命名,把它们归类、整理、储存好,来帮助完善我们的“概念”体系。

一个好的模式是什么呢?你的“心智世界”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试图去拟合外在的现实世界,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来优化和更新旧的模式。

因为,我们一切信息的流入,都必须经过“心智世界”的解读;同样,我们,我们一切对外的行为,也都必须经由“心智世界”向外传播。

所以,如果心智世界跟现实世界不一致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比如,许多人在阅读、学习时,总是会陷入一个陷阱:学习就是要务于精熟,我把东西全记住了,就是学得好。

这其实是不对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考试”思维: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我要去“做对”我的答案。

这就是被过往的“规则”所束缚住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跟社会是两套规则。这套在学校里适用的规则,在社会上并不适用。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

同样,许多刚刚带团队的新手管理者,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遇到问题仍然习惯自己上手,就是因为他们还保持着“执行者”的框架:我要把事情做好。

于是,难以忍受初期的磨合、授权和“失去控制”的感觉。

但实际上,管理并不在于做好手头上一时的事务——事务是永远都做不完的。

管理的要义,是你能够培养起一支有力的队伍,来应对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从旧的模式过渡到新的模式。

所以,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情境、新问题,有些人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位于同样的起点,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自己的节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更新自己的心智世界,去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是“智慧”的特征。

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记忆力多好、脑子转得多快,而在于,他能否时刻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快速地理解新的情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做好准备”。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呢?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

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心智世界”跟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

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适配”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其实,我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训练我们的大脑。

同样,我们一切获取到的概念、规则和框架,既拓展了心智世界的边界,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智世界是会被“强化”和“固化”的。

简单来说:你在同样的位置停留得越久,你对它就会越熟悉。

那么,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就会居于越发中心的地位。

你就会越加倾向于从它出发、以它为中心,去看待别的事物,让别的事物来适应它。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中心化效应”。

比如:如果你在一个部门里面,部门的风气就是讨好老板,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于用「讨好」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这就是一个框架。

你不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好不好、对不对、应不应该做,而是会把“能否讨好老板”放到第一位——哪怕你换了一个环境,也很难跳出来。

甚至于,你的心智世界,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你会认为,工作就是要讨好老板,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没什么用。

这个信念会牢牢占据你“心智世界”的中心位置,形成一条新的、固化的“规则”。这就是中心化。

同样,长期使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养成对这个方法的路径依赖,从而忽略其他的路径;

长期停留于某个岗位、某项技能上,你就会牢牢被它困住,难以适应离开它的状态。

长期采取某种模式去生活和工作,你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从而无法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